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九章 逐步扩大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迪蒙?迪维尔站里面。

收到一大堆包裹的科考队,正在整理这些东西,毕竟这是未来几个月的食物。

拆开蔬菜水果的保温箱,一个队员又看了看其他保温箱的标志:“事务长,为什么蔬菜水果那么少?这一点蔬菜水果,我们这么多人,不够一个星期吧?”

马文埋头整理着胡萝卜的保温箱:“海豹站每个星期都会送一次蔬菜水果过来,不用担心。”

“原来如此,那真是太好了。”那队员拿起一根黄瓜擦了擦,就直接啃起来。

在南极要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实在是太难了,以前他们只能在补给船过来时,有新鲜的蔬菜水果吃,之后就只能吃水果罐头、冻干蔬菜、维生素片了。

“事务长,海豹站那边的补给可以长期维持吗?”有的队员则比较关心以后。

“应该可以吧!”马文也不敢打包票,毕竟未来智人公司会不会和欧罗巴联合体打起来,是一个很难预料的事情。

“希望世界和平吧!”

“智人公司真是有钱,竟然每个星期给海豹站送新鲜的蔬菜水果。”

“不一定是外部送过来的,也有可能是海豹站自己种植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闲聊着,虽然很多人对智人公司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至于陷入魔怔。

没有参与物资整理工作的维希博士,此时正在屋顶的降雪搜集器旁,记录着12小时降雪量。

助手拿着手电筒,对屋顶的6个降雪搜集器,仔细观察了一遍。

“博士,12小时内降雪量为3.2毫米。”

维希博士中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数据,然后他看了看今年以来,累计的降雪总量已经达到了266.9毫米。

按照之前几十年的记录,南极洲陆架边缘区域,年降雪量平均在500毫米左右,降雪比较多的月份是4~11月份的冬季。

显然今年的降雪规模提升了。

这已经是南极洲连续三年出现降雪量正增长了。

对于这个情况,维希博士多少有些担心,特别是联系到今年全球各地的反常极端天气,就让他更加不安了。

降雪量增加,意味着南极冰层的厚度会继续增高。

而冰盖面积扩大,会扩大冰面的反射面积,进而导致地球反射太阳辐射的规模增加,这会引发极地气温进一步下跌。

极地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又会导致冰层的水蒸发量减少。

南北两极的冰盖会变得越来越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当大量澹水被固定在南北两极厚度几千米的冰盖时,必然导致海平面逐步下降,大规模海退就不是一种设想,而是即将变成现实。

维希博士有些无奈,转过头他看着不远处的海豹站。

极光之中。

海豹站宛如一座巨大的城市。

不,这本来就是一座城市。

与单纯依靠破冰船补给的迪蒙?迪维尔站不一样,海豹站的核心补给方式,是天空电梯。

16条缆绳组成4组,依靠两万米高空的飞艇平台,拉扯着这些缆绳,让其牢牢地紧绷着,不会受到极地狂风的干扰。

4组缆绳就是4条电梯,可以运行4台电梯舱。

除此之外,维希博士还知道海豹站的地下部分,肯定已经深入到了地下岩层之中,不然不会如此稳定。

很多南极科考站,特别是陆架冰盖边缘的科考站,都会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难题。

那就是冰层断裂,造成的冰川移动。

当年大不列颠的南极科考站,就因为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导致整个科考站和断裂带冰川一起,成为了一块在海上自由飘荡的冰山。

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如果要将科考站建设在陆架边缘的冰盖上,就必须采用可快速运动的科考站(类似于房车)。

但海豹站显然不是这样的,而是直接设立在这里。

按照维希博士的经验,他非常肯定海豹站肯定是打通了2200米的冰层,将地基打在地下岩层之中。

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有效抵抗冰层断裂造成的位移。

当然,如果没有智人公司的技术,那这种超深地基,是很难制造出来的。

站在楼顶的维希博士,看着灯火通明的海豹站,心情多少有些复杂和无力。

而此时的海豹站里面。

刚才押送生活物资过去迪蒙?迪维尔站的貌丹,正在基地的基地长办公室内,向基地长辛迪西汇报情况。

“……我以基地没有燃油为借口,让他们接受了输电方案。”

辛迪西非常满意:“干得不错,掌控了他们的能源和生活物资补给,以后就由不得他们了。”

从一侧的全息地图上才可以看出,目前在整个威尔克斯地,有好几个四大势力的科考站。

而这些科考站无一例外,周围都被智人公司的科考站“贴身保护”着。

为彻底占据整个威尔克斯地,智人公司搞了不少小动作,除了贴身保护四大势力的科考站,就是建立了大批新的科考站。

这些科考站每50公里就布置一个,通过这种跑马圈地的方式,现在智人公司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威尔克斯地。

而在这些科考站的地下深处,就是智人公司目前最重要的黄金产地,每个月生产200吨黄金左右。

这个秘密值得智人公司如此重视。

现在威尔克斯的地下矿区还在继续扩大生产,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将黄金产能提升到月产400吨左右。

辛迪西看了看手上的气候分析报告:“貌丹,你近期加强对迪蒙?迪维尔站的监控,另外也要多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降雪吗?”

“不只是降雪,还有冰川活动。”

“冰川活动?”貌丹顿时明白了。

作为海豹科考站的调查员,自然知道南极洲的情况。

由于南极洲和北冰洋不一样,这里的地下是岩石,如果降雪量还继续增加,那必然会导致南极冰盖重量继续增加。

冰盖重量增加,会导致冰川滑动,甚至可以激发地震。

貌丹离开辛迪西的办公室,回去准备使用磁场探测器,加强对整个南极洲的地质变化监控。

而辛迪西则在思考,接下来需要向总公司申请的物资清单。

特别是加固各个科考站和地下基地方面,需要总公司提供一批专属的设备和零部件。

毕竟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未来南极冰盖可能会扩大和加厚,同时也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

加固工作刻不容缓。

其实智人公司在南极洲的其他基地,也在逐步提升基地的结构强度,特别是冰狱计划的那一部分秘密基地。

而在北冰洋那边,情况也和南极洲差不多,降雪量在增加,冰盖在加厚和扩大。

这个五六月份,注定是一个喧嚣的季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