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十六章 谁来当老师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于月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她满脑子里都是于亮这些半大小子,在村里、在野外胡作非为的情景。这件事让她担心,也更让她心焦。如果让他们这样长期下去,这一代孩子不就给毁了吗?

他们于家寨大队,在青山公社是一个大村子。据县志上记载,于家寨大队早在唐朝的时候,这里就有人居住了。在前几年,于家寨附近的几个村子,李家庄、赵家沟还有梨树沟的社员们。为了让孩子们上学方便,经过公社里领导的同意,便在于家寨共同开办了一个小学校。县教育局里还给调来了两位老师。可是,在大运动的第二年,从上面分来的那两个老师,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一伙人来给绑走了。后来,于月秋才知道,这两个老师可是大有来头的。原来,他们都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大学生。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好,才被下放到农村改造的。

于月秋想:现在村里的学校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个老师。如果要是有个老师,学校马上就能复课。可是,这个老师去哪里找呢?现在,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也就是李伟。李伟虽然是和他的地主家庭划清了界限。但是,公社里,还有那几个大队,他们会同意李伟来当这个老师吗?她反反复复地想着这个事,一直到了鸡叫头遍的时候才睡着觉。

早晨,于月秋来到大队办公室里的时候,那两个执勤的民兵还没有换班。她坐在办公室里,又想起了让她没有睡好觉的那个事情。她想:我是不是找李伟商量一下呢?他毕竟是一个高中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还有一个和于亮一般大的弟弟二蛋,也在家里天天野着。她想到这里,出来对一个民兵说:“柱子,你去把李伟找来。”

柱子听了,马上背着枪走了。于月秋看着柱子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上次给李伟帮忙和家庭划清了界限,他又提出来想当民兵,现在,也让他如愿以偿地当了民兵。从那以后,李伟又把于月秋当成了恩人一样,处处来维护和支持她的一切工作。于月秋心里很明白,当初在白龙潭水库工地上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差一点就把恋爱关系确定了。于月秋万万也没有想到,会出现红薯窖子里的那一幕。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黄花闺女了,就不能再获得李伟的爱情。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疏远李伟,慢慢地就和他断绝了恋爱关系。虽然是这样,于月秋的心里还是忘不了他,这毕竟是她的初恋。

到了后来,于月秋当上了于家寨的大队长。她又通过自己和公社程主任的关系,让李伟当上了民兵。这个时候,她对李伟的爱情之火,又在她的心里开始燃烧起来。于月秋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李伟心里有些有些反感。就是都怀疑他,去白龙潭水库工地指挥部里打小报告的事。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李伟的好感还是战胜了她对李伟的反感。所以,她帮忙给李伟和他自己的地主家庭划清了界限,还让他当上了人人都羡慕的民兵。

于月秋当时,也考虑过自己为什么这么热心地来帮助李伟。后来,她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心里还是放不下李伟。这时候,她突然听见外面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李伟已经来了。她赶忙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摸了一把自己有点发烫的脸。她想尽量不让李伟看出来自己的表情,和可能自己已经红脸。

李伟来到办公室里,问于月秋:“大队长,叫我来有事吗?”

于月秋看了看李伟,说:“我有一件事,在心里一直放不下。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伟听了于月秋的话,心里一阵热乎乎的。忙说:“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于月秋笑了笑说:“我们家的于亮,你们家的二蛋,还有咱们大队的,那几十个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都已经在家里疯野半年多了,要是让他们长期这样下去,可就把他们这一代人给毁了。”

李伟没有用想到,于月秋天天这么忙,她的心里还在担心着这些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难怪社员们都支持她拥护她。自从她当了这个大队长以后,她确实是给老百姓们办了很多好事。别的不说,就是吃饱肚子的这个问题。于家寨大队多少年来,都没有把这个大难题解决了。可是,在她上任之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以后,于家寨大队的全体社员们都吃上了饱饭,不在吃糠咽菜了。李伟想到这里,感慨地说:“你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好干部。平时工作这么忙,你心里还想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们的性子已经是玩野了,真的不能再让他们在校外放任自流了。有位伟人说过,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些接班人要是没有文化,将来他们怎么接班啊?我认为,应该马上让他们回到学校,坐在教室里去读书去学习。”

于月秋看着慷慨陈词,有些激动的李伟,和对自己的吹捧,心里非常高兴和受用。她说:“现在,学校,教室都是现成的,可是,老师是去哪里找呢?”

李伟听到这里,他只觉得自己眼前一亮。心想:我可能又遇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虽然于月秋没有把话挑明,但是,我敢肯定,于月秋是想让我来当这个老师。如果,这个事要是实现了,那我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于月秋啊,于月秋,你就是我的福星。难道你心里还有我李伟,要不然,你不会这样尽心尽力地帮助我的。帮助我让我和我的地主家庭划清了界限,又让我当上了民兵。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的实现,现在就是有几个当老师的机会放在我的面前,我也没有资格来当这个老师。李伟想到这里,试探性地说:“咱们能不能自己找老师,来教这些孩子们。”

于月秋看着李伟急速变化的表情,说:“这件事没有这么容易,还得要有公社里的领导和教育组的领导同意才行。”

李伟说:“公社里和教育组的领导同意是最好。他们要是都不同意,无非就是牵扯着教育经费的问题。原先的代课老师走了,上面也一定不会再往地方上给发工资了。咱们可以不要上面的教育经费,不用上面发工资,咱们自己找的老师自己解决。给代课的老师,每天记工分就行了。”

于月秋听到这里,心里有底了。她这才对李伟说:“我吃完饭就去公社给领导汇报,把这个问题向领导请示。这个代课老师,有你来当可以吗?”

李伟终于听到了这句最关键的话,他马上说:“如果你能让我当上这个老师,我愿意这一辈子给你当牛做马,来侍候你一辈子。”

于月秋听了李伟的话,脸一下子红了。她把目光转移到一边,羞涩地说:“希望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李伟马上兴奋地保证说:“你放心吧,我今天说过的话,一定会牢记在心。”

于月秋来到公社里的时候,正好遇见吴长腿也在办公室里。于月秋看见了他,马上过去握手说:“吴主任?还是吴所长?还是吴长腿?现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吴长腿故作生气的模样,说:“你这个疯丫头,都当了大队长了还是没有正形,以后怎么找婆家?”

于月秋笑着说:“我是一个独身主义者,这辈子不打算结婚了。我更不像是你们领导一样,天天都是一板正经的。”

他们两个人正在开着玩笑,程主任从外面进来了。看着他们都很高兴的样子,问道:“什么好事?让你们这么高兴。”

于月秋马上忍住了笑,对吴长腿说:“你们领导的事重要,你们先谈正事。”

这时候,吴长腿说:“我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就是想请示一下程主任,白龙潭水库里的水,从今年春天就已经开始灌溉庄稼了。是不是向凡是得到浇灌的大队,适当地收取一些水费?这么大的水库,每年都有很多地方需要维护和维修。现在国家又不给下拨水库维修款,有一些地方一旦出现状况,不抓紧维修的话,就怕造成严重的后果。”

于月秋听了,还没有等着程主任说话,她就抢着说:“水库是咱们老百姓,流血流汗地建起来的。为的就是天旱的时候,能用水库里的水浇地抗旱。你们要是再收浇地的钱,老百姓一定很寒心。”

程主任看着情绪有点激动的于月秋,又看了一眼吴长腿。过了一会才说:“你们两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白龙潭水库,咱们三个人最清楚不过。那是抢工期和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起来的,需要维修的地方一定是很多。维修就得需要资金,这部分资金要从哪里来呢?国家不给下拨,就只有咱们自己筹集。老百姓心里有怨言,这是不可能避免的。怎么办?只有咱们这些人去做工作,想办法了。”

于月秋听到这里,犯愁了。水库不维修肯定不行,可是,社员们手里哪里还有闲钱筹集?集体里每年的那点副业收入,实在是少得可怜。她愁眉苦脸地说:“这个话,咱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虽然这几年,老百姓的日子有好转了,可是,他们手里哪里有钱唉。”

吴长腿说:“活人还能被尿逼死吗?咱们再想想办法。水库一旦出了问题,咱们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程主任眯着眼睛沉思了一会,然后慢慢地说:“也只有一个办法可行了,还得从公粮上做文章。我们有了粮食,就一定能换来钱。不过,一定让老百姓们放心,增收公粮也只是暂时性的,我相信,国家一定会下拨水库维修金的。”

吴长腿走了以后,于月秋才想起来,她今天来找领导的真正目的。她赶忙改变了自己说话的语气,对程主任说:“程主任,我今天来,是想向领导请示一件事。还差一点给忘了。”

程主任说:“什么事?你说吧。”

于月秋便把村里的孩子闲着没事,到处惹是生非的事情和找一个老师的问题,给程主任汇报了一遍。程主任听了于月秋的话,犹豫了半天。说:“你说的这件事,确实是应该抓紧办。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应该进学校受教育。可是,咱们哪里有这部分钱,来找老师呢?我看,咱们还是等等,看看上面怎么安排再说吧。”

于月秋一听程主任这么说,又对他说:“咱们现在,实在是不能再等了。我们也不要什么教育基金,我们也不要上面发工资。我是想在村里找一个有文化的人,临时来教这些孩子,有我们大队里给他记公分就行了。”

程主任听见于月秋说自己找老师,自己记工分。又说:“你们村里的小学校,是你们附近的几个大队里一起开办的。他们那几个大队里要是没有什么意见,你说的这个办法也还行。但是,这个老师一定是根正苗红,首先是,路线上不能出现错误,教的是为我们无产阶级服务的知识。”

于月秋听了,心里有数了,就没有把李伟当老师的事情说出来。她想:如果程主任知道是李伟来当这个老师,他一定是不会答应的。虽然李伟已经和家庭划清界限了,但是,他身上还流着地主资产阶级的血。

下午,于月秋回到于家寨大队的办公室。她看见李伟又来了,正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于月秋回来。他看见于月秋一进门,就问道:“公社里的领导同意吗?”

于月秋看着李伟那急不可待的样子。说:“你是刚来?还是一直没有回家?我也正好告诉你这个事。咱们自己找老师复课的事,领导倒是答应了。可是,老师的人选,上面要求的很严格,必须是根正苗红的家庭成分才行。”

李伟听了于月秋的话,一下子浑身凉了半截。他自从于月秋去了公社以后,就没有离开大队办公室。他在这里心情愉快地等着于月秋的好消息,还甚至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老师。心里一遍一遍地,想象着登台讲课的那一天,和对同学们讲得开场白。结果,他等了半天,于月秋却给他带来这么一个消息。他泄气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看来,我想当这个老师,是没有戏了。”

于月秋看着李伟,像个斗败的公鸡一样没有了精神,就笑着对他说:“你不用灰心,从明天开始,你就张罗着准备开学吧。我再去和那几个村里的大队长沟通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只要是我坚持让你来当这个老师,应该问题不大。你放心当好你的老师就行了,别的问题有我替你挡着。”

李伟听于月秋这么说,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它们不争气地,从眼里滴滴答答地流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7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