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八十四章 分化瓦解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商议完京兀儿和关保,包括他们的部下如何安置之后,众人就开始讨论起怎么把这件事更有利地宣扬出去,同时借题发挥分裂八旗,争取更多的八旗贵族投靠大明。

在场人中,除去王晋武是武夫外,其余各人都是心思缜密之人,大明官场上如没几把刷子根本就没办法生存,何况温体仁、杨嗣昌这些人都是官场的老油子,是多年一步步爬上来,或许让他们打仗不行,做其他事或许也有所不足,可要说算计人心,挑拨离间,搞阴谋诡计这些,简直就是本能。

三下五除二,众人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个预案,决定分三步走。一步是在大明内部大肆宣扬此事,从而激励人心,鼓舞士气,增强大明的威望,借此打击辽东建奴的气焰。

第二步就是通过京兀儿和关保迅速联络其他八旗将领,对这些将领进行拉拢,给出一定许诺,只要对方肯来投不管是高官厚禄还是实权,都可以给与,至于家族子弟更没问题,大明都可妥善安置。

京兀儿和关保不是说了么,正蓝旗中对皇太极不满的人可是不少,其他各旗类似的情况也有。那么就先从正蓝旗下手,能拉来多少算多少,拉的越多,对皇太极的打击就越大,如果能一口气把八旗各部全部拉来大明,那么皇太极这个所谓的皇帝也别干了,光棍司令还闹什么?直接投降得了。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皇太极能坐稳大汗之位,并由大汗进位皇帝手里没几把刷子自然不成,而且他这些年运用各种手段掌控八旗,已成了八旗中最强大的力量,要不然阿敏、莽古尔泰也不会轻易被他逐一铲除了。

在进行第二步的同时,第三步也要一起进行,那就是继续不断对建奴后方用兵,以军事行动打击建奴,令各驻地的八旗惶惶不可终日,给予强大压力。这样做能够更好地让对皇太极有异心的八旗将领尽快做出决定,从而投靠大明。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大明这边就能马上接应对方,也消除了对方的后顾之忧。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锦州之围依旧没有解决,只有把这把火烧的更旺更大,皇太极才有可能彻底从锦州退兵回去灭火,只有这样锦州之围才能结束,锦州的祖大寿才可能获救。

此外朝廷还要派一人去一趟山东,甚至去辽东的郑鸿逵和李佑那边,直接宣旨给京兀儿和关保,同时主持招抚八旗的工作。

这样的事仅仅靠郑鸿逵和李佑自然是不成的,一方面他们的级别不高,另一方面他是前线的武将不可能代表朝廷的旨意。就连山东的李信也是不行,李信作为巡抚固然有这个资格,可李信在朝中的根基过浅。

按理说,由礼部或者兵部派人是最合适的,但礼部朱慎锥根本就不考虑,因为京察的缘故,礼部尚书方逢年已被降级,之前王晋武长城之战大胜而归,礼部故意怠慢阳奉阴违,这本就让朱慎锥极度不满,借这次机会狠狠敲打了下礼部。

眼下方逢年虽降级留任,但礼部依旧在他掌控之中,以方逢年的性格和东林党的背景,朱慎锥怎么可能把这个任务交给礼部?到时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反而坏了安排就麻烦了。

何况今日议事朱慎锥直接就把礼部给排除了出去,根本就没想过让礼部参与,所以从情况来看兵部是唯一合适的。

辽东事本就和兵部有关,而且八旗将领投靠也属于军事范围,除去兵部,勉强还和吏部搭上点关系,另外就是内阁了,但内阁统揽全局,具体工作向来都是各部处置,由内阁阁老出面还没这个必要。

按理说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徐宪成是最合适的人员,一来徐宪成的官职足够,二来徐宪成之前就是山东巡抚,辽东虽是辽东都司,眼下因战事划归蓟辽管辖,可实际上在大明行省划分中,辽东却是受山东所管的,这也是大明在辽东战场的文官中通常有不少人官职挂着山东头衔的缘故。

何况现在的山东巡抚李信本就是徐宪成的部下,徐宪成以左都御史、内大臣的身份代表朝廷去那边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合适人选。不过这个考虑也被朱慎锥给提前否决了,现在徐宪成掌控都察院,又是监察司的主官负责京察一事,朝中目前他无法暂离,更去不了辽东。

“臣愿去!”陈新甲起身毛遂自荐,见他站了出来朱慎锥眼前顿时一亮,还别说陈新甲的确是一个合适人选,他是兵部的二把手,官职足够能够代表朝廷,关键在于陈新甲不是朝中那些对军事根本不懂的读书人。

要知道陈新甲以前在边关呆过多年,对于军事并不陌生,而且还是文官,再加上陈新甲虽不是进士出身,作为举人当官的陈新甲做事颇有章法,是干实事的人。

而且陈新甲也不属于朝中那一派,他是杨嗣昌举荐没错,可充其量也就是和杨嗣昌的私交好些罢了,要说他是杨嗣昌的人并不算对,从本质来说陈新甲算是一个帝党,他忠于的是大明的朝廷。

看着陈新甲脸上的坚毅和热切,朱慎锥略一思索就答应了下来,当即就决定让陈新甲以钦差的名义去山东,等到了山东后再渡海去辽东和郑鸿逵、李佑见面,直接向投靠大明的京兀儿和关保宣旨安抚,再按照今日所商议的方案招抚八旗各部。

陈新甲领命后极为高兴,当即保证一定会把此事做好,不负朝廷重托。叮嘱了他几句后,朱慎锥表示散会,众人起身向朱慎锥行礼告辞,分别离去。

大家都走了,唯独王晋武暂留了下来,等其他人走后王晋武这才忍不住对朱慎锥道:“此次陈新甲去山东和辽东,要不臣跟着也去瞧瞧?”

“胡闹!你去干嘛?”朱慎锥没想这小子居然在琢磨这个,怪不得刚才一个劲地给自己打眼色呢,闹了半天居然是这么想的。

王晋武嘿嘿一笑,挠挠头皮道:“臣不是在京师太闲了么?这近一年来,自长城一战后臣就呆在京师,每日不是操练军队,就是在军营中和参军等用军棋排演,一天天的实在是闷的慌。”

“本来还打算借这一次辽东战事机会出去透透气,可您却把李佑要走了却没让臣领兵,这些日子一直听李佑和郑鸿逵在辽东的消息,臣这心里实在是不得劲,越想越是痒痒的,再这样呆着,臣都要呆出病来了。”

“我说六哥,您总得让臣活动活动吧?哪怕就是去山东那边打个转也成啊!总让我在京师呆着,这样下去非得废了不可。”

王晋武说到最后连臣都不自称了,直接说起我来,还直接喊朱慎锥为六哥,听着这熟悉的称呼,朱慎锥不由得哭笑不得,自己这个表弟还是原来的样子,这性子一点都没变呀。

虽然王晋武说的可怜,也做了保证说只去山东转悠一圈,把陈新甲送到山东后就回来,算是出去透透气什么的。可朱慎锥哪里会答应王晋武,别人不知道,他朱慎锥会不知道王晋武的性子?要答应了这小子才怪呢,一旦这小子去了山东绝对不会马上回来,说不定直接就坐船跑去辽东撒欢了,到时候不管是李信还是陈新甲哪里拦得住他?别忘了他现在可是正一品武将,身上不仅有左都督的职衔,还有京营总戎的职位在呢。

“休得胡言!不准去!”朱慎锥想也不想就一口否决。

“为啥?六哥您可不能不讲理啊!当初你可是答应让我当大将军领兵打仗的,现在一直把我摁在京师算怎么回事?而且新军整编的事我也做的差不多了,眼下辽东战事还没打完,正是用人的时候,你连黑云龙、张可大都调去辽东了,为啥就不能让我去呢?要是我去了,这区区皇太极算个屁,我保证帮您把皇太极这老小子给屎都打出来。”

“粗鄙!”朱慎锥笑骂道,这家伙越说越离谱了,皇太极哪里有这么好打的?哪怕他把京师的新军全部拉到辽东战场再加辽军和蓟州镇、宣大的军队和皇太极决战也没十足把握,要不然朱慎锥早就这么干了。

何况王晋武的新军可是朱慎锥的王牌军,是他掌控朝政压制地方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朱慎锥怎么可能动用这支军队?而且现在朝廷又在关键时刻,更不可能放王晋武离开了。

“此事不必再议,你小子就给我乖乖呆在京师,你和你的部队我有大用。”

“大用?啥大用?六哥,您能不能把话说的明白些,这说一半让我心里痒痒的。”

“你……。”朱慎锥刚想骂他几句,可见着王晋武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如果是旁人也就罢了,直接训斥两句让他滚蛋,可偏偏这家伙是王晋武,有些话他也骂不出来。

冲着王晋武招招手,示意他上前说话。王晋武急忙屁颠屁颠上前几步,凑近朱慎锥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朱慎锥也没瞒他,轻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当听到朱慎锥所说的内容后,王晋武先是一惊接着就是一喜,随后急忙追问这事究竟是真是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5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