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八十七章 痛斥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见崇祯皇帝哑口无言,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朱慎锥继续问:“陛下刚提到了岳武穆,既然陛下如此推崇岳武穆,那么臣问陛下,岳武穆是如何死的?当初南宋又是如何偏安一隅?”

“岳武穆之冤世人皆知,如不是赵构宠信秦桧,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处死岳武穆,怎么能有后来之事?这等事难道朕不知晓?”

“陛下既然知晓,那么臣当问陛下,赵构可是昏君?这秦桧可是奸臣?”

“这是自然!怎么?监国又有不同看法?”崇祯皇帝冷笑反问。

朱慎锥摇摇头:“臣的看法同陛下一样,岳武穆自然是千古忠臣,这毫无疑问,秦桧遗臭万年早有定论,至于宋高宗赵构自然也是昏君了。”

崇祯皇帝又是一愣,既然朱慎锥的观点和他一样,为何又要问这个问题?这时候耳边听到朱慎锥继续道:“陛下看史如此明白,可陛下为何看不清眼前之事呢?陛下仔细想想之前所为,难不成和当年赵构所做并无区别?”

“放肆!大胆!狂妄!”崇祯皇帝勃然大怒,此时他忘记了自己囚徒的身份,猛然站起身来。

一旁的那海连忙要上前阻拦,生怕崇祯皇帝丧失理智对自己主子做出什么事来。可朱慎锥却喝住了他,摆手让他退下,丝毫不为所动。在他看来,崇祯皇帝又能做什么?别说他一个成为囚徒的皇帝,又没什么武力值,哪怕给他一把刀子,以朱慎锥的本事凭着一只手就能制服他。

崇祯皇帝愤怒盯着朱慎锥,气得满面通红:“朕如何是赵构这等昏君?赵构任用秦桧等奸臣,冤杀岳武穆,朕何等做过如此之事?你不要说袁崇焕是岳武穆,袁崇焕此人其罪确凿,罪不可赦,朕杀他理所当然!”

“臣何时说过袁崇焕?”朱慎锥反问道,见崇祯皇帝愣住,他摆手道:“陛下为人君当有静气,为何如此激动?难不成陛下自觉得杀了袁崇焕是错了?这才如此恼怒?”

“胡言乱语!”崇祯皇帝气得咬牙切齿,这个朱慎锥实在不是个东西,居然故意用这种话来激怒自己,而且袁崇焕此人死有余辜,崇祯皇帝自认丝毫没有做错。

朱慎锥根本不在乎崇祯皇帝的反应,继续道:“臣问陛下,既然陛下知道岳武穆是屈死,那么陛下为何不知毛文龙是冤枉的?当年袁崇焕擅杀毛文龙,陛下不也是默许么?袁崇焕给毛文龙的罪名和秦桧杀岳武穆的莫须有之罪又有何区别?而陛下当时又是如何处置的?事后又如何态度?如此所为岂非同赵构类同?”

“朕……。”崇祯皇帝瞬间哑口无言,朱慎锥这个问题直接打到了他的软肋,当年袁崇焕杀毛文龙后,崇祯皇帝虽然愤怒,却没有处置袁崇焕,反而对外宣称袁崇焕所为是他的授意,其目的无非是担心辽东战事,既然毛文龙已死,那么再处置了袁崇焕,辽东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崇祯皇帝心中虽不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此事。

而且后来因为己巳之变,崇祯皇帝问罪于袁崇焕,并把他明正典刑,可在论罪时袁崇焕什么罪名都有,却恰恰少了一个擅杀毛文龙的罪,以至于毛文龙之死到如今还没有一个定论,更让毛文龙的东江镇旧部耿耿于怀。

之后的东江镇两次内乱,再加上后来的山东叛乱等,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件事造成的后果。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干其实没别的原因,他当然知道毛文龙是冤枉的,可如果在杀袁崇焕的时候把毛文龙之死也扯进去,那么这件事就遮掩不住了。要知道当初崇祯皇帝可是当着所有人面说过,袁崇焕杀毛文龙是自己授意的,毛文龙虽无叛乱之实却有求死之道,这样的人杀了也就杀了。

假如之后翻这个案子,不等于告诉天下人毛文龙之死是自己做错了么?要面子的崇祯皇帝怎么会这么干呢?所以袁崇焕有这样那样的大罪,恰恰就没有擅杀毛文龙的罪名,这个污点怎么都掩饰不了。

“朕当年是受了袁崇焕蒙骗,朕并没想杀毛文龙……。”崇祯皇帝没了刚才愤怒的气势,相反眼神略有躲闪起来。

“呵呵,赵构当年也是受了秦桧的蒙骗,赵构并没想杀岳武穆……。”朱慎锥悠悠说道。

这话一出,崇祯皇帝如何能受得了?朱慎锥等于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他这个皇帝其实就和赵构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陛下不必着恼,毛文龙不是岳武穆,陛下也绝不是赵构。”正当崇祯皇帝要发火喝骂时,朱慎锥又说了这么一句话。刚刚冒出来的怒火一下子被压了下去,崇祯皇帝略微平息了心中怒气,可接着朱慎锥又道:“可臣以为,如同赵构相比,陛下却相差甚远,至少赵构在朝屈杀了岳武穆自毁长城,但依旧能守住半壁江山,击退外敌,任用贤臣,安抚地方,这才有南宋两百年江山的延续。”

“天下事自有天下人评论,无需臣来讨论过失,可世人心中自有一杆秤。陛下或许会说,陛下本意非是如此,而是手下臣子所为,这些臣子欺上瞒下,以至陛下被臣子蒙骗,从而处置不当。”

“但臣问陛下,如一军之将领兵出征,却大败而归甚至全军覆没,这责任究竟是在为将者呢?还是军士的问题?难不成为将者能以军士怯战不力推脱责任?陛下乃大明皇帝,天下之主,既然身为君王,如何用人,如何施政,其责均在陛下一人,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可不是人君所为,更非明主之举!”

“对了,陛下还知晓当年撤裁驿站之事否?”朱慎锥冷笑道:“陛下为解决财政问题,自以为得计,下旨撤裁天下驿站,以压缩开支,缓解财政。但陛下可知如此所为的后果?”

“驿站撤裁后,天下驿站丢失生计者高达数十万人,如以一人养一户家人而言,其数何止百万之巨?驿站撤裁,我大明财政可缓解否?为了区区数十万钱粮,却弃百万百姓不顾,这就是陛下的‘仁政’啊!”

“此外陛下还不知高迎祥手下大将李自成之事吧?臣今日告诉陛下,这李自成当年就是驿站的驿卒,正是陛下所为让李自成走投无路,丢了生计无奈造反。如今天下类似李自成者何止一人?再加上陛下多次增收辽饷,更令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之下,易子而食,百姓们连活都活不下去了,怎能不叛乱四起?”

“陛下心中或有力挽狂澜之志,也有挽大厦将倾之愿,而陛下这些年的确勤政之极,辛苦异常。但事与愿违,政局到如今这番程度,陛下就从不自省过失?”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孔子更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但陛下刚愎自用,性情急躁、猜忌多疑,就算再有贤臣良将,在陛下手中也是无用,这是陛下最大的问题,身为人君,陛下同先帝相差甚远,更不懂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一味求急,不懂权衡,不知民生,这天下如何不大乱?”

朱慎锥毫不客气说了这么一番话,这些话从来没有人敢对着崇祯皇帝说出来,崇祯皇帝更想不到会有人如此评价自己。

朱慎锥现在就差指着他的鼻子痛骂崇祯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是一个根本不懂当皇帝的傻蛋了。一开始崇祯皇帝听得是气的不行,甚至差一点要起身和朱慎锥拼命。可随着朱慎锥一句句话如此下来,崇祯皇帝犹如直接被一桶凉水淋头,浇得从头顶心凉到了脚底板。

“朕……朕……。”崇祯皇帝想反驳,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反驳,又气又怒又羞又恼,脸上更是青一阵红一阵。

“臣今日本不应该说这些,但臣见陛下心中不忿,甚至依旧自以为未有过失,臣这才不得不言。臣所言中如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见谅。如今陛下在宫中休养,臣还请陛下放平心情,仔细回想往事,深思其得失才是。臣今日前来,顺便给陛下带了些书,陛下平日可多读读这些史书,或许会有些领悟。”

“臣公务繁忙,今日见陛下身体康健,臣也就放心了,王承恩!”

“奴……奴婢在……。”一直在一旁当背景板的王承恩听到朱慎锥喊他名字,连忙应了一声。

“你是陛下身边的老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当照料好陛下起居,如陛下有差错,我这可是定然不饶的,你可清楚?”

“奴婢知道……奴婢明白……。”

“好了,来了这么久,茶也喝了,话也说了,臣也该走了,臣过些时日再来探望陛下。”说着,朱慎锥站起身来,向崇祯皇帝行了礼后转身离去。

可他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转身又对崇祯皇帝道:“差一点忘了另一件事,臣告知陛下,半月前皇太极领三十万大军进犯我大明,意图仿效己巳之变绕道蒙古,直入京畿……。”

“什么!”崇祯皇帝猛然一愣,就连一旁的王承恩也露出了惊愕之色。

瞬间,一个想法在崇祯皇帝的脑海中闪过,崇祯皇帝甚至想到皇太极的大军和己巳之变一样兵临京师,如此的话朱慎锥将如何面对?

别看他现在是监国,但崇祯皇帝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大明之主。朱慎锥拿下京师成为监国时间并不长,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根本控制不了整个大明,大明如此广阔,两京一十三省忠于自己的臣子百姓不知有多少,一旦外敌来犯,他这个监国还能坐得稳么?

假如情况有变,不等于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能有人突然发动,把朱慎锥拉下马来,自己岂非就能再次君临天下?想到这,崇祯皇帝的眼睛都亮了,可再转念一想,这皇太极可是大明心腹大患,是自己做梦都想解决的外敌,一旦让外敌入侵,这大明江山可如何办?不由得又纠结起来。

崇祯皇帝的神色变化全落在朱慎锥的眼中,朱慎锥如何不知道他肚子里在琢磨什么?笑盈盈地打量着他,开口又道:“不过此事臣已解决了,陛下不必烦恼。”

“解决了?如何解决的?”崇祯皇帝急急追问。

“臣在长城拦住了皇太极,直接领兵击退了他的三十万大军,皇太极损兵折将,已狼狈退回辽东,不敢再犯边境,自然就解决了,如何?陛下可否满意?”

听到这,崇祯皇帝直接傻眼了,王承恩也是目瞪口呆,他们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皇太极的三十万大军啊!就这样拦住了?而且还吃了败仗灰溜溜地回去了?这怎么可能?崇祯皇帝觉得朱慎锥是在胡言乱语,根本是谎话连篇。可问题在于这样的大事朱慎锥根本不需要来骗他,也没必要骗他,难道是真的不成?

“哈哈!哈哈哈!”见他们这副表情,朱慎锥仰天大笑,一挥衣袖转身大步而行,转眼间就出了偏殿殿门,再也不见人影,只有那笑声依旧悠悠传来渐渐远去,令崇祯皇帝呆立当场,心中更是百般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