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88章 坚志不可夺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怎么拐走一个姜茹不够,还要把荆实收入囊中么”梁韬问道。

赵黍望着远处江河粼粼波光,几点白帆点缀摇曳,他笑着摇头:“我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国师大人还不清楚么常人寻欢作乐之举,我一贯不看重。”

梁韬却言道:“如今我可不敢说对你了如指掌。”

“国师大人何出此言”赵黍拂袖而坐,一旁姜茹端来各式茶具,小心摆弄。

“你可是天夏朝赞礼官的传人,举手投足有天地助力、纲纪赞功。”梁韬说:“南土妖神招来孛星,竟也被你轻易逼退,我自认没这能耐。”

“国师大人有移山填海的仙家法力,何必自谦”赵黍摆手道:“至于孛星逆回一事,不正是得益于国师大人投符入地、斡旋造化么我不过是借国师之功,狐假虎威罢了。若是有谁看不懂这点,可谓盲目愚昧,当真不值一哂。”

“明人不说暗话。”梁韬并未受恭维而喜:“我要做的事,你看懂了多少”

赵黍正色道:“通过洞天云篆,改易地脉气数,同时借我赞礼官的科仪法事,由内而外动摇天夏朝遗留的纲纪法度,对不对”

梁韬微微点头:“不错,说出这番话,可见你确实领悟个中奥妙。只是我很好奇,你既然身为天夏朝赞礼官的传人,我这么做,伱难道不生气”

“为何要生气”赵黍反问:“国师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我是赞礼官的传人,可不代表我要复辟天夏朝啊。我出生的时候,天夏朝都灭亡多少年了”

梁韬认真道:“你知道我说的不是天夏朝。”

“哦,你是说赞礼官所设的纲纪法度”赵黍笑着问:“如今这世上还有几个赞礼官就剩我这么一個传人,难不成还指望能复兴往日风光我还没傻到这个程度。

兴衰存亡,乃是物理常情,该消亡的东西,不会因为竭力挽留而能延续。再说了,赞礼官所设的纲纪法度,早就衰败不堪。若真是坚不可摧,也轮不到我这个小辈来破坏啊”

梁韬表情微妙:“我还以为,你会期盼着能够复兴赞礼官往日荣光。”

赵黍思量一阵,说道:“如果是以前,我还真有这点想法。可是在蒹葭关那段日子,我忽然明白,仅凭科仪法事也远不足以成事。”

“别人要是听到这话,估计会觉得你骄矜自傲,却偏要故作伪饰。”梁韬一笑。

赵黍问道:“国师大人,你知道我在蒹葭关每日处理公务,面对最多是什么吗”

“无非粮秣军需之类。”

“差不多。”赵黍叹气:“更确切来说,是无数账册簿籍、案牍公文。每天后方军粮几时送到运往前线剩下多少为了保证粮道畅通,是否要在新占之地建设中转仓站

若要新建仓储坞堡,难免在当地征发民夫,如此一来又要安抚百姓,肯定不能放任兵士抄掠你看,这些东西有哪一样,是能够用科仪法事解决的”

梁韬没有接话,赵黍像是大发牢骚般继续说:“何况天夏朝的术者多了去了,咒禁生、秘祝官、占候师、堪舆师又不是只有赞礼官。我一个人要是真能成事,还要等到今天么

外行不懂,我以前也不懂,真以为天夏朝有这帮术者就能横行无忌。可是等自己亲自主政一方,才明白军国大事需要无数人参与其中,要每个人各司其职。

那些看似风光的修士术者背后,要大小官吏调度人力物力,也要千万百姓劳作奉养,这里面的各种难处,科仪法事都不顶用”

赵黍这些话不完全是为了诉苦,他明显察觉到梁韬对自己生出猜疑之心,原因为何一时难明,或许是傩面剑客出手解救自己,或许是人间道国越见眉目,梁韬对赵黍的防备越深。表达出部分真情实感,或许能让梁韬免去部分猜忌。

梁韬听完这番话,淡淡道:“科仪法事当然不是无所不能,那些俗务自然有别人料理,是你自己揽事上身。”

“俗务国师大人这话真是轻飘飘啊。”赵黍感叹:“我想问一句,未来道国,究竟是在拔俗超尘的洞天,还是在声色饮食的人间”

梁韬微露笑意:“既在天上,也在人间。”

“国师大人,我不是在跟你扯什么玄机。凡事落到实处,总归要靠人去做,清谈玄论不顶事啊”

赵黍扶额怒斥,他必须要装出一副痛心疾首,表露出自己对人间道国的重视,让梁韬认为赵黍真心把人间道国看成自己的事业。

“你现在就替人间道国设想未来,会不会略显着急”梁韬反问。

赵黍急得敲桌案:“我怎么能不急乡野村夫秋收之后,尚且会考虑为来年播种和青黄不接时备足存粮,人间道国如此大业,理应提前做好准备”

“那你倒是说说,要做什么准备。”梁韬丝毫不急,端起姜茹奉上的香茗,闲坐品尝。

赵黍起身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你们崇玄馆有骠骑将军,军务戎事用不着我多说。倒是祭祀一项,人间道国将奉祀何人青崖真君么”

梁韬忽然问:“就不能是我么”

这话一出,旁边姜茹动作一顿,险些打翻茶具。赵黍瞧了她一眼,面不改色地说:“国师大人,我冒昧一句,历来祭祀,以天地祖宗为重。天地有覆载育化之功,祖宗有生身授业之恩。

你也只是青崖真君的传人,不宜僭越。而且你们崇玄馆祭祀青崖真君,是因为你们受其传道授法之恩,可世上其他人与之并无承负干系。妄设祭祀,不合礼法。这既是冒犯青崖真君,对人间道国也无好处。”

“那你有什么打算”梁韬问:“难不成要在人间道国祭祀皇天后土”文網

“有何不可”赵黍笑道。

“原来你想行鸠占鹊巢之举。”梁韬发笑:“你要将人间道国当成重振纲纪的资粮这等野心未免太大了”

赵黍沉默片晌,如今的他早就舍弃这种妄想了,这么说其实是为了误导梁韬对自己的看法。

“皇天后土不行,那就以天地为名。”赵黍说:“不塑神像、不立牌位,焚表祭天、埋简礼地。这总行了吧各项法仪都可以按照崇玄馆的法脉传承来重新排布。而且除了天地主祀,还有附祀之位,青崖真君可以位列其中,国师大人紧随其后,如何”

梁韬放下杯盏,神色严肃:“赵黍,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赵黍后退半步,似乎被吓住了:“国师大人,我这是一心一意为了大计着想”

“我知道。”梁韬忽而一笑:“但我总觉得你在耍什么心机。”

赵黍当然在耍心机,可即便被点破,他也不慌不忙,反驳道:“什么心机如果给自己筹划未来也算心机,那天底下还有谁不是耍心机的

国师大人,你可知人间道国一旦开始,便绝无退路可言,任凭你怎么解释,华胥国内必定要有一场大乱。此时外人还不知你我往来,但以后事情公之于众,你是不怕别人找麻烦,可是我怕啊”

这话找不出半点问题,也是赵黍目前的顾虑之一。他协助梁韬推动人间道国,跟梁韬有仇怨的未必能报复他,却可以对赵黍下手。

“不必跟我叫苦连天。”梁韬直言:“王、楚两家的长辈,恨不得将你撕成碎片。若是没有我,你以为你自己还能在此地安享清福吗”

“莫非是楚侍中”赵黍很清楚,自己在青岩郡的行为,让崇玄馆在地方上的势力大受打击,肯定会引起报复。只是赵黍也仗着自己与梁韬关系,做起事来毫无顾忌。

后来梁韬让梁晦送来一盆花卉,一株四蕊,赵黍剪去其中三朵花,其用意便是暗示梁韬崇玄馆以永嘉梁氏为主,将另外三家蚕食并吞。

如今崇玄馆的楚氏子弟以当朝侍中楚奉圭为家主,若论修为法力,其人肯定不能与梁韬相提并论。但是仙系四姓中,楚氏人丁最旺,甚至有好几家分支,诸如宜安楚氏、越浦楚氏、檀岩楚氏等等,以至于崇玄馆子弟受任地方官长,大多是楚氏出身。

崇玄馆的确人多势众,但也绝非铁板一块。只是永嘉梁氏武德最盛,朝中有梁韬、边关有梁豹,自然凡事以梁氏为尊。

仙系四姓利益一致,彼此相安无事。可要是彼此起了冲突呢

赵黍发现,人间道国这件事,仙系四姓其余三家恐怕并不清楚。而且永嘉梁氏看似尊崇,但大多数人手被牵制在拒洪关,梁韬就算分身有术,也不能面面俱到,许多事情也要靠下面的人手去做。

为了获得另外三家的支持,梁韬对三姓子弟在地方上多有放纵,在朝中以国师之威加以庇护。

赵黍忽然想起,当初在石英城时,梁韬在楚孟春的庄园找到十几坛太黄煎玉酿,这种珍贵灵药,楚孟春每年只往地肺山送一坛,连梁韬都大呼贪心。

可想而知,另外三家的子弟也有各自利益,并不完全像永嘉梁氏坦白。而即便强大高深如梁韬,也没法掌控全局。

从东胜都到青岩郡,表面上是国主借赵黍来打压崇玄馆,可梁韬也在利用赵黍来打压另外三家。现在鸠江郑氏已经倒了,梁韬没有选择死保郑氏,王、楚两家又将如何自处是否会处处仰仗梁韬

偏偏梁韬要做的事,不可能仅凭独自一人能成。分布华胥国各地的福地坛场,无论如何也要崇玄馆子弟来护持,永嘉梁氏人手不足,就必须借助另外三家,不可能与他们彻底撕破脸皮。

同样,另外三姓也不敢跟梁韬正面死拼,但这不妨碍他们用尽各种手段来搪塞敷衍、推诿卸责,迫使梁韬做出些许让步,这还是有办法的。

所以前些日子,朝廷里参劾赵黍的并非旁人,恰恰是侍中楚奉圭为首的一批官员,他们这番举动其实存了试探梁韬的意思。

赵黍也觉得可笑,人间道国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整个崇玄馆能够获得巨大利益。但细究起来,原本仙系血胤四姓世家并称的格局,立刻会转变成梁韬与永嘉梁氏的一家独尊,彻底压服另外三家。

这并不是说另外三家一无所得,只是相比起未来更大的机缘,人们未必会舍弃眼前已经掌握的利益。何况人间道国即便在其他修士看来,也近乎是异想天开,哪怕是赵黍凭着赞礼官家学,也是半信半疑,崇玄馆其他人未必相信梁韬能够做到。

“大家族也有大家族的难处。”梁韬感叹起来:“青崖真君虽然是四姓共尊仙祖,但梁氏早年间曾经衰败过。而且时日一长,故旧情谊便比不上利益算计。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何我不能处在配飨附祀的位置上。名不正则言不顺,礼法之事,你比我更清楚。”

“你一定要将自己摆上主祀之位吗”赵黍再问一次。

“不错。”梁韬点头,语气不容置疑。

赵黍仍旧劝说道:“你可知这里面承负牵连有多重我知你修为高深,但这种事不是开玩笑的你一旦登上那个位置,苍生信愿滚滚而来,你承受得住吗蒹葭关出现的那条大蛇你应该也见到了,那便是受到信愿染化的下场你是仙家高人,本该追求逍遥超脱,何苦沉沦其中”

梁韬鹰眉轻挑:“你觉得我不如那条大蛇”

赵黍不答话,梁韬言道:“幽烛不过是丰沮十巫凭空构造而出,强行染化先天神圣,使其具备独私灵明,哪里比得上久经凝炼的仙家真灵你境界未至,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好。”

其实赵黍这番劝说,并不完全是为了掩饰,他的确试图劝梁韬放弃人间道国,与其到最后大乱滔天,如果梁韬肯主动思退,那将是无数生灵的幸运。

奈何匹夫不可夺志,梁韬的宏图伟业,又岂是赵黍几句话能够说动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5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