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71章 出入公侯门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安阳侯的热情出乎赵黍的预料,他刚坐下,安阳侯便让奴仆唤来自家子女,与赵黍见面。

“世侄如今年岁几何”安阳侯问道。

“今年二十有七。”赵黍心绪不定地回答说。

“不曾婚配”安阳侯见赵黍摇头,朝一旁张端景言道:“张公,虽说修仙之人寿数绵长、晚涉婚事,但这个年纪尚未成家,恐有不妥”

张端景只是说:“馆廨之中,清修为上。”

安阳侯不掩埋怨之意,手拍大腿:“张公非是晚辈冒犯,您勤志大道,也不能耽误了年轻人嘛。何况自古以来,不乏夫妻合籍双修,婚娶成家也不妨碍同登仙道。”

张端景没有说话,这时就有两男一女来到,都是安阳侯的子女。安阳侯让他们与赵黍互通姓名,略作认识。然后说:“赵黍比你们年长,日后见到他,都要以长兄之礼相待,凡事多向他请教。若兄长有所教诲,要拿出十分恭敬之意”

赵黍越听越离谱,赶紧起身拱手:“侯爷不必如此小生实不敢僭越。”

安阳侯瞧了赵黍一眼,抬手将他按下:“又叫侯爷叫世叔”

赵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艰难扭头望向张端景,恳求老师帮忙解围,可对方只是坐着不动,连眼皮都没抬起。

“世、世叔。”赵黍强忍不悦,低声叫了一句。

安阳侯点头称是,然后让子女三人退下,这阵仗搞得赵黍坐不安稳。幸好安阳侯的子女都颇有教养,也就那个十六岁的小女儿偶尔偷瞧自己。

“张公,您今次要在都中停留多久”安阳侯问。

“尚未确定。”张端景言道:“你应该知道,怀英馆一向擅长祭造法物,此前星落郡剿匪,将士手执符兵破敌甚多,便是怀英馆所造。我有意向国主进言,专设一司,为朝廷制造各类符兵法物。”

安阳侯脸色一正,这种事紧要非常,理应在密室详谈、回避他人,可他瞧见旁边赵黍神色如常,心下便有几分明了。

“张公是希望晚辈争取该司主事”安阳侯问。

“是。”张端景言道:“你主管军器司,为朝廷督造兵甲,深得国主信赖。”

安阳侯则沉吟道:“张公有言,晚辈自当争取。只是让晚辈同时主管两司,国主就算愿意,旁人会怎么看恐怕会引来非议。”

张端景说:“我记得大司马的长子在你手下任事,就让他代理军器司,你转为新设司署主管。”

“这样也好。”安阳侯点头笑道:“对了,近来大司马家那位罗希贤风头正劲,国主召见过后,直接加封上骑都尉,而且有意让他主政一方,搞不好就是在星落郡。我记得此人也是怀英馆出身”

“这份功绩是他自己争取到的。”张端景平静道。

赵黍旁听到这番话,心中并无多少艳羡与喜悦。他发现自己与罗希贤渐行渐远了,人家父兄在朝堂之上各有任用,战场之上还有韦将军扶保请功,前途远景早有安排,也会从此迈上仕途,一步步登上高位。

赵黍想到自己,混来混去还是一介符吏,除了要想方设法找回真元锁,好像也没有多少远大志向。

“赵黍,你最近便留在安阳侯府。”张端景说道。

“是。”赵黍起身回答。

安阳侯言道:“张公放心,晚辈保证世侄在东胜都安然无恙。”

张端景微微点头,起身要走,安阳侯出言挽留,但对方还是告辞离开。

等张端景离开后,安阳侯对赵黍说:“世侄不必见外,往后就把这侯府当成自己家。我知你是修炼之士,不喜喧闹,已经让下人收拾一处安静院落,另外给你安排仆从,但凡缺少什么,开口便是。世叔我无缘修真,但那等天材地宝、灵丹妙药也能为你找来。”

安阳侯的热情让赵黍有些难以消受,不得已开口询问:“世叔,您与家父莫非有故旧交情”

“张公什么都没跟你说吗”安阳侯领着赵黍在府中闲逛起来,缅怀道:“我与令尊曾在军中共事,他最后是做到了飞捷尉,我那时候则是幕府参军。有一次我负责守卫粮仓,结果有熊国派兵偷袭,眼看就要坚守不住,还是令尊率精骑来救,这才保全性命,因此与令尊结交。”

赵黍的父亲死得早,而且常年在外征战,他基本是被祖父照料长大的,对父亲的战场功绩知晓不多。

然而越是了解父亲与安阳侯的关系,赵黍越不能接受母亲改嫁这件事。

“我知世侄心怀芥蒂。”安阳侯瞧了赵黍一眼,无奈道:“当年我曾与令尊有约,两人要是谁战死沙场,便将妻子儿女托付给对方照顾。只是张公将你留在怀英馆,不曾与令堂一同过来。”

赵黍脸上没有显露表情,他想起之前得知母亲死讯后,恍惚间好像梦到了当年的一些事情,母亲改嫁似乎另有用意,只是不知真假如何。毕竟梦境之事大多离奇诡谲,不能尽信。

至于说沙场捐躯、托妻献子之事,赵黍也不好指摘对方,五国大战厮杀正酣,人人都是朝不保夕,赵黍这样的家世出身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幸运。

战乱之时,很多夫家丧生的妇人为了自保,就是要携子带女改嫁别人,子女改姓都不足为奇。

然而发生在自己身上,赵黍就是不好受。偏偏安阳侯不是自己心目中预想好的恶人,这种热情款待,让赵黍更加不知所措。

夜色已深,安阳侯把赵黍送到院中,两人告辞,赵黍辗转难眠。

“灵箫,你有父母么”赵黍躺在床上,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

“有。”灵箫没有现身。

“他们是怎么样的人”赵黍转念言道:“你不想说就算了。”

“我父亲是族中武士,死于狩猎。”灵箫倒没有隐瞒:“我母亲是族中巫祝,原本也要将我培养成侍奉神灵的巫祝。”

“结果呢”

“我逃跑了。”灵箫很干脆地回答说:“上古之时,部族崇拜的神灵,大多是灵智浅薄的精怪。我不喜此类,于是逃离族群,在山林中做起了野人,食芝草、饮雨露,在蒙昧间忽有所感,一时朝明洞彻、虚中见独,不知不觉便迈入仙道。等我回过神来,尘世已过数十载,族群大部星流云散,母亲也被精怪所害。”

赵黍有些惊讶,问道:“你后悔吗”

“不后悔,这是我自己的选择。”灵箫直言。

“还是你看得开。”赵黍坐起身来,户外天色渐渐放光:“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既无用于实务,也无益于修炼,就是在这里自顾自地愁思苦想。”

“上古之时民生更为艰难,莫说温饱,仅是立足天地之间求存,便已穷尽身心气力。”灵箫言道:“而你并无这种困顿,思虑自然就多。”

赵黍叹道:“这种思虑百无一用”

说完这话,赵黍推门出屋,在院中伸展一番,习练导引吐纳,将种种无用思虑一扫而空。

待得身上出了一层薄汗,院外就有仆从轻手轻脚走来,瞧见赵黍立马恭敬道:“少爷。”

赵黍听到这称呼很不自在:“你们不用这样叫我。”

“侯爷吩咐了,您在府中一日,便如侯府少爷,我等下人要像伺候少爷小姐一般待您。”仆从低头道。

赵黍也想通了,在这些事情上没必要费心计较,何况人家也是好意。于是问道:“我想要去祭奠母亲,不知墓葬位于何处”

仆从赶忙说:“夫人阴宅安置城外东郊钟秀山,少爷不如先用早膳,小的让前院准备车马。”

赵黍点头道:“也好,你去办吧。”

仆从转身离开,片刻后另外一名仆从带着丫鬟来到,捧着水盆布巾来给赵黍洗漱净面,仆从言道:“少爷,您髭须稍长,若是整理一下,更显光彩,到了夫人灵前,想必她也会开心的。”

赵黍摸了摸嘴边一圈短须,也不反驳,于是说:“那就按你说的办。”

这些侯府仆从心灵手巧,刮须净面做得舒适利落。赵黍从小到大第一次享受别人伺候,初时还不太习惯,感觉就是几乎什么都不用做,说句话就有人帮自己料理好所有琐事。

洗漱完毕,丫鬟端来几套衣物。经过她们解释,赵黍才知晓东胜都中风尚甚多,出席不同场合,衣装打扮也有不同讲究。上到拜谒卿贵,下至冶游女闾,哪怕同样是出城,游猎与踏青都有差别。

赵黍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这些讲究比虫符鸟篆还要难懂。考虑到自己是去墓前祭奠,选了一件没有纹绣的青黑素服。

等赵黍处理完这些,安阳侯也来到了,笑道:“世侄往常也是起得这么早”

赵黍先是行礼问好,回答说:“怀英馆有服食朝霞的修炼功课,通常天没亮就要登上馆廨后山了。”

“怀英馆的日子挺清苦吧”安阳侯问。

“清苦倒谈不上,除了昼夜的修炼功课,还要研习术法,也有祭造法物、看顾丹鼎炉火的事务。一旦忙起来,我还嫌没有空闲读书。”赵黍言道。

安阳侯好奇问道:“有空闲居然是读书世侄平日没有玩乐嬉戏么”

赵黍想了想:“馆廨修士之间也有嬉戏,或是用纸人草马当成兵马,在空地上模仿战场厮杀;或者布气芒草,当成飞剑射出,比较准头法力。至于六博对弈也有,只是馆廨之中不准赌钱嗯,赌灵材符咒不算数。”

赵黍有些话不太好意思说,他在这些事情上本领极高,几乎是横扫怀英馆所有人,以至于大家都不喜欢跟他玩了,久而久之,赵黍只好在书堆里消磨空闲。

安阳侯听完微微发怔,笑道:“修炼之士果真不同凡响,不过东胜都怕是没有这些。”

赵黍摇头说:“我如今也没这些心思了。”

“听下人说,你准备出城祭奠”安阳侯问。

“是的,还请世叔准许。”赵黍言道。

安阳侯叹道:“我当然准许,只是希望你不要过于悲伤。”

赵黍用过早膳,安阳侯另外又派了四名健仆家丁驾车护卫,这排场让赵黍差点误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侯府少爷。

不过他并未失去理智,安阳侯如此重视自己,除了与父亲的生死之交,更多恐怕还是因为自己老师张端景。

从昨夜交谈得知,安阳侯负责督造军器兵甲,这等职司不可小觑,就连罗希贤的一位兄长也在安阳侯手下任职。

崇玄馆和永嘉梁氏威权甚重,但不代表其他人就只会服从。赵黍隐约看出,自己老师张端景在朝中也颇具地位,不是一个单纯的馆廨首座,与大司马、安阳侯这些人都有密切往来,彼此联络、相互支持,三言两语便能安排朝堂要职。

赵黍没有多想这些,坐在马车上,偶尔望向外面,世家大族的青瓦朱楼鳞次栉比,达官显贵的车马驰骋街面,也有披挂重甲、手持长戈的都中戍卫,巡逻戒备。

东胜都城北多高门深宅,显得安静幽深,马车出城之后,另有一片热闹市井,还有大量驮运牛马等着进城。

若论繁华,星落郡盐泽城完全不能与东胜都相提并论,此地哪怕市井小民也显得富足白净,街边百业兴隆。连兜售香饮的摊档小贩都是成群结队,甚至看见赵黍这边车净马高,就有小贩要主动送上新调制的香饮汤茶,为求高门大户的青睐。

要是在过去,赵黍肯定要凑热闹,但他现在哪里有这闲心

车马一路东行,将市井喧闹甩在后方,来到僻静郊野。东胜都郊外不是广袤农田,而多是都中豪贵的庄园别业,渡过河津后,来到起伏绵延的钟秀山,远望林木葱茏,附近几乎没有行人。

这里就是东胜都豪贵安置墓冢之地,山中还有为世家豪富守墓的部曲私兵。

按照指引来到墓园,其余仆从放下祭品后远远避开,就剩赵黍一人跪在坟丘前,寂然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9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