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十五章 大队长的烦心事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天刚刚亮,于庆已经起床了。他自从学校里停课以后,回到家里闲了两三天,就在家里待不住了,想到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去。他给姐说了几次,于月秋一直也没有同意让他去生产队里干活。她想着,学校里停不几天课,应该很快就会复课。于庆看看姐不同意他去队里干活,他就自己去找到了队长于金水。

他来到于金水的家里对他说,自己想到生产队里去干活。于金水看了看于庆,对他说:“咱们马上就要割麦子了,你要是不嫌累,明天就开始和我们一起下地吧。不过我先得给你说明白,你现在还不是整劳力,干一天活,队里也只能给你开六分工。”

于庆听了,说道:“谢谢叔,工分多少都行,反正比在家里闲着强多了。”

从这以后,于庆就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社员一样,每天都到地里和社员们一起干活。一年四季,社员们最忙最累的时候,就是麦口抢收抢种的大忙季节。于庆在生产队里和社员们一起干活,时间不长,就开始割麦了。于庆在家里磨了两把镰刀,戴着着一顶破席夹子,每天都来到成熟的麦地里割麦。于庆到了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劳累。不必说那毒花花的太阳烤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也不必说那弯着腰在使劲地割麦子。就是让你什么活也不干,单独站在这上面烤着,下面蒸着的麦地里,一般人能站多长时间?

去年的麦口,社员们还没有把麦子割完,公社里的程主任就来到了村里验小麦亩产量。结果,根据他验的亩产量,就把夏季的公粮征收任务增加到了二十万斤。这等于是把于家寨大队,全体社员们的口粮给减去了一半。社员们本来年年都饿三四个月的肚子,如果再增加这十万斤小麦,社员们最低一年要饿半年以上的肚子了。大队长于金贵,他听到又比去年增加了十万斤小麦,当时没有拢住火,便说了一些过激的话,结果被打成保皇派了并撤了他大队长的职务。

于月秋,也就在这个时候,接过来了于家寨当家人的担子,当上了于家寨大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大队长。她一当上这个大队长,就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个大队长的职务。如果想当好这个大队长,就得要首先去解决,于家寨大队当前的最大困难。这个困难,就是前任大队长没能解决的,让全体社员们,不再饿肚子的这个问题。如果今后不让全体社员们再饿肚子了,当前急需要做的事,就是去干违背上级领导的指示,不再增加这十万斤小麦的公粮任务。

其实,于月秋很明白,解决了增派的这十万斤小麦的问题,也就有了当大队长的资格,也巩固了她当于家寨当家人的根基。把这十万斤小麦都分到社员们的口袋里,从今年开始,于家寨大队的社员们也就真的不饿肚子了。如果,于月秋能把这个大难题解决了,于月秋不但能当好这个大队长,她也给于家寨全体社员们带来了福祉。在她的心目当中,她认为于家寨大队的社员们一定会感激她,会把她真正地当成是于家寨大队的当家人。

通过去年麦地里上氨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今后,于家寨小麦每亩增产三百斤已经成了定局。只要是每年能把地里增产的这些小麦,让社员们吃到嘴里去,那么全体社员们真的就不会再饿肚子了。于月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最后不惜搭上了她自己的身体。

今天,于月秋刚从屋里出来,就看着于庆准备下地干活去。于月秋对他说:“你们学校不是明天复课了吗?今天就不要下地干活了。我听于金水说今天间谷苗子,你不一定干了。你就在家里准备一下,明天上学去吧。”

于庆听了姐的话,背着粪箕子说:“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下午放了工再准备也不晚。”

于庆说完,背着粪箕子拿着一张锄就出了门。当他来到大街上的时候,下地的社员们已经来了不少了。又等了一会,于金水看看来的人已经差不多了,招呼说:“走了,去鸭子滩谷子地里间谷苗。”

人们说着话,时间不长就来到了鸭子滩谷子地。于金水安排说:“一个人一耩子三垄谷苗,不要光想着间谷苗子,遇着草也都拔干净。会用锄的用锄间苗锄草,不会用锄的用手间苗。”

陈热闹听了于金水的话,正符合他的心意。赶忙把锄往地上一放,从粪箕子里拿出一个板凳往地头上一坐,说道:“队长,我不会用锄间苗,我就用手间苗吧。”

王二妮马上喊道:“那就和我们识字班的一起干活吧!到我们这里来!”

李玉福笑着说:“你是真娘们,还是假娘们啊?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了,不就是想和娘们一起干活吗?”

陈热闹瞪了李玉福一眼,说:“你想当娘们,还不一定能当上唻。”

于金水又喊道:“都不要嘴贱了,把劲都用在干活上吧。”

于金水说完话,人们便按顺序一溜排下去。男劳力大多都用锄间苗,女社员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像陈热闹一样,坐在板凳上开始了间苗、拔草。过了一会,山杏突然问陈热闹说:“热闹啊,你今年分了多少麦子?”

陈热闹抬头看着山杏,说:“我分了一百三十斤麦子,今年又不挨饿了。”

山杏接着说:“要不是月秋姐,咱们这两年还得挨饿,还得每年要吃三个月的糠菜。”

陈热闹说:“你说的这个话,我不和你抬杠。我谁都不佩服,就佩服于月秋,是她让我吃上了饱饭。咱们大队,也只有于月秋能办成这件事。”接着他又压低声音“她和程主任的关系,可是真不一般啊。”

王二妮看了一眼正在低着头间苗的于庆,也小声说:“你说的这件事,我在白龙潭水库工地上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人家在最后的那几个月里,顿顿都是吃饱饭。你是那么多的饭票,是谁给她的?”

山杏听了王二妮和陈热闹的对话,不高兴地说:“你们不能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不管月秋姐做过什么事,这都是为了咱们能够吃上饱饭。咱们这样,在背后嚼人家的舌根子,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陈热闹听了,也觉得有些理亏。说:“我只是嘴贱,可是,我可没有什么坏心眼。”

另外几个间苗的妇女,也可能是听见了他们三个人说的话。也小声“嘁嘁喳喳”地议论了半天,她们说的大体意思,也是都觉得现在不挨饿了,这都是于月秋的功劳。这个大恩情,大家都会记在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但是,对于于月秋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说服程主任让他改变了主意,让我们少交了十万斤小麦。她们也是怀疑,于月秋应该是用了自己是女人这个最有利的条件。

虽然这些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都压得很低。但是,于庆也还是把不愿意听到的,听到了一部分。于庆听了这些人说姐的那些坏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让他不理解的是,姐为什么要当这个大队长呢?为什么要去公社里,求领导少收我们大队的公粮呢?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姐姐,一定不会做出不要脸的事情来的。

下午,队里放工的时候,于庆还没有忘了装上一粪箕子青草,背回家去喂于亮养的那几只长毛兔。他刚一进大门,于亮就看见哥哥背着兔子草来了,高兴地过来给哥哥帮忙,把装满青草的粪箕子放在地上。对哥说:“今天我和二蛋采银花去了,今年的二花子太多了,我光忙着采银花了,就把割兔子草的事给忘了。”

于庆看着于亮很高兴,对他说:“我明天就不能给你帮忙割兔子草了,我要回学校上学了。你们什么时候开学?”

于亮说:“我也不知道,不开学正好,我们都不想上学了。”

于庆听了于亮的话,心想:这些孩子们,都在家里玩野了。要是长期这样下去不开学,这些孩子们该怎么办呢?到了晚上,他们兄弟俩和娘吃完饭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们的姐才从外面回来。她进来们,对娘说:“我回来了,你们都吃完饭了?”

娘看了一眼于月秋,说:“你一天到晚的到底在忙什么呢?忙得连饭都不回来吃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在外面一定不要干出,让人说闲话的事情来。”

于月秋看着今天晚上,娘说话的表情,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自己亲娘的脾气,当闺女的最清楚。她对孩子们的呵护,就像是一只领着一群小鸡的老母鸡。她对孩子们只有无限地付出母爱,每时每刻都呵护着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心目当中,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懂事,最知书达理的好孩子。自己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很少去怀疑过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会在外面做出有对不起乡亲们的事情来的。

今天晚上,娘这样说她,于月秋想,她一定是在外面,听到了人家对自己闺女说的坏话了。她又看了一眼于庆此时的眼神,她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于月秋想到这里,对他们三个人说:“你们放心,不管我在外面干了什么?我都是凭着良心做事。绝对不会做对不起乡亲们的事情,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咱们大队的社员们着想,让他们以后不再饿肚子,能够每天都能吃上饱饭。至于这些爱嚼舌根子的人,在背后说什么,让他们说去就是,反正我是问心无愧的。”

娘听了于月秋的话,一下子又后悔了起来。她心疼地看着闺女,说:“我并不是埋怨你,你受了这么多的累,受了这么多的难为。让乡亲们吃上了饱饭,可是,还有几个没有良心的人,在背后扯舌头嚼舌根子。看着你出力不讨好,我心里是替你难受。”

于月秋明白娘的意思,她又对娘说:“娘啊,一个大队里这那么多的人,我怎么能让他们都满意呢?”

于庆自始至终只是看着娘和姐在说话,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于月秋又看了他一眼,对他说:“于庆啊,回到学校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咱就不再回来了,你要到大城市里去工作。”

于庆知道姐说的这些话的含义。他心里明白,姐在外面一定是受了很多的委屈,要不然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想:姐啊,你也太不容易了。她为了这个家,为了于家寨。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不知道有多少困难在等着她。

这时候,于月秋看了一眼正在看小人书的于亮。对他说:“于亮啊,你们学校什么时间开学,你知道吗?”

于亮听见姐问他什么时间开学,他头也没有抬,眼睛也没有离开小人书。随便说:“我也不知道,老师给抓走了,现在就是开学,也没有老师教我们。”

于月秋听了于亮的话,心想:这到底是怎么了呢?老师们到底都犯了什么错误了?不是给抓起来劳改去了,就是给开除了。村里还有二十多个像于亮一样大的孩子。他们不上学,天天在外面胡作,万一要是都不学好那该怎么办呢?她想到这里,又问于亮:“于亮啊,你们天天都在外面干什么?你们想不想快点回学校上学?”

于亮还是眼睛粘在小人书上,看着小人书对姐说:“谁还想回学校,在家里多自在。我们还能采银花,晒干了卖给供销社里挣钱。”

于月秋听到这里,她站在屋里愣了一小会。她想:村里的这帮孩子,还真是一个麻烦事。李勇已经给我说过好几次了,说果园里的苹果刚刚谢花,就有人进去摘小苹果。刚栽上的莲藕,也有人到莲藕汪里偷莲藕苗子。反正是,这段时间村里出现了很多偷鸡摸狗的事情。李勇领着民兵,蹲守了很多次,都没有发现这些事到底是谁做的?现在看来,这些事也只有这些不懂事的半大孩子才能干的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2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