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六百零二章 近在咫尺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太空事业部的锡兰岛总部大楼里面。

米高扬博士正和一众高管讨论,要如何应对那艘外星飞船。

星际探索办公室负责人孟海洋有些无奈的摊摊手:“部长,如果要发射多一艘蝉级飞船过去,时间也来不及呀!”

过来旁听会议的陈剑雄,却不赞同孟海洋的想法:“不,我建议发射多几艘蝉级飞船过去,一方面可以以防万一;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出问题,那这蝉级飞船可以继续向深空进发,探索更加遥远的区域。”

听到陈剑雄的说法,米高扬思考了一会,还是点了点头:“没问题,不就是几艘蝉级飞船,我们还是可以挤出一部分产能的。”

其实蝉级飞船的造价并不高,真正让蝉级飞船成本增加的那一部分,是飞船携带的推进氢弹。

毕竟上千颗微型氢弹的造价不便宜,要不是智人公司有重水富集海藻,可以压低生产成本,这一艘蝉级飞船上千颗微型氢弹的消耗,可真不是一般势力可以承受得起的。

哪怕是以前全盛状态的阿美利卡,也玩不起蝉级飞船这种飞船,毕竟提炼重水、制造氢弹,对于一个资本势力而言,这是非常不划算的投资。

也就智人公司这种方式,才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

米高扬等人讨论了一会,决定再发射3艘蝉级飞船。

航天设备办公室的负责人也表示没有问题。

毕竟蝉级飞船的生产线还在生产,目前库存一艘,在造一艘,工厂那边平均每三个月可以生产一艘蝉级飞船。

而现在情况紧急,他们打算加大生产,将之前的每天一班,改为每天四班倒,直接增加三倍人手,估计不用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两艘蝉级飞船的建造。

讨论好了蝉级飞船的生产,太空事业部下属的另一个机构——宇宙观测办公室,此时也站出来发言了。

其负责人是一个少见的白发老头,显然此人是加入智人公司之前,年龄就已经非常大了,哪怕是使用了各种延寿技术,仍然只能增加一部分寿命,外表没有办法完全返老还童。

对此老头也不太在意,特别是对于研究宇宙天文学的老派科学家而言,他们这个领域理论研究比较多,也很少涉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因此想法都比较“天真”一些。

这个老头之前是露西亚那边的,他是米高扬挖过来的。

在智人公司的太空事业部,从露西亚过来的员工占比很高,达到了17.3%左右。

因此太空事业部多少有点毛熊家的风格。

老头站起来:“各位同事,对于这艘外星飞船的情况,我们宇宙观测办公室有一些看法。”

众人没有出声,静静地等待下文。

老头继续说道:“从那艘外星飞船的飞行方向反推,我们大致可以锁定对方之前航行的路线,但是在那个路线片区之中,最近的一个行星系,也达到了18.4光年,以这艘飞船此时15公里每秒的速度来看,需要飞行36.8万年,这可能吗?”

这可能吗?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是外星飞船曾经速度是现在的10倍,也需要3.68万年才可以抵达现如今的位置。

老头也没有藏着掖着,继续说道:

“从蝉级004号的探测数据之中,我发现这艘飞船曾经极有可能也是采用核核裂变动力系统,但是其核心的放射性几乎所剩无几,其石墨缓冲层中,碳14的磁场反馈相当于预测模型的16%左右……”

众人瞬间反应过来,碳14的半衰期为5700年左右。

作为核裂变反应堆的缓冲层,石墨巢里面肯定会因为吸收热中子,而出现碳14的。

但是现在外星飞船里面的石墨巢里面,碳14的磁场反馈只相当于预测模型的16%,那只能说明一个结论:石墨里面的碳14已经经过了两个半左右的半衰期。

这也表明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外星飞船的核反应堆至少已经停止工作了1.3万年。

而老头却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继续补充道:

“如果仅仅是没有发现碳14,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我在另一份分析报告之中,发现了另一种元素的存在,虽然含量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但蝉级004号距离比较近,还是发现一部分微弱的磁场信号,这种元素就是钚239。”

不少脑袋转得比较快的人,瞬间就发现了关键点。

钚239的半衰期是2.41万年。

现在钚239还有微量残留,这意味着飞船的核反应堆的停机时间,肯定没有超过2.41万年。

加上上面发现碳14的残留情况。

由此可知,外星飞船的核反应堆停机时间,应该是在13000年前~24100年前之间。

老头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说,这艘宇宙飞船里面的生物,大概率已经全部死亡了。”

另一个高管却摇了摇头:“不一定,说不定对方有身体冷冻技术,而且此时外星飞船内部的温度非常低,外星生物大概率会被冰封在飞船里面。”

对此老头并没有反驳,因为这确实非常有可能,他又说出另一个事情:

“我还有另一个发现,那就是外星飞船本身非常完整,按照宇宙航行的一般规律,在这种空旷的星际空间航行,如果不主动减速,飞船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减速。”

这一点,在场都是太空事业部的员工,自然非常清楚。

“既然飞船速度不可能减速太多,就以每秒30公里为极限速度来计算,这艘飞船如果是从18.4光年之外的行星系飞过来,就需要18.4万年,飞船的核燃料可以支撑这么久吗?”

闻言,所有人若有所思。

哪怕是省吃俭用,全程冷冻身体,以目前探测数据中,发现的8个核反应堆,以及344个钚核电池,飞船的燃料也支撑不了3万年。

毕竟那些核电池中的钚239只剩下33%燃料,反应堆残留物里面,还剩下一点微量的钚239。

这说明一个问题,核反应堆停止工作之后,核电池还在持续运行了一段时间。

由此可知,飞船大概是4.3万~5.41万年之前,从某个星球向太阳系方向飞行的。

确定了时间范围,又确定了速度范围,那自然可以确定对方的出发星球,距离太阳系大概有多少光年。

外星飞船飞行了4.3万年~5.41万年,期间速度大概在15公里每秒~30公里每秒之间。

可以得出外星飞船的航程,可能在20万亿公里~51万亿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说远,确实挺远的,但是对于宇宙尺度而言,也几乎是近在迟尺。

毕竟一光年才9.46万亿公里。

20万亿公里~51万亿公里,转变成为光年,也就2.11光年~5.39光年。

这个尺度确实是近在迟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