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十三章 交公粮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影响到收小麦的进度。往后的两大任务,一个是晾晒打下来的麦粒子,准备交公粮。一个是抓紧抢种玉米。这个时候,玉米晚种一天,到了秋天玉米就有可能减产。因为于家寨大队,光收麦子就用了十七天的时间。虽然这期间老天下过一场小雨,但是没有,玉米是热带作物,玉米的生长期都在夏季,温度对玉米来说很重要。

炙热的阳光烤晒着大地。站在公路上,远望刚刚割完麦子的,那六百多亩麦田里。银白色的麦柞上面闪动着滚滚热浪。谚语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应该理解为,五月里正是收麦,晒麦粒子的时候。老天不下雨,麦子就能收来晒干入仓了。到了六月,庄稼苗子都生长出来了,这个时候,更需要雨水的浇灌。五月里不下雨,对收麦子是大好事,可是,对种玉米来说,可就是大麻烦了。

天不下雨,地里又干又硬。拿着镢头刨埯的人犯愁了,一镢头下去,使劲小了刨不下去,使劲大了振得两手虎口发麻。这么一大片地,一天一个人得刨多少埯,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务,谁也说不好。挑水浇埯的,要到几百米以外的藕汪里去挑水才行。来来回回的,一天下来谁也记不清自己挑了多少担水。剩下的活就比较轻松了,那就是往浇完水的埯里放玉米种子,捎带着埋埯。这个活看着轻松,但是,责任重大。埋埯的技术性很强。要求是拿着镢头,先把埯里面的湿土勾一下把玉米种埋上。然后再刨土盖在上面,最后把上面的土砸碎封埯,保证不能透风漏气才行。如果,玉米埯埋不好。这么干的天,风一吹,里面的种子就风干了,也就不能发芽了。

今天,刨埯和挑水的都是男社员,女社员们负责点种、埋埯。陈热闹双手抱着镢头,撅着腚在地里刨埯。一个小时以后,他就有点受不了了。一会站起来揉揉双手的虎口,一会站起来捶捶腰。嘴里更是闲不住:“老天爷啊,可怜可怜我吧。来阵凉风吧,您老人家想把人热死吗?”

李玉福总是爱接他的话,和他斗嘴:“你真是人懒嘴勤力。河边上树荫下面凉快还有凉风,你老人家去那里刨埯去吧。”

陈热闹明明知道李玉福在嘲笑他,他却故意气他说:“我老人家要去河边上凉快去了。你小子去把我的躺椅先给我送去,我老人家给你买糖吃。”

李玉福没有占着他的便宜,骂他道:“你呀,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几个女社员也拿着他开玩笑:“热闹啊,要掌扇的吧,我们也想吃糖。”

于月秋也笑着说:“陈地主啊,你家里还有多少余粮?多少银元啊?我们也不吃糖了,到了集上,你就破点小财,请我们喝羊杂汤去吧。”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羊杂汤好喝,小心抓钩刨你三个眼。”

王二妮赶忙接着说:“李玉福啊,抓钩是三个眼吗?”

李玉福听了一翻白眼,说:“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这些人终于还是没有忍住,一下子都笑了起来。

今年为了尽快地把小麦收完,都是用镰刀割的麦。要是以前,可从来都舍不得用镰刀来割麦。全部都是连麦秸,一整棵一块往外拔,为的就是给社员吗多弄一些柴禾。用镰刀割麦倒是既省劲又快,可就是在种玉米刨埯的时候费劲。到时候,除草更费劲。

几天以后,抢种玉米的活已进入了尾声。一天,吴长腿又骑着他的那辆大金鹿自行车,来到了于家寨大队。他挨着一个打麦场一个打麦场地查看下去,他看着每个打麦场里,晒的麦子都已经干透了,而且也都扬干净了。他这才来到了大队办公室里,又在这里召开了一个小队长以上的会议。他说:“我看今年的小麦,都已经晒干扬净了。从明天开始,就开始往粮管所里送吧。”

于金水说:“今年这十万斤小麦,运送粮管所,是一个很麻烦的事。主要是独轮车装得太少,这样什么时候才送完?”

吴长腿听了想了想,说:“你说的对,这么多小麦的运送,也确实是很麻烦。这样吧,水库工地上,有闲下来的地排车。你们安排人,一个生产队里去拉三辆来。再安排人去粮管所里去拿麻袋。这个交公粮的事,抓紧交完就利索了。”

开完会,于金水回到打麦场里,对正在装麦子的于月秋说:“你领着两个人,去水库工地上拉三辆地排车来,咱们从明天开始往粮管所里送公粮。”又对王友江说:“你领着几个人,去粮管所里领麻袋。别忘了带上大队里开的介绍信。”

王友江答应着,对李玉福说:“你再到地里找几个人来,把推车整理好。我去大队办公室里去开介绍信,等我回来咱们就去粮管所。”

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王友江领着李玉福和陈热闹几个人,说说笑笑地往青山公社粮管所走去。

他们几个人来到粮管所的时候,看见交公粮的排成了一个长队。有用小推车送到,也有装在地排车上的,还有用担子挑来的。都在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着,排号等着过磅。王友江回头对李玉福他们说:“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会,我去找所长看看麻袋在哪里放着。”

王友江说完走了。陈热闹在小推车上做了一会,便掏出烟包子想卷烟抽。他这里一支烟还没有卷完,马上过来了一个戴红袖章的民兵。粗野地喊道:“谁让你在这里抽烟的!赶快滚出去!”

陈热闹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把烟包子和没有卷完的烟卷,忙不迭地又塞进褂兜里去了。陪着笑脸说道:“好的,好的,我不抽了。”

执勤的民兵看着陈热闹把烟装起来了,嘴里不知道又说了一句什么,不高兴地走了。李玉福看着一脸不高兴的陈热闹。说:“你不看看这是吸烟的地方吗?到处都写着‘严禁烟火’,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陈热闹被李玉福说了几句,也感到是自己做错了事。他也没有再说什么,安稳地坐在小推车上发起呆来。过了一会,王友江还没有回来。这时候,李玉福突然看见在前面不远处有一些麦粒子,可能是交公粮的人,不小心撒在地上的。已经被人踩了几次了。他想:这些麦粒子,一会就被踩进泥土里去了,真是可惜了。他想到这里,赶忙站起来,来到这些麦粒子跟前蹲下来。他想一粒一粒捡起来,不想糟蹋了这些社员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麦粒子。谁知道,他还没有捡完,刚才那个执勤的民兵和另一个民兵跑了过来。只见之前那个的民兵,过来一脚就把李玉福踹倒在地上。骂道:“哪里的贼偷?粮管所里东西你也敢偷。”

李玉福突然被人踹到在地上,不但痛疼难忍,还被吓了一跳。他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手里还攥着麦粒子。很委屈地说道:“这都踩土里去了,不都白瞎了吗?”

他还没有说完,只见另一个民兵上来,又给了李玉福左右两个带响的耳光。骂道:“说你是贼偷,你就是贼偷。你还不服,这里的东西就是烂了,也和你无关。”

李玉福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话说了,赶忙认怂:“都是我不对,给你们添麻烦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李玉福摸着自己火辣辣的脸,羞愧地回来坐在小推车上,一句话也没有说。陈热闹这一次也没有再敢和他开玩笑,只是小声骂一句:“真是两条疯狗,逮谁咬谁。”

他们几个人,推着麻袋回到于家寨的时候。于月秋她们也把三辆地排车拉回来了。于金水对他们说:“明天,咱们要早吃早饭,来打麦场里装麻袋。争取一天送三趟。”

到了第二天,打麦场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李玉山和另外两个人,一起把麦堆上的雨布揭开以后。一堆金黄的,干干净净的,颗颗饱满的麦堆出现在了人们面前。每一个人,看见了这么一大堆麦子。都兴奋地来到麦堆前,伸手抓起一把麦粒子。然后捧在手里仔细地欣赏着,像是他们手里捧着的,是一颗颗金粒子一样高兴。可是,他们高兴了时间不长,又都很无奈地把麦粒子撒回了麦堆上。这时候,于金水安排说:“三个人一组,开始装麻袋。李玉山负责过磅,于月秋和山杏缝麻袋口。”

两个小时以后,他们第三生产队,把装完麻袋的麦子,装了三辆地排车,十辆独轮车。这一趟小麦的重量,共计七千斤整。他们三十多口子人,加上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地来到粮管所的时候。只见这里等着交公粮的队伍,已经排了得有二里多路长了。于金水一看傻眼了。心想:我们还打算一天来送三趟,就是这一趟,不黑天看来也回不去。他想到这里,焦急地跑到前面一看。只见在一个仓库的门口上,就一杆磅秤在收粮。粮所里的工作人员,拿着叉子在认真地验收麦子里有没有砂子,麦子的成色和干度。他们一旦抽查出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晒干扬净再送来。于金水看到这里,心想:这样不行,太耽误大事了。得想个办法,提前交上才行。

他一边想着办法,一边往回走。却迎面看见于月秋也来了。于月秋问他:“怎么样?什么时候咱们才能排上?”

于金水说:“我看,不黑天,不一定排上。咱们得想个办法,要是这样交公粮,是太耽误事了。”

于月秋说:“找程飞和吴长腿给想办法去。动员交公粮的时候,嘴都说得呱呱的比什么都好听,现在不见他们的面了。”

于金水说:“也没有别的路子可走,咱们一起去找他们吧。”

他们二人说完,不一会来到了公社里。看见程飞和吴长腿他们两个人,正在会议室里开会。于金水和于月秋犹豫了一下。于月秋说:“不能等着他们开完会,还不知道这个会开到什么时候。你等着,我去把他们两个人叫出一个来就行。”

于月秋说完,径直去了会议室。她往门口一站,吴长腿就看见她了。程飞正在给来开会的人们讲话。吴长腿马上出来问于月秋:“你来有事吗?”

于月秋说:“有件大事,不来找你们领导办不了。”

吴长腿问:“什么大事,你说就是。”

于月秋说:“我们大队,今年要交这么多的公粮。可是,粮管所里只有一台磅秤在收。我们在打麦场里天明就开始装麦子,运到粮所到了晚上还交不上。这么多人在这里熬着,玉米还急等着种。这么多晒干的麦子都在打麦场里堆着,万一老天要是下了雨,后果不堪设想,你说这不是急死人吗?”

吴长腿听到这里明白了,说:“我也不给粮所打电话了,走,我和你们一块去看看。”

吴长腿领着于金水和于月秋来到粮所,直接找到了粮所所长。所长是一个瘦高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看见吴书记来了吓了一跳,麻利地站起来跑到吴书记面前。像个哈巴狗见了主人一样,问道:“吴书记亲自光临,有什么指示?”

吴长腿对他说:“指示谈不上,但是有一件十分要紧的问题,你们粮所要马上解决。”

所长好像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说:“请书记下指示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吴长腿看了一眼粮所所长。说:“于家寨大队里,今年要交麦子十万斤。你们现在这样只一个口,一盘秤收不行,太慢。他们正在抢种玉米,在这里他们也等不起。所以,要求你们单独开一个仓库,专门收于家寨大队里的粮食。给你们两天的时间,一定要把他们的麦子收完入仓。”

所长一看公社副书记亲自来了,就知道有要紧的事。不然的话他是不会亲自来的,最多也就是打个电话。他听吴书记把话说完,马上满脸堆笑地向吴书记保证说:“吴书记您放心就是,我们一定按您的指示办。我这就安排再开一个仓库,专门给于家寨大队服务,保证两天的时间,把于家寨的公粮收完。”

吴长腿走了以后,粮管所里马上又开了一个仓库,安了一盘磅秤,专门收于家寨送来的麦子。于金水他们送来的麦子,还没有过完秤,一队送公粮的队伍也来到了。原来,吴长腿回到公社以后,骑着他的那辆大金鹿就去了于家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3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