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讲武德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大明,京师。

紫禁城,乾清宫。

天启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手里拿着一份奏折阴沉不定。

这奏折是从福建送来的,上折人是福建巡抚南居益。

天启二年,荷兰人在澎湖发难,年底荷兰军舰突袭厦门,虽遭到了厦门守军的顽强抵抗没能拿下厦门港,却击沉了厦门港外的大明商船七十多艘,给大明造成了严重损失。

天启三年初,刚到任的巡抚南居益上书皇帝告知此事,天启皇帝下旨让南居益全权处理福建战事,驳回了荷兰人大言不惭的议和条件。

堂堂大明如何能让红夷欺凌?天启皇帝对荷兰人提出的条件更是嗤之以鼻,授意南居益聚集兵力把荷兰人打回去,非但要解除福建困局,还要收复澎湖,彻底驱逐狂妄自大的荷兰人。

南居益接到旨意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招募兵力打造舰船,可转眼一年过去,福建那边的荷兰人依旧还在,时不时就从澎湖跑出来到厦门一带转上几圈开上几炮,依靠船坚炮利在海上耀武扬威,这让天启皇帝极为不满。

为此天启皇帝在天启三年七月给南居益去了旨意,督促他尽快解决荷兰人的问题,而现在这份奏折就是南居益刚刚送来的,奏折的内容是汇报同荷兰人的交战结果。

奏折中说道,南居益不久前和荷兰人刚打了一仗,击毁对方战舰一艘,伤其另一艘,毙敌上百俘虏几十。

按理说这是一份报捷奏折,天启皇帝看了应该高兴才是,可看完奏折后的天启皇帝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反而脸色极为难看。

其实早在接到这份奏折的前两日,天启皇帝就从锦衣卫那边得知了福建战事的情况。事情经过根本不是南居益奏折中所写的那样,更不是一场能值得夸耀的胜利。

锦衣卫密报,南居益在福建招兵打造舰船之事的确有,可面对坚船利炮的荷兰人,南居益并没直接交战的把握,一直以来只是勉强依托港口守住福建沿海,同荷兰人隔海对峙。

在接到天启皇帝的催促之后,南居益自觉得开战赢得把握不大,为此南居益就动起了歪脑筋,打算来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个多月前,南居益派一个大明商人去澎湖联系荷兰人,提出双方谈判,以解决目前问题。荷兰人此时因为长期和大明对峙也有些心急,见到大明意图和谈就上了心,商议后派出两艘战舰来到厦门海外。

因为考虑到谈判安全,荷兰人要求大明方面在舰上谈判,可南居益却不肯,死活要在岸上谈判,还口口声声称签署条约必须要在衙门签署,这是大明的规矩,如果在舰上谈判就不用谈了,大明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在中间人几番劝说中,又加上南居益派了三个官员主动登上荷兰人的战舰以消除荷兰人的警惕后,荷兰人总算放下了戒备,从而派遣了三十余人的代表团登岸谈判。

可荷兰人万万没想到,南居益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谈判,他打的是要阴对方一把的念头。等荷兰人上了岸后,南居益热情欢迎又派人殷勤款待,还设下了酒宴。

就当荷兰人以为大明方面会按规矩来做,双方很快就能进入正式谈判的时候,南居益却悄悄在招待荷兰人的宴会上在酒菜里下了药。

在吃了南居益准备的“加料”美酒佳肴后,这些荷兰人不是醉死过去就是跑肚拉稀,被折腾的奄奄一息。

这样一来,登岸的荷兰人被南居益轻而易举一网打尽,等解决掉岸上的荷兰人后,南居益又趁着深夜派出五十条小船,船上装满了火药、火箭等引火物对停泊在港口的两艘荷兰军舰发动了突然袭击。

睡梦中的荷兰人被明军的偷袭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艘战舰被烧毁沉没,另一艘战舰负伤拼死突出重围狼狈而逃……。

这就是所谓的捷报的真实内幕,当天启皇帝看到这份捷报后气的鼻子都歪了。

南居益这干的是什么屁事?打的又是什么鸟仗?

堂堂大明福建巡抚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这大明的脸面都不要了?

虽然中国人自古到今都有兵不厌诈的思想,可南居益这哪里是用兵之法?分明就是拿朝廷的信用和脸面来欺瞒他人,哪怕荷兰人是红毛夷,可堂堂大明这么做简直太下作了,要是传了出去,大明如何能让各国信服?

再说了,如果你南居益耍手段,如果一下子彻底灭掉荷兰人也就算了,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荷兰人在大明手里全灭,接下来怎么说这个事大明随便可以找理由捏造,反正死掉的荷兰人也不可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反驳。

可偏偏没能做到这点,这场胜利根本就不光彩,甚至连前来谈判的荷兰两艘军舰也只留下了一艘,另一艘居然给跑了。如此捷报亏得南居益能厚着脸皮送到自己面前?要是南居益现在在天启皇帝面前,天启皇帝非得把他骂个狗血淋头不可。

“蠢材!蠢材!”

天启皇帝愤怒地把手里的奏折狠狠丢在地上,破口大骂。

好一个南居益,自己委以重任他却用这些来欺瞒自己?难道自己这个皇帝就是这么好欺瞒的么?

更让天启皇帝愤怒的不是南居益为了胜利无底线地耍这样的小花招丢了大明的脸,重要的是南居益在奏折里夸夸其谈的嘴脸,想到这天启皇帝心里就是一团怒火,恨不能马上下旨夺去南居益巡抚之职,交由他人来负责福建战事。

可痛骂了南居益没一会儿,天启皇帝渐渐又冷静了下来,他从地上把南居益的奏折捡起来,重新再细看了一遍,等这一次看完后,天启皇帝并没有和刚才那样恼怒,反而若有所思。

罢职南居益不难,换人接替他也不难,可这样做真的好么?

毕竟南居益在福建已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大明和荷兰的战事都是南居益在负责,不仅包括募兵和打造舰船,还直接领军和荷兰人数次交手。

换而言之,南居益对福建的情况和荷兰人熟悉的很,也有交战的经验,如果换一个人或许更不如南居益,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或许还会导致福建的情况恶化下去。

再加上这一次南居益使计虽有些下作,可毕竟也是为了国事,从出发点来说是好心,只不过手段有些脏了些。至于他上的奏折,天启皇帝冷静下来也能理解,下面的人对皇帝报喜不报忧是惯例,再说这一仗如从根本来说的确是小胜,只不过南居益在奏折中隐去了他的计策罢了,论起来也不算真正欺君。

南居益这人还是能干点实事的,而且作为文官的他对军事颇有一番见解。一旦把南居益去职,朝堂上必然会对谁接替南居益有一番争持,眼下东林党依旧势大,内阁还被东林党所把控着,到时候福建巡抚一职假如落在东林党的手里,天启皇帝难不成眼睁睁把福建军事交给东林党来处置?

东林党这帮人是什么人天启皇帝早已看得明明白白,如要论嘴皮子这天下没比东林党更强的了,可要论做事,不管是什么事落到东林党的手里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东林党的党同伐异天启皇帝比谁都清楚,到时候福建战事别说平息,弄不好还会越发糟糕起来。

思来想去,天启皇帝决定暂不动南居益,留着他总比其他人去福建更稳妥些。

不过对于南居益的小花招小心思,天启皇帝可不会惯着,他打算下旨训斥南居益一番,让他头脑清醒些,别以为自己做的小动作能瞒得过自己,他在福建干了些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天启皇帝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即天启皇帝就提起朱笔亲自写了一份旨意,斟酌用词婉转地提醒了在福建的南居益,同时话语中还警告了南居益几句,告诫他用兵用计无妨,可要看用什么计谋,如今荷兰人伤而不损,实力尤在,如只是防备永远都无法驱逐对方。

现在必须要转守为攻,主动出击,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狠狠击退荷兰人,以堂堂正正之战赢得彻底的胜利,这样才能挽回大明的面子。

写完这份旨意后,天启皇帝让人把魏忠贤找来,这旨意接下来不经内阁直接由中旨下放,所以还需要魏忠贤的司礼监用印后送往福建。

魏忠贤在宫外有府邸,但平日基本还是住在宫里,他所住的地方离乾清宫不远,接到天启皇帝要见他的消息后魏忠贤急急就赶了过来,原本以为皇帝找他有什么要紧事,没想到只是让他在一份中旨上用印后尽快送去福建南居益那边。

诧异之余,魏忠贤也不多问,接过圣旨爽快地用了印,接着就安排人尽快送去福建。

“魏伴伴……。”

“奴婢在!”等送完圣旨后,魏忠贤回来复命,天启皇帝喝着参茶问魏忠贤:“对南居益此人你如何看?”

魏忠贤大脑飞快旋转,刚才皇帝还下了中旨给南居益,这转眼就问他对南居益的看法,这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对南居益不怎么熟悉,虽然南居益在出任福建巡抚之前当过右副都御史,可在万历年间南居益当的都是地方官,而且他这个右副都御史当的时间并不长,期间也没和魏忠贤打过交道。

“回皇上,奴婢同南居益并无交情,只知南居益并非东林党党人,之前他常年在地方为官,当过左右布政,在地方政绩卓然,算是个能臣。”

天启皇帝微微点头,魏忠贤的话虽然说的不多,却也证明了关键一点,那就是南居益和东林党毫无瓜葛,既然如此他刚才下这中旨还是没问题的,希望南居益能接到自己中旨后醒悟过来,别让他失望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1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