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 谁来喂牛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看来国家施行联产计酬,包产到户的政策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于家寨大队的每一个社员,除了那几个常年有长远病的和村里的那几个懒汉以外,剩下的全体社员们都很拥护这个包产到户的政策。自己的地,自己管理自己种,从时间上就有了灵活性。农闲的时候,也不用再到队里干活了,可以搞点家庭副业,或者是出去卖一些土特产做点小买卖。

第三生产队里,有队长王金涛带领着小队会计王友江,加上于金水和几个社员代表一共十几个人。开完会的第二天,就准备好了丈量土地的各种用具。皮尺、线绳子、木杆子、木橛子、红漆……他们拿着这些东西,便开始丈量土地。 这是几个人,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就把一二三级地,准确地丈量了一遍。然后,根据他们生产队里实际人数平均分摊开。一级地每口人合着六分地,二级地每口人合着三分地,三级地每口人合着二分地。这样再加上以前的那一口人一分地的自留地,他们三队的社员们,就能一口人一共能分到一亩二分地。

他们把一切都算计好了以后,就一家派一个代表,来打麦场里的场院屋里抓阄。就这样,他们第三生产队,前前后后一共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土地全部分完了。现在就剩下生产队里的那十二头牛,还有就是二十二辆独轮车,场院屋里放的那些打麦场用的叉、耙、扫帚、扬场锨了。牛是按人口的比例分的,就是算出来二十二口人就能分一头牛。这二十二口人,就有社员们自己看着和自己平时关系好的人一起分这头牛。独轮车的分配也和分牛用的是一个办法,十六口人才能分一辆独轮车。不过和分牛有点不同的是,场院屋里放的那些叉、耙、扫帚、扬场锨,就随着独轮车一起分出去了。把这一切东西分完以后,就剩下仓库里的那些储备粮了。这时候,王金涛又把李玉山叫来,让他和会计王友江一起把粮食过了一遍秤,然后,也把这些粮食全部分到各家各户里去了。

从表面上看着,是把集体里的一切东西都很顺利地分利索了。可是,那牛和独轮车,社员们在以后的喂养和生产当中用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矛盾,也是弄得不欢而散。

李玉福一家,柱子和山杏一家四口,加上还有一家和李玉福他们家平时关系很好的,一共才二十一口人,最后还缺一口人。这时候,陈热闹听见了,马上过来谄笑着说:“你们不就是缺一口人吗?正好加上我不就够数了。”

李玉福本来就和陈热闹经常在一起玩,平常关系也不错。只是自己的老婆有点看不中陈热闹这个懒汉,平常也经常劝李玉福不要和他玩得太铁了。今天,他见陈热闹主动地过来,想加入他们的这一伙。他想:不是我非得要陈热闹入伙,是他自己想和我们合伙的,老婆也不能再怨我了。他想到这里,就对那几家合伙人说:“缺一口人,这头牛也分不到手。正好他陈热闹就光棍一条,这样咱们的人数也就凑齐了。你们要是都同意,现在,我领着你们先去牛栏里看看,挑哪一头牛好。”

柱子听了说:“就这么办吧,不就是分个牛吗,又不是今后在一起干活。就听你的,也只有你了解牛的孬好。我们大家都相信你,你就看着挑吧。”

李玉福每年秋天耕地的时候,就数着他的这张犁子耕得地最好。可以说,他在第三生产队里耕地是最好的把式了。相应的,生产队里的这十几头牛,那头牛健壮,那头牛好用他摸得是一清二楚楚。

李玉福他们一伙人来到牛栏里,他们都站在牛圈外面。李玉福指着这些牛挨着给他们说了一遍。他最后说:“这里面有两头牛比较合适,一头是那头青腱子爬牯(公牛),膘肥体壮干活有劲。一头就是那头黄彪沙牛(母牛),虽然干活不如那头爬牯,但是,黄彪沙牛以后能牛犊子。这件事,咱们都拿拿主意,看看咱们要那头牛合算?”

陈热闹听了李玉福的话,马上抢着说:“青腱子爬牯有劲耕地,咱们就要这头青腱子爬牯吧。”

柱子也说:“牛,就是用来耕地的,只要是这头青腱子爬牯健壮能耕地,要这头牛我觉得也行。”

山杏却说了不同的意见:“咱们要是把这头黄彪沙牛牵回去养着,它虽然不如那头青腱子爬牯健壮能耕地。可是,这是一头母牛,咱们要是养上几年,给咱们生上几头小牛犊。往后,咱们就能一家一头牛了。”

陈热闹听了,不怀好意地笑了笑。说:“真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你自己这几年接二连三地生了俩儿子一个闺女,你寻思着牛还像你一样听话,说生牛犊子就生牛犊子。”

气得山杏弯腰捡起一块干牛粪,就打在了陈热闹的身上。骂他道:“你这个下三滥的玩艺,你想生,还没有地方生来。”

山杏一句话,一下子把这伙人惹得大笑起来。李玉福说道:“都不要再笑了,要那头牛,咱们赶快定下来。一会要是社员们都来了,咱们可就没有主动权了。”

他们这些人听了,都说道:“咱们人多嘴杂不好定,就你说了算了,你说要那头牛,咱们都没有意见。”

李玉福听了,说道:“我觉得山杏说的有道理,咱们就要那头黄彪沙牛吧。”他说完,取开牛圈门,进去把他手里的绳子拴在黄彪沙牛的两直角上,就把牛牵出来了。

李玉福牵着牛,他们这伙人又一起来得了打麦场里。找到王友江,让他把牛记在本子上,从这以后,这头黄彪沙牛,就是他们这二十二口子人的了。

这时候,山杏说道:“牛咱们是牵来了,那以后,有谁来喂这头牛呢?”

山杏的一句话,就像是一盆冷水一样,突然泼在了这些人的头上。这些天来,全体社员们,天天都沉浸在分地的喜悦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心情激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的微笑。自己分了土地,分了集体的各种工具,又分了牛。已是万事俱备,就等着马上要大干一场了。那丰收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那美好的幸福生活就要实现。可是,就是山杏的这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让这些人突然头脑清醒了过来。都冷静地想一想,他们现在想得到的倒是都得到了。但是,在以后劳动和生产的具体事情,现在,突然都临到了自己的头顶上。到底该怎么干的时候,这才都一下子没有了主意。

以前,春耕夏收,秋收秋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全部都有队长安排,跟着队长䞍着干活就行。现在谁来给你操心这些事呢?别说这些种地的事情了,就说这喂牛的问题。以前,生产队里有找的专门的饲养员来喂牛,喂得孬好社员们都不用操心。现在把牛分给个人了,咱们会喂牛吗?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谁来喂这头牛,这头牛养在谁的家里合适呢?养的孬好那还是后话,把牛养坏了能不能耕地也先不说了。就眼前的这头牛,应该牵的哪里去呢?

李玉福手里牵着牛,听了山杏的话,他也这才想起来。牛,也和人一样,一顿不吃草料都不行,谁的家里有喂牛的草料呢?他想了半天,一时也没有了主意。最后对陈热闹说:“热闹兄弟啊,我看着先把牛牵到你家里去吧,辛苦你先喂几天行吗?”

陈热闹还没有等到李玉福说完,马上就推辞说:“连我自己都吃不上饭,你让我喂牛,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不行不行,我可没有那个本事,你还是另请高明吧。”陈热闹说完没有了下文,一甩手溜之大吉了。

李玉福看着陈热闹走了,又对柱子他们说:“你们看看,咱们的牛怎么养呢?这是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可是不能耽误喂养。”

这么多人听了李玉福的话,一个个都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主意。刚才的那个高兴劲,一下子都不见了。不会养牛是一回事,其实都不想把牛牵到自己的家里才是真的。再说了,把一头牛养在家里,弄得自家院子里臭烘烘的,还怎么住人呀。也会惹得左右邻居不得安生。

“我家里不行,院子太小根本没有地方养牛”

“我家里更不行,孩子还太小。”

“我家里更不行了,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 ……

李玉福听到这里,心想:这头牛还真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药了,看来是谁都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唉——看来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先牵到我家里去吧。反正不能把牛给扔了唉。他想到这里,说道:“先牵我家里去吧,不行咱们就轮流着喂养,一家十天。”

这些人听了李玉福的话,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也都没有一个搭腔的。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小九九。在对待公和私,吃亏和赚便宜的问题上,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李玉福看了一遍这些人,也没有一个表个态的,就生气地牵着牛回家了。他来到自己家的大门口,先把牛拴在门口上的那棵家槐树上。他心里很明白,这件事必须得通过他老婆大人的同意才行。如果老婆不点头,就自己做主把牛牵回家里来,老婆一定不会轻饶了他,弄不巧还不刨他一抓钩。

李玉福回到家里,看见老婆正在锅屋里刷锅做饭。他嬉皮笑脸地进去对老婆说:“我给你商量一个事,你看行吗?”

老婆回头看了他一眼,看见他的那一脸奴才相,没有好气地说:“你是不是在外面又做什么亏心事了?老实交代,不然有你的好看。”

李玉福赶忙说:“我什么亏心事也没有做,这不是咱们几家二十二个人,一堆分了一头牛吗。可是,牛分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牵到自己家里喂养的。就是这个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是不是先牵咱们家里来喂养几天?”

老婆听了,把眼一瞪,拿着刷锅的刷帚指着李玉福的头皮,说道:“人家二十多个人,都不愿意牵到自己家里喂养,你充什么能?要是牵家里来了,弄得家就像是牛栏一样,臭满半个庄子。你要是敢往家里牵牛,我就一抓钩刨你三个眼。”

李玉福听了老婆的话,知道往自己家里牵牛是不可能的了。老婆的那个熊脾气,咱惹不了。没有办法,李玉福又来到大门外面,从树上解开牵牛绳子走了。他在村里牵着牛走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把牛送到哪里去。一直到了快黑天了,牛饿得“哞哞”的直叫唤,自己也饿得肚子里“咕咕”的响。李玉福看看这头牛实在是没有去处了,心想:反正不能把这么好的一头牛,给扔了吧?他想到这里,就厚着脸皮,牵着牛来到了陈热闹的家里。和他是什么好话都说尽了,就差给他磕头下跪叫老爷了。陈热闹才说道:“我看你真是兔子进了套,没有本事使了吧?还是得靠咱们老哥们吧?但是,我也不是眼子包,丑话给你说到头里。牛最多在这里喂一集(五天)的时间,这五天,我只负责看牛,喂牛的事和草料的事,全部有你操持。五天以后,赶快把牛牵走。不然的话,我就到集上找一个牛经纪,把这头牛给卖了。”

李玉福听了陈热闹的话,这才放了心。不管怎么说,牛算是安排下了。至于别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他马上说道:“喂牛和草料你不用担心,打麦场里还有麦禳和花生秧子,我先凑合着喂几天。这两天,咱们几个人再商量一下,要是真的没有人喂养。你就去找牛经纪,咱们就把牛卖了算完。可是,马上咱们就该收麦子了,要是真的把牛给卖了,拉碌碡打麦子的时候,只能是咱们自己拉碌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8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