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二章 箭与弓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李维斯直接忽略了李青叶的凡尔赛,而是看着眼前这一大堆污泥,眼神中充斥着兴奋。

100公斤铀粗料大概含有铀元素0.8公斤左右,经过富铀菌去除一部分铀238,现在只剩下75克铀元素。

而这75克铀元素之中,铀235的含量大概在7.5%左右,即5.6克左右,剩下的都是铀238。

别看这个浓度不高,可在核物理专业的李维斯看来,这个浓度简直是突破天际。

毕竟目前民用级别的核反应堆,其铀235浓度普遍都在5%以下。

也就是说,眼前这些泥巴经过提取处理之后,就可以直接作为核反应堆的核燃料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维斯惊叹这个技术的原因,便宜又高效,还非常隐蔽。

使用这种技术,就算是洪沙瓦底这种配套设施非常差的菜鸡小国,都可以搞出高浓度的武器级铀235。

其实现在原子弹的设计原理,在很多核物理学术网站都可以找到,除了氢弹的原理被封锁了一部分之外,其他核反应的原理都不难找。

李维斯甚至连氢弹都可以设计出来。

但是这并不是关键。

核武器的关键,其实在铀浓缩技术上。

现在比较高效的工业化铀浓缩技术,就是离心分离法,这个技术有巨大的门槛,不仅仅投资不小,而且动静也不小。

为什么波斯、北高丽搞核实验,列强们可以迅速发现,原因就是因为离心分离法必须使用大量多级联动的超高速离心机,不仅仅占地面积非常大,而且耗电量也非常惊人的。

只要通过卫星遥感,就可以发现大规模的铀浓缩设施。

至于将设施建设在山体或者地下,这个方案显然是行不通的,主要是规模太大,这种地下设施不是一般小国可以承担得起的,而有能力搞地下设施的,又不需要偷偷摸摸。

李维斯现在已经非常兴奋了,他可不是那种和平主义者,之前在吕宋就因为发表了拥核言论,被西方学术机构列入黑名单。

他的理念非常激进,认为小国只有拥核,才可以抵抗列强的霸凌,哪怕不能造核弹,也要大量建设核电站,以核电站胁迫列强投鼠忌器。

李青叶暗中邀请他的时候,这个家伙就直接投怀送抱了。

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结发妻子离婚,然后假死离开,来到洪沙瓦底的小山沟里。

今天李维斯终于看到了希望。

基地的会议室内。

李青叶、凯文、吴虎、李维斯等人齐聚一堂。

凯文计算出目前的铀原料储备情况:“按照目前的铀粗料储备,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170公斤铀235。

”李维斯博士,170公斤铀235可以生产多少颗原子弹?”李青叶询问道。

李维斯想了想:“如果使用比较原始的成熟技术,50公斤铀235可以制造一颗30万当量的原子弹,170公斤可以制造三颗。”

听完这个数据,李青叶思考了一会,便拍板做出决定:“OK,我明白了,那就使用成熟的老式工艺,先制造三颗3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

“李,我们如何实验?毕竟这东西我也只研究过理论框架,很难保证在实际应用上不出问题。”李维斯有些迟疑的提醒道。

李青叶却摇了摇头:“短时间内,实弹测试肯定是行不通的,用激光聚焦实验和石墨慢中子反应堆如何?”

“激光聚焦?这倒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石墨慢中子反应堆我也在搞了,就是比起实弹引爆测试,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李维斯无奈的说道。

对此李青叶倒是没有感到失望:“可以测试出数据就好,短时间内我们可没有办法正面对抗列强,至少要储备100颗原子弹,或者研发出氢弹,才可以进行实弹测试。”

“说到氢弹,我们的生物富集可以提炼重水吗?”李维斯询问道。

李青叶摸了摸下巴:“这一次我研发出富铀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十几个特殊的基因序列,可以有效分辨出同位素的微小差别,只要接下来调整基因,多测试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筛选出一部分适合富集重氢的真菌。”

“那我建议建设一批重氢富集工厂,反正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核裂变的铀弹,可以作为核聚变的原子扳机。”

李青叶转过头:“凯文,你负责落实,以生产海藻和甲烷为借口,再开设一批重氢富集工厂。”

“是,老板。”凯文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之后。

李青叶还留在黑虎峡谷的基地内,他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那就在载具的问题。

要构成核威慑,单单拥有核弹是不够的,还要拥有足够强大的远程投送载具。

实际上,这方面智人公司已经在研发了。

比如之前子公司——飞鱼公司在研发的台风系列巡飞导弹。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李青叶也希望智人公司拥有正式的洲际弹道导弹。

他翻看了一下生物笔记本电脑上的各项技术,希望可以在智人公司当前拥有的技术之中,再整合出可以应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技术。

首先核弹头是不需要太担心了,虽然老式工艺生产的核弹,其核燃料利用率低于现代最新的工艺,但威慑反而更加强一些。

毕竟工艺越老,引爆之后的放射性物质残留越严重,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让对手投鼠忌器的优点。

现在关键是载具本身。

“或许……”他看到了水晶海绵技术后,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案。

现代的洲际导弹,主要分为两种燃料,一种是固体燃料型,另一种是可以常温储存的液体燃料型。

通常固体燃料占据绝大部分,液体燃料则使用者大推力的航天运载火箭上。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液体燃料要么不适合长期储存,要么就是有剧毒。

但是智人公司的水晶海绵技术,是可以储备甲烷的,而且储存之后,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保持固态,并且储存时间很长。

比起目前各国使用的导弹或者运载火箭,如果使用水晶海绵作为燃料储存罐,其生产工艺和配套设施要求会下降很多。

李青叶越想越觉得这个方向不错。

他迅速让洪沙瓦底分部,在北部的克钦邦找一个山间小盆地,作为甲烷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基地。

当然,这个基地也可以承担智人公司未来的航天产业。

近期李青叶都会留在洪沙瓦底,一方面就是为了调整各种产业的布局,火箭发动机、导弹、航天产业就是关键。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考察一下洪沙瓦底,看看这个分部的发展情况。

收到他的指令,洪沙瓦底分部也迅速落实下去。

这种运行方式,也是智人公司当前的优势之一,内部不存在扯皮和中饱私囊的人,各种资源的利用率直线上升。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20141827”、“书友20220913025414498”、“该昵称不可食用”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