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港口问题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智人公司为新吕宋造船厂挖造船工人的事情,并没有保密太久,很快就被明州造船厂的三星重工负责人知道了。

对于这件事,三星重工方面虽然敌视新吕宋造船厂,问题是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

毕竟是三星重工自己要关闭明州造船厂,裁撤掉这里的员工。

总不能员工现在自谋出路,三星重工还要反对吧?

如果三星重工真的这样做,那就必须继续维持明州造船厂,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三星重工对于这件事只能选择冷眼旁观,其他事情压根就做不了。

另一边。

大马方面今年重组了内部的海运业务,组建了一个的海运集团,其实就是将被智人公司暗中掌握大马内部的海运资源,进行整合重组。

新组建的大马海运集团,目前掌握了8条LNG船(载重吨位67万吨)、7条油轮(载重吨位83万吨)、32条集装箱船(载重吨位232万吨)、145条散装货船(载重吨位122万吨),其他船只86条(载重吨位41万吨)。

作为全球LNG船持有国中,排名在前十之一的大马,今年却一反常态,并没有新增LNG船的造船需求,反而卖出了其中3艘LNG船。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大马海运集团将造船订单给了新吕宋造船公司,特别是新增加的8艘甲烷运输船,订单都被新吕宋造船公司吃下了。

21年的7月23日。

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一路北上东瀛,避开了东南亚地区。

一艘从大马的马来半岛东侧海域出发,装载了8万吨甲烷的运输船,抵达了羊城港。

这艘甲烷运输船,就是新吕宋造船公司交付给大马海运集团的第一艘甲烷运输船,也是这艘船的初航。

华石油公司的岭南分公司,负责天然气卸载港口的经理赵兴民,此时正和大马海运集团的业务经理竹铃进行商务谈判。

他拿着手上的船期报价表,发现大马海运集团近期的海运报价还可以。

近期标准LNG船(运输量10万吨级别)的报价是每天6.5万美刀,从大马d海运到羊城港,平均船期为5天左右,一船标准LNG船的运输费用为32.5万美刀。

而大马海运集团的甲烷运输船(运输量8万吨级别),其报价则为每天5万美刀,稍微便宜了一点。

然而赵兴民可知道对方的底细。

“竹经理,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每天4万5如何?”

他开出这个价格,其实就是知道甲烷运输船的运输费用低于LNG船,毕竟不需要维持超低温。

但是竹铃却笑着摇摇头:“赵经理开玩笑了,5万每天已经是友情价了,其他公司可拿不到这个价格,更何况你们也有好处。”

双方谈了半个多小时,可竹铃还是油盐不进。

好在大马海运集团对于长期合同比较有诚意,开出每天4.2万美刀的价格,不过合同却是3年,还要求每年至少要运行120天以上。

对此赵兴民也没有意见,他这一次找大马海运合作,也是根据总部的指示,要求锁定大马海运的一部分船期,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运费爆涨的情况。

其实这也是大型能源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常用手段,短租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可能出现运费爆涨几倍的情况,长期合同才可以保证运输成本的稳定。

找大马海运合作,可不是华石油、华石化、华海油的一时兴起,而是经过充分考虑之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不仅仅是大马海运,还有新吕宋海运,同样被三家巨头签了不少长期合同。

赵兴民签了三艘甲烷运输船的长期运输合同之后,才和竹铃等人一起观察着港口中的礁石号甲烷运输船。

和常规的LNG船不一样,甲烷运输船的甲板上没有巨大金属半球构造,而是非常平直的集装箱甲板。

同样,卸载甲烷的输气管道也和LNG船不一样,不需要低温维持设备,也不需要二次气化设备。

港口的LNG天然气储存罐都是低温液化储存,储备的低温液化天然气,要输送给用户,中间设置一个安全的加热气化设备,避免液化天然气一下子气化,撑爆输气管道。

但是甲烷运输船输出的就是气体,必须使用专门的低温液化设备,将天然气液化之后,才可以输入到港口的储气罐中。

这对于LNG港口而言比较麻烦,但好在之前华石油公司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港口增设了一个低温液化设备。

幸好大马海运和新吕宋海运的运输报价比较低,两者抵消之后,并没有增加成本。

不用增加太多成本,谁不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华国的能源三巨头,会看中大马海运和新吕宋海运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新吕宋造船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24年,加上华国自己有制造LNG船的船企,能源三巨头都想订购十几艘甲烷运输船,补充到自己的运输船队之中。

只可惜这种行为,显然是有些“不正确”的。

另外智人公司的大型储气罐技术,也吸引了各大能源巨头的关注,毕竟液化天然气的储备太危险了,维持成本也也是一个问题。

同样,现在全世界的海运公司,其实都对新吕宋造船公司的甲烷运输船非常感兴趣,奈何目前其产能已经被大马海运和新吕宋自己吃下了,其他公司根本排不到产能。

但是很多海运公司此时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继续采购LNG船了。

毕竟这种被海运界称为“新吕宋型”的甲烷运输船,其两用的特性,对于海运公司而言,简直是太香了。

特别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又是制造业欠发达地区,出口油气资源的同时,又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日用品和电器之类。

这刚好让两用运输船的运输船期拉满,中间不存在什么空船期。

海运公司为什么对于油气运输船又爱又恨?

还不是因为其每一次运输,都要空船过去。

要知道很多集装箱船、干散货船的单位运输报价,往往只有油气运输船的一半不到,原因就是货船可以来回满载运输。

而LNG船除了天然气之外,根本没有办法运输其他东西,这导致有一半船期处于空船状态。

因此“新吕宋型”运输船,才会成为当前的明星运输船。

赵兴民看着礁石号甲板上的集装箱装卸位,转过头笑着问道:

“竹经理,贵公司在羊城接到集装箱运单没有?”

“接到了,是一批运输到暹罗的集装箱,到时候公司可能会在暹罗再接一批集装箱前往吉隆坡,最后再去马来半岛的海上油田装一批甲烷,一趟下来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

“看来贵公司的海运服务非常抢手呀!”赵兴民心里面有些羡慕。

竹铃笑着摇摇头:“辛苦钱而已。”

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这些地区对于海运的需求量,其实比北美还大很多。

北美如果不是这些年一直在去产业化,导致制造业不断衰退,其本身的资源、人口,其实根本不需要进口什么东西。

而亚洲地区则不一样了。

亚洲的很多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各种不足。

比如东亚,制造业非常强大,但能源和资源缺口同样非常大;

而西亚能源丰富,制造业却等同于没有;

南亚人口庞大,农业资源不错,但制造业一般般,资源和能源同样缺口庞大;

东南亚在四个地区中,反倒是最全面的,有人口、有农业资源、有能源和矿物资源,制造业也有一部分低端产业。

如果可以补足制造业短板,东南亚基本可以实现内循环。

未来的全球格局,无论是哪个势力,如果要对抗北美,那就必须控制东南亚。

没有东南亚这个大区块的补充,没有哪一个势力可以单独硬抗北美。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王恒2017”、“梦中长生”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