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二)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出租车穿过两个街区,就到了青叶集团在仰光的分公司大楼前。

这一片区域内,都是青叶集团的办公楼和产业。

从车上下来,看到外面的广场中,相当密集的人流量,江海涛还是习惯性的戴上口罩。

周围的本地人,穿着非常符合潮流,短裤配体桖,或者拿着遮阳伞和冰奶茶。

如果不是满地的缅语招牌,江海涛都以为自己来到了岭南的某个小城市。

“走吧!”

俩人进入了青叶集团仰光分公司的办公楼里面。

前台笑着用缅语问道:“两位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呃……”助理张琴赶紧用英语问道:“我们不会缅语,用英语或者普通话可以吗?”

前台看了一眼俩人,大概猜到了俩人是华人,因此向另一个前台说道:“黎曼,他们应该是华人,你招待他们。”

本地华人出身的黎曼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问道:“两位,我会中文,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江海涛和张琴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是新信集团的临时副总裁,因为贵公司的李青叶先生,持有新信集团的股份,现在我需要和李青叶先生见一面,商讨新信集团重组管理层的事情,麻烦通报一下。”

黎曼有些诧异,但她还仔细询问了一遍,然后给上司打电话。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层层上报。

这个消息甚至已经到了李青叶耳朵里。

对于江海涛到来,在吕宋的李青叶其实早有预料,毕竟现在杜叔平等人就在吕宋“做客”,群龙无首的新信集团,内部肯定一片混乱。

此时他这个最大股东,加上本身拥有的影响力,要是新信集团还敢无视他,那苏若愚等人就真是蠢到家了,因为此时只有李青叶可以救新信集团。

李青叶考虑到了自己在吕宋,不方便过去洪沙瓦底,因此就让菲力将自己的想法发给马驰,让马驰代替自己去谈这件事。

……

再次搭乘飞机,江海涛和张琴俩人来到了东枝。

这个掸邦高原最大的城市,也是青叶集团明面上的大本营。

整个城市的建成区比起之前的,已经扩大了四倍多。

下了飞机的江海涛,哪怕是见识过现代化城市,也被青叶集团的实力震惊到了。

整个城市几乎是青叶集团的产业,东枝都可以改名叫青叶城了。

实际上,江海涛在过来之前,就在网上搜集过青叶集团的资料,但是亲眼看到这种巨企的那一刻,他才觉得自己之前的脑补画面,仍然太过于缺乏想象力了。

根据网上的评估,青叶集团的总资产至少有5000亿金元,折合华元约3600亿左右。

其核心业务是制药、玻璃、水泥、饮料、农业和金融。

之所以有这么大估值,很大程度上要得利于青叶银行近三百吨的黄金储备,以及青叶医疗的新药。

实际上,所有人都低估了青叶集团,毕竟有很多暗地里的资产,外界是很难察觉到的。

但就算是如此,对于江海涛而言,青叶集团仍然是一个巨无霸,哪怕是曾经的新信集团,巅峰时期也才六百多亿华元而已。

而且两者是存在巨大差别的。

青叶集团可是技术型企业,而新信集团很大一部分产业价值,其实是来自于房地产和建材,这一部分资产是存在水份的。

如果青叶集团要算房地产,那洪沙瓦底目前四分之一左右的房地产,就是青叶集团持有的,真要搞炒房经济,那青叶集团的资产可以吹到上万亿金元的程度。

问题是这种资产有用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金元无法超量锚定洪沙瓦底的房地产,自然在洪沙瓦底的房地产,其价值其实已经固定在一个期间之中。

以洪沙瓦底5600万人口计算,住房需求极限大概在1000万套左右,再加上商业和写字楼,市场的天花板就在那里摆着。

超出需求极限的住房和商业建筑,显然就是在浪费资源。

洪沙瓦底可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到这种浪费之中,现在洪沙瓦底的建筑材料,基本都消耗在道路、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上。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才是青叶集团的追求,那些账面上的数字毫无意义。

毕竟现在的青叶集团,除非遇到外敌的武力入侵,不然不存在破产这种说法。

普通公司为什么会存在破产的可能?

因为普通公司很少可以掌控一个地区的全部资源,哪怕是一个小城市的全部资源,普通公司都很难做到。

而掌控着整个洪沙瓦底的青叶集团,这个地方又有庞大的农业资源,哪怕是不和国外交易,青叶集团也可以屹立不倒。

既然不存在破产的危机,又不需要向股东支付分红,只需要承担员工的生活需要,青叶集团自然不需要追求账面上的数字。

毕竟账面上的数字再好看,青叶集团实际的收获也不会多一分钱。

难不成青叶集团说自己的营收增长几十倍,就会获得几十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本质上来讲,经济虚拟增长对于巨企的意义不大。

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经济,或者说他们陷入了西方式的经济思维之中。

西方式经济的运行机制,本身就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富集,或者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就是为了掠夺。

实体财富由资源、农产品、工业品、设备、技术、知识和服务组成,这些东西本身就存在,不存在瞬间消失的可能性。

可西方式经济的运行模式之中,又偏偏出现了突然消失的把戏。

那为什么要玩这种把戏?

因为有利可图,通过这种金融魔术,可以合法的富集财富。

谁又不喜欢一夜暴富呢?

在社会实体财富增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如何实现一夜暴富?

答案当然是将其他人手上的财富,合法的转移到自己的手上。

这个时候信用货币和金融工具,就是这个魔术的关键了。

比如增发货币,炒作某种商品,让其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然后吸引其他人投入这个市场,在击鼓传花之中,完成财富的迅速富集。

西方就是通过这种经济模式,富集着各种实体财富。

而这种模式对于巨企而言,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巨企本身的财富已经完成了富集。

难不成巨企还能富集自己?

这就好比吸血鬼,它没有办法吸自己的血获得补充,吸自己的血,甚至会因为吸血循环过程中的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巨企这个吸血鬼要发展壮大,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通过吞噬外部,将外部同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才可以继续膨胀下去。

要么就是苦练内功(发展技术),挖掘自身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悍。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