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二章 人选

书名:苟在明末当宗室 作者:夜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1

“我说……刘家的事,不会是你小子干的吧?”王荣忍不住问了这么一句。

“哈哈哈,舅舅您这话说哪里去了,我要有这本事还拉着您一起干走盐的勾当?”

“这倒也是……。”作为老舅,王荣当然清楚自己这个外甥的情况,虽说朱慎锥是宗室,可这年头宗室算个毛!全大明宗室多了去了,仅一个平阳府宗室就有上百人,如果再算上没有爵位的宗室,这人数翻倍都不止呢。

如果朱慎锥是堂堂亲王、郡王那还两说,哪怕就是辅国将军也算勉强,可要知道朱慎锥只是一個中下级的辅国中尉,这样的爵位哪还有什么特权?就像朱慎锥说的那样,如果他真有这样的权势,能捣鼓走私盐买卖?早就小日子过的舒舒坦坦了,还能和之前样连饭都吃不饱?

可心里虽信了,但王荣还是觉得这个事多多少少恐怕和自己这个外甥有点联系,虽然有这样直觉,可却没证据。但不管怎么说,刘家一倒,之前的问题就没了,这的确是件好事。

“舅舅,实话和您说吧,刘家这事我虽然没怎么掺和,但也从中弄了些好处。”当朱慎锥这句话说出口,王荣的眼睛眯了起来,心里笑骂自己猜的没错,刘家出事自己这个外甥不掺和才怪了呢。

这些年和朱慎锥一起干走盐的买卖,朱慎锥是什么样的人他会不清楚?自己这个外甥可不是省油的灯,要不然王家村的这些小伙子也不会对朱慎锥服服帖帖。

刘家因为解州的盐路被就成了他们的阻碍,平阳府那边事一出,以王荣对朱慎锥的了解,他不火上浇油才怪了呢。果然如此,自己猜的一点都没错,哪怕刘家的事不是朱慎锥推动的,朱慎锥也绝对没在里面少使坏。

在王荣看来这应该是最大的可能了,可王荣并不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外甥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之所以朱慎锥没把真相告诉王荣,倒不是不信任王荣,针对刘家出手这事除去几个当事人外谁都不知道,哪怕就是借着将军府的名义出头,朱慎锥也是悄悄躲在后面没有露面。

树大招风的道理朱慎锥是懂得,再加上他宗室的身份,还有亢家和刘家结仇究竟是怎么回事等等,所以真实的情况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哪怕是自己舅舅,也没必要把事说的那么清楚。

“你小子弄了些什么好处?不会是瞧上了刘家的漂亮丫鬟?又或者偷偷纳了刘善成的那房娇妾回去暖床了吧?”王荣乐呵呵打趣问,自己这个外甥也不小了,虽然没成婚,可找个暖床的美人也再正常不过,男子汉大丈夫,这裤裆里的事算个毛,如果王荣自己年轻十几岁,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想法,可现在嘛……家里的母老虎可不是吃素的,嘿嘿,罢了罢了。

朱慎锥笑着连连摇头,他那来的这种心思?别说找美人了,他连花酒都不喝呢。

知道自己舅舅在和他开玩笑,朱慎锥倒也不在意,笑了一会儿这才告诉王荣,他趁着刘家倒霉的当口请将军府出面帮忙,花了点银子拿下了刘家一处店铺。

店铺本身不值什么钱,可关键这是一家盐铺,关键还有获得盐引的资格。

当听到朱慎锥这么一说,王荣瞬间就来了精神,他急忙追问朱慎锥这事保真?见朱慎锥信誓旦旦告诉自己这个事千真万确,店铺已经拿了下来,他也请了掌柜在打理,眼下已经重新开业的时候,王荣兴奋地一巴掌就拍在了大腿上。

“好!好哇!”

王荣恨不能手舞足蹈,干了这么久的走盐,他能不知道拥有盐引资格的一家盐铺意味着什么?有了这家盐铺,他们之前的私盐就能正大光明地贩卖了,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小心翼翼。

以后打着正常贩运的旗号,暗地里继续私盐的买卖,不仅安全可靠,这盐的数额和利润也会大幅度上升。

在大明,山西那些大商户不全都是这么干的么?之前是没有这个机会,也没这个可能,可现在馅饼从天而降,是求之不来的大好事啊!

等王荣的兴奋劲下去些后,朱慎锥这才和他聊起了自己的打算和安排。

这次来王家村,为的就是这家盐铺和盐引的事。虽说盐铺那边他已经找了个大掌柜,而且这个大掌柜是个颇有生意头脑的人,也值得信任。但不管怎么说,盐铺这个行当是肯定不能规规矩矩做生意的,有这样的便利不贩卖私盐就是傻子了,朱慎锥之所以花大力气拿下这个盐铺,其关键也在于此。

按照朱慎锥的想法,盐铺那边必须要有值得信任的人,这人也要从王家村这边派过去。

此外,后续从解州把余盐的路子给谈下来,确定之后的份额,这个事也要抓紧办,这些都要和王荣商量一下。

除去这些,更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盐铺里本就没什么存货,这次过来朱慎锥打算从王家村这边取一些存盐送去平阳府,用于盐铺的日常销售。在送盐的同时,安排到盐铺那边的人会一起过去,这个事得尽快处理才是。

听朱慎锥说完,王荣连连点头,表示这些琢磨的没错,的确宜早不宜迟。

接着,他就和朱慎锥商议起来派谁去平阳府,两人讨论了好一会儿,也就定下了两个伙计,至于这个二掌柜让谁干,却一直确定不下来。

按理说,夏冬应该是最合适的,他念过书识得字,这两年跟着走盐也历练出来了,平日做事也就他最为仔细,去盐铺当个二掌柜绝没问题。

可是王荣却觉得不行,王家村这边能独当一面的人不多,夏冬就是其中一个,如果夏冬去了平阳府,那么在外的走盐怎么办?别忘了朱慎锥再过些日子就准备北上了,等他北上,之前的盐路总不能让其他人负责吧?再加上解州那边一直也是夏冬在打理,拿下盐铺后,以后这个事也尤其重要,一旦夏冬去了平阳府,这些事还真没人可替。

夏冬去不了,那么还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王初二,一个是王银生,这兄弟两人也算是朱慎锥的老班底了。可问题在于王银生现在人在羊头山呢,未来羊头山可是走盐路上重要的中转站,那边没可靠的人看着肯定不行。

至于王初二,虽然人机灵也可靠,可他却识不得几个字,让他当伙计或者跑腿没问题,可当二掌柜实在无法胜任,朱慎锥想了想就把他们两人给否决了。

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成,王荣自然也不可能,再说王晋武去平阳府更不现实,让这小子动拳头没问题,动脑子根本不是这块料。盐铺又不是镖局,他去那边不闯祸就谢天谢地了。

一时间,朱慎锥不由得犯了愁,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人选。难道只能退而求次?可再想到盐铺的重要性,朱慎锥却又有些不甘心。

“嗨!我怎么把他给忘了?”突然,王荣一拍额头,他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应该合适,而且现在看起来也算是最好的人选了。

朱慎锥问王荣谁,王荣笑呵呵地伸手朝着一个方向指去,说朱慎锥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当初这个人还是朱慎锥从羊头山带回来的呢,怎么转眼就不记得了?

“您说张夫子?”

“可不就是他么。”王荣点头道:“张夫子识文认字暂且不说,这人颇有本事,而且他现在在村里也就是一个闲人,何不如让他去当这个二掌柜?”

“舅舅,您和张夫子……?”

“你可别误会,我和他没什么交情。”王荣知道朱慎锥想说什么,大大方方道:“张夫子在村里也呆了好几月了,村头村尾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碰着多了,有时候会和他聊上几句,自然也有了些接触。”

“我这人虽年纪大了,可这眼不花耳不聋,自认吃了这么多年盐,看人还算有几分本事。张夫子这人虽然话不多,但心里颇有想法,这些我还是能看出一二的。再说,这个人你既然带了回来,总不能这样闲置着,总得找机会用一用不是?”

朱慎锥当然知道张锡钧这人不简单,而且正如王荣说的那样,相比夏冬,张锡钧更合适当这个二掌柜。可问题在于他当初带张锡钧离开羊头山,把他安置在王家村是出于意外,而且对张锡钧这个人真正的来历朱慎锥心中有几分猜测,却一直都没真正证实。

从这些来说,张锡钧这人不应该用,毕竟朱慎锥没有绝对的把握。可同样朱慎锥也被王荣的一句话给打动了,王荣说的也没错,人带回来了总不能这么闲置着,总要找机会用一用。

要成大事,有时候不能拘于小节,更不能瞻前顾后。

做什么事或多或少都有风险,总不能因为风险就不做吧?想到这,朱慎锥心里也就释然了,仔细琢磨起了王荣这个建议。

“我先找他聊聊,等和他聊过后再定。”朱慎锥如此说道,听他这么回答,王荣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