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十八章 终于回家了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陈热闹和李玉福被开除工地以后,第三天,工地上到处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高音喇叭里高亢有力的革命歌曲响彻云霄。几万名工地的建设者们,他们都心潮澎湃,心情无比激动,每一个人脸上都荡漾着成功者的喜悦。白龙潭水库终于建成了,今天召开竣工大会。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罪没有白受。就像是领导们说的那样,我们是建设水库的功臣。虽然,我们现在为了建设这个大型水库,已经累得身上出了毛病。但是,以后等我们老了,地不能种了,国家会养着我们这些功臣的。

三辆两头平和两辆帆布篷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大客车,远远地朝白龙潭水库驶来。迎接领导们的万人队伍,分两边恭敬地站立着。他们看见领导的车队来了,马上都激动地举着双手,高喊着口号迎接领导们的到来。

车队离开公路开进工地施工道的时候,黄色的尘土马上飞扬了起来。这时候,迎接领导的队伍里,已经有人被黄色的尘土呛得喊不成口号了,两手捂着嘴剧烈地咳嗽起来。等到车队缓缓地来到会议现场时。领导们还没有等到尘土落下,就都迫不及待地从车上下来了。领导们都面脸笑容,热情地和工地上的建设者们握手祝贺。

最激动最兴奋的还是于月秋同志。在领导和她握手的时候,在领导对她说你们辛苦了的时候,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她热泪盈眶紧紧地握着领导温暖的大手,哽咽着说:“我们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领导们才是真正的辛苦。”

这时候的于月秋,突然想起了她得到的一切荣誉,当领导和她握手祝贺的时候。她心里充满了自豪感,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她想:我现在想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我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我有了巨大的收获。在工地上吃得那些苦受得那些罪,还有受到的侮辱,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相反,我还要感谢这个白龙潭水库工地。是她给了我这个平台,才有了让我发挥工作能力和创造自我价值的地方。我从一个农村小姑娘,到现在的女石匠连连长和劳动模范。这些都是和自己付出了最艰苦的劳动分不开的。她今天,也真正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权利,什么是荣誉。也是从今天起,她想到了自己的未来。如果想风风光光地在世上活一辈子,如果能呼风唤雨地活出自己的尊严。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创造,去争取。

白龙潭水库竣工大会开完以后,紧接着工地指挥部里,又召开了一个班组长以上的扩大会议。会议内容,就是安排工地上放人回家的事情。程飞在会上做了长篇讲话,最后说:“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兄弟公社里来的这些社员们。他们都和我们青山公社的社员们一样,在白龙潭水库的建设中,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做到了流血流汗不流泪,真正体现了他们拼命加实干的拼搏精神。为白龙潭水库的早日落成,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们这些功臣们,从今天起,就可以全部回家了。”

程飞的讲话终于完成了。吴长腿开始安排工作:“兄弟公社的社员们走了以后,咱们青山公社的社员们还不能全部都回去。指挥部里研究决定,每一个大队还要留下十个人,特别是要多留下一些石匠。我们马上就要砌垒大坝上的防浪墙,石头都已经运到大坝上去了。但是,这个砌垒防浪墙是一个细活,要求我们的石匠们,一定要把石头方得板板正正,才能把防浪墙砌垒得既牢固又漂亮。其余剩下的那些人,从明天开始整理大坝后坡,准备在雨季来临之前把草种上。女石匠连的姑娘们,临时全部放假回家。等到灌渠开挖的时候,有需要用石头的地方,再让她们回来打石头。”

与会人员听了吴长腿宣布放假回家的消息以后,心里都特别高兴。只有于月秋听了女石匠连全部放假时,她心里突然有一种失落感。这也不难理解,她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和自己优秀的工作能力,刚刚当上了女石匠连连长。还没有来得及去好好享受当官的自豪感,还没有去充分行使连长的权利。女石匠连就这样被解散了,她能没有失落感吗?

于月秋回到工棚的时候,王二妮早已经开会回来了。只见工棚里的这些姑娘们,有的在笑,也有的在哭。这个场景,有一个形容词用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最为恰当,就是那句“哭笑不得”。其实笑的人,心里也不一定比哭的人好受,泪水也许是她们最好的发泄了。

在工地上,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她们经历了流血和死亡,亲身体会到了饥饿的痛苦。吃上几根咸菜,喝上几茶缸子白开水,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要去干最劳累的活。这是在拿着自己的身体,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现在小麦还没有收割,夏粮还没有成熟。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春天里,在这个繁忙的工地上。她们每坚持一天,都像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现在女石匠连突然解散了,她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她们能不悲喜交集吗?

这个时候,于金水进来了。他看见这群姑娘们的情景,也是很理解她们的。他说:“咱们的独轮车,以后在工地上也用不了多少了,需要推回去一些。你们拾掇好行李以后,都放在车子上一起推回去吧。”

于月秋看见于金水出去了,她擦了擦眼泪。说:“好了姐妹们,咱们也不要哭,也不要笑了。都抓紧收拾行李,赶回家里不耽误吃晚饭。”

姑娘们听了于月秋的话,这才都开始忙着收拾起行李来。过了一会,于月秋看看都把行李收拾的也差不多了,看样子,有两辆独轮车就能把这些行李都能推走。她对王二妮说:“你和我去推两辆独轮车来吧,咱们的行李,两辆车子就能装下了。”

王二妮听了于月秋的话,她们出来准备去土料场推两辆独轮车回来。可是,当她们出来工棚一看,原来那些独轮车,早已经被那些男社员们从土场里推回来了。她们两个人相视一笑,也没有说话,过去推了两辆独轮车放到工棚门口里。王二妮喊道:“独轮车已经放在门外了,大家开始装车吧。”

姑娘们听到王二妮的喊声,都把自己不多的行李从工棚里拿出来,一起帮忙把这两辆车子装好。然后,都坐在工棚外面等着那些男社员装行李,好和他们一块回家。

于金水在工棚里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对留下的那十个社员们说:“你们也不要有什么怨言。以后工地上的活,都是很轻松的活了。我们回去以后,马上就该割麦子了,哪个活累哪个活轻,我不说你们心里也都很清楚。现在有记工员李伟在这里具体负责,你们有什么事,都要向他请示和回报。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别干偷鸡摸狗的事情。”

于家寨的这几十口子男女社员,推着行李,说说笑笑地离开了白龙潭水库工地。从他们现在的这些表情上来看,他们现在的笑声,都是从他们内心里发出来的真实的情感。

于月秋回到家里的时候,于亮还没有放学。于庆现在已经在公社驻地,青山中学上初中了。他也是在学校里住校,一个星期才回家一趟。回家拿上一个星期吃的煎饼,期间就不再回来了。于庆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知道好歹。他知道家里困难,不论是吃的玩的还是穿的,只要是父母不给他买,他从来都没有要过。记得他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看见小伙伴们大多都背着一个书包,来来回回地上学放学,真是又漂亮又好看。眼馋得他晚上做梦,都在念叨书包书包。可是,娘手里哪有钱给他买书包呢?后来,娘去村里卫生室给爹拿药的时候,看见了那个放针剂的纸盒子。就给医生说了多次,最后医生终于给留了一个。当于庆拿着这个纸盒子的时候,高兴地他用手举着盒子在院子里跑了好几圈。嘴里喊着:“我有铅笔盒了!我有铅笔盒了!”

现在于庆已经是虚岁十五了,正是吃饭长身体的时候。可是,他每一次回家拿煎饼,都是按一天三个拿。娘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也是打心眼里高兴,也更是很心疼他。就暗地里给他在包袱里多包几个煎饼。可是,等到于庆走的时候,他都是又偷偷地把娘多给他拿的煎饼再拿出来。他对娘说:“娘啊,你不用给我多拿煎饼,我天天坐在教室里不活动,吃多了肚子里不舒服。”

娘把炒好的辣疙瘩咸菜,分别卷在四个煎饼里。然后,再把这四个卷着咸菜的煎饼和那些煎饼放在一起,都用包袱包好就行了。于庆背着煎饼到了学校里,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他就把娘给他卷咸菜的煎饼拿出一个来,从里面用筷子夹上一些咸菜,再卷到另一个煎饼里。吃了这个煎饼,喝上一茶缸子白开水,饱不饱的这就算是一顿饭了。像于庆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吃饭没有饱的时候,要是既他吃饱,恐怕一顿饭吃四个煎饼也不算是很饱。

到了下午,于亮放学回来了。他看着姐姐终于从工地上回家了,高兴地拉着姐姐的手,问了他姐姐很多工地上的新鲜事,还专门问了白面馍馍和猪肉烀白菜的事情。问完了这些,他还咽了一大口口水,然后才又挎起一个篮子,准备出去割草回来喂兔子。于月秋看了,忙对于亮说:“亮亮啊,今天姐姐陪你一起去割草好吗?”

于亮听见姐姐要陪他去割兔子草,高兴地一蹦一跳地跟在姐姐的后面出去了。

娘在家里,又烀了一小耳朵锅,银花叶子的渣豆腐。说是渣豆腐,其实里面除了银花叶子以外,就很少看见有豆面子。于月秋和于亮从外面割草回来,看见娘已经把炸豆腐烀好了。她盛了一碗渣豆腐端到吃饭桌子上,娘拿了两个煎饼递给于亮一个,又把另一个递给于月秋。说:“你在工地上干活累,你吃这个煎饼吧。”

于月秋接过煎饼,又放回去。说:“我在工地上没有饿着,我吃渣豆腐就行了。这个煎饼还是留着给于庆吧,这个星期他又该回来拿煎饼了。”

于月秋说完,用筷子夹了一些渣豆腐放进嘴里。银花叶子的苦味还是很浓,可能是娘把银花叶子用水泡得时间还是太短,叶子上的苦味还没有全部泡出去。但是,在这个季节里,要是还有渣豆腐吃,就已经很好了。她在工地上的时候,经过了太多挨饿的滋味。那时候她常想,要是有娘烀得渣豆腐吃上一碗就好了,也不至于晚上饿得睡不着觉了。现在她回家了,每天又得吃渣豆腐,就连吃一个红薯的煎饼都是奢侈了。看着家里的这个情况,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什么时候,才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呢?什么时候,才能让两个弟弟和娘天天吃上饱饭呢?

晚上,她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可是,她怎么也睡不着觉。她现在想到的,并不是他们自己家里的困难日子。而是她通过自己的穷家,想到了全村的老少爷们。马上就要收麦子了,割麦不但很累还是一个急活。老农民常说的抢收抢种,说的就是这个麦收的季节。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社员们天天饿着肚子抢收抢种,对每个人来说真的是很困难。于月秋想到这里,她觉得明天应该去找于金水。只要先让社员们吃上饭,才能有力气抢收抢种,渡过麦收这个大忙季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5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