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92章 宽怀放心胸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赵黍轻轻摩挲掌心,与老师张端景的谆谆教诲、灵箫的适时点拨都不同,祖父赵炜传授科仪法事堪称严苛。赵黍几乎是从记事起便要背诵各种经籍,一年四季抄录不辍,书符笔法也是从小练习,甚至要在没有火盆取暖的寒冬深夜握笔练字。

“镂刻性情、折磨精神,也难怪怀英馆没能重振赞礼官传承。”梁韬说道。

“你这话说的,科仪法事以严谨繁难著称,不下苦功去学,哪里会有所成就”赵黍摆弄书籍:“我小时候也不喜欢硬啃这些大部头,祖父有事出门就一定会到处撒欢,等他回来考校功课,又免不了挨一顿毒打。

可是等长大之后,修为渐增,科仪法事布置运用起来,才能明白祖父一片苦心。如果没有小时候的刻苦用功,我注定是泯然如众人,也不会让国师大人看中。”

“很多事,不全是靠刻苦二字能成。”梁韬淡然道:“有些人愚顽不化,就算是拿着鞭子抽打,也不见得有多少长进。”

赵黍蹲在地上,耸了耸肩膀:“人各有志、禀赋不同,有些东西勉强不来。即便是科仪法事,也不一定要研习之人贯通所有法仪科目,我只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改变。”

“什么改变”梁韬好奇问道。

“华胥国目前箓品升迁以积累功行为评断准则,这就难免给某些世家卿贵大开方便之门,使得一些修为浅薄、功行不足之辈,也能得授高品箓职,从而获得重用。”赵黍摇头说:“法箓庄重,岂可轻授如此妄为既是让法箓蒙尘,也无益于国家选拔人才、委以重任。”

梁韬闻言即明:“你是打算修改箓品之制”

“你的人间道国,未来总要人来干活吧不能只是任用身边熟悉之人吧”赵黍说道:“我是觉得,要如何评价一个人可堪任用呢既然人间道国要以科仪法事经纬纲纪,那日后授箓之士肯定也要研习科仪法事。

小到驱邪治病、摄妖拿鬼,大到收瘟禳灾、召将破敌,这些科仪法事灵验与否,便能衡量其人才干。我打算对照现有箓品,编订相对应的法仪科目,能研习有成并运用自如者,方能准许升授。”

梁韬沉默片刻,望向赵黍的眼神多了几分惊叹,语气却从容如故:“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我祖父就不说了,以前我在怀英馆,每个月都要考校术法功课,用功深浅,立刻就能试出来。”赵黍说:“于是我想,按照科仪法事的难易深浅,列出個大概次序,箓品升迁之前进行考校,如此一来,各人水平一目了然,断绝徇私偏私之事。谁堪当大任、谁尚需磨练,也能令世人明白,免得让无能之辈窃居高位、坐享其成。”

梁韬却说道:“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研习科仪法事的。”

“我知道。”赵黍点头:“可我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你精通科仪法事,当然只能想到这些。”梁韬笑道:“但若是科目考校不局限于法事一项呢就好比崇玄馆炼丹有九鼎九转之分,足可衡量一人的火候功夫。你当初在金鼎司设科选拔,不正是一个好法子么”

赵黍沉默不语,梁韬继续说:“设科选士,抑豪贵、制高门,这就是伱想法”

“选拔拥有真才实学之人,总比靠着门第家世上位,到了关键时候不堪大任、祸国殃民要好。”赵黍板着脸说。

梁韬笑道:“但你有没有想过,能够精研科仪、修持术法之人,往往也是家业丰厚。搞不好到最后,还是一群高门豪族把持上下。”

赵黍神色略显凝重,只好说道:“有些事并非一蹴而就,我也不指望自己临时想到的办法能够彻底改变世道风气。何况真要搞这个设科选士,对你的人间道国也是大有益处。你也不希望日后都是一群只会弄权敛财的无能之辈来管事吧”

梁韬想起了楚奉圭,点头道:“如此也好。”

见梁韬赞同,赵黍心里松了一口气,他还担心梁韬不能容忍这个安排。

“你既然来了,我正好有一件事。”赵黍说:“国主下令在国中各地布置坛场,由我带头选定具体位置。许多灵穴福地都在你们崇玄馆掌控下,我要如何出入其中”

“我已经让门人弟子做好准备,只要你去到,便不会有人阻挠。”梁韬说。

“就这么简单”赵黍颇感意外:“这会不会惹人生疑”

“近来我会对外声称要闭关清修。”梁韬说道:“只要我不露面,下面的人便没有靠山依仗。”

赵黍默默点头,国主下旨广设坛场、修订法仪,不亚于当年华胥国确立馆廨之制。此事堪比另起炉灶,一旦成功,足以彻底动摇崇玄馆的立足根基。

照理来说,如今崇玄馆上下应该都盼着梁韬能出面阻止。可他此刻“闭关”,崇玄馆如同失了栋梁支柱,人心必定离乱,气焰声势大弱。

而原本很多依附于崇玄馆的达官显贵、大小官吏,要是发现崇玄馆没了过往声势地位,立刻就会另行寻找可以攀附的对象。

这种状况早在赵黍离开蒹葭关后便遇到了,许多曾与崇玄馆子弟过从甚密的地方官吏,极力讨好赵黍,在他回朝路上各种厚礼迎送。

梁韬这么做,其实就是让赵黍能够毫无阻碍地在华胥国内布置科仪法事,比起国主旨意,梁韬这份信任才更加有用。

“还有此物。”梁韬取出一张舆图,赵黍接过之后,发现其材质类似绢帛,轻盈坚韧。

展开舆图端详片刻,看到其中华胥国山川形胜不足为奇,但运起英玄照景术,便能发现地脉走势、气机运转潜藏在舆图之中,好似一道极为繁复深奥的符篆。

“这是整个华胥国的地脉真形图”赵黍震惊非常,哪怕是他们赵家的赞礼官藏书中,也不曾记述有如此完备的地脉图录。

梁韬笑道:“此乃方舆极真图,与华胥国地脉彼此勾连交感,你每到一处坛场行法,以此图催动洞天云篆变炼化形,贯通各方地脉,融摄气机流转无碍。此图在手,堪比万神符诏,若逢犯坛妖鬼、不正邪祟,可随意打杀,百无禁忌。”

赵黍明白,这方舆极真图关乎梁韬的宏图大愿,能够拿出来给赵黍,便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

“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说来听听。”梁韬寻来椅子随意坐下。

赵黍看着符图,颇为入神,指尖沿着地脉一路划动,言道:“若想贯通各支地脉,必须在气机汇流之处开坛行法。华胥国南北山高、如擎天支柱,江河东流、似百气归宗,临近东海的福地,便如人身关元气海。”

“地肺山吞吐清气,安镇海陆,自然是方舆百气之宗。”梁韬说。

赵黍扫了图中东胜都一眼,忽然想到城北瀛洲岛,却没有多说什么。

“你是打算从南北两端下手”梁韬问。

“不错。”赵黍抬手虚划几笔:“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整个华胥国布置出北阳南阴的地盘格局。但阴阳并立缺乏化转之功,需要在南北两地分置相对坛场,以成阴阳互藏、阴阳相济之势,气机流转方能生生不息。”

梁韬不由得含笑点头,自己耗费多年才推演出的路子,赵黍刚看见方舆极真图便能想出,该说是术业有专攻,还是赵黍此人深得吾心呢

“南北分置坛场要设在何处”梁韬又问。

“北边我已经选好了。”赵黍一点舆图:“白额公洞府。”

梁韬微微一怔,赵黍继续观察,脸面几乎要贴上舆图,另一只手还在飞快掐算,口里念念有词,都是各种测算歌诀。

“南边这个灵台墟是什么地方”赵黍感觉有些眼熟。

梁韬言道:“是当年玄圃堂的宗门道场。”

赵黍心头一紧,脸上反倒露出疑惑表情:“玄圃堂我印象里那是一个擅长培植芝草灵药的宗门,几十年前就被灭门了。”

“当年玄圃堂有一株琼宇火枣,传闻乃仙家手植。六十年一结果,凡人服之,可尽祛九虫,修家服之,能解胞胎节结,有易骨炼髓之效。”梁韬一笑:“想必你也听出来了,所谓仙家手植未必是真,这琼宇火枣与瀛洲岛的琅玕神柯相似,乃玄圃堂祖师飞升后清气流注所化。

如此仙家奇珍难免引来妖邪窥探,自天夏末年的乱世以来,无数妖邪几次三番侵扰灵台墟中的玄圃堂,最终道场被攻破,门人死伤惨重,灵圃中的芝草被席卷一空。”

这些事赵黍早已从安阳侯处了解,他面不改色地问道:“那琼宇火枣呢”

梁韬摇头:“早就枯萎了,等我带人赶往救援时,发现此树花叶不存,只剩枝干,毫无生气。”

“于是你们就顺势把人家的道场占了”赵黍笑了一声。

梁韬毫不在意地说道:“玄圃堂弟子守不住宗门道场,怪得了谁”

“对对对,国师大人最讲道理了,才不会强抢呢”赵黍阴阳怪气一番。

梁韬笑着踢了赵黍一脚:“去你的赶紧干活”

“白额公洞府和灵台墟是化转气窍,但南北两极支柱才更重要。”赵黍继续盯着方舆极真图:“南极柱自不必说,就是角虺窟,想来你已经派人守好那里了。至于北极柱,应该就在蟠龙山,不过事关衡壁公,他是你们崇玄馆的仙将出身,未必会听我的。”

赵黍这么说,就是故意撇清自己与衡壁公的关系,以免梁韬生疑。

“你放心,我亲自去跟他说。”梁韬随意摆手:“那个衡壁公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但只要顺毛捋,便能对他加以利用。你拿着方舆极真图,他便会明白你的身份,不必顾虑。”

赵黍有些意外地眨了眨眼,他嘴上不说,却敏锐察觉到梁韬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对自己的态度,不似往日那般居高临下,如同盯着砧板上的鱼肉,总是一副挑挑拣拣的态度。

这种亲近,让赵黍心中打鼓,他算不准梁韬究竟是在装模作样试探自己,还是显露出什么真性情。

“说完地盘,那还有天盘。”赵黍轻轻吐气:“就算你不愿意主祭天地,但我习科仪法事就是以天地为盘,成经天纬地之功。这方舆极真图可以视作地盘汇总,那天盘便是要采炼星气,接引洞天法脉方能成就。”

“哦,难怪你在钻研星辰。”梁韬看到赵黍手边的百辰拱极论。

赵黍挠头说:“我近来夜里观星,发现有部分星辰的方位与前人记载有出入。但是这天盘排布,只靠我自己是做不到的。”

梁韬立刻明白了:“看来是要我亲自出马了”

“天盘排布不用急,起码要等我定好南北两极支柱再说。”赵黍言道:“天地盘格局布成之后,便是你登临气枢主坛,重定纲纪法度。”

“好,很好。”梁韬心中十分满意:“不愧是赞礼官传人,这么快就拿出大致方略。”

“这些都是大话,谁都能说。”赵黍言道:“可是在华胥国各地布置坛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都是细致繁琐的功夫,你别三天两头催促就好。”

梁韬拍着大腿笑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一天一封诏书要你出战的昏君么”

赵黍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梁韬掸衣起身:“不过你也要明白,我是不催你,宫中那位国主可不会让你一直蹲在东胜都著书立说。”

说完这话,梁韬飘然离去。赵黍看着手中的方舆极真图,灵箫言道:“梁韬变了。”

“我也看出来了。”赵黍说:“像他这样的高人,心性应该不会骤然变化。”

“也许是梁韬修为又有精进。”

赵黍只觉得不可置信:“他这等修为境界,还能随时精进么”

“到了梁韬那种境界,修为精进已不是单纯靠着岁月积累。”灵箫言道:“有时候几十年停滞不前,也许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让他回望来路,如此厚积薄发,豁然开朗,更进一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