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45章 有鱼不随波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贞明侯,您需要的灵材已经全部送到。”

赵黍站在府院中,打开大小箱盒逐一清点,其中便是赵黍当初向梁韬讨要的行法灵材,没想到对方还真就送来了。

“数目不差。”赵黍点着头,望向那名身穿锦袍、腰悬黑文黄绶的崇玄馆修士,此人面容端正, 作态谦恭。

“道友名叫梁晦”赵黍问道:“不知与贵馆梁朔是什么关系”

“梁朔是在下堂兄。”梁晦言道。

“国师大人可是令祖”赵黍一时好奇,对方既没有梁韬那鹰眉隼目的威凛,也没有梁朔貌若好女的阴柔,形容气势反倒显得太普通了。

“惭愧,在下修为浅薄,让父祖失望, 让贞明侯见笑。”梁晦躬身揖拜。

“朔望弦晦, 乃指月相盈亏变化, 修仙之士借月相参悟周天气机升降浮沉之变。”赵黍说:“外丹黄白之学中,有偃月炉之说,非是实指,而是设喻水火运用精妙之处,使得丹华周回、凝交结合。

凡辈安炉设鼎,须依时按节、推气测候,分拆术数、准则铢爻,为求火候精准,还要日视土晷、夜瞻刻漏。然而外丹宗师洞察天地气数,深明阴阳寒暑之证、生杀盈亏之状,起火鼓风,能合百日一年气数变化于昼夜间。我要是没猜错,阁下之名应是国师大人亲赐。”

赵黍掰扯一通外丹话术,让梁晦两眼微放光芒。赵黍早就察觉到他身上一股挥之不去的炉火余气,想来是长年累月在丹鼎旁伺候炉火。

崇玄馆自天夏朝设立以来,得青崖真君传承,历代子弟中不乏精研外丹之学, 像梁韬这样斗法之威凌厉强悍的倒是少有。

而这个梁晦较之其他崇玄馆修士,也没有那种惹人厌烦的傲慢, 言行有些谨小慎微,估计在崇玄馆里也不如那位大公子梁朔备受宠爱。

“诚如贞明侯所言。”梁晦回答之后,转身从木箱中捧出一盆鲜花。

“这是何物”赵黍放眼打量,那是一盆长势奇特的兰花,孤峭泠然、拔俗清雅。

“此乃首座命在下赠予贞明侯之礼。”梁晦回答说。

赵黍仔细望去,这兰花一株四花形态各异。其中最顶上一朵花恣意绽放,似有攀天高举的凌空意蕴,左右两朵辅弼在旁,随风摇曳,最下面一朵低垂萎靡,生机不振。

“国师大人什么意思”赵黍盯着这盆兰花问道:“他是否还有别的话要说”

“首座让贞明侯自行处置,未有多言。”

赵黍默然不语,梁韬让人自己的孙子送来这么一盆兰花,无非是要试探自己的态度。一株四花,花开之态各自不同,应该就是暗指崇玄馆仙系血胤四姓世家。

“有话不肯直说,偏要搞猜谜。”赵黍不清楚梁韬究竟要自己做什么, 但考虑到武魁军雷厉风行扫荡了南方数郡的仙系子弟,崇玄馆肯定遭受到重大打击。

但如今梁韬身处境地却十分微妙, 与崇玄馆私下勾结的鬼神精怪,最终是被梁韬亲自诛伐讨灭,这份大功被他牢牢占住,绝不是市井传言说赵黍开坛巡境如何如何便能强行改变的。

国主要借此机会清算崇玄馆子弟,却不可能忽视梁韬这位国师的功劳。

而就算赵黍此刻不在东胜都,也很清楚朝堂之上肯定又是一场剧烈动荡,仙系世家都希望梁韬亲自出面保全子弟。

如果仅仅是保下楚孟春等人性命,那想来并不困难。但国主这次想要做的,恐怕是要彻底斩断崇玄馆对于地方官府的掌控,将官员任免的权力完全收归国主手中,不再受崇玄馆所制。

现今的崇玄馆早已不止是单纯的修真馆廨、山中靖室,其门人子弟遍及朝野地方,而且还有梁韬这么一位在世仙家撑持,晚辈子弟有所依仗,自然横行无忌、召聚众怒。

赵黍有时候在想,平民百姓眼中,究竟是崇玄馆子弟与淫祀妖邪,究竟谁更可恨

“花是好花,可惜缺少养护修剪。”赵黍忽然发笑:“既然是国师大人所赠,那我也不好坐视其枯萎凋残。”

言罢,赵黍提起青玄笔,凝一丝金煞,似手持短刃,轻轻裁下三朵花,只留下最上面绽放最盛那一朵。看着手中三朵残花,赵黍将其埋入盆中。

“国师大人日后若是问起,道友如实回复就好。”赵黍说“这盆花就交给道友代我照料吧。”

“在下记住了。”梁晦略一躬身,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根卷轴:“首座有言,他当年在蒹葭关投符设禁,恐贞明侯难解其丹章,请贞明侯参详。”

赵黍眉头微抬,接过这根紫锦作底、白玉为柱的卷轴,徐徐展开之后,便看见内中布满蝇头小篆,在卷面上竟如活物般游动盘旋,一时难以尽窥全貌。

“多谢国师大人。”赵黍收起卷轴,梁韬有时候确实大方,此等符箓经卷说送就送。

而且从名称推测,这份仙经恐怕与崇玄馆的九天飞玄紫气真文宝箓有密切关联,按说应该不准外传。

无论怎么看,赵黍如今都算是一只脚踏上梁韬的贼船,收下这份好处,自然也要有所付出。

“听说道友要留下”赵黍又问:“如今关外战事已启,城中并不安全。”

梁晦点头回答:“首座说了,让我前来协助贞明侯。只是在下本事平平,恐怕没法在战场上助阵。”

“没事,金鼎司眼下也急需人手。”赵黍取来一枚符牌,递给对方:“凭此令道友便能出入金鼎司,我顺便带你去认识一下其他道友。”

赵黍领着梁晦来到金鼎司分院,如今在此负责主要是郑思远,荆实也来到这里帮忙。大略介绍一下院中状况,赵黍当即安排梁晦参与丹丸药散的炼制。

等赵黍回到府院,正好看见韦将军正在与几位校尉谈话。

“贞明侯,你来得正好”韦将军指着一旁舆图:“果然如你先前所言一样,红花潭附近真有九黎国兵马屯驻”

“人数多少”赵黍问。

“还不清楚,但交手一阵,应该还不到三千。”韦将军说:“刚刚收到消息,我们的兵马与南蛮子隔河对峙,他们固守不出。你怎么看”

赵黍言道:“我最近召遣箓坛吏兵,也尝试一探红花潭。可发现附近一带被术法所笼罩,鬼神精怪无法靠近窥测。此事恐不寻常,我怀疑是九黎国巫祝意图施展什么祭礼,若能打断祭礼自然最好。”

“我也是作此想法。”韦将军言道:“目前与敌军对峙的兵马不多,我打算亲自率军前去支援,以大山压顶之势,直接将其扑杀。”

旁边有参军言道:“万一这是蛮子的诱敌之策呢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恐有不妥。”

韦将军敲着舆图说:“蒹葭关不是星落郡,没有蟠龙山天堑阻隔。这些天我派出大量斥候探明山中路径,发现除却关城大路,还有许多小径能绕开蒹葭关去往北方,龟缩守城甚为不妥,反倒是舍了周旋余地。

何况关外还有不少聚落村寨,我已其中几个村寨往来联络,尽量劝导他们归顺华胥国,作为我军在群山之中安营屯守之所。这些聚落村寨也多处在咽喉要道,我们务必抢在九黎国之前将其拿下。”

赵黍在旁暗暗点头,韦将军对他说:“贞明侯,我此次带兵出征,希望你能够留下镇守蒹葭关。”

赵黍赶紧拱手应答:“我一定不负将军之托”

韦将军言道:“至于粮草军需等一应事务,便劳烦贞明侯多多留心。”

“明白”赵黍顿时觉得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疏忽。

韦将军虽然要率兵出关,但也留下一批参军曹佐协助赵黍,吩咐完毕之后,赵黍登上城楼,目送远去大军,沉思良久。

但如今状况容不得赵黍胡思乱想,即便韦将军已有事先安排,可他还是将蒹葭关中每日大小事宜抄录在案,以此牢记职责,同时下令一众参军主簿、各营掾属军吏,依职责清点粮秣军器、巡检城防哨岗、操训征募兵丁。

直到深夜众人歇息,赵黍亲自带人巡了一趟城墙,回到府院中才得片刻空闲。

以赵黍如今修为,不必像常人那样昏睡,只要定坐调息凝神一两个时辰,足可养好精神。

只不过他的公务繁忙、俗事缠身,本就尘劳碌碌,换做是寻常人熬得多了,也会形容憔悴、华发早生。

而赵黍虽无病恙,空闲之时却也觉得心思不定。

“你玄珠已升入绛宫,下一步自然是穿过咽喉重楼、直入泥丸。”灵箫察觉赵黍坐立不定,捧着仙经卷轴看不长久,于是言道:“重楼一关最为凶险,玄珠经此不得停留,必须一鼓作气。而咽喉本就是气机出入往来关窍,玄珠过关前后,易染外邪杂气,勾动内扰。”

赵黍拿着卷轴敲打额头:“我看书中所言,修士进境所遇内扰,多是各种幻象,或恶鬼缠身、欲取性命,或美色亲近、欲求交接,或风火加身、魂魄躁动,往往幻象一到,令人难守清静,稍有不慎便是气脉紊乱,经年修为毁于一旦。”

“各人际遇不同、性情不一,内扰所历自然千差万别。”灵箫解释:“所谓幻象,无非是玄珠乘真气升入泥丸宫,气机冲荡脑宫,五官知觉摇撼,因而察知幻象。

但你另外修有九宫守一法,神魂徘徊泥丸宫外,勾招丝丝真气上浮。此气机不足以托举玄珠上升,却引起你浮想杂念。当初你在姜茹身旁便有征兆,如今内扰更甚。”

“我也有感觉,所以打算远离姜茹,试着安定心思。”赵黍叹了一口气:“只可惜,毛病出在自己身上。你可有办法助我安定内扰”

“安定此言可笑”灵箫毫不客气:“你要是打算就此停滞不前,自然安定内扰。”

赵黍一愣,玄珠上升这段修炼最忌讳便是心生懈怠、停滞不前,以他如今心境,固然不会这么做。

“偏偏是这种时候。”赵黍轻叹道:“我最担心大战一起,内扰幻象坏事。”

赵黍原本在等灵箫说话,结果等半天都没有回应,只好问道:“你怎么了我还指望你教我呢。”

“我原本以为,你这位贞明侯真如其名,如日月照临、恒常旷照,哪里还要别人指点”灵箫难得语出讥讽。

“贞明、贞明,此名误我啊。”赵黍叹道:“我修为愈深、法力愈广,放眼人间尘世,秽恶事物似山高、邪祟情状如海深,何来半点光明”

灵箫沉默片刻,言道:“若无光明,你凭何视物若无光明,眼前应是一片黑暗。”

若是别人说这种话,赵黍估计会当对方是在抬杠,但灵箫似有意点拨,赵黍只好询问:“还请上仙指点。”

“你能窥见人间秽恶、尘世邪祟,不因其他,皆因你自己便在焕发光明。”灵箫说:“我明白你为何认同赤云都了。”

赵黍被点破心思,没有接话,灵箫言道:“但我要奉劝你一句,你将自己视作灯芯,意图焚烧自己、照亮尘世,别人却未必领情,他们只是将你当成取暖的柴薪,等你油尽灯枯,他们便会对你弃如敝屣。

在权势面前,你这种心思,注定会被别人利用。于我所见,梁韬与那位华胥国主都将你用得顺心如意,你就算要舍己为人,也先看清形势。古往今来,如你这般愚直莽夫不曾少过,除了为后世青史留下几行字,再无半点可取之处。”

“灵箫上仙,你这番话,我不认同。”赵黍并未恼怒,反倒十分平静从容地回应说:“我不否认圆滑权变确实有用,但为人处世若无一点坚持,等同置身洪流而无立足之地。随波逐流,最终只会被洪流吞噬。”

“庸辈如鱼,自然只能随波逐流。”灵箫言道:“而你空有一腔热忱,妄图在世道洪流中寻一落脚处,亦难久持。仙道若成,便是鱼化蛟龙、一飞冲天,不再浮沉浊浪,你为何想不明白”

赵黍只好回答:“化龙飞龙,不过寥寥,鱼群尚处波涛恶浪之中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