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六十四章 三只小羊羔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夏福征今年五十一岁,他办养猪场已经六七年了。当他第一年刚刚把养猪场办起来的时候,困难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他不但缺资金,还缺技术。养得猪也是经常闹毛病,金庄兽医站里的那几个兽医,就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只要是猪一有毛病,他就往兽医站里跑。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被逼的自学起了兽医。那个时候,真是把他忙得天天都晕头转向。镇里的领导,又经常找他不是开会,就是找他喝酒。最后,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辞去了村支部书记的职务,安心地当起了养猪场的场长。

第二年的春天,他们的养猪场里发现了有七八头猪,得了口蹄疫病。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猪病,猪一旦得上以后,就烂猪蹄子烂猪嘴。不及时治疗,不但传染还死亡率很高。为了防止病猪继续传染,夏福征两口子采取了把病猪隔离的办法。

夏福征和他老婆,黑白昼夜地蹲在猪圈里,给猪打针喂药。过了一段时间,最早发现的那八头得口蹄疫的病猪,还是死了四头。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也可能是夏福征的老婆操劳过度,再加上有死得猪心疼。有一天晚上,他老婆一头栽在了猪圈里,就再也没有起来。等送到医院里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最后医生检查的结果,是天天劳累焦虑,又每天晚上捞不着睡觉。造成了整个身体的透支,一头栽到地上的时候,颅脑便大量出血造成死亡。

这双重的打击,差一点把夏福征打到。他看着整个猪圈里的半大坷垃猪,饿得“嗷嗷”地叫唤。他就强打起精神,把猪饲料用推车推进猪圈里开始喂猪。当他看着这些都争抢着吃食的坷垃猪的时候,痛苦的心情才算是慢慢地有了好转。

今天,夏福征和于月秋吃饭的工夫,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给对方说了一遍。于月秋也是把夏福征当成了朋友,也是第一次把自己这些年来的事情给他说了一遍。当她说到和李伟离婚的事情时,只是对夏福征说了自己和李伟感情不和。又加上他们结婚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要上个孩子,最后,只能走向了离婚的这个结局。

夏福征知道了于月秋离婚了以后,明显的看出来,他对于月秋表现得更热情。特别是对于月秋想开办养猪场的事,他更是热心,把自己这些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想毫不保留地全部都告诉了于月秋。于月秋也是听得晶晶有味,真想把夏福征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技术,一下子都吸收到她自己的脑海里去。

一顿午饭,他们两个人吃了三个多小时。不管是养猪方面的业务,还是个人的家长里短,对方都愿意听。好像是他们两个人,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从饭店里出来,一回到养猪场,于月秋就迫不及待地对夏福征说:“你能领着我去猪圈里看看吗?”

夏福征说:“不着急,咱们先去办公室里喝口水。一会就开始喂猪了,到喂猪的时候,我再领着你进去也不迟。”

腊月里的白天显得短,他们在办公室里喝了一会茶,天就慢慢地暗了下来。夏福征站起来说:“现在,工人们开始喂猪了,我领着你进去看看吧,不过,你可不要嫌臭啊。”

于月秋说:“看你说的是哪里话,咱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怎么会嫌猪圈里臭呢?”

夏福征从南面的墙上拿下一件白大褂,递给于月秋说:“走吧,你看看工人是怎么喂猪的吧。”

他们说这话,来到第一排猪圈的门口。于月秋看见她来时候给她开门的那个老头,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喷壶。给推着猪饲料进猪圈喂猪的工人消毒。这个老头先是把消毒液喷洒的每一个工人的脚上 ,再把身上的隔离服上也喷洒上消毒液。这时候,工人才推着饲料进猪圈。

于月秋数了一下,从北到南,一共是九排猪圈。她回头问夏福征:“你的这个一个猪圈里,养了多少头猪?”

夏福征说:“一个猪圈,养一百二十头左右。像这个第一排猪圈,是养小猪秧子的,里面喂养的就多了。一般要养三百多头。一个是小猪秧子个小不占地方,主要还是小猪秧子需要特殊地照顾。像是给猪秧子打预防针,喂抗病的药物了,集中在一起也方便进行。再加上骟猪留坷垃,和在这里面留心发现培养母猪的猪秧子。一旦发现有好的小母猪秧子,就不要再骟它了,留下来好好地喂养。”

于月秋听了,没有再说话,随着夏福征进了猪圈。他们一进来,一股热浪笼罩了他们全身。她又问夏福征:“里面的温度不低啊,你们是怎么给猪圈保温的?”

夏福征说:“以前,咱们还没有条件,只能是白天靠猪圈上面的塑料布取暖,晚上就在猪圈里生炉子取暖。现在挣了一些钱,我就在场子里安装了锅炉。把每一排猪圈里都安装上了暖气片,包括宿舍和办公室里也都安装了暖气片。猪圈里保暖的目的,就是让每一头猪吃得开心,睡得舒服,这样不但长肉快,还很少生病。最快,从小猪秧子算起,有六个月的时间就长成大肥猪了。”

于月秋有夏福征领着,一直把这九排猪圈全部看完,他们才一块又回到了办公室里。这时候,夏福征对于月秋半开玩笑地说道:“怎么样,你是留在我这里打工?还是回家另谋高就?”

于月秋说:“我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回去。但是,还得看你这个大场长,愿不愿意用我,愿不愿意收留我了。”

夏福征笑着说:“你开玩笑,我怎么敢用一个村书记,一个地区劳模给我打工呢。你要是真想留下来,学习养猪的技术和实际经验。你就天天到猪圈里看看工人是怎么样喂猪的,和怎么打预防针喂药的就行。具体的在多大猪龄,什么时间打预防针和喂药。这都是有规律的,我会慢慢地交给你。”

于月秋听到这里,有些激动地说:“你不用我干活,就教给我养猪的技术和经验,我怎么承受得起。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我给你打工也不问你要工资了,我的工资就当是给你交学费了。”

夏福征说:“你这样说,不是在打我的脸吗。你能来找我,就是把我当成了你的朋友。既然咱们是朋友,不说什么两肋插刀吧,我也会毫不保留地,把我会的都全部交给你。你尽管放心,不管你在这里住多久,我还是能管的起你饭的。你什么时候觉得,技术和养殖经验都学到手了,能回去自己开养猪场了,你就可以走了。”

就这样,于月秋便在夏福征的养猪场里住下了。从现在开始,她又踏上了一种新的生活。夏福征看见于月秋真的住在他的养猪场里不走了,也正符合他的心意。

有一天,陈热闹还没有起床,他就听见自己喂养的那两只母羊,其中一只在“咩咩”地叫唤。他听了以后,感觉今天的叫声,不像是平时饿了时候的叫声一样。他担心地赶忙从床上爬了起来,来到羊圈跟前一看。他发现是那只怀羊羔子的羊在叫唤,看着这只羊还有点情绪不安的样子。陈热闹看到这里,他想:这只羊不是病了,就是有可能要顺羊羔子了。要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我也没有见过羊顺羊羔子啊,找谁来帮忙呢?

他在院子里着急地走了几步,突然想起来了李玉山。对了,我得赶快地去找李玉山去。他来了,一定会知道这只羊是怎么回事。再说了,于月秋给我赊得他李玉山的羊,我还没有给他钱,他一定会来帮忙的。陈热闹想到这里,撒腿就朝李玉山家里跑去。

他上气不接气地跑到李玉山的家里,看见李玉山刚刚起床。陈热闹喘着粗气对他说:“玉山哥啊,你麻利地到我家里去看看吧。那只怀羊羔子的羊,叫唤的很难听。”

李玉山听了,问道:“那只羊是什么时候找的的羊?”

陈热闹说:“我也不知道啊?我来牵羊的时候,你不是说到年底就该顺羊吗?这都快过年了,是不是真得要顺羊了?行了,你也别问了,快去看看去吧。”

他说着,拉着李玉山就往门外走。他们来到陈热闹的家里羊圈跟前一看,李玉山笑着说:“你这个憨货,你没有看见羊器子都肿了吗?羊的奶子也大了,这是要顺羊了。你小子真是赚到大便宜了,你把羊牵来两个月就添加羊羔子了。”

陈热闹听了李玉山的话,高兴地说:“我这不都是沾你的光吗?等我卖了羊赚了钱,一定请您喝酒。对了,还得还你羊钱。”

李玉山蹲在陈热闹家的羊圈里,忙活了半天。总算是很顺利地,帮这只羊接生完了。他高兴地对陈热闹说:“没有想到啊,你小子的命这么好。这只羊一胎生了三只小羊羔,这种情况,一般不大多见。”

陈热闹看见这三只小羊羔,刚生下来就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伸着鼻子直闻凑老母羊,看来是想找奶喝。笑得他都合不拢嘴了。李玉山对站在那里傻笑的陈热闹说:“你以后慢慢地再看吧,快点给我端水来,让我洗洗手。”

陈热闹这才跑到屋里,把暖壶里的热水倒进洗脸盆里,又兑了一些凉水。然后,端到门外面,高兴地对李玉山说道:“把你给冻坏了吧?快来洗手吧,真是太谢谢你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陈热闹家里添加三只小羊,他也高兴地会说话了。要说陈热闹的命还真是乖好,不过,这也都是他沾了于月秋的光。李玉山要是不看在于月秋的面子上,就凭他陈热闹,他也不一定同意,把这两只母山羊赊给他的。当时,李玉山守着于月秋的面,就对陈热闹说过。这两只母羊,一只已经带羊快四个月了,另一只也是找上羊了。你一定要好好地喂养它们,有一只,年底就顺羊了。那一只,过年春天也能顺羊。只要你以后别偷懒。好好地喂这两只母羊,一年以后,你就能有十几只羊了。

陈热闹当时听了李玉山的话,他也没有真的当一回事。他心想:我陈热闹都穷了半辈子了,还能遇着这样的好事吗?我要是有了十几只羊,我往后发财还不就快了?他认为,这是李玉山看着我把他们家里的,这两只母羊没有给钱就牵走了,心里舍不得,又怕我不好好地喂,亏待了这两只羊,所以,他才这么拢哄我说的。陈热闹现在看着这三只可爱的小羊羔,才相信李玉山当时说的话是真的,还真是从他的话上来了。

李玉山临出门的时候,又交代陈热闹说:“现在是腊月天里,天气寒冷,你把这只母羊和三只小羊羔,都弄到屋里喂一段时间。等到过年小羊羔硬邦了,再弄出来喂。记住了,这几天,你一定给母羊添加营养,好让它多下奶。”

陈热闹听到这里,保证说:“你放心吧玉山哥,我就是让母羊和小羊羔睡在我的床上,也不能冻着它们。就是我不吃,也得给老母羊弄些好的吃。”

陈热闹送走了李玉山,回来忙活地来到羊圈里,先把三只小羊羔抱到屋里。还真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虽然没有把小羊羔放到自己的床上。他也是找了两床还是他爹娘留下来的破被子,一床铺子地上,一床围在边上。然后,把这三只小羊羔放进去。又出来,把“咩咩”叫着寻找小羊羔的老母羊也牵到屋里。

这时候,他听见有人推开了大门,伸头一看,只见是李玉福大早上的来到了他家里。陈热闹看着李玉福,奇怪地问道:“你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想起来,到我家里来了?”

这也难怪陈热闹看见了李玉福觉得奇怪,李玉福确实是很长时间没有来找他玩了。自从乡里的清欠队,去他家里强行拉走玉米,抓走了他们家的那两头大肥猪以后。老婆又被几个小伙子摁在大街上,让村里的老少兄弟爷们看了她的笑话。她是连心疼东西又受到欺负,就被气得有了一场大病。所以,李玉福一边在家里干家务,一边还照顾老婆。又加上干了一多月的义务工,就一直是没有捞着出门。

一直到现在,李玉福老婆的病也好了,义务工也干完了。他这才在家里捞着清闲了几天。他今天出来大门,正好遇着李玉山从陈热闹的家里,帮忙给他的羊顺完羊羔子来到大街上。他问李玉山说:“玉山兄弟,你这是干什么去了?”

李玉山看是李玉福,说道:“陈热闹家里的母羊顺羊,我去给他帮了一会忙。”李玉山说完走了。

李玉福听了李玉山的话,突然想起来,自从去大山湾工地干活的时候见过陈热闹,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捞着去他家里玩过。正好也接着去他家里看看他养得羊怎么样?

一进大门,李玉福听见陈热闹这么问他。他半开玩笑地说:“人家李玉山给你当了半天接生婆,你就这样让人家走了吗?都是街坊四邻的你不给人家工钱,人家不好意思说什么。你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不管怎么说,你也得请他吃顿饭吧?”

陈热闹说:“我和他就不是外人,要是外人,他能把羊赊给我吗?你是刚挨完清欠队的折腾,心里不是滋味是吧?又想来折腾我啊。我先声明,李玉山是来给羊接生的,不是给我接生的。再说了,吃饭不吃饭的,这和你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李玉福说:“怎么,你挣了两个钱,就不认识我这个穷哥哥了。”他说着,又突然改变了话题“咱哥俩都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你不想我,我还想你啊。”

陈热闹也笑着说:“这个话中听,你来看看吧,李玉山赊给我的这两只羊还真做活。这一只母羊,一胎就顺了三只小羊羔,你没有见过吧?”

他们说着话,一起来到屋里。李玉福看见屋里的那只老母羊,和三只小羊羔。他对陈热闹说:“看来,热闹兄弟是要时来运转了。你这是遇着贵人了,要是没有贵人帮你,也发不了财啊。唉,对了,你家里有准备的奶咂子和奶粉吗?”

陈热闹一脸茫然地说:“我又不喂孩子,哪里有这玩艺。”

李玉福听了,敲贬他说:“你什么都不懂,就想发羊才,那是这么容易发得吗?我告诉你吧,现在老母羊的奶水还没有下来,你没有奶咂子和奶粉怎么喂小羊羔?”

陈热闹听到这里,这才一下子明白过来。马上,从枕头下面摸出钱来,对李玉福说:“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些,还得用奶咂子和奶粉喂羊羔子。你先替我照看一下,我这就去买。”

陈热闹说完,连跑在癫地去门市部里买奶咂子和奶粉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