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九章 新来的公社书记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白龙潭水库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并且死了人。县里、地委里非常重视,紧接着工地上就进驻安全检查工作组。白龙潭水库工地立即全线停工整顿,检查工地上的安全隐患。

虽然是全线停工整顿,但是,每一个工地建设者们都不能离开工地半步。工作组雷厉风行的检查和决策,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工地上凡是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得到了整改和排除。在工作组进驻工地的第二天下午,高音喇叭里就宣布了,对白龙潭水库工地,发生安全事故的当事人的处理决定:爆破员玩忽职守,已移交于公安机关处理。工地总指挥吴长瑞,就地免职。

现在已是腊月二十七的晚上了,工地上不能一日无主。刚黑天的时候,县长就派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来工地上接替了吴长腿的工作,并且担任青山公社的公社书记。这位新来的公社书记叫程飞,据说是水利工程学院毕业的,今年三十一岁。

于月秋她们刚打出饭来,高音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就停止了。从里面传出来了,那个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各位白龙潭水库的建设者们注意了,下面有新来的公社书记,白龙潭水库工地的总指挥,程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两声清嗓子的声音以后,程书记开始讲话了:“各位白龙潭水库的建设者们,你们辛苦了。在这数九寒天里,你们不畏严寒,还继续战斗在这艰苦的工地上。我代表青山公社向你们致敬。”

半个小时过去了,程书记的讲话还没有完成。已经吃完饭的人们也没有离开,继续站在原地认真地听程书记的重要讲话。最后他说道:“现在虽然是到年关了,但是,为了水库的建设工期,为了水库早日竣工,我们还不能松劲。还要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继续在工地上奋斗。提前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党和人民,也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功臣的。”

腊月二十八这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于金水领着两个男人来到石料场,找到了正在干活的于月秋。对她说:“月秋啊,这是咱们新来的公社程书记,他是专门来见你的。”

他又指着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说:“这是省报社的赵记者,他是来采访你救人的事迹的。”

于月秋听到这里,麻利地在身上擦了擦手。和他们热情的握着手说:“谢谢领导的关怀,我做的这点小事不值得一提。”

程飞一米七左右的身材,身体不胖不瘦。眼睛不大,但是显得很有精神。穿着一身中山装,上面左边的小衣服兜里,插着两只钢笔,金属笔帽上面的卡子闪着银白的光。他在赵记者采访于月秋的空挡里,于金水陪着他看了一遍石料场。他对于金水赞叹道:“女石匠连的姑娘真是不简单。修建水库,石头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想到让这些姑娘们就给解决了。她们真不愧拥有‘铁姑娘’的光荣称号。”

公社书记亲自来石料场见于月秋,省报社的记者来石料场采访于月秋。于月秋的名字,瞬间在几万人的工地上传开了,一夜之间她成了先进人物,成了名人。高音喇叭里,每期的劳动光荣榜里都有“铁姑娘”于月秋的名字。宣传栏里,也经常有对于月秋的表扬信。说她乐于助人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等等,等等,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人好事。经过指挥部里的研究决定。因为这次的安全事就故发生在三排三班里,排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便免去了原排长的职务,提拔于月秋任三排排长,并兼任三排一班的班长。

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也是于月秋脚踏实地里干出来的。在工地上她确实是一个劳动骨干。不管是脏活、累活、还是别人干不了的活。不管是男社员还是女社员,把这些活推到她的面前的时候,她都会毫无怨言地去认真完成。她现在拿到的这些荣誉,在他们大队一起来出夫的男女社员当中,和来自全公社各个大队的男女社员当中,就没有一个说怪话说能话的。都说这些荣誉是于月秋应该得到的。

这些荣誉让于月秋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时候,她内心深处却有一点点的委屈,甚至有一点点的抱怨。自己为白龙潭水库工地做了这么多的贡献,流了那么多的血汗。这些成绩,却都是在天天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干出来的。吃着自己的饭,流着自己的血汗,干得是公家的活,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单单是十分工的诱惑吗?扯淡,就是给我再多的工分,我也不会拿着生命来干这不要命的活。今天吃完饭的时候,于月秋把最后的二两饭票,交给了那个小伙夫。这就预示着,明天早晨就没有饭吃了,就要挨饿,就要饿着肚子干活了。

她端着空碗来到了工棚里,心想:如果明天放假回家过年了,就是一天不吃饭,也能坚持到家里。到了家里,就是吃糠咽菜也比饿得难受强。可是,到底什么时候放假呢?今天于金水领着程飞和省报社记者来石料场的时候,于月秋偷偷地问过他什么时候放假。于金水听了,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听说。因为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停了两天工,得把这两天的时间再找补过来。很有可能要干到年三十下午,才能回家过年。”

于月秋想:如果真的到年三十放假,我这两天就饿肚子了。肚子里没有饭,人就没有了力气。工地上这么重的活,饿着肚子怎么能干活呢?不行,我得想法找谁借几两饭票去。想到这里,她走出了工棚。可是,她来到外面又站住了,去找谁借饭票呢?她一时犯了难。和她一起来的这些男女社员,哪一个的条件会比她好多少呢?于月秋犹豫了半天,她想到了新来的公社书记程飞。他是吃公家饭的,他的饭票应该很充足。退一步想,如果借不成饭票,她也有退路。

看来于月秋真是到了难处了,要不然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好意思去找刚刚认识的公社书记呢?她来到了指挥部,程飞的宿舍门外面。整理了一下被寒风吹乱的头发,深深地呼吸了三次,这才轻轻地敲了三下屋门。程飞在里面问道:“外面是谁?进来吧。”

于月秋答应着,推开门来到了屋里。程书记一看是于月秋来了,那双小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满脸堆笑地说道:“原来是女石匠连的铁姑娘小于啊。这么晚了,你找我有事吗?”

他说着还殷勤地双手搬过来一把椅子,又去到了一杯开水。说道:“别站着了,坐下吧。喝杯水暖和暖和。”

于月秋看着程书记这一连串的动作,不知怎么搞得,突然觉得他有些过分热情了一样。一个工地总指挥又是公社书记,对一个小小的民夫这样热情。让于月秋的心里有一些不自在的感觉。心想:难道这是他以前在领导面前养成的习惯,见了人都是这么热情。 她想着坐在了椅子上。这时候,程书记拿着一杯开水来到于月秋跟前。把开水递给她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于月秋满是伤疤的手。赶忙又把水杯放在桌子上,两手抱起于月秋冰凉的右手。像是想给她焐热手,又像是心疼地抚摸一样。说道:“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谁也不会相信,你们的手都冻成了这个样子了,还天天在工地上拼命地干活。你们表现出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于月秋也没有听明白程书记说的是什么,更没有弄清楚他是什么意思。她害羞地忙抽回自己的手,站起来说了一句客气话:“谢谢领导的关心。我来,是想问一问程书记,咱们工地上什么时候放假?”

程书记看着于月秋有些受惊害羞的样子,赶忙放下自己的双手。一板正经地说道:“奥,你原来是问这个事的。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定在年三十下午放假回家过年。因为工地上出了安全事故,停了两天工。现在,我们要把损失找回来。”

于月秋听了,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我回去告诉她们就行了。”

说完,她也没有看清程书记是什么样的表情,出来急急忙忙地走了。她走在路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是,刚走了没有几步他又犯了难,饭票没有借到还弄了个不愉快。现在我该再去找谁借饭票呢?她心事重重地顺着运黄土的路上,往工棚的方向走去。一直快到工棚门口了,她也没有想好问谁去借饭票。这时候,她突然听见有一个人,在咳嗽着还喘着粗气。于月秋顺着声音看去,好像是有一个老头,坐在地上连声咳嗽着。她好奇地走过去一看,真是一个老头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身旁还放着一捆秫秸。于月秋看了,关心地问道:“大爷,你这是怎么了?黑灯瞎火的怎么就你一个人?”

这个老头看见了于月秋,喘着粗气说:“唉……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我想把这些秫秸抗回去烤火,到了这里就走不动了。”

于月秋听了,一边把老头扶起来,一边说:“地下凉,我扶你起来吧大爷。你家在哪里?我给你送回去吧。”

老头听见于月秋要把秫秸给他送家里去,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好闺女,我家就在前面,你跟着我走就行了。”

于月秋把地上的秫秸抗在肩上,然后跟着老头慢慢地走着去了他家。到了家里,于月秋放下秫秸就要走。老头拉着她的手说:“闺女,你真是一个好人,到屋里喝口水,歇一歇再走吧。”

于月秋见老头拉着她不让她走,就来到了老头的屋里。老头点上煤油灯,只见屋里放的东西乱七八糟的。看来老头常年在屋里做饭,屋被烟熏得黢黑,家里也没有其他人。于月秋便把歪倒的板凳扶起来,接着把其他家什大体给规整了一下。她看见在老头的屋门后面,堆了一小堆红薯。老头看着帮忙给他拾掇东西的于月秋,说道:“好闺女,你歇歇吧。家里天天就我一个老头子,也没什么好歹了。”

于月秋听了,鼻子酸酸的。对老头说:“大爷,我该走了,您歇着吧。我就住在前面的工棚里,以后要是有什么重活,您就去喊我一声,我来帮忙给你干。”

老头看着于月秋要走,忙把她叫住:“闺女啊,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给你几块红薯,你拿回去烤着吃吧。现在到处都挨饿,我知道你们也吃不饱饭。”

于月秋看着老头递给她的几块红薯,一下子掉下了眼泪。她什么也没有再说,羞愧地接过红薯转身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5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