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03章 仙家思隐逸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老师您答应他了”

金鼎司中,赵黍与张端景单独相处。在得知老师打算协助梁韬之后,赵黍差点以为自己在做梦。

“我没搞错吧难不成老师您是为了敷衍梁国师才这么说的”赵黍又问。

张端景摇头说:“我并不赞同人间道国之论,但梁韬要你协助排布科仪法事,此举或可长保家国安宁。”

赵黍心下嘀咕,其实当张端景打算亲自与跟梁韬见面时,他心里反倒是有底了,认定老师要替自己出面回绝梁韬。

可结果大出所料, 张端景居然答应了梁韬。以赵黍对老师的了解,他向来厌恶崇玄馆的仙系血胤、世家高门,在朝堂上屡屡与梁国师针锋相对、毫不相让,这些也是朝野皆知。

不过张端景的态度,尽管让赵黍有些反应不及,却也在情理之中。赵黍一样是对梁韬的人间道国心存疑虑,然而用科仪法事护国安民则未尝不可。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应付梁韬这位即将成就仙道的国师高人了。

“你觉得此事可行否”张端景问。

赵黍沉思说:“要以科仪法事统摄华胥国天地气机、鬼神群灵,绝非易事,但并非完全不可行。我在星落郡曾有尝试,不过那时候仓促为之,就算得了城隍地祇协助,还是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要是再选某地郡县,让我重复验证,或许会更好。”

张端景微微点头:“好,此事我会想办法。”

赵黍见老师这么轻易便应承下来,也不好再说什么。张端景则言道:“法仪之事不宜声张,你眼下先专心处理金鼎司。”

“连安阳侯也不能知道”赵黍问。

“不错。”

“知道了。”赵黍见老师神态认真,不敢疏忽。

“把解忧爵拿来给我看看。”张端景又说。

赵黍递出酒爵,问道:“我之前试了一下,虽说能聚敛些许清气, 但远不如在梁国师手上那般, 可以凝炼高天清气化为仙酿。”

张端景捧着晶莹酒爵端详片刻,言道:“此物确为仙家法宝,只是你的修为法力不足以尽显其妙。就算凭咒诀运用,也不过勾招丝缕清气,助益吐纳尚有不足,充其量用于点化符墨。”

“也不知是哪位仙家炼制出这等法宝勾招清气吐纳修真,居然还要做成酒爵模样。”赵黍问道。

“我亦不知。得道仙家未必名留史册,何况自古以来,修仙之士大多隐逸、行迹莫测,若无法脉明确的传承谱系,岁月迢迢,大多不为后人所知。”张端景对着解忧爵抬指空书几笔。

赵黍不禁疑惑:“可梁国师好像不是这样的人,他别说隐逸山林了,华胥国十处敲锣九处有他。如果他就是一位权臣还则罢了,但他明明修为高深,离飞升成仙只有一步之遥,这样的高人不是应该以隐修避世为上么”

“你可知修仙之士为何要避世隐修”张端景问道。

赵黍说:“不论何等玄功妙诀, 皆以清静为根基,此乃玄门仙道第一要义。隐逸避世, 主要便是为了捐弃尘劳, 回避俗世纷扰,如此方可静心调息、收视返听。更不用说人间城廓市井难免沾染污浊,于吞吐清气甚为不便。”

“的确,对于初窥仙家妙法之人而言,若不肯远俗离尘,难免心神外驰、耳目烦劳,如此强习炼气存神,只会魂魄不安。”张端景说:“但这不过是第一步,若是清静功夫已深,寻常尘俗之扰不动其心,而行走世俗也能增长阅历、积功累行。”

“古往今来确实不少修仙之人出入红尘。”赵黍说:“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还是选择隐遁山林,像梁国师这样的终归少数。我看古人笔记中,就有一些主动下山入世的修士,结果却遭劫而亡。”

“性好清静者,自是不必多言。”张端景解释说:“所谓隐,乃是为自己留有余地。你在东胜都已有一段时日,觉得自己无法伸张,便是无有余地之感。因为你时时刻刻显露人前,言行举措皆受世情俗理所缚。”

赵黍问:“世情俗理的束缚固然是有,可要是我不顾一切强行突破呢”

“当你假设不顾一切之时,那便是有所顾忌了。”张端景盯着赵黍言道:“立身处世,凡有所为、必生余气,凡有所行、必有牵连。你所顾忌者,或是国家法度、或是他人目光、或是自我期许、或是承负祸福。

东胜都乃是人间一等一的繁华之地,世情俗理的勾绊牵累注定极多,你身为金鼎司执事,内有同辈修士嫉恨,外有敌国妖邪窥探。而你当初在星落郡彰显科仪法事之功,就免不了会被梁韬留心关注。”

赵黍有些明白了:“难怪老师您过去总说我张扬显弄,以前不解深意,现在总算吃到教训了。唉早知如此,还不如乖乖躲在怀英馆里,哪里会有如今这些破事”

张端景问:“要是没有切身体会,你真的会乖乖留在馆廨之中”

赵黍咬了咬牙,垂头道:“恐怕还是像以前那样,成天盼着要出门到处跑吧。”

“隐遁之妙,不在于藏身山林,若无隐遁之心,在山林中张扬术法、显耀气机,照样会引来妖邪精怪窥探作祟。”张端景言道:“高明的隐士,即便置身市井朝堂,世人也不觉其迥异非常,待人接物进退裕如,功成身退、以遂天道。”

“大隐隐于朝么”赵黍叹道:“可惜我做不到。”

“我也做不到。”张端景将解忧爵还给赵黍,难得轻叹:“有些事往往是要亲身经历后才有所悟,只是自身处境却退无可退了。”

赵黍微微一怔,随后说:“老师不是不能退,而是不愿退吧”

“何出此言”张端景问。

“国中馆廨多是以崇玄馆为尊,老师您若是想优游退逊,与梁国师同流合污就好,根本没必要处处硬顶。”赵黍苦笑道:“说到底,老师您还是希望能为民谋福,看不惯崇玄馆那一套。”

“谋福谈不上。”张端景说:“能谋得一条生路已是不易。”

“老师,我是否能帮上你”赵黍问道。

张端景点头说:“你已经在帮我了。”

相比起梁韬对自己的重视,赵黍一直希望能够争取到老师的认可。如今可以和老师共谋大事,比起旁人千百句恭维赞赏,更让赵黍感觉心下宽慰。

张端景离开之后,赵黍把玩着解忧爵,一个人躲在房间中不住偷笑。直到灵箫现身而出,神态淡然道:

“张端景确实擅长授徒传法。”

“当然,那可是我的老师。”赵黍一拍胸脯。

灵箫轻瞥一眼:“你这话是自夸还是夸人”

“世人常说名师出高徒,我成就越高,不就证明我老师本领高超么”赵黍笑道。

“张端景相较于梁韬,未必悟道更明。”灵箫一副超然之态,评断道:“梁韬并非隐修之士,他却能轻松应对世情俗理,两人器量终究有别。你当知晓,隐与避有所不同。有才有能而不彰显者,方可为隐;无才无能畏难而逃者,是为避。不是谁都有资格说自己是隐士,无能之辈遁入山林,与禽兽无异。”

赵黍撇嘴不语,灵箫说:“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梁韬志在天下,目光眼界早就超出东土一隅的华胥国,甚至对未来大争大乱提前做好防备。

即便是张端景,此次也不得不屈从顺服。实际上他不可能替你回绝梁韬,万一他无法参与其中,未来怀英馆才是彻底没了立足之地。梁韬所用乃是阳谋,并且算准你们师徒的心思,拿出大义之名,让你們无可回避。”

“这一手真够绝的。”赵黍叹道。

灵箫凌空飘游,衣袂轻轻拂过赵黍手中的解忧爵,赵黍几乎没有触碰之感。

“倒是别具一格。”灵箫神容清冷:“名为酒爵,实似鼎器,摄仙灵清气凝化成炼形玉液,也算给水法炼丹另辟蹊径了。”

“你是说,解忧爵其实是炼丹炉”赵黍问。

“形制不同,玄理却一。”灵箫说:“此爵不以五金八石、草木芝英为药物,而是直接采气调摄。若是料想无错,此爵乃是成就仙道之后为印证造化之功而炼制,用心设想与真元锁相类。”

赵黍好奇问道:“你认识炼制此爵的仙家吗”

“从酒爵形制看,炼器之人显然远在我成仙之后才入道修真。”灵箫言道:“何况这位仙家似乎将解忧爵遗留尘世、任其自然,估计没有弟子传人。”

赵黍说:“解忧爵能勾招清气,哪怕微弱浅薄,以清气点化净水,佐食木实黄精,久服可涵养五藏,连这点都不知道,贺家先祖估计也没多少高人了。”

“凝炼仙酿、点化符水,恐怕是浪费此宝妙用。”灵箫言道:“难得有此仙家法宝,倒是能布置清虚沐神阵了。”

“那个接引清气、养炼神魂的阵式”赵黍问道:“你当初不是说要用龟山玄岩或者昆仑玉当布阵台座么”

“以灵材台座布阵,是因为尘世清气匮乏。”灵箫言道:“不过现在有解忧爵,倒是不必担心了。你修为不足以发挥法宝妙用,那便借阵式助力,以此沐浴神魂、淬炼体魄。”

“我这算是时来运转了”赵黍忍不住说:“原本什么修炼福地、奇珍灵材都盼不来,结果现在全都有了,而且还大有富余。”

“时运胜于天赋,但往往一瞬即逝。”灵箫说:“你不要忘了,如今这些福地庄园、仙家法宝,都是别人赏赐赠予。时势一变,很可能就不再属于你。”

“明白。”赵黍端详着解忧爵:“梁国师能够如此专横猖狂,说到底就是修为法力足够高。”

“欲速则不达,修为法力是急不来的。”灵箫提点说:“专心修炼是好,但用意过重、强求功果,也许短时见效,却留下长久隐患,尤其是你眼下境界。”

张端景足踏五色云光缓缓落下,来到怀英馆中的藏书阁,几名馆廨生瞧见首座来到,躬身揖拜。

点头示意,张端景直入藏书阁地下深处,一名白发老翁倚杖昏睡,守在施有禁制的石门外。

“你总算回来了。”白发老翁抬起眼皮:“里面那位小姑娘的脾气可不太好,进去之后小心被砍。”

“知道了。”张端景脸色微沉,抬手掐诀,接连解除几道禁制,石门才缓缓打开。

进入内中,放眼并非昏暗,而是一处地下书库,四处悬挂云梁石灯,还有几名草人捡起地上书籍竹简,将其放回原处。

张端景刚刚站住,一柄古拙长剑便搭在颈上,身后持剑之人并未头戴傩面,显露出一张英气勃发的女子面容,眉眼间冷锐逼人。

“我说过,不准阿黍与梁韬往来过密。”持剑女子言道:“可你变本加厉,不光让他在都中任职,还令他置身朝堂旋涡,是嫌自己活太长了”

“我知道你关心赵黍,唯恐他身临险境。”张端景语气平直:“但他不可能永远平安无事,尤其如今华胥国形势越见凶险,以他才能注定要有所任用。而无论是我,还是赵炜、子良,乃至于赵黍自己,都不希望成为无能无用之辈。”

“参天巨树,因其有用,而遭斤斧之伐。”持剑女子呵斥道:“你就非要将阿黍卷进来吗我有神剑在手,为何迟迟不去斩杀梁韬”

“现在还不是时候”张端景难得恼怒,真气猛然一发,地下书库气浪回荡,吹得书卷翻飞,草人伏偃。

持剑女子剑锋微颤,张端景收敛性情:“梁韬要杀,但不是现在。他要办一件大事,关乎华胥普罗大众未来生路,我和赵黍也会参与其中。”

“你这是什么意思”持剑女子逼问道:“你还要算计到什么时候”

“经历过星落郡的交锋,我不会将所有胜算押在一柄神剑之上。此事非赵黍不可,如今只有他能获取梁韬信任。”张端景言道:“同样,也只有赵黍,才可能在梁韬眼下替我们做好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8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