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八章 小人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今日多亏贤弟提醒,要不然行差一步愚兄麻烦可就大了,谢过贤弟。”周安民起身向吴孟明行礼道谢,吴孟明连忙一把拦住:“周兄不必如此,周兄本就与我有大恩在前,我是自然要为周兄着想才是。”

两人客气一番,这才作罢。

等再坐下后,吴孟明直接对周安民说这件事办起来很不容易,希望周安民能够谨慎,千万千万不要做的太火,以免到时候成了崇祯皇帝的替罪羊。

“愚兄明白。”周安民点头道,接着又皱眉道:“不过此事也不能不做,眼下陛下派了贤弟陪同中官来此,还下了中旨,不做也不成呀。”

吴孟明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件事怎么也得查出点什么来,要不然崇祯皇帝那边没办法交代。他又担心周安民查的太过,导致后面的情况不可收拾,实在是有些两难。

“做还是自然要做的,不过……周兄眼下可查到了些什么?”吴孟明突然问道。

周安民略有沉咛,他白日的时候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可如今吴孟明又问意味着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作为锦衣卫的老人,吴孟明可是世袭千户,太过了解锦衣卫里的那些事了。

锦衣卫出手从来不落空,更何况周安民这样在山西扎根多年的实力派?虽说恒通的亢有福没有抓到,但自从京师把命令下达到山西至今也有小半月了,以周安民的能力多少总能有所收获。而当着杜勋的面周安民藏着一手是很自然的,这是很寻常的做法,总不能把所有的底牌全部亮出来,要不然许多活就没法子干了。

苦笑了一声,周安民对吴孟明道:“看来还是瞒不住贤弟呀。”

“那么说周兄还真的查出些眉目了?”

“这个……。”周安民有些迟疑。

“周兄,此事可是事关重大,如周兄信我还请告知,也好让我替周兄谋划一下,以免周兄不慎行错啊!当然,如周兄不想说也无关系,今日就当我未来就是……。”

“贤弟这说的哪里话,我还能不信贤弟?”吴孟明这么说,周安民连忙摇头,叹了口气这才道:“贤弟猜的没错,这些时日的确查到了些东西,不过所查的却和传言略有出入,这也是愚兄白日未讲的缘故。”

“出入?什么出入?”吴孟明追问。

周安民也不说话,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在书架上摸索了片刻取出一个木盒来,木盒上有把锁,锁是锁着的。

把木盒放下,周安民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打开锁,吴孟明探头一看,里面装着的是厚厚一叠纸张。

“这些是……?”

“这就是愚兄所查到的东西了,贤弟看完就知晓了。”周安民指着说道。

吴孟明神色凝重,他先看了一眼周安民,这才把目光又落到这叠纸上,接着伸手取过木盒从里面拿起纸就着一旁的烛光翻看。

起初吴孟明的表情还算平常,可很快他的脸色就有些变了,等看到一半的时候,吴孟明神色中的惊愕再也掩饰不住,忍不住抬头就问周安民。

“这些当真?”

“自然是当真!”周安民斩钉截铁道:“如无实据我如何能给贤弟看?如此大事更不敢弄虚作假,如贤弟不信可以派人再查。”

吴孟明不再说话,他继续往下看,片刻后把这些东西全部看完,眉头紧皱。

“既然周兄查到了这些,那么恒通又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周安民摇头道:“如今恒通的大掌柜亢有福失踪,始终未能有下落,究竟是死是活也无半点消息。而且山西这边的情况又比较复杂,具体究竟如何还需详查才是,或许恒通和此事有关,也或是有掩人耳目可能,可除眼下查实的那些外,并未有查到恒通有这些所为。”

说着,周安民往那个木盒指了指。吴孟明没有说话,只是凝神细思,片刻后这才道:“这倒有些出人意料,周兄接下来如何打算?”

“这也是我现在为难的。”周安民也不瞒吴孟明,坦率说道:“原本是要追查恒通和其幕后主使,可谁想却查到了这些,今日杜公公说的清楚,此事陛下极为重视,还特意为此下了中旨。这接下来究竟如何做,愚兄一时间也没了方寸,还请贤弟教我。”

“这……。”吴孟明思索了下道:“食君之禄当行忠君之事,我等本就是锦衣卫,天子亲军,不管查到什么,到时候报于陛下圣裁就是。陛下如何交代,我等就如何去做,这是你我的本分。”

“贤弟如此说我就放心了,还请贤弟到时替愚兄多多美言,杜公公那边也拜托贤弟了。”

说完,周安民从怀中掏出件东西来递过去,吴孟明接过一看居然是恒通钱庄的银票,而且面值可是不小。

“这些是从恒通那边查获的赃物,放在愚兄处实在不便,还请贤弟和杜公公替愚兄处置为妥。”

吴孟明顿时就笑了起来,他可是老手,一摸就知道这叠银票有多少张,最上面的一张就是纹银五百两,粗略算起来足足有好几千两呢,这可是一笔巨款。周安民也是个机灵人,居然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态。

吴孟明没有拒绝,直接把这些银票收了起来,见他收下周安民也松了口气,继续就着这件事和吴孟明聊。两人说了足足近半时辰的话,见天色已晚吴孟明起身告辞,走的时候他并没有取走那个木盒和刚才看的东西,只是让周安民自己妥善保管,至于其他就不再交代。

从周安民处离开,吴孟明回到了他的临时住处。这个地方离着锦衣卫衙门不远,也可以说本就属于锦衣卫衙门的范围之内。不过因为他的到来,外面守卫的人早就换成了从京师带来的锦衣卫,见到吴孟明回来,这些锦衣卫并无太多反应,依旧站立笔直守在门口。

进了院,径直就朝所住的屋子走去,到了门口推门而入。屋里点着蜡烛,而在正位的一张椅子上,杜勋却安坐着,手里还拿着一本话本聚精会神的看着。

听到动静抬头一看,见是吴孟明回来了,杜勋当即就把话本往边上一搁。

“吴大人!”

“杜公公!”

“见了周安民了?”

“见着了,还聊了好一会儿,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晚才回来。”

“如何?打探出些什么没?”杜勋追问道。

吴孟明笑着端起边上的茶盏,虽然这茶早就凉了,他却丝毫不在意,喝了一口放下道:“在那边呆了这么久,自然是有成果的。”

“哦!”杜勋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追问成果如何。

吴孟明说成果可是不小,只是和周安民聊了没几句,周安民就对自己说了实话,他们猜的没错,周安民白日的确隐瞒了些事,但所隐瞒的东西有些让人意外,现在已合盘向自己托出了。

“周安民就没怀疑?”杜勋问道。

吴孟明哈哈一笑道:“杜公公尽管放心,周安民疑谁都不会疑我,我和他当年就认识,还受过他的恩惠,这恩惠要说是救命之恩也不为过,今日我以报恩之由半夜寻他,话语中又是为他所想,他怎么可能疑我,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了。”

杜勋望向吴孟明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鄙视,这个吴孟明还真是个小人,居然把这样的事冠冕堂皇地说出来,更丝毫不以利用对方为耻。再怎么说,周安民也是他吴孟明的救命恩人,可他吴孟明不仅不报恩,还借这件事去利用对方,这种人就和一条毒蛇一般,以后可得多防备些。

“吴大人一心为国,咱家实在佩服!”杜勋半赞半讽刺地说道。

吴孟明自然听出了杜勋话里的另一层意思,却丝毫不在意,他拱手朝着京师道:“我奉皇命而来,自然为陛下效力,更以大明天下为重。至于其他个人荣辱算不得什么,哪怕陛下令我等粉身碎骨也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上对得起陛下之恩,下报朝廷和黎民百姓,这都是下官的职责。”

“好!说的好!”杜勋鼓掌赞道,心中却暗骂吴孟明简直恬不知耻,自己一个没栾子的太监都做不到这种程度,他吴孟明居然比自己还不要脸。亏得这小子没有入宫,假如早些入宫的话哪里还有自己出头之日呀?恐怕连王承恩王公公也不及于他吧。

这些念头在杜勋脑海中一转暂且放下,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他更关注吴孟明在周安民那边究竟问出了些什么,看吴孟明现在的这副表情,肯定是大有收获,当即就开口追问。

吴孟明笑呵呵地告诉杜勋,他的确在周安民那边打听到了一些事,而且这个事有些出人意料。

随着吴孟明的讲述,杜勋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等吴孟明全部说完后,杜勋有些坐不住了,急急问道:“如此大事可是当真?”

“不瞒公公,下官仔细查看了周安民收集的证据,下官认为这些事不会有假,周安民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弄虚作假,一没这个胆子,二来这种事只要查实说难也不难,犯不着这么干。”

“好一个贼子!”杜勋重重一拍,横眉立竖咬牙道:“这山西一地还真是地灵人杰呀,居然藏着如此多的魑魅魍魉,不仅有恒通一家,居然还有介休的范家?尤其是这范家更是胆大妄为,瞒着朝廷做了如此多的勾当?难不成地方官全是死人?这么些年居然从未察觉,更没有人禀报朝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1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