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41章 知情不动心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赵黍在静室之外,独自盘坐涵养神气,从深夜等到午后,直至鹭忘机主动出门言道:

“贞明侯,姜茹姑娘已醒。”

赵黍松了一口气,先起身对鹭忘机揖拜道:“多谢道友妙法调治,请略作歇息, 我立刻派人奉上补益丹药。”

“贞明侯有心了。”鹭忘机微微点头:“姜茹姑娘想要见你,我便不打扰了。”

鹭忘机言罢抱琴而去,赵黍唤来侍从吩咐几句,然后独自来到静室之中。

就见姜茹躺在软榻上,脸上气色尚谈不上太好,但起码已经清醒过来, 她一看见赵黍便打算起身。

“不用起来。”赵黍抬手虚按,正要顺势坐到榻上,刚迈腿便觉不妥,轻轻搬来椅子坐下。

“你感觉如何”赵黍伸手给姜茹试探脉象,能察觉到她虽然虚弱,却有一股蕴藏生机流转全身。

妖物修炼不比人身,而且族类不同,下手处也有区别。姜茹和她的族人侍奉永嘉梁氏,想来也曾得授仙法,与那些自行摸索、仍保留生啖血肉积习的山林妖物不同。

赵黍这些天试探姜茹脉象,发现她变化人身之后,生机脉象虽与常人相似,却仍有几分玄妙之处。日月昼夜的气机变化,对她影响尤为明显。

“就是有些困乏,也没有力气。”姜茹细声回答。

赵黍点了点头:“你毕竟受壬望潮重创,所幸你有护身的鲛绡仙衣,挡下了鬼火邪术的部分威力。”

“多谢你救了我。”姜茹望向赵黍。

“你怎知是我救的你”赵黍问道:“你受鬼火震撼魂魄,昏迷之际应该无法觉知外事。”

姜茹目光柔和, 缓缓解释起来:“我们这一脉狐妖,一旦重伤难救, 神魂便会藏入内丹之中,以求自保,等待族人救援调治。万一体魄生机无法为继,便会由族人护送神魂尸解。因此我庐舍五官不明,藏于内丹的神魂仍能知晓是你救了我。”

“哦,原来是这样,我倒是长见识了”赵黍想起急救时的举动,不由得躲开姜茹那明人的目光。

“其实,你本不必费力救我。”姜茹微笑说:“我们姜家与梁氏缔结登仙契,即便不幸遇劫,神魂也会名登玉册。只待首座飞升,我也能随之一同去往洞天,受其点化、结化真形。”

赵黍听见这话,知晓姜茹是在宽慰自己。可是想到青崖仙境早已被天外邪神攻伐而崩毁大半,姜茹和她的族人念兹在兹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但自己又不好明言。

即便梁韬日后不仅要飞升成仙,还要开创人间道国, 可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梁韬要赵黍帮忙布置科仪法事,到现在都没有下文, 也不知他在做什么。

“既然是我让你去引出妖邪,我当然不会坐视你重伤而毫无作为。”赵黍说。

姜茹身子虽然无力,心里却泛起一股暖意,玉腕微动,悄无声息地牵住了赵黍把脉的手。

赵黍心思莫名一动,猛地将手抽走。

“你”赵黍起身,神色匆忙:“你先好好静养,我有公务缠身,就不陪你了。”

说完这话,赵黍头也不回地冲出静室,留下姜茹一人躺在榻上,神色落寞。

赵黍离开静室之后,思绪杂乱,快步回到办公之所,一通连珠箭般吩咐人手办事,这里清点灵材器物,那里安排人手送往蒹葭关,还要帮着韦将军挑选修士分派武魁军各营。

各种琐碎事情处理完毕,天色不知不觉转暗,众人各自去忙,赵黍独自一人,反倒闲了下来。

“何苦这样作践自己”

赵黍正打算准备一批符咒法水,就见梁韬飘然而至,手上提着一个小酒坛,笑道:“这个楚孟春,居然藏了十几坛太黄煎玉酿,结果每年就往地肺山送一坛,真够贪心的”

“你从哪里找来的”赵黍对于梁韬这种神出鬼没已经见怪不怪:“楚孟春各处产业均已抄没,藏酒的石窖中并未发现什么太黄煎玉酿。”

“你们这帮人,抄家都不会抄。”梁韬将酒坛搁到赵黍面前桌案,表面还带着几点泥土:“此等用丹药调制的酒酿怎能放在寻常窖中自然是要埋在嘉木灵壤之下,借地脉气机温养,时日一长,连酒坛本身也呈现几分玉质之妙。”

梁韬说话时还叠指一敲酒坛,发出清脆的钟磬之声。

赵黍闻言沉默不语,楚孟春营建的碧湖庄园的确有一片药田灵圃,就算抄没庄园,也不可能轻易破坏这片精心经营过的药田灵圃,谁能想到地底居然还藏有酒坛。

“这酒很珍贵么”赵黍随口问道。

“太黄煎玉酿,顾名思义,乃是取太黄地实炼成三元始生丹。可此丹有一项不足,便是炼成之后容易见风而化,难以旧存。”梁韬娓娓道来:

“后来我永嘉梁氏仙祖青崖真君改易丹方,将灵丹化入酒中,凝其药性。但寻常酒水不足以凝炼灵丹药性,需要将昆仑玉以真火炼得滚热,置于酒中。趁水火相煎之势,投入灵丹徐徐调制。”

“你就这样把调制酒酿的办法说出来,不怕我偷学之后传授给别人么”赵黍问。

梁韬笑道:“你懂得如何将太黄地实炼成始生丹么真火炼化昆仑玉的火候该如何拿捏又该取哪种酒水与灵丹相配哪个节气、哪个时辰进火退符,你又说得出来么”

赵黍懒得跟对方争口舌之快,梁韬摆手说:“别闲着了,拿两个酒盏来。到湖边水榭,今夜月色甚妙,正好对月把盏。”

说完这话,梁韬化作一缕光华遁走,赵黍只好顺着他的性情,寻来两个酒盏去往湖边水榭。结果梁韬却说:

“叫你拿酒盏,你只拿酒盏啊真没眼力见有酒无肴,有宴无乐,这日子还怎么过”

赵黍把酒盏往桌案上一搁,直言道:“后厨还有半只卤鸭,是贺当关吃剩下的,你要不要吧”

“我算是服了。”梁韬摇头感慨:“你好歹还是天夏朝赞礼官的后人,连这点起居饮食都不讲究的么”

赵黍坐下说:“我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出身,小时候还要跟着祖父搬家逃难,也挨过几天饿。没经历过世家豪门的富贵熏陶,自然没有这些讲究。”

“没有就要学嘛,你好歹是贞明侯。”梁韬掀开酒坛封盖,一股馥郁清香荡漾开来,他夸赞道:“嗯还是这个味儿”

看着梁韬倒酒,并无半点国师尊威,反倒像是当年那位仗剑巡境、侠胆赤心的仙家弟子。

梁韬见赵黍坐在原处没有动作,晃着酒盏说:“喝啊,为什么不喝”

赵黍听到这话,微微皱眉:“你去看过姜茹了”

梁韬点头:“瞧了一眼,这只小狐狸缩成一团哭哭啼啼,你这回可真不地道。”

“我没听懂。”赵黍言道。

“所以我才说你装模作样。”梁韬抬手指点:“姜茹被你从死门关前拉回来,她能不对你动心么”

“战场之上,伸手救护一把,再寻常不过。你没必要胡思乱想。”赵黍面无表情。

“胡思乱想”梁韬饶有兴致地打量赵黍:“哦,我明白了,你也动心思了”

“我无心于此,你不必多说了。”

“你这个人,明明有胆量面对铺天盖地的妖邪精怪,却不敢直面自己的心思。”梁韬品尝一口佳酿,望向水面月光倒影:“你们赞礼官的老祖宗也承认食色两字乃人之本性,你又何苦学着张端景孤身一人如果靠着吃苦耐劳就能有所成就,那拉磨的毛驴早该得道飞升啦”

“我倒是要问你一句,既然有志于仙道,为何偏要沉湎世俗”赵黍望向高悬天空的一轮明月:“像你这样的高人,不会不明白尘俗纷扰如网罗羁绊,大违玄门仙道清静之旨。你当年仗剑巡境插足其中,被先君召回之时,本可趁势退隐清修,以安人心众望。可为何涉世渐深呢”

“人心众望真的有这种东西么”梁韬摇头:“你如今在华胥国朝野也算是备受瞩目了,你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何等面目”

赵黍沉默片刻:“在不同人眼中,自然有不同面目。起码在那些地方豪强看来,我就是国主的鹰犬酷吏,到处抄家灭门。”

“那不就是了”梁韬两手一摊:“我梁韬行事,从来不看什么人心众望。凡人心思遇事则变、情志逢难则动,穷思竭虑迎合他们,还要不要修仙了”

“你真的不看人心众望么”赵黍忽然发笑说:“你不是鸿雪客,还做不到心无牵挂,崇玄馆和仙系四姓总归是你的牵累。你这个国师的身份,也照样绊着你的几分心思,以至于要变化一个分身来应对世事。”

梁韬扬起下巴微微点头:“这几句话,倒是有点长进,苍水河畔没白悟。”

“你其实早就预料到,我会在面对群邪之时破关进境,对不对”赵黍问:“因此你当时迟迟不肯出手。”

梁韬自斟自饮:“修炼之事,谁能完全料中我见你火候已足,至于成与不成,还是要看你自己。不过我倒是开了眼界,凭借一处临时搭造起来的法坛,你就能逼得壬望潮那溺死鬼两式不成、大失颜面,术法效验大增几十上百倍。”

“如何这样的科仪法事是否让国师大人满意”赵黍问道。

“怎么急着要替我干活”梁韬挑眉反问。

“有些事情,越早料理完,越省心思。”赵黍不喜欢梁韬一直拿这事吊着自己,让他久久不能拿回真元锁。

“你如此心急,是为了这个东西吧”梁韬手掌一番,现出一枚外方内圆、沁润黛青的玉琮。

再次看见真元锁,赵黍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又转瞬收敛:“看来白额公洞府里的法宝奇珍,国师大人还没有随便赏给门人子弟。”

“白额公、白额公你倒是会攀扯。”梁韬把玩着真元锁,问道:“你可知这是什么东西、有何用途”

赵黍暗自紧张,脸上不露声色:“哦还请国师大人指点。”

“上古之时,玉璧礼天、玉琮礼地,后世今人大多不解其妙,以为不过寻常礼器祭品,实乃上古先王俯仰天地,为安镇洪荒而设。”梁韬言道:

“而这枚玉琮,则是上古仙家推演天地造化之宝,内中更开辟出一方虚空,如那壶器盛天地之法,能收纳外物。”

“就像那些乾坤袋、百宝囊”赵黍吃了一惊,真元锁这项妙用,灵箫过去不曾与自己提及。

“类似这样的东西,我也能炼制。”梁韬手指轻轻一点玉琮,桌案上光芒一闪,十几个小酒坛凭空出现,应该就是楚孟春私藏的太黄煎玉酿。

“既然不是什么稀奇法宝,国师大人能否赐下”赵黍试探着问。

“不用耍小聪明。”梁韬这时才露出几分仙家高人玄妙难测:“我再问你,你可知这原本是属于谁的东西”

赵黍知道不好再拿白额公来遮掩,但他又不便提及灵箫,于是随口回答:“应是某位名不见经传的上古仙家吧。”

“崇玄馆在天夏朝时,广集古往今来仙家逸闻。”梁韬言道:“这枚玉琮的炼制手法,我窥出几分,多番比照,应是紫极上宫太虚元君所遗之宝。”

“太虚元君”赵黍一怔,玄门为仙真先圣所上尊号历来繁冗,而且名头一个比一个玄乎,外人看了往往一头雾水。

但这些名头繁冗之余,也有内在之理。紫极上宫应是指仙真所主洞天之名,太虚元君更说明其人乃是一位得道女真。可梁韬的说法,跟灵箫所言完全对不上啊。

“你可曾听说过这位仙家”梁韬问道。

“不曾。”赵黍摇头说:“何况这种尊号,一看就是后世玄门修士所上。别以为我不知道,崇玄馆当年在天夏朝时,曾负责为古今仙真拟定尊号,我哪里能尽知”

“那你为何偏偏想要这枚玉琮”梁韬说:“若论珍贵稀奇,此物也不至于你如此挂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5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