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五十八章 浪子回头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于月秋和小琴坐在屋里说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来。要是真想要这个孩子,那就只有别人用过的老办法。两口子逃跑,出去躲着生下这个孩子再回来。可是,于亮他们辛辛苦苦养得这些长毛兔,可就真的遭殃了。计划生育工作队里的人,一定来全部给抓走卖掉,把卖兔子的钱用来交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罚款。还有就是小琴她娘家的父母,这边于亮的老娘,也有可能要被抓去,关到计生办那两间仓库里去受罪。

过了一会,老娘拄着拐棍,也来到了于亮两口子的屋里。她看见闺女来了,对于月秋说道:“月秋啊,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快给您兄弟和兄弟媳妇想个办法,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前面是两个闺女,这个三生了,一定是一个小子。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这个孙子保住。”

于月秋说:“这不是钱多就能办成的事,就眼前这个进站检查,咱们也是脱不过去。要是进了站,那还有咱们的好吗?凡是检查发现怀孕的,一律做人工流产一个也跑不了。”

老娘听到这里,愁得直掉眼泪。用拐棍使劲地敲着屋当门,说道:“咱们自己生个孩子,为什么自己还说了不算呢?”

于亮放下喂兔子的料桶,进来说道:“我看砸门也都别犯愁了,人家李辉两口子也是要了两个闺女。前几天,我见到他们时也说起了这个事。他们就想得开,说是什么闺女儿子的,养大了都是一样孝顺。再说了,要多了咱们也是养不起。这个事喃,我看就顺其自然吧。要是有养儿子的命,老天保佑让小琴顺利地生个大胖小子。要是咱们没有养儿子的命,你就是想什么办法也是白搭。”

于月秋看了他们三个人一眼,见他们都低着头看着屋当门不说话了。她停了一会,说道:“想法先躲过眼前的这次进站检查就好办了。等到下一次进站检查的时候,就是四个月以后的事了。到了那个时候,孩子已经是七八个月了,咱们再想法看看怎么弄。”

小琴听了大姑姐的话,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一试。她说道:“咱姐说的办法行,我就找机会去我小姨家里躲几天。这样,也不耽误于亮在家里照顾咱娘,还舍不下咱们家里兔子。”

他们四个人正在说着话,突然听见陈热闹在大门外面喊道:“于书记在这里吗?”,他一连着喊了三遍。

于月秋听了,有点厌烦地说道:“有事去办公室里等着我,我一会就过去。”

于月秋听听门外没有动静了,知道陈热闹已经走了。她才小声地说道:“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各个村里,都有计生办的眼线。”说完,她起身走了。

陈热闹等着清欠队走了以后,他躺在床上,翻过来调过去的想了半天。当时,这么多人一下子来到了他的家里。就突然就想起了,他看到联防队的人,在李玉福家里抓他老婆的那个情景。想到这些吓得他马上就晕了头。把自己提前想好的应对办法,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其实,等到石大友和银行里工作人员,在他的院子里没有发现一个带毛的动物。和那个陈热闹的熟人,给石大友告诉了他的真实情况以后。他们又来到陈热闹的屋里,也没有发现有值钱东西的时候。石大友的心里也是凉了半截,也感到拿着陈热闹没有办法了,就这么一个连自己都填不饱肚子的光棍汉,就是放过他,领导也不会生气的。石大友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收账的过场还是一定要走的。就是还有一线希望,他也得当着清欠队和领导的面,把狠话说出了,轻易地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

没有想到,陈热闹今天像是受了惊的兔子。一听说还不清账,要抓他去蹲监狱,就把他吓坏了。自己主动说出了,使贷款还账的这个办法。后来。清欠队走了以后,看热闹的人笑话他说:“陈热闹啊,陈热闹,你真是一个猪脑子。你一个光棍汉,年纪又大了,生活又这么困难。你就是不还账,他们还能把你放井里去淹死你。”

陈热闹听了说:“我要是不还账,他们就把我抓去蹲监狱。”

又有人说:“你真是一个傻熊,你不偷不抢的没有犯法,谁敢抓你去蹲监狱,那就是吓唬你个胆小鬼的。”

陈热闹听到这里,这才像是从噩梦里清醒过来一样,知道自己这回真是上当了。他也很清楚,集资提留款都欠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才来清欠队进村收。那也就是说,欠这个集资提留款能有个缓和的余地。可是,欠了银行里的贷款就不一样了,它不但天天涨着利息,要是到期还不上的话,银行里就动真格的,会把抵押的房子给卖掉。自己都活了半辈子还多了,就剩下爹娘给他留下的这几间破房子了。要是再让银行里给卖了,那我以后就连一个养老的窝都没有了。陈热闹想到这里,都不敢再往下想了。愁得他眼泪汪汪地,心想:我该怎么办呢?我该找个谁说说这个事呢?谁能给我支一个招,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呢?过了一会,他突然想起来,于月秋给他说的等过去了这道坎,再想办法挣钱还贷款的话。

陈热闹先来到办公室里找于月秋,到了办公室里,他看着办公室里门上有铁将军把门。他就认为于月秋一定是回家了。他又赶忙来到了她家里,到了大门口上一看,大门上还是铁将军把门。他想:大门锁着,于月秋肯定是没有回来。她没有回来,乡里的清欠队已经走了,她又到哪里去了呢?陈热闹站在于月秋家的大门口里想了半天,最后想到,她可能是去了她娘家了。他便又匆匆忙忙地,来到于亮家的大门口上。他也没有确定于月秋到底在不在这里,就没有敢进去,而是在大门口上喊了几声。

陈热闹离开了于亮家的大门口,愁眉苦脸地往村委办公室里走去。他来到办公室门口,等了时间不长,于月秋就来了。她老远地就看见了满面愁容,在办公室门口上走来走去的陈热闹。陈热闹的这个形象,于月秋还是第一次看到过。这么多年来,不论是生活孬和好,陈热闹给人们的印象都是心中无愁事,天天乐乐呵呵的,能话怪话在他的嘴里是层出不穷。要是再有李玉福在场,他们两个人就是一对活宝。于月秋看到这里,心里有点觉得好笑。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情况不对啊?咱们的热闹同志,今天是不是遇到好事了?看来石队长真的给你免了集资提留款。”

陈热闹看见于月秋来了,又听见她在取笑自己。对她说:“你可别火上浇油了,我愁得都想上吊了。你说这是什么事?去了旧账添新愁,这个贷款,天天都在涨利息,你给我说说我可该怎么还呀?”

于月秋取开门来到办公室里,坐在椅子上看着陈热闹,说道:“这个事还不好办吗?挣钱还账就是了。你也不用犯愁,也不用难过,什么捷径也没有,更不会有大馅饼砸到你的头上去。也只有这一条路,挣钱还账。”

陈热闹听了于月秋的话,他认为于月秋又是拿着他开玩笑。说道:“你可别糟蹋我了,我几斤几两你还不明白吗?我只是在做梦的时候挣过钱,活了大半辈子了,就是不知道钱是怎么挣来的。”

于月秋说:“我给你说正经的,你陈热闹并不笨,并且头脑还很聪明。就是这个小聪明没用到正地方去。今天,你要是不害怕,这个贷款的事也落不到你身上来。事已经出来了,咱就得想办法去把这个事给平了。以后,你不要天天在家里睡觉了,你就是赶个四集卖个青菜。这六百块钱,也很容易就能还上。我也不是数落你,你整天价逮鱼摸虾的,都滑溜你的这张嘴了。把这些鱼虾的拿到集上卖了,那不是钱吗?别说让你喂猪养羊了,就是喂几只兔子,卖了兔毛也够你零花的啊。”

陈热闹要是到不了一定的难处,别人劝他学好的话,他都认为是在拿着他开玩笑。今天,陈热闹经历了,他半辈子以来第一个难题,一下子他就六神无主,没有了主意。一心想找一个明白人给他出出主意,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度过这个难关。现在他站在于月秋的面前,听着于月秋的话,越听觉得心里越亮堂。真是和以前不能一样了,不认为是在拿着他开玩笑了。今天,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于月秋的话就像是在把他身上捆绑的绳子,在慢慢地一圈一圈地解开一样。被邦得浑身麻木,浑身僵硬的身体,在逐渐地缓解痛苦,慢慢地变得浑身舒畅起来。

于月秋看着陈热闹站在她的面前一句话也不说,心想:看来,给他说了这么多也是没有用的,他就是一个光棍,又是一个懒汉,对他来说,说什么他也不觉味。可是,他要是在以前也许感到无所谓,他现在是欠的银行贷款,再这样天天混吃等死就不行了。她想到这里,又继续说:“热闹啊,这个银行贷款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已经签了字,那就有了法律效益。到期还不上,你的房子法院里就有权给你拍卖了。”

陈热闹终于说话了,这一回他一板正经的说:“你说得对,我就是赶四集拾街头,一天也能挣个三块五块的。以前,觉得一个人过日子,只要不饿着就行了。现在,有了这个银行贷款,看来再不想法挣钱是不行了。你要是有什么来钱的门路,别忘了你的这个穷哥,给我帮帮忙,也让我挣点钱好还贷款。你帮了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恩情。”

于月秋听了陈热闹的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心想:看来,我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了半天,也没有白说。他到底是开窍了。又对他说道:“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我不渴望你挣大钱,坐什么贤人了。只要看着你以后过上富裕生活,也不枉我今天费的这一番口舌。”

陈热闹又说道:“你就放心吧,现在有银行贷款的这根绳牵着我,我就是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了。”

于月秋看着陈热闹高兴地走了以后,心里又有一种压抑让她感到难受。陈热闹还不到六十岁,身体也还凑合事,还能想法挣钱。可是,那些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那几家被清欠队,强行清欠的老年人。这一次,他们东借西磨地把欠的集资提留款还上了,以后再欠下这些账,该怎么还呢。他们都年纪大了,也不能出门打工挣钱了。除了艰难地在地里收那点粮食,还有什么本事,还有什么门路挣钱呢?手里没钱,他们生病了又该怎么办。有病去医院里治病,去医院里抓药,这个钱,又有谁来给他们出呢?唉——我要是有很多很多的钱就好了,就是不开一个敬老院,也可以定期给他们一部分生活费。让他们有钱吃饭,有钱看病拿药就好了。

于月秋想到这里,她又突然想起来她的前公公和婆婆。他们两个人的身体也是不这里疼就是那里痒的,全身就没有舒服的地方。她虽然和李伟离婚了,但是,她和公公、婆婆的关系还一直保持在。在麦收和秋收大忙的时候,李玉山两口子,也还是去给于月秋帮忙。于月秋也经常一早一晚的,抽时间去他们的家里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还是依然能尽一个儿媳妇的责任。

到了下午傍黑天的时候,于月秋又往李玉山他们家里走去。她还没有到大门口,就看见李玉山撵着一群山羊,从山上回来了。于月秋以前没有注意过李玉山放羊的事,她今天通过和陈热闹的那场谈话。她突然对这群羊产生了兴趣,仔细一看,李玉山放的这群羊,得有四五十只。就是个不会算账的人,也能知道这群羊的价值。

自从他们这一家子人分家以后,李玉山两口子,就把新盖的那个院子,给李辉他们一家四口住了。他们又回到了,以前住的那两间小屋里去了。不过这两间小屋,已经是砸到重建。虽然住房不是很大,但是,当他们的老年房还是说得过去的。

于月秋帮忙把这群羊撵到羊圈里,就和公公、婆婆一起来到屋里。于月秋问他们:“这几天家里没有什么事吧?”

婆婆忙说:“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们都能吃能喝的,身上就是有点小毛病也不碍事的。你也天天忙的难受,不用老是挂念俺两个人。”

于月秋看着李玉山洗完手坐下了以后,问他说:“爹啊,我刚才看见这群羊又多了不少。你算过没有?一年下来,能撇多少钱?”

李玉山一边抽支烟,一边说:“我也没有细算过,反正是比出去打工挣得多。要是有几只好母羊,一年多出二三十只羊不成问题。这个活倒是挣钱,可是,一般人都嫌脏,嫌不是体面活,也就没有人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8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