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十五章 去开劳模大会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今年,种完玉米以后遇到了大旱天气。可是,他们三队积极地抗旱保苗。到了秋天秋收的时候,他们三队的玉米,不但没有减产,看上去还有一个小丰收的样子。全体社员们看见了这个丰收景象,心里平衡多了。他们想:还真是多亏于金水和于月秋,硬是提出来挑水浇苗子的这个办法。当时要是和一队、二队那样怕累没有挑水浇苗子。现在咱们也一定和他们一样,大量减产收不到粮食。看来力是没有白出的,当时闲着也闲不出劲来。

昨天,吴长腿骑着那辆大金鹿自行车,又来到了于家寨大队。他这次来是告诉于月秋,两天以后,要她去地区参加地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于月秋听到了这个,让她天天都在盼望着的好消息,激动得她一晚上也没有睡着觉。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个表彰大会,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会议。她一旦去参加了地区劳模表彰大会,这个闪闪发光的荣誉桂冠,就牢牢地戴在了她于月秋的头上了。于月秋的名字又会出现在广播里、报纸上。自己是地区劳模的事情,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

两天以后的早晨,于月秋梳洗以后,换了一身没有补丁的干净衣服。当她准备出门的时候,于金水还有大队的大队长于金贵,领着于家寨大队里的班子成员,都来给于月秋送行。他们每一个人都真心地祝贺她,去参加地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大队里的领导祝贺完于月秋走了以后,陈热闹拉着一辆地排车快速地过来了。原来于金水安排,他们要把于月秋用地排车拉着,送到青山公社去。

于月秋有点不好意思地坐在地排车上。前面有陈热闹拉着,后面在遇到路不好走的时候,于金水、李玉福和王二妮他们几个人就帮忙推车。时间不长,他们一伙子人就来到了青山公社的大门口上。只见公社书记程飞,手里拿着一朵大红花,正和副书记吴长腿在大门口等着于月秋。程飞看见于家寨的人把劳动模范——于月秋给送来了,他忙招呼他们身后的那班人,敲起锣鼓家什来。他和吴长腿亲自迎上前去,先和于月秋亲切地握手祝贺,然后把他手里拿着的那朵大红花给于月秋戴上。

这时候,县委里派的接于月秋的吉普车也来到了。程飞等车停好后,马上过去打开车门让于月秋坐进去。这时候,他向来给于月秋送行的那些人招手说:“你们都回去吧,我送于月秋去开劳模范大会。”

他说完,又从吉普车的另一边上了车。吉普车发动了,一声喇叭响过以后,带着于月秋的吉普车开走了。眨眼的工夫,吉普车就消失在了黄色的尘土之中。于家寨送于月秋的这些人员,看着远去的吉普车。心里都羡慕不已,同时也都很佩服于月秋。转而他们也都自豪起来,于月秋是和自己一个大队的,还是和自己并肩劳动的好姐妹。

吉普车拉着于月秋和公社书记程飞,时间不长就来到了三水县县委。县委的大院里,停着一辆大客车。县长看见于月秋和程飞来到了,招呼说:“你们辛苦了,快上车吧,就等你们了。”

程飞和于月秋赶忙上了客车。客车上已经做了十几个人了,其中有两个和于月秋一样,胸前也带着一朵大红花的劳动模范。随后县长也上了客车。他上来以后,站在车上说:“同志们,今天咱们去参加地区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也感到十分的骄傲。他们三位劳动模范,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干出来的。他们在最艰苦的劳动环境里,真正做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才获得了今天的最高荣誉,我们祝贺他们。”

县长讲完话,带头鼓掌表示祝贺,之后他也坐在了座位上。司机这才发动了大客车,拉着这一车人去平湖地区,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原来,今天前去平湖地区参加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三水县一共就三个劳动模范。那两个劳模都是男同志。一个是一个大队的生产队长,他连续几年领着社员们,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开垦荒山造良田。在三年的时间里,开垦了四十多亩能种庄稼的地。另一个是一个大队的大队长,他也是在冬季农闲的时候,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修建了一座三里多长的扬水站,解决他们大队一半以上的庄稼得到了灌溉。

劳模表彰大会,是在地委大礼堂里召开的。全地区一共来了二十八个劳动模范,他们分别代表着自己的县区。都是有公社书记和县长,及县委里的一些人员陪同来的。表彰大会开得很成功也很热烈。每一个劳动模范,都是有地委书记,亲自颁发的劳动模范证书和奖状及奖品。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了一波又一波。一直到了下午表彰大会结束的时候,与会人员那兴奋的表情,还久久地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不能退去。不管是劳动模范,还是前来参加劳模表彰大会人员。他们通过这一次会议,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都暗暗下决心,回去以后要以劳模为榜样,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浪潮当中去。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牺牲地去拼搏去劳动,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程飞和于月秋回到青山公社的时候,正好看见于金水领着他们三队的十几个男社员,拉着三辆地排车在公社大院里等着。于月秋看见了他们,还寻思着他们是来接她的。可是,一想又觉得不对,要是来接她的话,怎么还拉来了三辆地排车呢?这时候,陈热闹看见了于月秋,马上一溜小跑地过来问于月秋:“月秋妹子啊,开劳模大会,给你奖励的什么?”

于月秋说:“没有什么,就是证书和奖状,还有一个笔记本。”

陈热闹听了,有些失望地说:“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又不当吃不当喝的。”

于月秋看着陈热闹扫兴的样子,又对他说:“不过,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好东西。”

陈热闹一听有好东西,又马上高兴地问:“什么好东西?快给我看看。”

李玉福和于金水他们听见,于月秋说有给陈热闹拿的好东西,也都围拢过来想看个新鲜。这时候,于月秋从包里摸了半天,掏出来那朵她开会时戴的大红花。对陈热闹说:“你不是想娶媳妇吗?这朵大红花我送给你了。等到你娶媳妇拜堂的时候,就戴上这朵大红花,一定是很风光。”

陈热闹看见了大红花,赶快满脸堆笑地双手接了过来。对于月秋谢道:“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知道我最想要什么。”

于月秋脸一沉骂他道:“你啊,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李玉福指着大红花笑话他说:“你就是活到一百,也砍不出个犁楔子来。于月秋把这么漂亮的大红花给你,真是白瞎了。”

陈热闹拿着大红花故意说:“给你不白瞎,你就是捞不着要,馋死你。”

这时候,吴长腿看见程飞和于月秋回来了。忙从办公室里出来,和他们握手祝贺。之后,他对于金水说:“化肥厂送氨水的车马上就到了,你们再等一会。等车来了,把氨水桶直接卸到你们的地排车上就行了。”

化肥厂送氨水的车来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们十几个人,先给自己装了六桶一千八百斤氨水。又把车上剩下的那二十多桶氨水,也给帮忙卸了下来。于金水想,一队、二队还没有来往回拉氨水。从数量上,应该还有别的大队的。他早就听说过,氨水是一种氮肥,很适合小麦的吸收和生长。说是上了氨水的麦地,能亩产小麦七百多斤。要真是那样,我们一亩地里就能多收一倍的小麦了。他想到这里,来到吴长腿的办公室里,一是给领导说一声他们拉着氨水回去了。二是他还想打听一下,剩下的那些氨水都是那个大队的。

吴长腿看见他进来了,问他:“装完车了吗?装完就回去吧。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氨水撒到皮肤上,最要紧的是千万别弄眼里去了。回去把氨水卸下来先不要动,过两天种子站的同志,去你们大队给你们指导怎么使用氨水。”

于金水答应着,又小声问道:“还有哪个大队里来拉氨水?”

吴长腿知道他什么意思。说道:“你别惦记这么多。你们大队已是特殊照顾你们了。”

于金水说:“我们谢谢领导的关心。我哪里还敢惦记什么,我的意思是,氨水要是剩下了,别忘了我们。”

他说完,笑嘻嘻地走出了办公室。

过了几天,李玉福牵着牛扛着犁子。来到了公路南面,那块已经撒完粪的玉米地里,准备耕这块地。这时候,他看见种子站的小李,骑着自行车驮着一些东西,“叮叮当当”地过来了。他赶忙招呼小李道:“小李同志,你是到我们大队里来的吗?”

小李听见有人喊他,他便停下自行车从车上下来。问李玉福:“你们大队,那个生产队里把氨水拉回来了?”

李玉福说:“就是我们三队里,把氨水拉回来了。你是来教我们怎么使用氨水的吗?”

这时候,小李把自行车停好。说:“你去把你们的队长喊来,再叫上几个人一块来学学。”

李玉福走了时间不长,于金水领着陈热闹和于月秋、王二妮还有队里的几个姑娘,一起来到了李玉福准备耕的这块地里。

小李认识于金水,他对于金水说:“吴书记给我说了,你们已经把氨水拉来了。你领着我倒放氨水的地方去吧。”

他们一伙人和种子站的小李,一起来到了打麦场里。那六桶氨水就放在这里,自从公社里拉来一直也没有人动过。小李看了看氨水桶,来到屋里从地磅上拿了一个称二百斤的秤砣,又来到氨水桶前。说道:“咱们没有专用的开桶盖的板子,就用这个秤砣吧。”

他说着用一根铁钉子,剔去了密封在氨水桶盖上的肥皂。然后,把秤砣卡在桶盖上使劲拧了几下,就把氨水桶盖打开了。这时候,一股刺鼻的气味从桶里飞了出来。他对大家说:“氨水虽好,但是容易伤人。你们以后用的时候,一定不要把氨水弄到了皮肤上。如果,不小心皮肤粘上了氨水,请抓紧用清水洗干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眼睛。眼睛里一旦弄进去了氨水,必须马上用清水清洗,清洗以后赶快送往医院治疗。”

小李说到这里,他从自行车上,拿下来了两个白铁皮做的桶,和一个也是用白铁皮做的抽子。铁皮桶不算大,上面有个小口带着盖,下面连接一条比筷子粗一点的塑料管。他放下这些东西。说:“用氨水的时候,先用抽子把氨水抽到这种携便式的桶里。小塑料管先扎住,等用的时候再解开就行了。你们记住了,一亩地需用氨水三十斤左右就行。用的太多,会烧死庄稼苗子。用的太少,就不会起作用了。”

他说完,亲自来到氨水桶前。把抽子放进氨水桶里,抽了一小桶氨水。然后再把氨水桶盖好。说道:“走吧,咱们到地里去,我给你们演示一下。”

于月秋赶忙上去,接过装满氨水的白铁皮桶自己提着。他们来到地里,让李玉福套好牛,他扶着犁子在前面开始耕地了。一直等到李玉福耕完这趟地,又回到这里的时候。小李从于月秋的手里接过小氨水桶,解开塑料管,顺着李玉福刚才犁过去的墒沟,把氨水浇在了地里。这样李玉福就抓紧赶着牛在小李的后面开始犁第二趟地,犁起来的新土就把氨水给埋上了。这个活算上耕地的人,一共得用三个人才能不窝工。两个人倒换着去装氨水,再往地里浇氨水。不过浇氨水的人,妇女和老弱的人员都能干了了。

这时候,于月秋早已接过来小李手里的氨水桶。对他说道:“谢谢李技术员了,辛苦你了。现在,我来浇氨水就行了。”

小李看着于月秋背着氨水桶,走在耕牛的前面。不紧不慢地配合着耕地的人,把氨水浇到地里他也就放心了。最后,拿出一张发票。对于金水说:“这两小氨水桶和抽子,是我们种子站里找人定做的。你们要是用,就把钱给我们。要是不用,我就把桶和抽子再拿回去。你们自己去找人做就行了。”

于金水听了,忙笑着说:“看你说的,我们怎么能不用呢,感谢你们还来不及呐。陈热闹,你领着小李去找李玉山拿钱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2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