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33章 火炼双金睛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于二哥也忍不住说道:“世上研习科仪法事的修士术者不少,我还没见过几个能做到这样的。当时我看不分明,却也觉得天地间气机皆被坛场所牵动。尤其是那诛邪雷霆,堂皇煊赫,在殄灭邪祟妖氛上有旁人难以比拟的威势。”

怀明先生沉吟片刻,扭头问:“景明,你怎么看”

“于掾佐所言不差。”景明先生点头说:“我便是感应到山外阴阳之气受到催动, 于是运起烛照之功,隐约窥见云中有将吏兵马罗列,格局严整。”

“召遣之法,不足为奇。”怀明先生言道。

“没那么简单。”景明先生摇头说:“那种气象格局,我只在天夏朝赞礼官身上偶然窥见过。”

赤云三老之中,景明先生年寿最长、阅历最多,赤云都内传承的玄功术法,大多是由景明先生推演创制。

即便赤云都中不讲究尊卑位份,但在术法一途上,无人会质疑景明先生。

“天夏朝赞礼官”怀明先生若有所思。

景明先生言道:“于掾佐,你好像还有话说。”

“我在跟踪赵黍时,曾经遭遇暗袭。”于二哥表情认真:“对方施展一种以气化墨的术法,掩藏身形之余,还能发出剑影伤人。我未能看破对方形容,不想引来注意,只能匆忙土遁离开。”

“这说明除了你,还有人跟踪赵黍。”怀明先生言道:“我先前收到消息,不少地方豪强大户私下悬赏赵黍,华胥国的妖邪之辈都盯上了他。加之他如今在兴隆县诛邪伐庙,蒹葭关周围郡县的鬼神精怪恐怕都要躁动不安了。”

于二哥挠头问:“难不成对方把我当成争抢悬赏的妖邪同党了”

“兴许只是某些厉害人物的手下。”怀明先生揉搓茅草,目光望向南方:“如今九黎国的各路妖邪也在蠢蠢欲动,赵黍身为武魁军长史,如果能够将其斩杀,对九黎国进军也有好处。”

“不过除了伐庙诛邪,赵黍主要公务应该是筹集军需钱粮, 据我所知, 兴隆县内的大户甚至被赵黍扣押在府衙中, 要求拿出钱粮才肯放人。”于二哥说道。

怀明先生问道:“当地县令呢他会准许赵黍如此行径”

于二哥笑着说:“兴隆县令在赵黍召雷伐庙的同时,立刻就被兵士拿下了。”

怀明先生一挑眉:“动作倒是没有半点拖泥带水,这等凌厉路数,不像是那些高门大户养出来的世家子。”

“我回苍梧岭之前还多探听了一些消息,得知武魁军目前正在处置青岩郡一带的地方官长。”于二哥补充道:“赵黍不光扣押了县令,在离开兴隆县时还遇上了前来问责的青岩郡守,一通斗法过后,郡守本人也被赵黍拿住,带着兵丁押回郡治。”

“青岩郡守楚孟春此人本事平平,无非是仗着父祖留下的法宝。”怀明先生眯起火光炯炯的眼眸:“我明白了,他们武魁军是借筹集钱粮军需的名义,替国主扫除本地崇玄馆势力。”

于二哥说道:“别人怎么做我不好说,但我暗中观察赵黍的做法,发现他筹集钱粮,并非朝着平民百姓下手。”

怀明先生沉默不语,景明先生话中带有笑意:“于掾佐,你莫非觉得赵黍此人可以延揽入赤云都”

于二哥表情谨慎:“像这种人,恐怕不会乐意。”

“他这种身份的人,要加入赤云都,不可能只凭乐意二字”怀明先生直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能因为赵黍曾经有过诛邪伐庙的举动,便忘却他仍是华胥国的朝廷官吏,何况他还有爵位在身。”

“但是”于二哥还是说:“赵黍甚至提醒侨张村朝廷将要征丁,若不是有关怀百姓之心,他完全没必要这么说。”

怀明先生笑道:“也许是在苍梧岭呆的久了,你们不曾见识过公卿贵胄邀买人心的手段。略施小恩小惠,以此讨好民心,古往今来不乏此辈。

他赵黍提前告知要征丁,可最后不还是要征丁么我们这些年对蒹葭关一带的军备兵事也摸出个大概,真要论人数,高平公镇守这些年,麾下兵马可曾少过

但最终这些兵丁又到了何处不还是去给高平公和地方豪贵务农做工如果赵黍他们真的有心,不妨让高平公和各地豪族献出部曲、缴还兵丁,然后再严加操训,何至于战事临头才额外征募”

于二哥低下头去,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天真短视了。

怀明先生接着说:“还有,你说赵黍跟县城大户筹集钱粮,那我要多问一句,这些大户豪强,又是从哪里挣到这满仓钱粮”

于二哥无言以对,怀明先生言道:“说到底,华胥国满朝公卿只想做那天上人,舍不得让手脚沾上尘土,若是百姓没有钱粮,便从豪强大户手中抄掠。

而后又养出下一批豪强大户,等瓜熟蒂落,再派人收割。赵黍无非就是这么一位摘瓜之人,至于他自己是两袖清风抑或满嘴流油,这根本不重要。

何况如今赵黍种种举动,背后皆是他们华胥国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又有多少出自他的本心你真能了如指掌么”

于二哥神色茫然,一旁景明先生则说:“怀明,你这番话未免苛责太过。没必要强求世人个个与我们同道。朝堂为官无非清廉、贤能为上,能做到如此便已是有利一方。

倘若赵黍确实怀有爱护百姓之心,我们也不宜将他远拒千里之外。这种人确实未必会赞同我们赤云都,却不妨碍我们与他结交,哪怕多一个探听消息的路子也是好的。”

怀明先生深吸一口气:“是我过激了,既然这么说于掾佐,你来负责此事,如何”

“啊”于二哥没听明白。

“如今武魁军接管蒹葭关,我们也需要有人摸清他们的状况。”怀明先生言道:“虽然关城之中有我们的人手,但一直缺乏能够接近军中高位之人。”

于二哥略有迟疑:“怀明先生是希望我去赵黍身边探听情况么只怕赵黍不会信任我这个外来修士。”

“你不用亲自上。”怀明先生言道:“武魁军不是要征募兵丁么那肯定要从各地村寨下手,我们的人便能趁机加入其中。你挑选几个适合的,试着接近赵黍,探探他的口风。”

怀明先生给于二哥几句嘱托,在他告辞离开前,拿起手中刚刚编好的背篓:“你路过山下东田村时,把这背篓送给刘小妹,她刚生了孩子,又要忙着下地干活,不好照顾孩子。送个背篓,也让她省心。”

于二哥接过背篓,笑道:“怀明先生手艺真好,什么时候给我也做一个。”

“去去去以前我让你们每人至少学两三门手艺,结果都是敷衍了事,我还等着你给我打草鞋”怀明先生不耐烦地晃着一对赤脚。

景明先生则笑道:“于掾佐你不用听他胡说,以前多少人给他送草鞋,结果他转手就送给巡山的军士,说他们才是靠腿走路的。”

“你少说两句会哑巴吗”怀明先生朝着于二哥摆手驱赶:“走走走该干嘛干嘛去别成天杵在我面前,我不是富户老爷,没钱打赏你们”

于二哥不住微笑,朝两位先生行礼后,带起背篓离开白茅场。

等于二哥离开后,景明先生言道:“你太激动了,小心又教出一个杨柳君。”

怀明先生阖眼叹气:“我只是不想重蹈覆辙了。上一次软弱疏忽,赤云都付出了多少代价”

“可是杨柳君的结果如何盲目冒进,又牵累了多少人”景明先生按着蒙眼布,有丝丝血液从缝隙渗出,见风顷刻如沸水蒸腾消散。

“我听说过赵黍,他是张端景的学生吧”怀明先生言道:“张端景当年巧舌如簧,劝我们归附华胥国,后来又是他暗中协助杨柳君在星落郡举事。

如今想来,我们赤云都落得如今下场,皆与他息息相关,我是否要质疑一句,张端景从一开始便不怀好意。”

“不必迁怒。”景明先生言道:“当初瞻明在东胜都遇劫,还是他最先暗中传讯,这才能让我们及时带人撤离,尽量减少伤亡。他要是不怀好意,当初就会与崇玄馆联手围剿了。”

“你有没有想过,张端景只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同时还要装作好人”怀明先生话中带有几分怒意:“星落郡一役,神剑分明已经铸成,但他私藏不用,到底怀有怎样目的,我们一概不知

现在派自己学生来到蒹葭关,里面又存了怎样谋划这种紧要的事情一句不提,我们还能够信任他吗”

“我还是相信他。”景明先生语气坚定。

“你又看到什么了”怀明先生不免怀疑:“十年前遭逢剧变之际,你自称看见了丹陵火府,双眸受到点化,从此不属凡胎。两颗眼珠子夺眶而出,化作炎精打入苍梧岭地脉,成为封山召云法的根本灵文,这才能挡住梁韬。”

“当真讽刺。”景明先生轻抚蒙眼布条:“我们三个当年见证宗门衰败、苍生苦难,对仙道生出厌弃之心,认定成仙得道俱是歪理邪说。偏偏在危难关头,让我看到了丹陵火府,受洞丹元君点化。”

怀明先生不掩谤斥言语:“在我看来,这帮天上仙家不过就是一群冷眼冷血的非人异类。那位洞丹元君放着赤云山传承衰败不管,偏要指引我们这帮离弃传承法脉的旁门左道。

在我们最绝望时,落下一丝救命甘露,仿佛就是好奇我们还能挣扎多久,完全就是顽童耍闹之心若真是顽童还则罢了,得道仙家仍是如此玩心,可见他们卑劣到何种程度”

“我不认为洞丹元君的点化是随意耍闹。”景明先生言道:“我虽失双目,却深感过往盲目短视。张端景得神剑而不用,并非藏私,而是不愿孤注一掷。梁韬命数如飞龙在天,眼下正是最鼎盛强旺之际,仅凭神剑没有十足胜算。”

“飞龙在天”怀明先生笑出声来:“鸠江郑氏败落,现在国主借武魁军清扫南方郡县的崇玄馆门人子弟,你管这叫飞龙在天”

“命数之事玄妙难测。”景明先生稳重言道:“在你看来是仙系血胤与崇玄馆初现衰败,焉知这不是梁韬要割舍的尘世牵累而且我察觉梁韬正在酝酿一场大动作,为此可以在表面上主动示弱。”

赵黍站在坛场中,高举令牌。

坛场内外风势不定,使得四周降真馆修士必须要扶稳旗幡,以免往返的箓坛吏兵失了路引道标。

常人肉眼无法洞悉明察,赵黍此刻正在召遣箓坛吏兵搜查鬼神,然而花了半天功夫,仍然没有发现青岩郡治所石英城一带的鬼神精怪。

“看来是舍弃神坛,逃之夭夭了。”赵黍不得已召回吏兵,撤去坛场。

见赵黍未露愉悦神色,贺当关问道:“赵执事没找到那位白杖公么”

白杖公是青岩城隍,但情况跟劳三千不同,早在天夏朝便已是祀典正神。

可是等赵黍押着楚孟春来到石英城后,发现城隍神祠之中并无一方地祇降附的气息,几次做法勾招都毫无感应。

显然赵黍在兴隆县的举动,对青岩郡一带鬼神精怪带来极大震慑。他们没有与赵黍硬拼到底的打算,而是毅然舍弃神坛法座,让赵黍无处可寻。

如此一来,韦将军就能让兵士们心安理得查抄这些神祠庙宇,将妖邪尚未带走财宝一并充公,那些庙祝也被统统下狱,等候发落。

赵黍其实有些无奈,毕竟这么做还是让妖邪得以逃脱,可韦将军却对赵黍十分满意。

等赵黍回到落脚之处时,就看到韦将军让人送来的两个大箱,一个装着金玉财帛,一个装着各色灵材法宝,都是从石英城本地查抄获得,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直接从楚孟春宅邸庄园中抄出。

“这动作可真快啊。”赵黍大为感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