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87章 真火炼风涛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数日之后,姜茹果然带来了好几样天材地宝,一看就是从崇玄馆弄来的出自东海水府的采风螺与镶珠鲛绡,能够夜里放光的夜明犀角,以及一根天成灵文的金符斑竹。

“带一样就好,弄这么多灵材过来,我也没工夫一一炼制成器。”赵黍深感崇玄馆物力之丰盈:“而且你把这么多灵材带出馆廨,不怕被人找麻烦么”

姜茹笑道:“你怕什么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比如这金符斑竹,就是地肺山特产灵材,山中竹木受到清气熏染而生灵异,崇玄馆弟子几乎人手一根。

水府奇珍自不必说,崇玄馆主持与东海水府联系,馆内收藏大量产自水府的天材地宝。至于这根夜明犀角,是崇玄馆在几十年前诛杀的一头犀兕妖,犀角被首座随手赏赐给我了。”

“你们过的日子可真舒坦。”赵黍不由得感叹。

“你现在也不差呀。”姜茹讥笑道。

赵黍先是拿起金符斑竹,其大约一人高,坚硬笔直,可作为竹杖。表面有金黄纹路斑驳蟠曲,形似符篆。

凝神感应片刻,赵黍认为此物成因或与灵文神铁有几分相似。

灵文神铁是铁公飞升舍下的原身遗蜕,久经凝炼、自成法度。其可以看做是铁公对天地造化的领悟,结成篆字。只不过铁公并非以人身成道,所以符篆直接凝结在铁石之躯上。

而赵黍发现,自己的真气法力竟然与这金符斑竹有几分微妙共鸣。或许就是因为梁韬常年身处地肺山中修炼,仙家法力、洞天清气饱浸福地山林,肉眼不可见的仙家法度不知不觉间结气成篆,从而在竹木表面得以浮现。

竹木生长迅速,易受外界气机浸染,怀英馆修士常用的符笔也是采用青玄竹。而这金符斑竹与梁韬所修仙法系出同源,用来搭配催动九天紫文丹章最为契合。

“如果我是初闻仙道的崇玄馆弟子,这根符竹倒适合作为长年随身之宝,日夜祭炼。”赵黍摇摇头:“现在的话,对你对我,这东西用处都不大了。”

姜茹坐到一旁,笑道:“成天杵着一根竹杖,显得老气横秋,崇玄馆里没几个人喜欢用。”

“你们在地肺山里见惯此物,当然不觉珍贵难得。”赵黍摇头:“但过去那些修仙宗门,也未必能有这种人手一件的本山特产,江湖散修更是不敢奢求。”

放下符竹,赵黍又拿起那根夜明犀角,从表面上看像是一根色泽质地都不太上乘的犀牛角,长度将近三尺。凝神感应片刻,赵黍引一缕真气行布其中,犀角立刻光明大作,将周围照得一片白亮。

赵黍运转真气,犀角光亮自行收束,缓缓凝成一具人形。

“金水分形法”姜茹见状问道。

“不是,分光幻形而已。”赵黍随便捡起一枚石子扔出,轻易穿过人形,并无实体。

姜茹则说:“这种幻术只能骗骗凡夫俗子的耳目,对方稍微机灵一些就不管用了。”

“也不至于。”赵黍忽然想起蒹葭关遇到的巫真,他手中弯刀能幻化出重重刀影,虚实不定、杀势凌厉,于是说:“这夜明犀角可以炼成宝刀,气化刀光百千重,让人应接不暇、难以防备。”

“我看着像是会用刀的吗”姜茹指着自己问。

“要求真多。”赵黍埋怨一句,然后拿起镶珠鲛绡。

这种由海中鲛人以秘术织成的锦缎,轻盈透亮,在阳光之下如同一泓碧波。此等织物无惧水火、刀兵难伤,比起羽衣阁织成的云锦还要珍稀,可谓是千金难求。即便是崇玄馆,也绝非随便哪位门人弟子能够拿出来。

鲛绡上的珍珠亦非凡品,隐隐散发着水泽气机,能够为穿戴之人辟尘除秽,还有几分滋润肌肤、驻容养颜的效力。

“当初伱去积阴冥府,便是穿了一件鲛绡罗裙吧”赵黍问道。

姜茹支着下巴回忆说:“幸亏那件鲛绡裙为我抵挡了壬望潮几分法力,否则我就要当场暴毙了。”

“护身仙衣不比其他法器,炼制起来要难得多。”赵黍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织造布料时,一丝一线都要祭炼到位,然后如布置阵式禁制一般,将护身术法织绣而成。”

“你不是祭炼过符甲么我记得那也是用麻线织造而成。”姜茹问。

赵黍说:“符甲并非法器,续筋麻先经过丹水沤浸,提取可用芯线,织造之后填充棉絮夯打敲实,最后书符加持。可符甲要是闲置太久,其中气机也会渐渐耗散,而且难以重复祭炼。说到底,那是类似军器衣甲的东西,坏了就勉强修补,修到没法用就扔掉。”

“我虽然懂得一些女红,但不会仙衣织造之法。”姜茹叹气。

“我也不会,所以别指望了。”赵黍把鲛绡放下,抄起最后那个采风螺,这个茶碗大小的海螺黑中带灰,表面粗糙不平,内部中空,但分量沉重。

“这种海螺我以前没见过。”赵黍问:“是何处所产”

“东海水府中有一家位于红珊岛,那里水浅风急,有许多海螺堆垒成山,受风一吹发出呜咽之声,交响如歌,凡人听了会被迷住神智。”姜茹解释说:“这枚采风螺据说生长超过百年,其中螺肉用于炼制饵药。螺壳放在月色之下会凝结夜露,用其擦拭眼皮,有明目破幻之效。”

“这倒是不差。”赵黍点头赞许:“我发现这海螺有聚风引水之能,物性加以凝炼,或可发出风刀雨箭,也能化为水雾烟波,迷惑变幻。就用这個吧。”

“那我便等你炼成法宝咯”姜茹莞尔一笑。

姜茹离开后,赵黍开始专心盯着打量手中海螺,缓缓吐纳,周身真气结成符篆,左右飘飞盘旋,然后变化成两道分身,环坐一同。文網

这分身可不是寻常金水分形,如今赵黍修为再进,玄珠入泥丸,上中下三元连成一线、贯通无碍。

按照灵箫所传的九宫守一法,人身三元各有内真,若境界未至,内真昏昧不显,肉体凡胎不得易质。

九宫守一是存神精思之法,其中存想的身中内真百神,乃应事所感化,非天地之生人。皆因气结变、托象成形,随感而应,并无定质。

因此三元内真的形貌并非旁人,就是赵黍自己。所以当赵黍召出身中内真,仿佛就是变出两个分身来,但这当中玄妙与金水分形大不相同。

“坐镇泥丸宫的内真,名为上元赤子帝君。”灵箫提点道:“此真不是旁人,就是你之神魂。三元出气如云覆身,因变成火、绕身烧炼,化尽阴滓,如此使得内外洞彻、表里无瑕,如此方能炼形易质。”

不过灵箫也说了,此法非是一时之功,而且三元真气化真火烧炼肉身,亦有凶险,若是把握不住火候,当场火解也不足为奇。

于是赵黍另辟蹊径,先拿天材地宝试验火候,等自己能够把握内火外气运用变化,再回过头来烧炼己身。

三元分身围坐一圈,将采风螺隔空摄起,各出一手虚引真气,海螺周围光影朦胧,似乎笼罩在一团看不见的烈焰中。

真火鼓动,赵黍能够感应到采风螺本身潜藏的根本物性,他没有急于将其凝炼,而是不求不欲、静心体悟,仿佛照见了这枚海螺诞生以来的漫长岁月,看到数万次日升日落、潮涨潮退,微妙生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萌发。

这一番用功,又是接连十几日不闻外事,真气绵绵吐纳不息。

当赵黍收功之后,那枚采风螺好似刚刚出窑的精美瓷器,看似纯黑深邃,把玩翻转时却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泽,入手抚摸光润冰凉,完全不像刚经历过真火烧炼。

“厉害,把采风螺炼化到这种程度,你们怀英馆不愧是精通炼器。”梁韬的声音冷不丁从身后传来。

赵黍并未受到惊吓,起身回头:“国师大人,许久不见了。”

“倒也没多久。”梁韬上前摊手,示意要一观采风螺。

赵黍递过去说:“我在帮姜茹炼制法器,不知国师大人有何高见”

梁韬把玩着黑如墨玉的采风螺,笑道:“你这手法,倒是与烧炼神丹有几分相似之处。”

“不敢当。”赵黍说:“地肺山有风火仙窟,乃是炼制神丹的绝佳之所,我不过是自发真火,哪里比得上地肺风火”

地肺山能得此名,便在于山中清气往来上下,如人呼吸吐纳。其中气机往来最盛处,是一处特异洞窟,窟中狂风呼啸、烈火腾空,宛如一座天成丹灶,最适合炼制仙家神丹。

“真气不正,真火不纯,如此也不能催发仙窟风火。”梁韬抬手一掷,采风螺被高高祭起,登时八风来谒、天云涌聚,风水大势尽数收摄进入螺口,使其表面生出一层层卷云海波之纹。

赵黍原本只差后续祭炼一步,没想到梁韬干脆帮他做了,而且声势浩大,这下东胜都内外高人都会有所察觉。

这段日子赵黍躲在石溪福地不见外人,一意清修,结果梁韬一来,直接打破这份难得平静,又一次把赵黍逼到众人瞩目的地步。

赵黍哪里不懂梁韬的用意,但他也不点破,只是运足目力,专心观察梁韬如何借天地之力祭炼法器。

风云闹动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梁韬才收回采风螺,颇为自豪地说道:“你来看看,我与你的炼器之功,谁更高明”

赵黍接过海螺,姜茹在不远处守候,鹭忘机抱琴而至,正打算去保护赵黍,却被姜茹悄悄拦住。

“若论高明,谁比得过国师大人”赵黍随口恭维一句,英玄照景术将采风螺内内外外都看透了。

“你我之间,就没必要说这些场面话了。”梁韬负手而立,笑容意味难明。

“要听实话”赵黍一抬眼,话里不见多少敬意。

“说。”梁韬也不在意。

“太霸道了。”赵黍端详这采风螺:“几乎是将风水之象硬生生刻进灵材。火候运用确实高妙,但不留余地,几乎抹灭了法器日后祭炼精进的可能。”

“怎么送给女子的法器,你不打算尽心尽力炼制么”梁韬打趣道。

赵黍面不改色:“毫无关系之语。法器是我炼制的,但我又要如何断定,法器送到别人手上就一定适合对方呢妙用强悍到了极处,是否反而让对方觉得难以驾驭呢在我看来,如果不给法器留下可以变通的余地,那这件法器也用不长久。”

“你话里有话。”梁韬说。

赵黍翻了个白眼:“明明是国师大人你要我说实话,我说了实话,你却认为我另有用意,累不累啊如果非要刨根问底,那我的意思也很明白法器这种东西,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最好还是自己炼制,用起来也趁手顺心。”

梁韬久久盯着赵黍不移目光,四周氛围死寂,树摇虫鸣在这一刻似乎也停滞了,谁也无法断定接下来的变化。

“如何我要是说得不对,还请国师大人斧正。”

赵黍的话声打破死寂,他神色平淡如常,见梁韬不言语,干脆走开把采风螺塞给姜茹:“别杵着了,国师大人驾临,连杯茶都不倒吗”

姜茹惊醒过来,回身赶紧带着鹭忘机走开。

赵黍很清楚梁韬的能耐,可如今自己面对这位国师大人,反倒没了过去的忌惮戒惧,好像见到老友,招呼他到风光雅致的望波亭落座。

“对了,差点忘了问。”赵黍说:“荆实伤势如何我听说她被接回了地肺山,至今也没听到她的消息。”

梁韬淡淡道:“勉强保住一条命,但修为受损,以后不会来监视你了。”

赵黍愣了一下,然后说:“国师大人若是有暇,代我多谢荆实。”

“你谢她做什么”梁韬言道:“荆实没把你救走,反而被大蛇重创,正说明她修为不到家,而且对敌之时有所懈怠。”

赵黍摇摇头:“国师大人此言差矣。不管荆实是否奉命来监视我,可她的确试图救我离开。这种事情,论迹不论心,哪怕最后没把我带走,但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一句致谢尚嫌不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