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一章 富贵险中求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刘渤的话倒让李虎顿时来了兴趣,他当即询问究竟是什么法子,最多能带多少人。

刘渤告诉李虎,这个法子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冒充官府的人。

范家和地方官府的关系很是不错,尤其是近在咫尺的介休县和北边的太原府。毕竟范家的祖宅就在这,而且生意人向来八面玲珑,能把买卖做这么大,不打通官场的关节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官府的照应,范家这些年也不可能顺风顺水,官商勾结古来有之,范家更是如此。

之前山西巡抚耿如杞因兵变一事被下狱后处死,耿如杞死后崇祯皇帝任命京官仙客谨为山西巡抚,并让他解决兵变后的山西军事宜。

可仙客谨此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解决,何况当时山西军已一哄而散了,他手里要兵没兵,要人没人,又是刚刚上任,对山西情况两眼一抹黑,哪里有这个本事处理山西军的事?

无奈之下,仙客谨只能做做样子,打算糊弄一下崇祯皇帝,觉得拖延些时日,等这个事渐渐平息下去后崇祯皇帝或许就忘了,可谁想崇祯皇帝非但没忘,而且很是关注山西军的情况,尤其是不久后得到消息,山西军逃散的军士们居然部分和义军合流,摇身一变成了反贼时,崇祯皇帝顿时大怒。

崇祯皇帝派人去询问仙客谨情况,仙客谨哪里能够回答?只能勉强给了一个正在处置的答案。得知仙客谨的回复后,再加上朝中又有人弹劾仙客谨渎职,勃然大怒之下的崇祯皇帝想都不想直接就把仙客谨革职削籍,转眼间这位堂堂山西巡抚上任不到三个月不仅丢了官,就连官籍都被削去,实在是可怜。

拿掉仙客谨后,山西巡抚职位又一次空缺,想来想去最终决定任命宋统殷为山西巡抚。

宋统殷此人文武兼备,他之前当过兵备道,现在是山西按察使,对山西情况很是了解,让他担任山西巡抚自然是妥当的。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山西巡抚就换了三人,一个丢了脑袋,一个丢了官籍,还有一个也不知能在这个位置上呆上多久。眼下朝廷的任命刚刚发出不久,宋统殷也刚从按察使位转任巡抚,山西官场接连三次震动,人员调整可是不小。

刘渤是周安民的亲信,又是山西锦衣卫的骨干,自然清楚朝廷对山西的任命变化。他的消息可比山西地方官员灵通多了,京师那边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锦衣卫就先一步有了情报,所以宋统殷升任山西巡抚的任命还没抵达山西,锦衣卫这边就提前一步知晓。

刘渤的办法很是简单,那就是借着山西官场变化的机会冒充由京师前来山西任职的官员,在前往太原府的路上路过张原村,以此为由借宿张原村,从而进入范家大院。

这个官级别不能低,如果仅仅只是六七品的话,范家充其量简单招待一二,想要住进范家大院并不确定。再说了,六七品的官员带的家眷随从什么也不会多,充其量也就四五人而已,而且更不可能有军士随同。

所以刘渤的想法是冒充新任的山西按察使,因为宋统殷转任山西巡抚后,山西按察使的职务就空了出来,按察使是地方三司之一,是三品大员,地位可不低,如果是新任的山西按察使抵达,范家必然会殷勤招待,并相邀入范家大院入住宴请。

按照朝廷惯例,按察使这样级别的官员上任不仅可以带家眷,还能带上护卫,其人数大约在十多人左右。至于再多,理由可以找,不过为避免打草惊蛇,不是太过合适。

所以刘渤的打算是他们一行人以山西按察使的名义去张原村,所带的人控制在十五人之内,这十五人中刘渤和他的弟兄们自然是要去的,他们本就是锦衣卫,只要恢复了锦衣卫的穿着装扮,再加上随身腰牌证明,护送按察使上任名正言顺。

除去刘渤外,就是李虎的人了,李虎的人可以冒充山西按察使的随从和护卫同行。

听着刘渤的话,李虎凝神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如果自己是范家的人得知新任按察使前来必然会请入范家大院殷勤招待。

至于人数,刘渤说是十五人左右,这个李虎也觉得有道理。一来这些人数比较合理,二来人一旦多了范家说不定会有防备,十五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太少,这些人抵达张原村,表明身份后范家也不会想太多。

对于刘渤所提出的十五人少了些,恐怕这些人就算进入范家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对此李虎倒不以为然。别忘了李虎这一次带的可是精锐的新军,而且是新军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新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李虎自然是很清楚的,而且这支新军实际上和当年戚继光的戚家军没什么差别,步战中以鸳鸯阵为阵列,鸳鸯阵最适用于复杂的地形,更重要的是鸳鸯阵的一个小队恰好是十二人,凭借这十二人组成的鸳鸯阵一旦上阵厮杀,李虎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李虎心里琢磨了一下,当即就表示同意:“这样,我带上十三个弟兄装成随从和护卫,刘兄这边就出一人即可,如此加起来就十四人了,不过有个问题,谁来充作这个官?我这边可是不成的,就算穿着龙袍都不像太子,一个照面就穿帮。”

“这么点人,李兄可有把握?”没有回答李虎的问题,朱求杞在一旁急切问道。

李虎笑笑轻松道:“十足的把握在下不敢保证,但七八分还是有的。何况我的人会藏身村外,只要到时候发动,第一时间守住大门,不让范家把门关上,等到援军赶到,范家自然一个都跑不了。”

“七八分?李兄确定?”朱求杞很是诧异,就连刘渤也极为吃惊。

毕竟范家家大业大,范家大院中范家的人再加上仆佣和护卫加起来好几百呢,哪怕去掉一半老弱妇孺,青壮至少有一百多人。凭着区区十五人就能挡得住范家的反击?李虎难道有这样的底气?要知道一旦不成,这些人就得全部陷进去,到时候生死难料。

李虎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看着他如此有底气,朱求杞当即一咬牙表示同意,决定就按这个法子来。

“十八爷,关键是要进去,这充作官的人最为要紧,这点不能大意!”见朱求杞同意,李虎又提醒了一句。

“此事易尔!”朱求杞早就想好了,伸手朝着自己一指:“两位兄弟的人都不合适,这边唯独由我来充官最为妥切……。”

“十八爷,这……。”朱求杞这话一出,李虎和刘渤顿时一惊,他们怎么都没想过朱求杞居然主动请缨,甘愿冒这样的风险。

正要劝朱求杞打消这个念头,朱求杞正色道:“此事我意已决,难不成你们还能找出第二个合适人选?何况,你们出来之前想来已有人交代过,此次事听从我的安排,既然这样,我说的话做的决定就是命令,就按这个来准备吧,不用再多言!”

李虎和刘渤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再劝了。朱求杞说的没错,他们出发之前就有交代,一切都听从朱求杞的指挥,所以说朱求杞是他们这伙人的领头者。

此外,朱求杞说的也没错,要冒充官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按察使这样的高级文官,普通人根本就冒充不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丘八和锦衣卫呢?无论让李虎或者刘渤穿上官服,一看就能看出来从里到外都不是那个味儿。但朱求杞就不同了,朱求杞可是堂堂宗室,虽然朱求杞的宗室身份不高,可宗室就是宗室,天生骨子里带出来的那股气质是普通人怎么都学不来的。

而且朱求杞又相貌堂堂,坐在那边虽然穿着普通,可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他来冒充一个文官,无论行为举止或者谈吐都不会引人怀疑,的确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可问题在于这是冒险啊!虽然李虎拍胸脯说他有七八分的把握,可哪怕就算是十分把握也有万一呢。深入范家大院,四处到处都是范家的人,一旦动起手就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场面,朱求杞的身份不一般,如果他有三长两短又怎么和上头交代?

“不用多言,就这么定了!”朱求杞见两人迟疑,一锤定音就把这事决定了下来。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有多大,可朱求杞从小就胆子大,而且他很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朱求杞不傻,他很清楚范家这事是朱慎锥给他的一个考验,而且这个考验不会有第二回。一旦考验过了,那么前途一片坦荡,假如事到临头退缩的话,那么结果如何朱求杞也明白。

对朱求杞来说,这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谓富贵险中求就是这个道理。在如此情况下,冒再大的风险也是值得的,老话不是说的好么?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人活这一辈能拼得几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6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