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22章 大虫蠹边防

书名:昆仑一黍 作者:无色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36

当赵黍赶到蒹葭关时,发现到处正在紧锣密鼓,加大工事营造。

蒹葭关不是单独一座关隘,而是包括了烽燧、堡垒与城塞在内的军镇,扼守着南北往来的主要道路。

北方星落郡的蟠龙山高不可攀,而华胥国南方疆界山岭错落、高矮起伏,远谈不上天堑阻隔, 何况还有三条较为宽阔的山口,可供大军通行。

为了防备九黎南蛮进犯,华胥国征发大量壮丁修筑蒹葭关,数十年来不曾沦陷。

只是赵黍发现,蒹葭关的情况并不像自己设想那样严阵以待,隐约可见城垛塌陷、道路不平,一堆生锈废弃的军器被扔到街上。

此地兵卒大多形貌瘦弱,身上衣甲残旧, 还有不少兵卒躲到阴凉处偷闲歇息,一副军备废弛的模样。

赵黍与几位馆廨修士来到城中守备府,韦将军出来相迎,他介绍起身旁一位敦厚长者:

“这位是高平公,过去负责镇守蒹葭关与邻近数郡。”

赵黍有所耳闻,这位高平公乃是华胥国宗室成员,算是当今国主的叔伯一辈。

蒹葭关作为华胥国南方门户,如此关键要冲,肯定不能落入永嘉梁氏的掌控,只有安排国主宗亲,才能确保安全。

“这位想必就是贞明侯了。国家有你这样的后起之秀,我也能够安心了。”高平公笑容宽厚,肤白体胖,身穿华彩锦服,腰悬精巧玉饰, 完全不像镇守一方的大将,倒像是富家翁。

赵黍揖拜还礼,韦将军问道:“豕喙民处置得如何了”

“在西边村寨劫掠的几支豕喙民大体被消灭干净,可数目也不过四五百。”赵黍来到舆图边上, 以手指点几处:“我们在赶来蒹葭关的路上,发现还有小股豕喙民出没的踪迹,它们应该是再度遁入山林了。”

“高平公与这些南蛮子交手已久,不知有何高见”韦将军问。

“豕喙民最能跋涉,一旦遁入山林,如蛟龙入海,难以追寻了。”高平公叹气。

赵黍不禁问道:“豕喙民难道没有固定聚落么哪怕是蛮族,不务耕织畜牧,就靠这点劫掠,注定不能长久。”

“豕喙民在山里应该是有聚落的,但不太好找,大部兵马也难以深入。”高平公言道:“想必二位清楚,两国交界有许多归属不清的村寨聚落。除了有妖邪混杂其中,也是乱党经常出没的地界。”

“乱党”赵黍问:“是苍梧岭上的赤云都”

蒹葭关往西数百里便是苍梧岭,这个距离看似不远,但望山跑死马。而且苍梧岭地势更为险峻崎岖,加上赤云都本就是经历过乱世淬炼的强悍军旅。华胥国以往几次发兵, 别说剿灭乱党, 大军甚至屡次被赤云都打得丢盔卸甲。

高平公瞧了赵黍一眼,随后说:“正是。赤云乱党不甘心龟缩在苍梧岭,过去十年经常有乱党匪首在蒹葭关附近出没,关外也有不少村寨聚落勾结乱党。”

赵黍皱眉不已,韦将军盯着舆图,指头敲点:“可惜了,若是这些村寨百姓能纳入我华胥国,那进攻九黎国的路上便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而若是九黎国进攻,这些村寨也可以营建堡壁,作为华胥国的藩篱屏障,牵制南蛮子的攻势。”

赵黍沉默不语,赤云都背离造成的后果,已经大大拖累了华胥国。比起杨柳君在星落郡搅起的乱子,蒹葭关外的状况要恶劣得多。

想当初瀛洲会上的兵法推演,梁骁指挥着华胥国兵马一路南下畅通无阻,还能修筑营垒、步步推进。现在看来,这种事不大可能做到。

要真是这么做,别说应付九黎国袭扰两翼,光是赤云都暗中生事,就够朝廷官军喝一壶了。

“二位不必忧虑,那些乱党无非是癣疥之疾。”高平公从容言道:“蒹葭关墙高沟深,足以让那等流寇匪盗望城兴叹。此外,梁国师几年前还在此处设下符咒禁制,防备乱党妖人飞天行刺。”

“此事我也了解。”韦将军说道:“据说梁国师当时曾亲至苍梧岭,重创了乱党匪首。想来他们只能龟缩在苍梧岭中,兴不起太大风浪。”

梁韬的本事赵黍是见识过的,他能把赤云都里的高人打得不敢冒头,这一点都不稀奇。

“贞明侯,你怎么看”韦将军见赵黍不说话,问道。

“恕我直言,这一次恐怕不止是要据城坚守。”赵黍指着舆图上的角虺窟:“韦将军应当知晓,九黎国此次兴兵来犯,正是意图打破封印,救出内中的角虺妖王。”

韦将军表情凝重,高平公问道:“角虺窟附近常年有馆廨修士驻守,朝廷每年也会派人加固封印。难道贞明侯不是为此而来的”

赵黍解释说:“当年九黎国雨师妾部驱役蛇虫大举进犯之时,蒹葭关尚未修筑完成,馆廨之制也属草创。加上雨师妾部布下万蛇大阵,神出鬼没,戕害生民甚多。

为了能够不留后患地了结此患,华胥国先君延请东海伏龙屿的隐修高人,祭出仙家法宝定海斗,一举将万千蛇虫和雨师妾部的御蛇大巫封镇内中。

可是定海斗已完全与角虺窟周围山川融为一体,天长日久之下,仙灵清气耗散,封印如同根茎被虫蠹啃食一空的树木,看似枝繁叶茂,实则难以为继。”

这些情况是赵黍离开东胜都之前,张端景详细告知的。当年定海斗封印的万千蛇虫经过彼此厮杀,如今只剩下一条头顶长角、背生肉翅的巨蛇,一旦脱出封印,立刻就是祸世大妖。

高平公闻言沉默不语,韦将军则说:“有梁国师这等仙家高人,只要布置得当,斩杀角虺妖王应该不是问题。”

赵黍提醒道:“可九黎国也并非没有高人啊,据说这次连丰沮十巫都大举出动了。”

韦将军笑着问:“我们这些俗人不知晓方外之事,贞明侯不妨说说,这丰沮十巫是何来历”

“我所知也不多。”赵黍言道:“丰沮十巫自称其传承渊源可追溯至上古之世,乃是上古神祇留在凡间的侍者,以待日月失明的一刻,迎请神祇降世。

传闻十巫形体肉躯虽有寿限,但神魂不灭,其中一人死去,神魂便会寄附胎儿出生。长大后只要经过祭礼,便能唤醒夙世记忆。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学识与术法,便是丰沮十巫底蕴所在。”

谷稥

“神魂不灭这是否也算一种长生不老”韦将军好奇询问。

“传说而已,真假难辨,也许丰沮十巫是为了以此彰显身份不凡。”赵黍说:“而且别看他们如此吹嘘自己,天夏一朝丰沮十巫都要夹着尾巴做人,若论祭礼法事、召神迎灵,没谁比得过天夏朝的赞礼官。”

某种意义上,赵黍与丰沮十巫也算是同行。不过作为赞礼官传人,赵黍一贯看不起丰沮十巫那种粗陋乃至野蛮的祭礼,他们甚至会搞人牲活祭。在赵黍看来,这种是能够揪着头发扔去泡大粪的货色了。

“丰沮十巫在九黎国中的地位崇高,大致可以把他们类比成梁国师,不过他们是十个人。”赵黍解释说:“九黎国巫风鼎盛,鬼神妖邪众多,他们的术法手段也多于此相关,诡谲难测。”

“那不知贞明侯有何良策”韦将军问道。

赵黍笑着说:“良策倒是谈不上,不过既然对方术法多借鬼神之力,那不妨来一套釜底抽薪。”

韦将军一拍桌案:“对啊贞明侯擅长科仪法事,能够驱策鬼神,若是先下手节制鬼神,不就是让对方无兵可用吗”

“我打算在蒹葭关内外布置坛场,召遣鬼神精怪。”赵黍说:“如今两国交界之地不仅有村寨聚落,还有许多鬼神精怪、妖物邪祟,他们恐怕会趁战事作乱。无论是出于防备不测,还是增添法箓兵马,此事都有必要。”

“好好好”韦将军连连点头:“贞明侯的本事,我是见识过的,此事就由贞明侯全权处置,若需要兵丁协助,尽管开口便是。”

赵黍沉吟片刻:“先前对付豕喙民,我倒是探听到一处妖邪出没的消息,不妨就从此处下手。”

一旁高平公感叹道:“有你们两位,蒹葭关看来是能安然无恙了。”

韦将军拱手道:“哪里的话这也要归功于高平公经营有道。”

赵黍在旁暗自生疑,自己来到蒹葭关看到的情形,此地远远谈不上经营有道。仅以军务防备来看,甚至有些粗疏松懈了。

“既然韦将军和贞明侯来到,我这把老骨头也不多妨碍了。”高平公起身拱手:“如今蒹葭关军务便交给你们两位了”

赵黍与韦将军一同行礼,恭送高平公离开,目送他登上一辆朱漆错银的奢华香车。

待得高平公离去,韦将军才轻轻叹气,赵黍看出他神色凝重,低声询问:“蒹葭关的情况不容乐观”

韦将军领着赵黍回到守备府内堂,说道:“想必你一路上也看见了,此地防备废弛、军纪粗疏,征募而来的兵卒甚至欠缺了大半年的粮饷。我前天让各营照着簿册清点人数,发现有三成兵卒没到。你猜猜这些人去哪里了”

赵黍微微摇头,韦将军恼怒敲桌:“因为欠缺粮饷,那些兵卒跑到临近郡县,给当地大户耕田做工去了。这哪里是边关军旅的样子”

“开什么玩笑”赵黍眼角跳动:“五国弭兵才十来年,边关军务怎会废弛如斯朝廷为了蒹葭关,砸了多少钱粮兵卒粮饷为何还会欠缺”

韦将军抬了抬下巴,示意高平公方才坐下的位置:“你猜猜”

想到高平公那富态尊容,还有那架奢华香车,除了没有驳马牵拉,也不比姜茹那一辆差多少。

仅凭这些,就能猜到高平公日常用度何等富足,欠缺粮饷的去处也大体可知了。

“他可是国主宗亲啊”赵黍觉得头皮发麻:“万一九黎南蛮杀入关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韦将军冷笑两声:“这可未必。高平公在北边有一处坞堡庄园,养了一千多部曲,军器兵甲锃光瓦亮,九黎国真的杀进来,这些部曲还能护着他逃回东胜都。”

赵黍不解:“国主为何会任用这种人来镇守蒹葭关”

韦将军轻咳一声,抬眼望向门窗,赵黍心下了然,甩手一张符咒飞出镇贴,隔绝声息传出。

“有些话你就当听个乐,别当一回事。”韦将军言道:“你估计听说过,当今国主登基之前,国中曾经乱过一阵,先君几位儿子彼此征伐,死伤殆尽,以至于国统凋零。

眼看华胥国要步天夏后尘,朝中只得匆忙从宗室成员间推选新君。彼时高平公因为年岁较长,也在公卿推选之列,而且就是梁国师看中之人。

不过高平公主动退让,并且推举当今国主。至于这里面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算计,就不是我能够洞察的了。”

赵黍微微点头:“高平公有推让君位、扶保登基之功,加上又是宗亲,所以国主让他镇守蒹葭关,而对他的贪渎行径估计也视而不见唉”

“贞明侯也不必过分忧虑。”韦将军提醒说:“这次国主派武魁军来蒹葭关,就是负责接管此地军务。高平公年纪大了,不必过分操劳,就让他安度晚年吧。”

“一千多部曲,又有庄园坞堡、香车座驾,好个安度晚年。”赵黍颇感无奈。

“现下当务之急是整顿蒹葭关军务、操训兵卒。”韦将军挠头说:“武魁军虽是国主下令新设,但人数不满万,应对未来大战远远不够。可现在蒹葭关内不是懒散军汉,就是不堪大用的刑徒。烦啊”

“将军打算裁撤部分兵卒么”赵黍问。

“反正有些兵卒跟佃客没两样了,也不用他们过来混日子。”韦将军说。

“我倒是有个办法。”赵黍摸着下巴说:“之前追踪豕喙民时,我发现不少村寨都自行组建乡勇,他们面对外敌,往往能同仇敌忾,或许能堪一用。”

“我也想过这个办法。”韦将军起身叹道:“只是征调乡勇兵丁,又是一大笔钱粮。朝廷已经让临近郡县募集钱粮,可迟迟没有送来。”

“韦将军打算怎么办”赵黍问。

“你去对付妖邪、开坛行法的时候,顺便去各地催促一下钱粮征调之事。”韦将军表情严肃:“我委任你为武魁军长史,也有调兵之权,如若必要,可便宜行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081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