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01章 有私成无私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赵黍看着手中的解忧爵,默然无语。

与梁韬深谈一夜,赵黍并未立刻决定协助对方。但是梁国师依旧十分大度,将解忧爵送给赵黍,随后让姜茹送他回东胜都。

“你怎么看”赵黍暗中与灵箫交谈起来:“梁韬的话可信么”

“你所谓的可信,是什么意思”灵箫反问:“我又不是梁韬,哪里知道他是否刻意隐瞒实情。”

赵黍说:“我觉得在人间道国这件事情上,他没必要骗我。方才我在心里略作推演, 通过在国中各处福地灵穴布置坛场,借助地脉勾连气机,然后以得道仙家的法力劾召鬼神、禁制精怪,确实很有可能做到。

实际上,天夏朝的赞礼官, 本就是从各地神祠祭所的庙祝选拔而出。如今梁韬则是反过来, 打算将授箓修持的弟子传人分派到各地靖坛治所,如同朝廷派驻各地郡县的官吏曹佐。

而华胥国在设立馆廨之制后,也确实有类似尝试,打算让馆廨修士出任地方。最初是让馆廨修士处置地方上的灾异不祥、妖邪作祟,后来干脆就委任地方民事,罗希贤便是一例。”

“你说这些,并非是反驳,反倒加固定见。”灵箫提醒道:“梁韬跟你说的这番话,乃是切中你学识阅历、所思所想,让你深信其用心谋划。若论洞悉心机,他比你高明。”

赵黍连忙问:“也就是说,梁韬真的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你为何非要做此等假想”灵箫言道。

赵黍心下叹气:“我不敢相信梁韬,什么人间道国、设靖立治、重定气数,这些事情都不像梁韬的真心实意。当初在星落郡时,你就说过他轻贱人命,我不认为他会为苍生祸福考量。何况他还拿出青崖真君来说事, 不就是笃定我没法求证事情原委么”

“我觉得未必。”灵箫说:“梁韬心怀宏图大略, 与他轻贱人命并不相悖。倒不如说,在他心目中, 苍生大众不过是用于开创人间道国的砖石柴薪。

他并非视人命为无用草芥, 反倒是将尘世凡人当做未来成就的资粮,有用则用、无用则弃。若说梁韬有所隐瞒,应是不假。仅凭眼下所知,我大致能推测出梁韬真正的意图。”

“什么意图”赵黍来了兴致。

“梁韬不满足于成就仙道,还要登临神道尊位。”灵箫言道:“你且细想,梁韬是要你构设科仪法事,但具体行法之人是谁”

“只能是梁韬本人。”赵黍答道。

灵箫又说:“此等科仪法事与华胥国各地坛场勾连,上达洞天、下接地脉,梁韬行法完备之时,也将是他成就仙道之刻。然而彼时梁韬不光能宰制洞天仙境,还能成为华胥国鬼神至尊。

并且以洞天福地勾连之妙,将崩毁大半的青崖仙境重新修复,甚至取代青崖真君,重定洞天法度,开辟宫府,点化一批全新的仙官将吏。未来人间道国中,修士授箓修真,皆为梁韬法脉弟子,各路鬼神精怪也尽入彀中。

到了那个时候,道国香火奉祀必定以梁韬为主,其人亦仙亦神,法力深广无远弗届,人间道国将成其私产,是他并吞昆仑洲的基业。”

“等等,他还打算要占下整个昆仑洲”赵黍一惊。

灵箫反问:“你不也认为他开创人间道国,并非为了苍生福祉么梁韬其人所图甚大,区区一个华胥国恐难餍足。何况青崖真君败于天外邪神,梁韬宰制洞天,对自己未来境遇应有考量。人间道国此举也是在为日后将来恶战做好准备,万一对上天外强敌,人世间的香火信力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资粮法力。”

赵黍闻听此言,心绪复杂。灵箫推演的未来,确实很符合赵黍对梁韬的看法,此人欲求极大、眼界极高,放眼世间遍地愚庸,也确实轻贱凡人性命,却也将华胥国视作未来成就的基业,不容外敌染指。

这样的人不能指望他捐弃尘劳,梁韬甚至谈不上被尘世俗缘牵累,而是他自己主动涉足,并且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

仔细一想,以梁韬那近乎仙家的修为,还能有什么事情能萦绊本心即便是在赵黍看来,强大到无法想象的天外邪神,梁韬都能在尘世间布局谋划,积极准备应对之策,丝毫没有惶恐不安,过去种种,更谈不上怀有苦衷、不得已而为之。

这已经不能用凡人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来解释,而是廓然广大、物来顺应的仙家境界。只是对于旁人而言,祸福难料。

“我要答应梁韬吗”赵黍在心中询问道。

灵箫反问:“你觉得你有拒绝的资格吗”

赵黍看着手中的解忧爵,叹道:“似乎不大可能。梁韬难得释出善意,我要是再拒绝,就怕他会直接动手,术法搜魂也好、酷刑拷问也罢,估计他不会吝啬折磨手段。”

灵箫则说:“其实我希望你答应下来。所谓言传身教,有时候光是听我讲,你未必能彻悟玄理。你跟在梁韬身边,反倒能学到更多。”

“跟梁韬在一块,难免感觉不自在。”赵黍叹气,随后望向同在车厢中的姜茹。

“怎么了”姜茹问。

“梁国师大人似乎挺器重你”赵黍说。

姜茹低下头去:“你也看见了,我不过是做些迎来送往、传递消息的小事罢了。”

“你是否知道,国师大人此次找我前来的用意”赵黍问道。

姜茹轻轻摇头:“首座不曾向我明言,我也不会去打探如果事关隐秘,赵执事也不要跟我说。”

赵黍一挑眉:“你倒是变了不少。”

姜茹微微一笑:“在星落郡经历了这么多事,任谁也会变吧。”

当赵黍回到金鼎司时,正好见张端景与安阳侯迎面而来。

“世侄你为何又要跟着崇玄馆的女子离开”安阳侯一副怒其不争的模样:“你可知我们有多担心”

赵黍躬身致歉:“我知错了。”

安阳侯语重心长道:“世叔明白,定然是那梁国师派妖女来蛊惑你。可是你并非那等无知凡人,有术法护身,不要刚获封爵位便放浪形骸。在都中行走,还是要小心谨慎为上啊”

“我记住了。”赵黍低着头回答。

张端景则神态严肃:“第一次尚属无知,再犯便是刻意。你有过先前经历,理应知晓都中形势复杂,却屡次与崇玄馆往来,到底是何缘由”

赵黍低头不语,安阳侯跺脚道:“世侄你倒是说啊若是有为难之处,我们都能帮你应对。你这样不说话,我们想帮都帮不了”

“看来你是不知悔改了。”张端景手一抖,袖中甩出一柄四面刻有符咒的法尺:“你祖父临终前曾嘱托于我,若是你将来行差踏错,可凭这方正尺代为处罚。”

话声一落,张端景叠指轻弹法尺,发出沉闷响声,四周却有阵阵雷鸣回荡,使人莫名胆寒。

赵黍躬身低头不起,安阳侯见状赶紧拦住两人:“张公息怒世侄不过是年轻气盛,往常在金鼎司公务繁忙,几乎无暇嬉戏游宴。后来又险些被九黎国探子刺杀,难免心绪浮动,言行举动稍有出格。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呵斥两句便是了,处罚不便过严。”

“我看他是被妖女迷住了心智。”张端景抬起法尺直指赵黍:“方正尺前,你还不肯说实话么”

安阳侯见赵黍还是不肯张嘴,焦急道:“是不是梁韬逼你发下什么毒咒他是不是对你动了手脚”

张端景则对安阳侯说:“还请侯爷回避,我要施罚了。”

安阳侯瞧见法尺之上符咒放光,深感无奈,望向赵黍的目光难掩失望,重重叹气后转身离开庭院。

师徒两人站在院中,相对无言。片刻过后,还是张端景扬袖施术,隔绝庭院内外声息。

“如何现在肯说了吗”张端景收回法尺,先前逼人气势立刻消失。

“多谢老师替我掩饰。”赵黍行礼道。

“梁韬与你往来,定有所图。”张端景示意赵黍坐到院中石凳:“以你习性,若无事可说,面对责问必有诸多推托解释,让人无法追究。若有要紧大事,反倒闭口不言。”

赵黍笑道:“这不正是老师您教的吗”

“不必闲扯。”张端景不苟言笑:“梁韬三番两次让人找你,任谁都看得出他对你颇为重视。”

“梁国师希望我帮他办一场科仪法事。”赵黍说。

张端景皱眉道:“以他的修为,以崇玄馆的仙家传承,似乎无此必要。”

“他我也不知从何处说起好。”赵黍吐了一口气,梁韬那人间道国的宏图大业,他至今都感觉不可思议。

“那就从头说。”张端景言道。

赵黍一点头,把自己与梁韬的彻夜长谈大致转述出来,另外还提到梁韬有意让他将此事告知张端景。

张端景听完赵黍转述,阖目思量许久,方才问道:“你怎么看”

“啊什么怎么看”赵黍问。

“梁韬亲自找上你,可见他对人间道国一事相当重视。”张端景说:“我察觉到你身上有一丝仙灵清气,想来是他相送之礼。”

赵黍不敢隐瞒,取出怀中的三足酒爵:“此物名唤解忧爵,原先是贺当关的家传宝物,后来落入鸠江郑氏手中,郑玉楼又将其交予梁国师。”

“你所图所好,皆为梁韬所知。”张端景言道。

赵黍反问:“老师,我在梁国师面前,又能掩藏什么秘密呢”

说这话时,赵黍还是有些庆幸,梁韬修为虽高,却并未察觉灵箫的存在。

“可你并未拒绝梁韬赠予解忧爵。”张端景问:“你对他的那番话,似乎不持异议。”

赵黍思虑良久,并未直接回答,转而问道:“老师,我们在来到东胜都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张端景回答说:“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以至于田亩连绵郡县、馆舍遍布城廓。”

“对啊,我这一路走来,发现首阳弭兵之后,国事民生并未好转。”赵黍感叹道:“老师可还记得成阳县那件事王庙守与妖邪勾结,起因无非是几位老兵的安家田产被当地大户侵占。而星落郡匪患大兴的缘由,则是当地官长不恤民力、广掠财赋。

我在东胜都这段日子,了解到不少事情。于是在国主面前进言,希望能以此暂缓民生困苦,可结果却不如人意老师,我是不是太幼稚了”

“你有此心,很好。”张端景难得赞扬一句:“世事不如人意,乃属寻常。只是你现在言及于此,莫非觉得梁韬的人间道国,能够一改民生艰难么”

“我就是不敢肯定。”赵黍以手支额:“别的不说,若是梁国师飞升离去,就此弃舍尘世,华胥国等同少一砥柱栋梁。未来战火再起,谁也不敢保证能抵御强敌。

人间道国未必能扭转国事民生,然而要开创道国,并非依赖典章制度,更非改朝换代,而是要布设一场覆盖整个华胥国的科仪法事,以此主宰国中所有鬼神精怪、策动阴阳五行之气。

老师您也知道,这本就是天夏朝赞礼官的追求。正所谓皇天之气悉下生,后土之气悉上养,五行之气悉并力,四时之气悉和合。如果能凭科仪法事汇集一国之力,不说征讨天下,起码能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你不要忘了,将来主持这场科仪法事的人不是你,而是梁韬。”张端景提醒道:“他借此法登临尊位,后果将会如何”

赵黍则问:“老师,我们修仙学道,莫非就是为了最终舍弃尘世,旁观人间生灵涂炭么梁国师或许并非出于良善用心,可是这等科仪法事一旦发动,人间道国便与他休戚与共、一息同命了。”

“以其有私,成其无私。”张端景望向赵黍:“但你可知,此举是要将华胥国万民托付于梁韬一人。倘若有失,则苍生受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6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