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七章 科技伟力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苏尹士分公司。

盖塔拉湖农业区。

李青叶此时就在盖塔拉湖的湖畔城市——锡拉特港。

由于智人公司挖开通地中海与盖塔拉洼地之间的北部运河,两条宽度550米,深度35米巨大的运河,将庞大地中海海水输入盖塔拉洼地。

经过将近两年的连续注入,整个盖塔拉洼地彻底被淹没,形成了一片面积高达1.8万平方公里的咸水湖,即李青叶眼前的盖塔拉湖。

这个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2米的巨大湖泊,拥有1万亿立方米海水而且由于其和地中海直接连通,导致盖塔拉湖基本不会枯竭。

李青叶站在高度500米的锡拉特广播塔上,俯视四周围,映入眼帘的景色,除了碧海蓝天,就是一望无际的翠绿原野。

“董事长先生,努米底亚沙漠将在我们的努力下,变成北非的粮仓。”作为努米底亚分公司的总经理,胡明亮此时就在李青叶一旁。

“这里的地形非常平坦,可以农业可利用面积应该不少吧?”

“是的,苏尹士的马特鲁行省、努米底亚的东北部,是一片面积60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型荒漠地带,海拔都低于200米,全部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水农场。”

“都种植水稻吗?”李青叶近期并没有太去了解各分公司的农业产业。

胡明亮摇了摇头:“不是,这边的气候适合小麦,我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海水稻的根部基因插入小麦基因之中,同时还有多年生基因。”

“也就是说,这60万平方公里平原,你们计划种植转基因小麦?”

“是的,不过并不是全部,大概只种植30万平方公里左右。”

“那也不少了,毕竟是4.5亿亩,对了,这种转基因小麦一年一收吗?”

胡明亮赶紧回道:“是一年两收,董事长,因为多年生基因的原因,转基因小麦可以无缝衔接,因此可以实现一季冬小麦、一季春小麦。”

“产量如何。”李青叶拿起望远镜,看向远方郁郁葱葱的麦田。

“年亩产850公斤左右,如果全部荒漠改造完成,30万平方公里预计可以实现3.825亿吨小麦年产量。”

李青叶对于这个产能比较满意。

毕竟现在智人公司拥有26亿员工,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逐年攀升,以人均每年500公斤粮食起步计算,至少需要13亿吨粮食。

东南亚大区分公司、南亚大区分公司的农业潜力已经压榨得差不多了,如果继续开垦,将需要建设梯田、大量砍伐森林了。

因此智人公司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方向,一方面主打转基因海水农作物,另一方面也好室内无光农场。

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就是智人公司重点发展的大农业区,毕竟这里的低海拔荒漠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而转基因技术又赋予了农作物耐盐碱的能力,可以直接在海水中种植,又解决了北非缺乏澹水资源的先天性缺点。

在海水可以替代澹水作为农业用水的情况下,北非地区的农业潜力,一下子被提升几十倍。

就在此时。

呜呜呜……

一阵急促的汽笛声,从港口方向传来。

李青叶转过望远镜的方向,发现一艘邮轮正在靠港。

“马特鲁行省这边很缺乏人手吗?”

“是的,目前马特鲁二级分公司这边,只有352万名员工,我们正和人事部合作,从尼罗河三角洲和开罗那边抽调人手。”

李青叶微微点头:“三百多万确实少了,一千万比较合理。”

“这边人手还好,努米底亚分公司那边更缺人。”胡明亮有些无奈。

“努米底亚和苏尹士之间的北部运河修建到哪里了?”

胡明亮拿出平板,投影出一副施工进度地图。

“目前已经打通了努米底亚北部平原地区,最西端是哈桑池港口。”

李青叶看了看那路线图,发现北部运河的北线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如果要继续向西挖掘运河,就会遇到奈富塞山和平均海拔高于500米的哈姆拉石漠,而且继续向西,就是阿卜德?瓦德共和国,因此北部运河的北线现阶段不需要继续向西挖掘了。

从胡明亮提供的运河进度图来看,也看出努米底亚分公司没有打算继续向西,而是在挖掘北部运河中线和南线。

其中北部运河中线,就是从盖塔拉湖向西,依次经过努米底亚沙漠南部、塔济尔布绿洲、塞卜哈绿洲、奥巴里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城市阿特尚镇。

而北部运河南线,则是在塔济尔布绿洲向南,依次经过赖卜亚奈沙漠、库夫拉绿洲,进入查德分公司的经营区域,陆续经过乌尼昂加湖遗迹区、博德来洼地、加扎勒干河区,最后抵达恩贾梅纳城。

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对于整个撒哈拉大沙漠的东北区域而言,是非常巨大的促进。

为什么查德分公司、麦罗埃分公司的发展速度在各个分公司中最慢?

原因就是交通和基础设施极度落后。

特别是查德分公司,那真是一穷二白,没有铁路,也没有运河,甚至连像样一点的公路都很少,又地处内陆,周边不是大沙漠,就是同样一穷二白的地方。

因此北部运河的南线,对于查德分公司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幸好智人公司下属的锡兰洋运输集团,近期服役了上百艘大型运输飞艇,这些运输飞艇中的50%,基本都投入到了查德分公司、麦罗埃分公司这边。

正是利用这种大型运输飞艇,查德分公司的经济才勉强有了一些起色,不用总公司长期输血。

“明亮,查德分公司那边,你们努米底亚分公司要多支持一下。”

胡明亮赶紧点了点头:“我会和他们加强合作的。”

李青叶之所以这样吩咐,是因为他打算在撒哈拉地区的腹地,布置一部分重要的产业和科研基地。

而他选择的位置,就是苏尹士、麦罗埃、查德、努米底亚四地中间的达尔富尔高原北部。

这个地方周围都是沙漠,本身又是高原,当地人烟稀少,非常适合布置秘密基地,和进行一些比较危险的特殊实验。

之前他一直想进行的一个特殊项目,却又没有合适的地方,这一次终于有足够广阔的实验区域了。

因此他必须让周边几个分公司发展起来,才可以支撑起那个项目的物资消耗。

他千里迢迢跑过来北非,可不仅仅是为了视察产业,而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盖塔拉胡周边视察连一个多星期,李青叶又在空天舰队的护送下,向西进入了努米底亚分公司的经营区域。

与此同时,李青叶在达尔富尔高原秘密筹备的那个项目,也在进行初期的准备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