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六章 反了!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就这样,崇祯皇帝把这件事搁置了起来,意图让徐宪成自己“领会”,希望徐宪成主动帮他担这个责任。

可徐宪成又不傻,先不说他又不是崇祯皇帝肚子里的蛔虫,猜不出崇祯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而且作为地方大员,徐宪成在无旨的情况下擅自出动水师接回皮岛军民,先不说皮岛的东江镇会不会听他命令,就算接回来了,一旦朝廷追究下来,他徐宪成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所以这几日虽山东和京师来回的奏折不断,可这件事却一直没有确定如何,时间久了,眼看着皇太极在朝鲜即将完成修整,并调动朝鲜水师打算开始向皮岛动手了,但徐宪成还是没动,让崇祯皇帝心急如焚。

“这个徐宪成,怎么就不知朕意呢?”崇祯皇帝手里拿着徐宪成刚送来的一份奏折,里面的内容正是关于皮岛一事,并汇报了朝鲜方面的动静,徐宪成说从他所知的情况来判断,皇太极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向皮岛动手了,留给皮岛的时间不多了,希望朝廷早做决断,无论是打还是撤,无论如何要有一个说法。

看着奏折,崇祯皇帝紧皱眉头,心头阵阵烦躁。在他看来臣子就是要知自己的想法,为自己排忧解难才对,这徐宪成未免也太不懂事了,这个道理都不明白?

忍不住站起身,崇祯皇帝急躁地走来走去,他真想亲自问问徐宪成究竟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这点事都要自己说明白不成?可他又怎么可能直说呢?如果直接下旨他这个皇帝就没退路了,到时候皮岛丢失的责任就得算在他的头上,崇祯皇帝可不想因为此事让自己英主的形象受损呀。

琢磨了半天,崇祯皇帝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还是得派人给徐宪成递个话,让徐宪成明白自己的意思。虽然不能明文下旨,但让人传话总是可以吧?就算之后闹出事来,自己来个死不承认就行,只能委屈一下徐宪成。

想到这,崇祯皇帝有了决定,张口就准备喊人。可还没等他开口呢,突然就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就见一人从外跌跌撞撞跑进偏殿,定睛一瞧这人居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

方正化跑的满头大汗,身上的冠袍都散了,神色惊惶气喘吁吁。

“混账!”崇祯皇帝忍不住破口大骂,身为司礼监秉笔,方正化居然如此简直混账透顶,这宫里的规矩哪里去了?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如何成了这副模样?

正当崇祯皇帝心头恼怒,要喊人处置方正化的时候,就见方正化跌了一跤啪嗒摔在地上,可他并没有立即爬起,反而就势跪倒,朝着崇祯皇帝就急急磕头道:“皇……爷!皇爷……大事不好了!皇爷……反了!反了!”

“皇爷……反了?”这话让崇祯皇帝一愣,一时间却没回过神。

一旁的王承恩反应不慢,急忙上前对方正化喝问:“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慌张?反了?谁反了?仔细说来!”

“皇……皇爷”方正化大口喘息着,他一路从司礼监跑来几乎把跑断气了,缓和了一下继续说道:“晋藩宗室朱慎锥造反了,其大军已拿下保定,正举兵往京师而来,眼下前锋已过了良乡,最多一日就抵达京师了!”

“什么!”崇祯皇帝和王承恩同时大惊,尤其是前者更是瞪大了眼珠子,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朕全然不知?保定没了?杨文岳呢?还有曹鸣雷呢?如何未见他们奏报?这朱慎锥又是何人?山西晋藩?晋藩哪支的?从哪里冒出来的?对方有多少兵马?”

方正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刚刚得到消息,一见此事甚大片刻都没耽搁就跑来汇报。至于崇祯皇帝所问的这些他一概不知,更不了解具体情况。

见问不出来,崇祯皇帝勃然大怒,喝骂方正化干什么吃的,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急急来报?就连消息是否真假也不确定,这不是恫疑虚喝么?他让方正化马上去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再来回报,方正化连忙答应,给崇祯皇帝磕了个头从地上爬起,急急返回司礼监去了。

方正化走后,王承恩焦虑万分,对崇祯皇帝说他也去打听情况,只要有消息马上回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毕竟王承恩执掌东厂,东厂监控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他去了解情况要比方正化妥当的多,而且此时崇祯皇帝心中不慌是假的,尤其是方正化说保定已经没了,崇祯皇帝背后的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虽然崇祯皇帝没出过宫,可对于京畿之地却是了解的,宫中还有各地的地图呢,这两年为了流寇之乱他没少看地图,他哪里不知道保定是京师南大门的道理?

从保定到京师,快马仅仅一日,眼下保定假如真的丢了,那么叛军很快就能打到京师。

而且刚才方正化还说了,叛军前锋已到了良乡,良乡离着京师更近,这不等于说转眼之间就兵临城下了?

想到这,崇祯皇帝哪里还坐得住。不等王承恩等人回来,他急忙下旨招内阁阁臣、兵部尚书、京营提督等立即进宫,同时下令关闭京师九门,做好守城准备,很快一道道命令就从宫内发出,随着命令的送达,还有从南边传来的各种消息,一时间让整个京师惊恐不已,更人人自危。

很快,陆续的消息传到了崇祯皇帝手里,等到离方正化赶来报信后一个半时辰过去,崇祯皇帝终于搞明白了情况。

正如方正化所报的一样,保定没了,保定总督杨文岳和保定总兵曹鸣雷生死不知。山西晋藩宗室朱慎锥突然起兵,大军已过了良乡,最多一日就能抵达京师。

而这个朱慎锥的情况也已查明,朱慎锥是晋王后裔,交城王晜孙,爵辅国中尉,按照宗室排行是崇祯皇帝的族祖辈。

按理说,朱慎锥爵并不高,不仅不是亲王、郡王,就连辅国将军和镇国将军都不是,在宗室中仅仅只是一个下级的辅国中尉而已。这样的宗室大明是一把抓,没有上万人也有上千人,根本就不起眼。

如果没有这个事,崇祯皇帝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听说朱慎锥的名字,更不会知道这个人,而如今却是不同。这个不起眼宗室居然起兵了,而且神不知鬼不觉从山西一路而来不仅拿下了保定,还打到了良乡,马上就要兵临京师城下,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这个家伙是怎么冒出来的?又是哪里来的兵?更有如此胆量?当得知这些,崇祯皇帝更多的不是害怕,而是恼怒,他气得咬牙切齿,默默把朱慎锥的名字反复念了几遍,恨不得当场抽他的筋扒他的皮。

宗室造反,闻所未闻。何况他崇祯皇帝向来以英主明君自称,居然被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宗室起兵威胁到了京师,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崇祯皇帝想都不想就让内阁和兵部立即做好京师防御,着手下旨调动边军回援,力图在京师外一举击溃叛军,擒拿这个胆大包天的宗室。

正当他做如此安排的时候,王承恩从外匆匆赶回,他的脸色很是难看,见了崇祯皇帝先是一礼,崇祯皇帝见他表情知道必然有事,直接询问他还打听到了些什么。

王承恩看看左右,却不说话,崇祯皇帝不耐烦让他直说无妨。无奈,王承恩从怀中取出一物递上,说是他的人从南边刚刚弄到了朱慎锥起兵的檄文,特意带回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那纸就看,看了没两行顿时气得脸色涨红手脚发颤,尤其是当看见上面写着的清君侧,靖国难这六字时,崇祯皇帝更是差一点吐出一口老血来。

“反了反了!此人可恶!可杀!可剐!”

咬着银牙,崇祯皇帝两眼通红,气得浑身哆嗦,这时候首辅温体仁开口问崇祯皇帝是否可取来此檄文一观。

崇祯皇帝随手就把檄文丢给了他,温体仁和几位阁臣一同细看,当看见檄文中所写内容后同样也是脸色巨变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朱慎锥会如此大胆,不仅以宗室身份起兵造反,更弄出了这样的檄文来。

“陛下!臣愿领京营出城破敌!”这时候,恭顺侯吴惟英站了出来,慷慨激扬道。不仅是他,襄城伯李国桢也主动请缨,说区区叛贼不足为惧,虽夺了保定,估计也只是用计偷袭所至,朱慎锥一个低级宗室又能有什么本事?哪怕就算是造反其部下也是乌合之众。

当年宁王以亲王之尊起兵,窥探大宝,不也顷刻之间灰飞烟灭?更何况一个区区辅国中尉?

京师乃大明中心,京营是大明精锐,大明两京,南北京营加起来有四十多万人,其中京师的人数就超过了二十万。这么多人,哪里是朱慎锥能抵挡得住的?根本不需要边军来援,只要他们带京营出征,定然让朱慎锥兵败身亡。

就算京师吃了近半的空饷,那也有十来万人呢。朱慎锥远道而来,一路攻伐能有多少兵力来打京师?这么多人在手,说句不好听的,一人一泡尿就能淹了朱慎锥,吴惟英虽是纨绔子弟,可毕竟也是勋贵之后,而且平叛大功可是难得,他怎么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7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