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七章 炮轰厦门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徐宪成这一番话倒是朱慎锥从来没想过的,一直以来他只是琢磨着如此查清楚背后向自己下黑手的人究竟是谁,然后搞明白对象后再出手应对。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错,因为这样的做法是大部分人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可这么做现在却碰上了难题,在草原上袭击自己商队的人究竟是谁,又是谁收买了商队的队副,更是谁挑唆刘策借弹劾的方式把自己牵扯进来,这些朱慎锥一时间查不明白。

如果要追查下去,由于线索已经断了,除非对方下一次出手被自己抓到尾巴或许有几分可能。而如今幕后黑手一招接着一招,总是被动应手总不是回事。就像这一次冯铨的问题解决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朱慎锥动用了不少力量,张锡钧在京师那边没少帮忙,恰巧又碰上张盛明的情况可以利用,要不然冯铨哪里有这么好打发的?

如果再有类似的事出来,就算能够解决也是麻烦。其他的不说,自己的名字一旦被天启皇帝听得多了,难不成天启皇帝不会多想?作为一个普通宗室,被皇帝记在心里可不是件好事,知道的次数越少越好,假如朱慎锥仅仅只是一个混吃混喝的宗室也就罢了,可偏偏朱慎锥暗中有着谋划,私下里更是做了不少准备。

有些东西虽说瞒的紧,可真要查也不是查不出来的。一旦那天自己不小心真被查出了什么,其他的不用说,仅仅自己私下在赵屋岭开矿、建工坊制作军械、火器和练兵的事被查到,那么其后果可想而知。

继续如此被动下去恐怕以后的麻烦更大,而在一时间没能找到幕后黑手的情况下,朱慎锥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徐宪成的建议给了朱慎锥一个新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根本就没必要去找真正的幕后黑手,只需要用敲山震虎的方式选定几个目标,给予打击,杀鸡骇猴向外展示自己的态度,随后再利用这些手段看看其他人的反应,以此来顺势挖出背后之人,从而解决问题。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朱慎锥之前的思维陷入了盲区,倒没想过这法子。同时朱慎锥也一下子又想到了这一次冯铨回京时他特意给冯铨关于山西几家晋商的信息,原本拿这几家晋商给冯铨一是打算让冯铨回去后能给天启皇帝一个交代,二来就是恶心一下东林党那边。

刘策不就是东林党的人么?既然你刘策大言不惭说山西有商人进行走私贸易,其中还有宗室在其中有利益,那么冯铨作为天启皇帝派去山西调查的人查到了的确有商人做这些事但背后不是宗室而是官员,不也就证明了你刘策的上书是对的么?

更重要的是,这些商人的背后没宗室的迹象,相反有着其他朝廷官员的背景,而这些朝廷官员或多或少还和东林党有关,甚至本身就是东林党人。

你们东林党不是号称为国为民么?怎么私下和商人勾结做这些事呢?这些证据查实不难,有了这些证据想来魏忠贤魏公公自然是喜欢的,至于天启皇帝那边同样也是如此,到时候倒要看看伱刘策究竟是怎么解释。

徐宪成的建议瞬间就打开了朱慎锥的思路,再加上他之前利用冯铨把东林党也牵扯进此事,从而搅浑这潭水的无意举动倒有几分异曲同工。

如果深思下去,恰好利用这个机会从两地同时发动,一方面是京师那边,借用冯铨和魏忠贤那边对东林党穷追猛打,另一方面就是山西这边的力量压制这些商人,从而从根子上搞垮对方,拿到确凿证据,那么自己所面临的麻烦或许就会因为这些手段吓住对方,从而解决问题。

此外,就算一时间解决不了,至少也能让山西这边的各大商行看到自己的态度,让所有人明白恒通商行不是随便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如果其他商行想要恒通商行抬手,主动权就到了朱慎锥的手中,到时候朱慎锥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逼迫其他商行为恒通商行背书,避免以后类似的事再一次发生。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做生意,做生意无非是为了金子银子,正当的商业竞争没有问题,可背后下黑手就是两说了,你敢下黑手,老子就敢把全山西的晋商全拖下水去,朱慎锥倒要看看谁还有如此胆量找自己的麻烦。

越这么思索,朱慎锥脸色越轻松了起来,他没想到徐宪成这些话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自己的难题。自己这个小舅子还真不是寻常人呀,欣喜之余朱慎锥又起了爱才之心,他甚至有把徐宪成拉入伙的打算,如果徐宪成能跟着自己干的话,自己不就多了一个强力的帮手么?

不过仔细琢磨之下朱慎锥暂时又把这个蠢蠢欲动的念头给放下了,毕竟徐宪成是自己的小舅子,自己所谋的事实在是太大,到如今这个事就连妻子徐静秋都不知道,再加上徐家是书香门第,老岳父一直把期望放在这个儿子身上。

徐宪成年少聪慧,是很好的读书种子,去年刚刚中了秀才,虽说今年未能中举,可以他的水平中举是早晚的事。徐家沉沦多年,上下都盼着徐宪成能出人头地呢,一旦跟着自己干那种事先不说自己老岳父是否会同意,恐怕徐宪成也不会答应吧?

再者,朱慎锥谋划的事实在太大了,他也不确定徐宪成是否会跟着自己干。假如现在就告诉他,徐宪成会怎么想朱慎锥一点底都没,倒不如暂且放一放,等以后再说也不迟。

心里有了打算,朱慎锥很快就安排了起来,这个事做起来不难,除去山西这边外就是京师那边的运作了。

京师有张锡钧在朱慎锥不用担心,山西这边有王荣和周安民协助问题也不大,至于商业方面的勾当,亢有福更是一个天生的商人,自然也不会让朱慎锥失望,除去这些外,朱慎锥还打算从蒙古那边下手,利用阿失帖木儿的渠道打压其他商行,只要这几手同时下去,比如能让其他商行感受到极大压力。

想到蒙古那边,朱慎锥要布局只能等开春了。眼下已是冬天,来往蒙古草原的商道已经不能走了,而之前因为冯铨的缘故,恒通商行的商队人手也全派去了蒙古,要联络到他们至少要春天来临商道恢复后才有可能。

不过这没关系,京师那边和山西当地的安排可以先做起来,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这些安排早早布置,等到时候一起发动就是。

就在朱慎锥琢磨着如何布置的时候,京师那边天启皇帝的心情却有些差,一份从福建递送至京师的奏折使得他脸色很是难看。

首辅叶向高突然求见皇帝,天启皇帝在乾清宫见了叶向高,叶向高递上福建巡抚南居益的奏折,魏忠贤魏公公从叶向高手中接过后转递给天启,天启看了没几眼,原本随意坐着的身子顿时坐直了,眼中露出了一抹怒色。

“十月的事为何如今才上奏?”天启皇帝合上折子,脸色冷峻反问。

“回皇上,南居益是九月才任命的福建巡抚,到任后就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此事出后南居益一直在福建忙着调兵备战,再加上福建离京师又远,眼下海上不通,消息传递从陆上送至京师需要时间,从上折的时间来看,南居益并未耽搁,还请皇上明察。”叶向高不亢不卑回答道。

天启皇帝再一次打开折子,仔细看了上面的上折时间,心里计算了下从福建到京师的路程,这才神色缓和了下来。

“魏伴伴……。”

“奴婢在!”

“给先生看座。”

“是!”

魏忠贤一口应下,连忙去一旁搬了个绣凳过来,叶向高客气了一句,这才稳稳坐了下来。

虽然对东林党不感冒,甚至防备很严,不过天启皇帝对叶向高的感官还是不错的。

叶向高是东林党的大佬,但相比其他东林党人而言,叶向高的能力很强,很少夸夸其谈,接替首辅之职后还算称职,而且他早在万历年间就当过首辅,现在二次出任首辅更是得心应手。

今天叶向高求见皇帝为的是福建战事,十月的时候福建出了大事,荷兰人的八艘战舰突然出动攻击厦门港,舰炮开火猛轰厦门,厦门守军猝不及防应战,却对坚船利炮的荷兰军舰毫无办法。

此战明军吃了大亏,非但没有击退荷兰军舰,还因为荷兰军舰的无差别打击导致在厦门港的大明商船被击沉近八十艘,死伤数百人。

至于荷兰方面,在明军反击下仅仅只伤亡了数十人而已,战后荷兰军舰扬长而去,大明方面一片狼藉。

初战大胜,荷兰方面更是气焰嚣张,不仅派军队登陆澎湖修筑堡垒,还增加了军舰数量,从最初的八艘军舰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十八艘之多。

这还不算,荷兰人依仗着自己军舰数量多火炮猛,直接以武力封锁了大明港口,同时派人登岸向大明提出无礼条件。

条件有三,其一:允许荷兰在大明沿海各地互市。其二:割让澎湖给荷兰。其三:禁止中国和葡萄牙、西班牙二国贸易。

这三个条件几乎和后世的英法联军用大炮敲开大清国门的要求差不多,当这三个条件由荷兰人提出后,刚刚到任的福建巡抚南居益气得拍案而起,二话不说直接让人乱棍把来人打将出去,拒绝对方无理要求,一方面给朝廷上折,另一方面紧急着手备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7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