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铁姑娘

作者:寸石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十七章 大队长的婚事

书名:铁姑娘 作者:寸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于月秋把村里的其他事情都先放到一边,想集中精力把学校复课和找老师的事情尽快地定下来。有一天,她正要出门,突然看见那三个一起办学校的,大队里的大队长来了。于月秋赶忙把他们三个人迎进屋里,对他们说:“我正想去找你们,没想到三位领导却来了。你们赶快请坐,我有事和你们商量。”

李家庄的李大队长说:“你是不是想找我们,商量让孩子们复课的事情?我们就是为这件事来的。”

于月秋听了李大队长的话,说:“你是怎么知道我找你们就是想商量一下,让孩子复课的事情,这些孩子们,不能再这样野下去了。”

梨树沟的大队长也笑着说:“我们刚从公社里回来,程主任把孩子复课的事情都告诉我们了。我们三个人,今天来就是找你说这个事的。”

于月秋听到这里,高兴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用细说了。程主任,应该把一切事情都给你们说明白了吧?你们三个大队里要是同意,咱们最近就开学。至于这个代课老师,你们几个大队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他们都说道:“我们村里,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我们三个人都在为这个事犯愁,你们村里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

于月秋停了一下,对他们三个人说:“人选倒是有一个,还是一个高中生。这个人你们一定都听说过,他就是和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的李伟。当时,我在公社里的时候,没有给程主任说这个老师是李伟,我怕他不同意。不知道你们对李伟有什么看法?咱们都提一下自己的意见,也好共同商议一下。”

他们三个人听于月秋说,找的代课老师是李伟。一开始,还是都愣了一下,也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赵家沟的赵大队长首先说道:“李伟既然有决心能和自己的地主家庭划清界限,那他的思想境界也已经是很高了。孩子们有他来教,我们应该放心。”

那两个大队长也说道:“李伟是你们大队的,你比我们对他了解的多。我们都听你的,只要你同意,我们没有意见。”

于月秋说:“那好吧,我向你们保证,李伟一定能教好这些孩子们。”

到了这个时候,李大队长又对于月秋说:“我们三个大队也都商量好了,你们大队既然给老师记工分。我们也不能太小气了,我们每个大队一年往学校里拿六十块钱,给学校里当教学费用。”

于月秋听到这里,心里很高兴。心想:我正愁着学校里的教学费用没有地方出,没有想到,他们已经都商量好了。愁得我睡不着觉的事情,就这么容易地解决了。她想到这里,高兴地对他们说:“有你们三位大队长的支持,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既然这样,咱们马上就能复课了。李伟已经在学校里,把开学前一切要办的事都准备好了。三位领导,是不是有兴趣一起到学校里看看去。”

于月秋说完,领着他们三个大队的大队长一起出了办公室,朝小学校走去。

两天以后的星期一,于家寨小学正式复课了。学生们除了两个感冒请假的以外,其余的学生都按时来到了学校里。李伟,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人人羡慕的老师。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得到的这一切,全是于月秋给他带来的。没有于月秋的帮忙,他到现在,一定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地主崽子。要想当上民兵,当上一个人民教师,那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

李伟当了老师以后,时间不长,他终于鼓足勇气,给于月秋写了第一封求爱信。他在信里用自己真挚的感情,以炙热的爱情语言,把自己这几年来,对于月秋的倾慕和渴望在一起的愿望,淋漓尽致地倾诉给了自己最心爱的人。

于月秋拿着这封迟来的求爱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她现在高兴的心情,一点也不亚于她参加,劳模表彰大会时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她高兴激动之余,还浑身上下充满了甜蜜和幸福感。她现在,又一次享受到了权利的魔力。手里没有权利,就不可能去办成自己渴望的一切事情。现在,她又一次看到了她的美好未来。和未来那幸福美满的生活,正在向她招手。

秋天也像于月秋一样,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到了。村前面,那一望无垠的青纱帐,在社员们尽心尽力的呵护下,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金黄。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子,镶着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子,压得粗壮的玉米桔,在微风中摇来晃去。玉米桔和玉米棒子的粮食香味,随风飘到了整个于家寨村里。让人们闻了以后,感到既满足,心里又踏实。多少年来,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年年都期盼着有个丰收年,一年到头,都能吃上饱饭。可是,就这么一个愿望,老天爷年年给他们的还都是失望。

这几年,生产条件好了,不但有了氨水,还能在旱天的时候,能得到白龙潭水库里水的浇灌。庄稼长势好,粮食丰收了增产了,老百姓们也能吃上饱饭了。

今天晚上,李伟和于月秋又一次约会了。他们两个人,进入秋天以来,晚上经常悄悄地一起来到,这个玉米地中间的小路上。这里既有秋天的芳香,又与纷杂吵嚷的外界隔开了。李伟牵着于月秋的手,甜蜜满足地慢慢走在田间小道上。每到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想了,他只是在内心里感谢老天,感谢大地。庆幸自己真是一个幸运儿,这么多的好事,都让他给摊上了。他就连在梦里,都感谢自己眼前的这个人,这个给他带来一生幸福的爱人。他今天晚上,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突然转过身来忘情地抱住了于月秋。于月秋也犹豫了一下,接着也伸开双臂抱住了李伟。

李伟低下头来,看见于月秋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正在深情幸福地看着他。他不由得亲吻了一下于月秋的额头,接着又亲吻了她的眼睛。最后的这个热吻,停留在了于月秋那柔软甜蜜的嘴上。就这样,两个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拥抱着,亲吻着,他们早已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到底他们亲吻拥抱了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最后于月秋好像是想起来什么,她甜蜜地对李伟说:“我们这样长期下去也不行,世上没有不露风的墙。万一要是有人发现了咱们的事情,他们会胡说八道,会给咱们造成不好的影响。我想,咱们应该尽快地找一个媒人。然后,正大光明地提亲订婚才行。”

李伟听了于月秋的话,他也正有此意。其实,他早就想把他们两个人恋爱的事情公开了,要是再通过媒人提亲和订婚,那就更好了。到了那个时候,他想得到的都成了事实,就一切都放心了。他紧紧地搂着于月秋说:“你说的对,咱们应该找一个媒人,那样咱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了。你觉得找谁当媒人好呢?”

于月秋说:“村里的这些人,我考虑了半天,你觉得于金水怎么样?”

李伟听见于月秋说,想找于金水来给他们当媒人,他也感觉于金水是个最佳人选。他说:“他行,于金水为人实在,在村里威信也很高。那就找于金水了,我明天就去找他。”

秋夜的星空,晴朗干净一尘不染,秋高气爽。那草丛中不知名的虫儿,在欢快地鸣唱着。秋风轻轻地吹过田间小道,吹过成熟的玉米地。吹在于月秋和李伟火热兴奋的身上,让他们瞬间感到凉爽,全身心的愉悦。李伟松开了对于月秋的拥抱和热吻,他们两个人的手指又交叉在一起,甜甜蜜蜜地牵着手,顺着玉米地里的小路,恋恋不舍地走出了玉米地。

过了一天,李伟拿着一条“金鹿”牌的香烟,来到了于金水的家里。把他和于月秋想让他给当媒人的事情,实心实意地给于金水说了一遍。于金水两口子听了以后,他们也没有感到吃惊。于金水说:“你们让我抽喜烟喝喜酒我在所不辞,可是,我笨嘴拙舌的怎么会当媒婆呢?”

老婆听了于金水的话,一下子没有忍住笑了起来。然后对于金水说:“你真是一个榆木疙瘩脑袋,谁让你去当一个溜了东家说西家的媒婆了。人家李伟和于月秋,是让你给他们当这个现成的媒人,不是让你去当说亲的媒人。现在,你听明白了吗?”

于金水听了老婆的话好像是有点明白了。这时候,他又突然想起来在白龙潭水库工地出夫的时候,就已经风言风语地听说过,李伟和于月秋他们两个人谈恋爱的事情。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两个人谈恋爱的事情却没有下文了。今天,李伟来到他们家,想让他给他们二人当媒人,突然间他还真没有弄明白。

现在,加上他老婆在一旁的解释,自己又突然想起了工地上的事情,这时候,他才算是弄明白了。于月秋和李伟,他们两个人早已经是花成蜜就了。现在,李伟拿着烟来找我,也就是让我走走这个过场罢了。也可以说,我就是白捡了一个媒人当,那喜烟喜酒我还是照常吸,照常喝。他想到这里,笑着对李伟说:“好吧,你们两个人的这个大媒人,我当定了。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办,保证让你们双方都满意。”

李伟见于金水同意给他们两个人当媒人,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高兴地离开了于金水的家回去了。于金水拿着李伟给他的那条“金鹿”牌香烟,看着李伟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月秋啊,你们怎么又弄到一起来了呢?”

老婆看见于金水这个表情,嘴里又嘟囔了一句什么。她奇怪地问:“你嘟囔什么?看着人家年轻人谈恋爱,自己眼馋了?”

于金水看了一眼老婆,把那条李伟给他的香烟递给她。说:“没有嘟囔什么,咱们䞍着喝喜酒就行了。”

于金水既然答应了给人家当媒人,他就得去履行当媒人的职责。他今天吃过早饭,想集合社员们去地里掰玉米,瞅中午的时间去李玉山的家里,和他们两口子商量他们的儿子李伟和于月秋订婚的事情。于金水来到大街上的时候,看见李玉山两口子正在扫大街。他们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挥舞着扫帚,干得还怪认真。于金水看了,心里感觉有点好笑。

李玉山以前,在生产队里当保管的时候就干得很认真,平常一般情况下他很少说话。但是,在队委会里他们几个人商量事的时候,最后,他的意见和他提出来的办法,往往都是让其他几个人感到可行。他们也是嘴上不说,心里也都很佩服李玉山的能力。于金水让他当生产队里的保管,一个是看着他办事细心稳当,还一个就是李玉山有文化。

在解放以前,他在县城里读了多年的书。在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刚进村的时候,他们家,就主动把自己家的几百亩好地交了出来。这里面,李玉山对他爹应该是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家的这个举动,不仅让全村里的老百姓们都感到很吃惊,就连土改工作组那些人也感到非常意外。

当时,人们都认为李玉山的爹有眼光,其实真正有眼光的应该是儿子李玉山。于金水,也是到了后来才想到这个事的关键人物是儿子,而不是爹。理由就是李玉山在外面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在外面见了大世面,更接触到了很多的新鲜事物。对当时共产党的政策,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人家爷们一商量,就把自己家的地交出来了。这样,他们家不但没有受到批斗,更没有去坐大牢。相反,他们老李家还成了全县的,土地改革的先进典型。

今天,于金水看着正在扫大街的李玉山两口子。心想:正好,我中午也不用单独去你们家跑一趟了。我现在就过去,对他们说明他们的儿子李伟和于月秋准备订婚的事情,并听取一下他们还有什么意见。他想到这里,便来到了李玉山两口子跟前。说道:“你们来的还真早。”

李玉山听见有人对他说话,赶忙抬头一看,是于金水来了。他忙放下扫帚立正站好,对于金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接受政府的监督。”

于金水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行了,这里也没有什么外人。你们两口子先停一下,我有件事和你们商量。”

李玉山两口子听见于金水说有事要和他们商量,都麻利地放下手里的扫帚。李玉山说:“有什么事,队长尽管吩咐,我们一定认真执行。”

于金水看着他们两口子的这个样子,也不再客气了。对他们说:“李伟虽然和你们已经划清了界限,但是,他毕竟还是你们的儿子。他的婚事,还得要听取你们的意见。”

当李玉山两口子知道了自己的儿子,要和大队长于月秋订婚的事情以后,当时就高兴地哭了起来。他们就连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地主成分的家庭,能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干部成为一家人。李玉山高兴之余,他还是很谨慎的对于金水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家也是地主成分,咱们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前途。也不想让社员们,对他们两个人有什么看法。我想这个订婚仪式,就在于月秋她们家里举行吧。所有的费用,都有我们家来出。于队长,您看这样行吗?”

于金水听了李玉山的话,心里不得不佩服他想的这么周到。他说:“你说得对,这件事我还得去和于月秋的娘商量一下。有什么情况,我再来找你们。”

到了晚上,于金水又来到了于月秋的家里。看见于月秋的娘坐在煤油灯下,戴着老花镜正在补衣服。于亮趴在吃饭桌子上,和娘共用一盏灯在写作业。于月秋的娘看见于金水来了,赶忙站起来,对于金水说:“他叔来了?你吃饭了吗?”

于金水自己找了一个板凳坐下,说:“我刚吃完,月秋还没有回来?”

于月秋娘抱怨说:“咱也不知道她天天忙什么?一天到晚不着家。”

于金水笑着说:“大队里的事多,里里外外的就她一个忙活。今天,我来找嫂子,想和你商量一件事,不知道月秋给你说了没有?”

于月秋娘听了于金水的话,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你一进门,我就猜出来你来有什么事了。老李家人倒是不错,也是一家子忠厚人家。可就是,他们家是地主成分,就怕是以后孩子跟着他们受难为。”

于金水说:“他们家是地主成分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月秋她心里有数,她对现在的政策一定比咱们了解的多。再说了,李伟早已和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了,他现在已经是贫农成分了。”

于月秋的娘听到这里,又说:“月秋给我说好几次了,我一直也没有答应。你也这么说,孩子现在是贫农成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年纪大了,月秋以后是受罪,是享福,反正我也看不见了。我也不想让月秋心里难受了。咱们就选个好日子,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吧。”

于金水看着于月秋的娘,虽然是对这门亲事不大满意,但是,也是勉强地答应了。最后说:“还有一件事,我得给你说一声。今天上午,我正好遇见了李玉山两口子。他们两口子非常愿意和你们家结亲家。并且,他们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前途,想把订婚仪式在你们家里举行。一切费用,都有他们家里出。你看这样办行吗?如果你没有什么意见,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

于月秋的娘听到这里,说:“人家既然这么懂理,我还有什么说的呢,就把这件事定下来吧。”

三天以后,正是阴历的八月十六。在这一天,于月秋和李伟在亲朋好友们的见证下,正式订婚了。李伟他们家给于月秋的彩礼是,一身衣服、一条大红的围巾、一双鞋。外加二十元的礼钱。这些东西,已经是全于家寨村里最好的订婚彩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3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