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213章 风雨洪波溢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若逢正午,太阳垂光,则存想丹阳符图,依照气脉灵韵,采摄日精。”

赵黍盘膝坐在伞盖下,衣衫濡湿,下摆处沾染了斑驳泥点,看上去颇为狼狈,一群獭妖安安静静地围坐了好几圈,专心聆听赵黍传授仙法。

“日精熏蒸,使得气机从阴而返归阳、自浊而返归清。日精久久运用,流化为丹阳真气,转而入妙,抟炼真气凝就妖丹。妖丹渐次增光,便可彷效人身百脉气韵而行,此为化形之法。”

那群獭妖似懂非懂般点了点小脑袋,赵黍并指空书,画出一道丹阳招精符,即便此刻阴雨连绵,阳光似乎也穿透了乌云阻隔,垂照而下,使得符篆熠熠生辉,光耀夺目。

“我现在便传你们丹阳符图,此符可内炼真阳、外度死魂,亦可点化丹砂、焚符召遣。”赵黍神色严肃:“但你等需知,丹阳者,乃本心光明之喻。唯有破除诸般阴邪恶毒之念,使得心中焕发光明,才能契中丹阳真意。若是心存阴邪恶念、有贪食血秽行径,必定招致内火焚身、形神俱灭之厄”

獭妖们听了这话,都紧张得瑟瑟发抖。赵黍环顾一圈,言道:“好了,个中利害我已经说透,愿受符者,可以上前。如果不愿,我也不强求。”

獭妖们彼此对视,叽叽喳喳一番,最终还是齐齐伏地叩拜,其中几个口发人言:“我等愿受,请仙师赐符”

赵黍感受到他们的心意,微微颔首,符篆一收,化作指尖一点火苗,看似微弱却顽强燃烧。扣指再弹,火光如雨点般印落獭妖脑门。

得了丹阳符图的獭妖们一阵生机焕发,身上毛皮也添了三分油亮光泽,赶紧又是一通叩拜。

“好了,不必再拜了。”赵黍摆了摆手:“你们这段日子也算勤勉,先到一旁歇息。”

獭妖们听话离开,此时姜茹提裙撑伞走来,说道:“兵丁民夫已经撤走,就等你动手了。”

赵黍略一点头,振袖起身,拂去一身水汽,远远望见山坡下一条奔腾大江,波涛翻腾,接连不断拍击堤岸,浊浪滔天。另有一条新近挖掘出的运河延伸到远方,但是并未与大江相连,而是隔着赵黍脚下这条山岭余脉与江边大堤。

放眼江河两岸,有许多兵士民夫手提肩扛,顶风冒雨匆忙回避。

就见赵黍飞身而起,来到堤岸上空,手握青玄笔,饱提法力,一画势如开天,顿时地走山移、岩颓石崩,轰然响动传遍方圆数里。江河之隔被一举摧破,江水滚滚灌入运河,分流了汹涌洪水。

此时听得江河两岸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浪,成千上万兵丁民夫欢呼雀跃,有人跪倒在地向天上赵黍叩拜,竟是山呼万岁之声。

赵黍平复身中激荡真气,片刻后正好阴雨停息,乌云似乎也因为万民颂赞之声而渐渐消散,让阳光普照大地。

“终于放晴了。”赵黍轻轻一叹。

时值盛夏,赵黍一行人离开星落郡已有半年。原本他打算径直前往灵台墟布置坛场。可行至半途,正逢暮春时节,华胥国大部阴雨不绝,又恰好遇上三川大潮年份,使得位于下游的的华胥国洪涝频发。

为了保住三川合浦的膏腴之地,朝廷原本打算决堤分洪。但怀英馆首座张端景极力劝阻,认为此举祸及沿岸百姓,于是提议将一条古河道重新挖开,利用其分流洪水。

国主赞同此法,当即下令武魁军立刻前往古河道,同时征发附近郡县数十万百姓,兵民合力挖凿运河、修高江堤,务求尽快分流洪水。而各家馆廨修士也被派往江河沿岸各处,一旦发现灾情便迅速上报。

赵黍自然也身处其中,由于洪水汹涌、一刻不绝,民夫不可能从江边开挖运河,而是要反过来将运河往江边挖。而赵黍便负责在最后施术,摧垮大江与运河间的阻隔,让洪水顺利分流宣泄。文網

接连一个多月的昼夜奋战,赵黍头一次体会到天地造化非人力能可抗衡。

其实赵黍最初得到的国主诏令,并非是让他协助分洪,而是登坛行法、祈晴收雨,试图遏制连日不息的滂沱大雨,别让洪水继续上涨。

可任凭赵黍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勉强求得几日晴天,随即又是积阴之气流行天地,淫雨不绝。

赵黍无奈之下,只得上书请求协助运河挖凿,每日施术行法,挪移土石,用来修高江堤。而那群追随自己的獭妖也钻入地底,将运河土层钻得酥软松垮,便于民夫挖开铲走。

为了尽快挖通运河,几乎每日都有兵丁与民夫累死,赵黍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只能让其他修士调制符水丹散,但面对江河两岸几十万兵丁民夫,这完全是杯水车薪。

幸亏这番努力没有白费,望着滔滔洪潮在分流之后渐见平缓,加上大雨停歇,似乎昭示一场大劫终于渡过,压在众人心头上的巨石这才放下。

赵黍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在江河分流处继续施术行法,将土石夯实,不至于转眼被洪水冲垮,再度因此生出灾害。

“贞明侯,辛苦你了。”

被雨水汗水浸湿衣衫的韦将军走来,此时他一身短褐,卷起裤管、脚踏草鞋,拿铁锹当做拐杖,撑着半瘸腿脚,身后跟着两名亲兵,来到赵黍身旁。

“韦将军这是怎么了”赵黍讶异,韦将军奉命带武魁军前来挖凿运河、修高堤岸,他本人并非高卧府衙无所事事,而是与兵士们同甘共苦,亲临江堤驻守,数月不离,以至于如今看上去不像是沙场老将,好似一介苦役民夫。

“老毛病了。”韦将军龇牙咧嘴地说:“一到阴雨天便膝盖疼,几乎走不动道。”

“应该是风湿侵犯骨节,使得四肢烦劳、不便屈伸。”赵黍说完便提笔虚扫几下,韦将军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推摩而过,腿脚膝盖的疼痛大为缓解,轻便如常。

“贞明侯当真妙法通神,随便几下就治好了”韦将军兴奋地蹦跶了几下。

赵黍摇头:“不过是导引气血,暂缓病痛罢了。稍后我再配一副丹散给韦将军,不过想要根治,恐怕还需长久静养。”

“那我先谢过贞明侯了。”韦将军苦笑道:“只是如今时局,恐怕容不得我赋闲静养啊。”

“韦将军何出此言”赵黍问道。

“贞明侯不必明知故问。”韦将军叹道:“国主已经颁旨,另设振威、宣威两军,就按照武魁军的方式操训练兵。”

此事赵黍还真是刚刚听说,于是问:“国主打算安排谁来统军”

“是跟随国主身边的郎官近侍,不用外臣。”韦将军说:“以贞明侯的智慧应该明白,国主另设两军,所为何事。”

赵黍离开东胜都,在国中各地布置坛场,至今已过一年有余。尽管他在地方上横扫豪强,权势堪称滔天,但是对朝中诸事几乎从不干涉。就连赵黍上书提议的设科选士,也是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在武魁军外另设两军,所需人力物力定然极多。如此看来,国主不仅是要对付崇玄馆,或许还考虑到将梁豹一同扳倒之后,要如何应对别国的趁乱进攻。

不过赵黍从韦将军的话中还听出其他意味,国主没有让赵黍与韦将军参与新设两军的操训演练,估计就是不希望他们能够插足其中,要让新设两军完全听命于国主。

毕竟武魁军与韦修文、赵黍的关系太过紧密,一者为将、一者为师,他们二人在武魁军中的地位声望,绝非外人可比。

“这一次三川洪涝,几乎各家馆廨都派出修士人手,唯独崇玄馆没有回应。”韦将军低声说:“这种架势,任谁都看得出来,崇玄馆已经与国主形同陌路,大乱马上要来了,现在是箭在弦上,就看是谁先动手。”

“梁国师不是尚在闭关么”赵黍问道。

“或许这就是国主提防戒备的原因吧。”韦将军言道:“谁也说不准地肺山中的状况,万一梁国师并无大恙,而是设好圈套引诱我们往里跳,那可就要遭殃了。”

赵黍沉默以应,随着地盘布置渐次完备,坛场气象便越发浩大,与青崖仙境的气机勾连也越为密切。他怀疑有个别高人已经看出其中端倪,推测出梁韬并非受伤而闭关。

但梁韬潜藏不露,如此反而使得其他人不敢贸然动作。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落入梁韬设下的算计,这种难以预料,反而使得梁韬更能震慑世人。

不过赵黍觉得,国主或许也有别的潜藏手段,于是随口问道:“梁国师公认是在世仙家,就算不谈崇玄馆,世上又有谁能够对付得了他”

韦将军扭头左顾右盼,赵黍见他如此,弹出一道符咒:“我已经收拢周围声息,韦将军但说无妨。”

“这样也好。”韦将军斟酌片刻:“贞明侯觉得,国主要对付梁国师,会没有高人相助吗”

“高人”赵黍问:“莫非是东海剑仙鸿雪客”

韦将军摇头:“鸿雪客那等出世高人估计不会帮忙,但东海并非只有鸿雪客。”

赵黍知晓东海之中不乏出世遁隐的修仙高人,只是这类人物既然选择远居海外,显然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牵扯进昆仑洲的纷争。

“不知是哪路海外高人,足可让梁国师忌惮”赵黍试探着询问。

“幻波宫,贞明侯可听说过”韦将军笑容神秘。

赵黍皱眉:“有所耳闻,但所知寥寥。”

“传闻当今后戚周家,就是东海幻波宫的后人。”韦将军说道:“而且不止于此,幻波宫与东海各家水府也有密切往来,他们缔结盟好,已经让崇玄馆无法从东海水府获得灵材珍宝了”

赵黍心下暗惊,类似的状况他曾听姜茹提及,不过当时她只是说崇玄馆近来获取的水府奇珍数量远不及以往。现在细想,恐怕就是幻波宫暗中推动的结果。

“幻波宫与东海各家水府这是打算插手昆仑洲了”赵黍将信将疑:“不是我眼高于顶,只是这些远居海外的修仙之士,未必经历过五国大战那样的淬炼磨砺,即便有三五个修高功深之辈,真到了斗法厮杀的场合,反倒会乱了阵脚。梁国师斗法本事我算是见识过的,光靠人多势众,远远胜不了他。”

韦将军笑道:“这回可算是贞明侯你看错了。东海并不是什么太平世道,各家水府宗门也要抢地盘的。一些岛屿上的番邦土人,照样打打杀杀。也许他们风俗习惯与昆仑洲不同,但绝不是温吞闲散好欺负的。”

不知为何,听到这话的赵黍有些失望:“我原本还以为,栖身海外仙岛的高人都能安享清静太平。”

“但凡有人,就有纷争,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太平日子。”韦将军劝慰道:“贞明侯这一路开坛巡境、削平群豪,你的心思我也是明白几分的。按说这种挖土修堤这种苦差事,无需馆廨修士参与,但你还是竭力而为,甚至因此耽搁正事。”

“救民于水火,才是正事。”赵黍望着天上渐渐飘散的乌云,自从赞礼官的纲纪法度瓦解之后,他便不能直接策动天地之气,而是要向梁韬借法。所借法力深广几何,要看自己与青崖仙境法脉勾连深浅程度。

只是过去赞礼官的纲纪法度以济物利人为宗旨,赵黍心性也是以此立基,如此上格天心,便能策动天地之气,把握造化之功。

而青崖仙境的法脉是以仙家清静为根基,加上梁韬意图独掌天地气数的心境,这使得赵黍不太能契合玄理,因此行法运用总觉得隔靴搔痒,难尽全功。

如果置身福地气窍还好,可要是失了地利辅赞,赵黍的法事之功便大为减弱,以至于祈晴收雨也只有几日灵验。

其他人十分敬佩赵黍的科仪法事,可他明白,自己的法事之功反倒不如过往。至于说梁韬给赵黍许诺未来师君之位,能不能成尚且难以预料。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2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