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运输(二)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抵达目的地之后。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钟。

那一段低矮山岭,从主河道看过去,是看不到的,还需要经过一片谷地。

不过众人已经在主河道下船了,因为技术测试可以在这一片谷地进行,加上工程本身也要从这一片谷地开始挖掘。

从无人机的地形扫描来看,谷地呈现出一个V型轮廓,中间还有一条小河从山岭流淌下来。

工程队在比较开阔平坦的谷口旁边设置营地。

然后开始对两侧的森林进行处理。

只见几十个施工员穿上了工作型的外骨骼,他们都是新人类,不存在泄密问题。

将运输船卸下来的铁竹管材拉到森林之中,然后开始组装起来,管材铺设在地面上,类似于建筑施工中的脚手架。

然后架子连成一片,紧接着通过小型钻井机,将管道打入地下深处。

这一片区域近一万平方米的面积上,一共打了100根地下支柱。

做完这些工作,已经是第三天下午了。

此时每一根地下支柱的上面,都安装一根刚好超出树木树冠的地面支柱,地面支柱顶端上,有一个比脸盆大一些的绿色球体。

工程队队长蟒山仔细检查了100根地面支柱的线路,发现没有问题之后,便向技术员吩咐道:

“可以展开了。”

“明白。”

随着开关被按下,地面支柱的顶端球体迅速展开,绿色的有机质骨架向四面八方掌控,变成一个个半球形骨架。

由于支柱高度和位置存在一些差异,让这些绿色骨架看起来仿佛一棵棵没有树叶的树木。

连接着营养储存容器的线路,向这些骨架输送营养液。

被植入在绿色骨架中的特殊转基因植物,开始生长发育起来。

不到三天时间,骨架上已经长满了绿叶,看起来就像一棵棵参天大树一般,而且刚好将天然树木笼罩在下面。

这是一种使用空气凤梨和爬山虎作为母基,改造出来藤蔓型转基因植物,并不需要土壤,只需要阳光和水,加上一定的营养液,就可以长期维持生机。

智人公司将这种转基因植物和人工骨架成为“绿伞系统”。

这东西比钢结构便宜得多,维护成本也非常低,用在热带雨林上,伪装成为自然的森林,绝对比钢结构更加隐蔽。

哪怕是地质遥感卫星,也没有办法察觉到其中的异常。

除非有人可以进入到现场来侦察,不然单靠远距离的雷达和拍照,基本不可能发现问题。

而暹罗为了避免这里被发现,近期会将该区域设立为自然保护区,将周围的村子全部迁出,并设立保护区巡逻队。

当绿伞系统展开之后。

工程队开始砍树,巨大的原木会被随着水路运输到下游去,而杂草和树枝树叶之类,则会被扔进发酵船的发酵罐中,用于生产甲烷。

这些甲烷可以供应工程队自己使用,减少外界的燃料输入。

清除了树木和杂草之后,地面就露出了泥土和沙石。

此时就要用到第二项新技术了。

在需要挖掘区域,通过钻井机下钻到指定的深度。

比如这里,钻井深度就是20米,然后向井下注入特殊几种转基因细菌,这几种细菌会在激素和营养液的作用下,寄生在岩层上,破坏岩层的结构,将岩层变成细小的沙砾。

具体使用那种细菌,可以根据地下岩层的成分来决定。

这种生物侵蚀作用,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摧毁地下25~30米的范围内的岩石层。

同样,残留的树根,也可以使用特定的转基因真菌进行分解,也是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将这些树根变成腐烂状态。

破坏了岩层和树根之后,此时的地层只剩下小颗粒的泥沙和腐殖质,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使用水和空气注入井中,让周围地层形成类似于沸腾床的流体沸腾状态。

由于地形高差,加上在河道旁,这些泥沙会在地形和地球重力作用下,朝河道倾泻过去,仿佛泥石流爆发一般。

泥沙进入河道之后,安装在河道底部的空气喷管,会不停的喷空气,造成泥沙难以沉积下来,不得不流向下游。

而在下游的当翁河大坝施工现场附近,工程队布置了大量的抽沙船,不停抽河底的沙子,人为加大河道的深度。

下游河道变深,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泥沙堆积。

这些河沙又可以作为建造大坝和城市的原材料。

一举两得。

而河水的泥沙含量在短时间内会大量激增,又会在萨尔温江的河口三角洲,加速填海造陆的速度。

特别是在每一年的雨季,河水暴涨的时候。

地层流体沸腾技术的搬运效果会更加好。

另一边,考虑到未来大坝建成之后,整个谷地在低洼区域会被淹没,智人公司还会展开另一个工作,那就是抽沙填谷。

将河道沿途的低洼区域,使用河道中的泥沙进行人为垫高。

现在这个位置的工程,仅仅是初期的测试而已,一旦大规模展开,可就不是几万平方米了,而是几平方公里一起进行。

哪怕是山岭比较高,也可以通过一层层的剥离,最后将高山变成平谷,让河水可以直接从两侧平流汇合。

根据工程的规划,他念他翁山脉的中部运河枢纽工程,长度为21公里,河道宽度为500米,河道深度为30米。

为了确保水位可以稳定,还会在周边修建几个大型水库。

但乌南和刘志凡来到这里考察时,工程队已经从之前的150人,扩充到了632人。

绿伞系统的覆盖面积,达到了1.3平方公里。

乌南和刘志凡搭乘小船,进入了隐天蔽日的绿伞之中,看到已经被冲掉泥沙层的区域,几乎形成了一片小湖面。

“这绿色的穹顶,我在外面几乎没有发现,没有想到里面已经被掏空了。”

刘志凡笑着说道:“上面的叶子可是真的,卫星也发现不了这里面的工程。”

“看来有必要加强周边的管理,要不调一个师驻扎在附近?”乌南提议道。

但是刘志凡却摇了摇头:“过犹不及,用新人类组成的巡逻队即可,军队太显眼了。”

乌南随即反应过来:“那倒也是。”

又仔细听了技术人员的介绍,乌南初步弄明白了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他感慨地说道:“按照这个速度,这边估计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完成了。”

“如果一切顺利,大概在15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比当翁河大坝还快一些。”

乌南听到这个时间,表情有些无奈:“看来我回去之后,要督促湄南河的改造进度,免得到时候拖后腿。”

“进度虽然要赶,但保密工作还是做好。”刘志凡提醒道。

乌南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严肃地点了点头:“我会注意的。”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昆临远山”、“晴天一”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