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57章 谋兵于未动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赵黍站在校场高台上,下方是数千兵士排列成行,却不是在操练阵式,而是依次领取粮饷和过冬衣物。

“赵执事,这是新制的一批驱瘟符咒,请过目。”郑思远来到,手上捧着几面竹木符牌。

赵黍接过符牌端详片刻, 沉吟道:“真火焚邪疫,飞烟逐鬼瘟倒也勉强适用。”

“是有哪里不足么”郑思远问。

赵黍说:“我虽然未能亲眼见证九黎国巫祝如何祭瘟行疫,但大致能猜出他们应该是用某种秘法,事前蕴养瘟疫邪气,在必要之时驱遣发动,遥遥投送至蒹葭关一带。”

郑思远又问:“莫非是像养蛊那样”

“对, 差不多。只是此等瘟疫邪气,等闲之法是养不起的,恐怕事后还要行法收摄。”赵黍揪了揪下巴短须:“因此应对此等瘟疫邪气最为恰当的路子, 应该是行收瘟之法,将散播天地、流行人烟中的瘟疫邪气尽数收摄,封印于罐瓮之中,再慢慢用真火焚灭,这才是上策。”

郑思远只得说:“如此收瘟之法,恐怕世上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我可以。”赵黍语气平淡,在郑思远听来,不亚于平地惊雷。

“九黎国的巫祝祭瘟行疫,我也可以广设坛场、收瘟断疫。”赵黍将符牌递还:“神不内养、外作邪精,化作五方行瘟之鬼。天夏朝时每有大疫流行,便是赞礼官行法祈禳收瘟,方药司遣人施药救治,总归是有办法应对的,就看肯不肯用心罢了。”

郑思远想起赵黍在星落郡便有广设坛场制伏乱党神剑之功, 不由得说道:“那赵执事何不快快行法,以解瘟毒”

“我眼下走不开。”赵黍不敢当众露出颓色,低声说:“何况广设坛场这种事,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做到, 除了需要契合地脉灵地,还有有安镇一方的地祇正神,持符命助我调摄天地之气。如果当初那些青岩郡鬼神还在,肯齐心协力相助,我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偏偏唉”

郑思远不敢接话,苍水河畔一战,几乎荡尽华胥国南方数郡的鬼神精怪。世人对赵黍此举毁誉不一,但如今鬼神精怪遇见赵黍,大多会绕道而行了。

赵黍的确精擅科仪法事,但也很清楚科仪法事乃是借鬼神之力,法事灵验越广大,需要品秩越高、主治越大的鬼神。

对于赵黍来说,像衡壁公那样的一方地祇,执掌山川地脉勘合符契,就是最适合的行法官将。退而求次,扎根地方已久的杂类鬼神也能接受。若是连这些都没有了,只剩不成气候的精怪鬼祟, 行法之人也会沦为江湖术士之流。

而自行开坛将妖鬼精怪点化为吏兵,更像是赵黍麾下的私兵部曲, 法事效验比不过有所主治的一方鬼神。

科仪法事固然有用,但也不是无所不能。要是舍了科仪之功,赵黍不过是一名修为尚可的修士,根本没有今日的成就地位。

郑思远这些日子在金鼎司分院忙碌非常,可他清楚,赵黍比自己更忙,肩上职责更重。

日前郑思远还收到郑氏族人的书信,其中言及如今朝野上下不乏对赵黍恶言谤斥、上书参劾之人。希望他郑思远能够及早回头,远离赵黍,还说什么鸠江郑氏复起有望云云。

“赵执事,您为何在这里”郑思远赶紧转移话题。

“今天是发饷的日子,我过来盯着。”赵黍说:“马上要打仗了,还指望这些将士效力拼命。”

郑思远笑着说:“发饷这种事,有军吏来办,赵执事何必劳碌呢”

赵黍笑着摇头:“来蒹葭关之前,我也差不多是如此想法反正手下那么多参军主簿、曹掾佐吏,何须事必躬亲呢

可真到了具体做事,根本不是这么简单。就这发饷一桩,或是军吏上下其手、层层克扣,或是借口军情额外支取。甚至冬衣一项,我也是费了无数笔墨口水,才从新任青岩郡守那里求来。

只有我亲临现场监督,当众照着名册簿,依次发饷发物,这样既能免得那些军吏搞小动作,也能安定将士心思,让他们明白,还有人看重他们。”

郑思远默默点头,大为受教。

“好了,你回去吧。”赵黍说:“就按照现有样式祭造符牌,悬挂城中各处要地的门楣。另外多备火盆和铜炉,新近入城的人都要跨火盆、熏衣物,以防邪气侵体。”

“是。”郑思远奉命退去,还没等他得片刻空闲,梁晦又匆匆而来。

“发生何事”赵黍见梁晦神色有些紧张。

“丹涂县丢了。”梁晦刚说完,远处就有好几位参军主簿赶到。

“也是丹涂县的事”赵黍神色如常,没有丝毫慌张。

“不错”那些参军主簿瞧了梁晦一眼,连忙说:“九黎国兵马不知如何绕过蒹葭关,奔袭丹涂县,一夜之间就夺下县城”

“驻守燧堡城塞的士卒没有发现么”赵黍问。

“这几日并未看到敌情烽烟示警。”参军主簿见赵黍沉默不语,催促道:“赵长史,还请尽快下令丹涂县是军需转运要道,县城丢失事关重大啊”

赵黍缓缓摩挲下颌胡须,他心里确实紧张不安,但如今自己肩负众人重视与期待,言行更不能慌张失态。

“消息是谁传回来的”赵黍首先问道。

梁晦首先抢话说:“丹涂县的县尉是永嘉梁氏的亲信下属,他侥幸逃出来了,快马赶到蒹葭关。”

“先让他到府院呆着,不准跟闲杂人等往来对谈。”赵黍示意梁晦离开,然后对参军说:“派出多队侦骑,前往确认丹涂县敌情,同时留意周边县城状况,另外派人飞报各郡县,让他们做好防备,严守城关。发饷结束后,召集各营校尉前来府院。”

“还有,丹涂县沦陷一事先不要在关内声张。”赵黍说:“再写好一份军情邸报,我稍后会看。”

众人见赵黍不曾慌乱,心思也稍稍安定下来,各自奉命办事。等众人退去,赵黍这才扶着高台围栏,暗暗舒缓紧张心绪。

“你去催一句,让下面的人动作快些。”赵黍对一旁贺当关说道。

“你心性尚需打磨。”灵箫暗中言道:“苍水河畔的领悟,这么快就丢了”

“情况不一样啊。”赵黍说:“当时我知道梁韬会出手,面对群邪有恃无恐,自然能放开心胸应事对敌。可现在我代替韦将军坐镇蒹葭关,无数将士百姓的安危存亡皆系于我一念决断,怎能没有半点惧意纯粹是死撑着场面,不让别人跟着我乱罢了。”

“你过去只是金鼎司执事,所需顾及不过眼前手边,此刻镇守一方,胸怀器量尚不足以承担大事,难免会惶恐不安。”灵箫说:“稍后我暗中指点你几句,起码将眼下状况应付过去。”

“多谢。”赵黍感激之余,又难免对灵箫的来历多了几分疑惑,她似乎对兵法战事颇为了解,不像是寻常出世清修的仙真。

监督发饷完毕后,赵黍赶忙来到府院,正堂内各参军主簿、馆廨修士都到齐了。

“你就是丹涂县尉”赵黍望向一名皂衣男子,对方拱手称是。

“丹涂县是如何沦陷的细细说来。”赵黍坐到正堂主座上。

县尉回答说:“禀告贞明侯,当天夜里城中忽生大火,等我们派人去救火之时,东门忽然大开,众多九黎国兵马冲入城中,还有多位巫祝施术,众人一时招架不住,连连败退。”

“九黎国兵马有多少现身出手的巫祝有几个”

“具体数量不好说,但应该不到三千人,很快就全部进城了。”丹涂县尉回答道:“其中巫祝大约有十余人,另外还有一批实力高强的武士,卑职手下几名身手不俗的护卫,结果连三招都挡不住。”

赵黍沉吟片刻,又问:“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卑职”丹涂县尉想了一下,然后从怀中取出一道符咒:“这是卑职以前向崇玄馆仙长求来的护身符,能掩藏形迹、以避鬼神。”

赵黍接过符咒瞧了一眼,还给对方后语气略显严厉:“你既然身为丹涂县尉,平日掌理治安缉捕之事,战时修葺武备、主持兵事,若遇外敌,本该调集本地兵丁勇健据敌坚守,为何弃城遁逃”

那丹涂县尉只得说:“卑职、卑职觉得当时难以坚守,若不能及时将敌军攻占县城的消息传出,恐贻误军情。还请贞明侯恕罪。”

“为了确保军需转运,蒹葭关往来后方郡县城廓的哨探每日不停,如果丹涂县沦陷敌手,不用你来报,我们照样能知道。”赵黍说道:“如今韦将军都督蒹葭关与南方数郡军事,像你这种人,本该依照军法处斩、以儆效尤。”

“贞明侯饶命敌军兵锋太盛,我等实难抗衡啊”丹涂县尉跪下叩头。

“带下去关押起来,日后处置。”赵黍自然清楚,九黎国奇袭丹涂县,肯定派出精锐高手,的确不是这区区丹涂县尉能应对的。

等丹涂县尉被带下去后,赵黍环顾在场众人,问道:“诸位怎么看”

一位参军说:“丹涂县此次遭袭,恐怕与上次陈芦县状况相近,只是这次让蛮子得手了。”

有人摇头道:“不可等同视之,上回九黎蛮兵攻城不克,赵长史调了两营兵卒便能解围。这回九黎国可是一夜之间拿下了丹涂县,攻势之凌厉,前所未见”

“那总不能坐视不管吧眼下军中粮草主要便是经由涂江,到丹涂县转为车马运到蒹葭关。如此水陆通衢的重镇,不仅关乎粮草转运,九黎蛮子还能沿着涂江往来,不去救援将成大祸”

赵黍皱眉道:“丹涂县沦陷过于离奇了,一夜夺占城池,九黎兵马显然不是强攻,我怀疑县城内有奸细,否则不会如此巧合,突生火灾。”

在场众人对视不语,南方郡县毗邻九黎国,彼此派遣探子细作不足为奇。如果严加防备,按说是能够查找出大部分的。

可偏偏武魁军接管蒹葭关之前,高平公管治松懈,还真不好说附近郡县潜藏了多少九黎国细作。

“金鼎司加紧调制香药。”赵黍没有放任众人思考,当即下令:“从今天开始,出入关城都要熏香,以祛邪气。”

郑思远起身称是,赵黍望向虚舟子:“目前关城之内瘟毒弥漫,仅凭驱瘟符咒不堪大用,劳烦虚舟子首座带领弟子行法。”

“就是你之前说收瘟法”虚舟子点头说:“此法正好与我降真馆的白瓮锁妖法有几分相近之处,这两日大致参悟出四五成,可以一试。”

赵黍点头示意,然后对一众参军主簿、校尉曹佐说:“丹涂县落入敌手,关系重大,必须要尽快夺回。不知谁愿意带兵前去夺城破敌”

几位校尉也清楚事态严重,可包括那位曾带兵解陈芦县之围的韩校尉,此时都流露出犯难神色。

“诸位有话不妨直说。”赵黍已经猜出他们的心思了。

一位参军起身言道:“赵长史,我等虽有几分武艺在身,战阵厮杀自是无惧。但九黎国这次派出巫祝高手,恐怕、恐怕需要赵长史亲临战场,方可安将士之心。”

这个结果不出赵黍预料,倒不如说,先前为了亲自一会赤云都,不顾劝阻带兵离开蒹葭关,就注定今日遇敌,自己必须要承担责任。

“如此关键要地,也确实该由我来带兵。”赵黍问道:“可就怕夺占丹涂县的九黎国兵马只是一支偏师,真正大军要趁我带兵离开时进攻蒹葭关。”

“我可以暂时代你镇守蒹葭关。”虚舟子说:“国主派我们前来,便是有此安排,贞明侯可以放心。”

赵黍微微点头,当代这些馆廨首座都经历过五国大战的历练,哪怕不是用兵如神,坐镇一方也足堪信任。

“丁戊己三营,随我一同前去夺回丹涂县。”赵黍说:“另外调两千刑徒兵随行,以备临时修造事宜。其余各营,严守蒹葭关。斥候哨探每日不绝,若有回报不及时者,必须再派侦骑查探。”

众人纷纷起身称是,赵黍深揖回礼:“劳烦诸位共克时艰,以待来日凯歌高奏,赵某拜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6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