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天轮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智人空间站。

队长孟海洋从休眠舱中苏醒过来。

“队长,早上好。”沙越功笑着漂浮起来。

俩人迅速完成洗漱,然后来到了总控制舱。

正在值班的貌创新看到俩人,打了一个哈欠:“哈……早上好。”

“创新去休息吧!”孟海洋拍了拍他肩膀。

“那就交给你们了,对了,地球总部两个小时前发了一条通知,3天后,会发射下一批宇航员过来换班。”貌创新一边说,一边向生活舱飘过去。

“嗯。”孟海洋点了点头。

而沙越功则查看起近八个小时的工作日志。

此时的智人空间站规模空前庞大。

13.32万吨的补给,加上之前空间站本身就拥有的5600吨,将整个空间站的重量增加到了13.88万吨的规模。

37艘火种号飞船,组合起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型空间站。

火种号的长度为50米,直径为10米,4艘火种前后对接在一起之后,就可以形成一条长度200米的长臂。

4组长臂连接在另一条中轴(同样是4艘火种号前后对接组成)的中间万向连接器上。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中轴插在一个“十”字的中心,而在“十”字的四个外端点,又分别连接上两艘火种号,形成“T”型。

这就用掉了28艘火种号。

剩下的9艘火种号,则携带了大量的环型部件,这些部件组装起来之后,就在“十”字上形成了一大一小的两个同心圆环。

他们之前的老空间站,则连接在中轴的顶端。

沙越功查看完工作日志:“队长,一切正常。”

“你留守控制舱,我去外环区。”

“注意安全。”

“放心!”

孟海洋飘向下方的火种12号舱室。

打开负压闸门后,他站在电动板车上,拧了一下加速开关,顿时板车沿着舱室墙壁的导轨前进。

通过一道道负压闸门,经过300米的距离,孟海洋终于抵达空间站的外环区。

他将电动板车固定好,然后拿起对讲机:“沙越功,启动旋转系统。”

他耳机中传来沙越功的声音:“好的,注意安全!”

外环区的8个火种号舱室,开始启动辅助电喷推进器,整个空间站开始缓缓地旋转起来。

一开始速度并不快,但架不住电喷推进器的比冲非常高,连续加速了20分钟之后。

孟海洋已经感受到身体非常沉重。

这是空间站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在外环区的舱室内部,此时的拟重力达到了1G左右,差不多和地球的重力系数一样。

而且由于空间站的半径达到了200米,因此外环区的离心力梯度差异并不明显。

不过孟海洋手上专门的探测仪,却可以清晰看到离心力的梯度差异数据,同时他查看了空间站其他区域的离心力梯度。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越靠近中轴线的位置,离心力梯度差异越发大,对于身体的不良影响越严重。

“队长,情况如何?”

孟海洋按着通话按键:“还可以,就是稍微有一点脚重头轻,不过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怀念呀!”

“那就好,有情况立刻通知我。”

旋转系统测试了七个多小时,期间孟海洋尝试了各种测试,包括在外环区吃饭洗澡和模拟睡觉之类,其模拟重力的效果还可以。

不过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和真重力的一些差异。

而此时空间站的另外两个宇航员也从休眠舱中苏醒过来。

张攻玉和戴维醒了之后,便麻利的完成洗漱。

在前往控制舱的过程中,张攻玉感受到了空间站正缓缓地旋转,虽然看起来不明显,然而他还是感受到了那股微弱的旋转离心力。

来到控制舱。

“博士!戴维!中午好。”沙越功和俩人点了点头。

“旋转系统测试情况如何?”张攻玉好奇的问道。

沙越功笑着回道:“外环区的拟重力还可以,勉强可以使用,队长正在外环区。”

不一会。

孟海洋也从外环区返回中轴区。

他一飘上来,就一边揉捏着太阳穴:“呼呼……在旋转臂区的感觉太难受了,特别是靠近中轴区的那几十米。”

“看来旋转臂区的麻烦很大呀!”张攻玉一边说,一边埋头将这件事记录在工作日志之中。

孟海洋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而且旋转臂长度还不够,如果可以达到半径500米,那离心力的梯度差异就会小到感觉不出来。”

“500米?我们是享受不到了,估计只能等下一批宇航员过来测试了。”张攻玉笑着回道。

沙越功插了一句:“下一批宇航员3天后抵达空间站。”

其实他们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了。

测试离心力模拟重力实验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测试生物合成技术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变化。

这大半年来,孟海洋、张攻玉等人都在做这件事。

经过一系列测试,他们搜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也正如一开始所预料的那样,各种生物合成真菌和珊瑚虫之类,在微重力环境下,出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变化。

这些变化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对于这个结果,科学事业部那边感到了棘手。

毕竟按照这个测试结果,那就意味着以后探索月球,生物合成技术的应用会受到限制,又必须重新调整一遍。

因为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这和近地轨道的微重力、地球的标准重力,都有明显的差别。

而且通过这一次实验测试,智人公司已经意识到了太空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了的第一个大难题——星球环境差异。

这是一门新的宇宙科学。

人类之前的很多工业和农业技术,其实很多都是建立在地球环境下,一旦离开了地球环境,极有可能会出走水土不服的情况。

张攻玉和孟海洋聊了一会,然后就留下戴维值班守控制舱,他自己则去了生物实验舱。

一个透明的水箱里面,正漂浮着十几个球型东西,这就是微重力环境下,珊瑚虫有充足的营养,就会自动合成的球型物品。

显然这是因为微重力的影响。

张攻玉迅速拿着感应笔,在平板上写写画画,将各种数据填入实验列表之中。

尽管知道三天后要换班,但他还是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而此时的地球上。

面对智人公司狂飙突进的航天产业,其他势力简直是嫉妒得快质壁分离了。

特别是那些大势力,现在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更是让他们感到尴尬、无奈。

面对如此困境和压迫,一场名为航天联合的大合作,已经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