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章 恶贯满盈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洪库港的建设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

码头配套、仓库、员工宿舍、员工餐厅、配电站、公路、自来水厂、大型燃气储存罐正以为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充着。

与此同时。

作为港口管理公司负责人的许英诚,此时却不在港区中,而是在港区距离5.3公里左右的西北方向。

装甲车上,许英诚打开车顶,站在车顶上,拿着望远镜眺望周围。

眼前是一片干燥的沙地,别看一旁就是红海,就以为这边是温暖湿润的沿海平原。

实际上,这里是埃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是典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除了海边有一些耐旱杂草和小灌木,越靠近内陆的区域,基本都是光秃秃的沙地、戈壁滩、石头山。

而眼前,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在这一片荒芜之地上忙碌着。

他们是来自海田农业集团的农技大队,同样是500人的规模。

农技大队的大队长米良阿拉贡,也站在车顶上:“目前我们已经开垦了2万亩。”

放下望远镜,许英诚看了看米良递过来的规划图。

上面罗列了埃及红海行省的沿海平原区,整个红海行省的海岸线长度在1200公里左右,沿海低地平原大概有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陆次平原同样有2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都在距离红海海岸45~90公里的范围内。

而智人公司已经和埃及达成协议,将租借这一片区域用于农业生产,租借期限为50年,每平方公里的租金为每年1.5万金元,合计每年6亿金元。

至于智人公司如何开发利用这4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平原。

眼前这个海田农业的农技大队,就负责第一批100平方公里的实验田建设。

“许经理,供电设备要尽快完善,不然我们没有办法抽水。”

许英诚摆了摆手:“放心,下一批运输船会带一个燃气火力发电站的设备过来,发电功率有500兆瓦,足够你们使用了。”

“我这边已经平整好的农田,近期可以开始放水了。”

米良指着其中一片挖掘了排水沟、田坝的农田。

“对了,新吕宋造船厂那边一个星期后会送两艘核动力开渠船过来。”

“什么东西?”米良一脸诧异。

许英诚拿出自己的平板电脑,调出一份内部的设备简介,然后递给米良。

米良仔细翻看起来。

开渠船的设计类似于之前的海犁号,不过开渠船有专门的履带,可以海陆两栖,采用两台钍基熔盐核反应堆,总功率为100兆瓦。

其底部的开渠设备,可以挖掘出深度20~50米,宽度80~120米的巨大沟渠。

而进入开渠工作状态的开渠船,如果是沙土质的地层,其挖掘速度为每小时2~3公里;如果是岩石质的地层,其挖掘速度则是每小时500~800米。

“这东西都可以挖掘运河了吧?”

“这本来就为挖掘运河研发的,要开发红海行省的沿海平原,和更加深入的次平原,必须让海水自然流到农田中,才可以减少以后的营运成本。”

米良也点了点头:“确实,如果靠输水管道,肯定需要加压水泵,这需要消耗不少的能源。”

“而且120米宽度、50米深度的河道,完全可以行驶万吨级别的运输船,对于以后运输粮食和农机,也有不小的帮助。”

米良将平板电脑还回去:“还是公司考虑得比较周到。”

俩人看了农田之后,又来到一处建立在海边的育苗基地。

这片育苗基地是露天的,此时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水稻秧苗,为了方便接下来的种植,农技大队已经提前育苗了。

许英诚走到育苗田旁边,所有的育苗田都浸泡在海水中,而这些水稻秧苗却丝毫不受海水影响,仍然长势良好。

他蹲下来,拔起一株水稻秧苗:“听说这是最新改良的品种?”

“嗯,这是基因重组的多年生海水稻—海稻14号。”

“多年生?就是种了可以重复收割那种?”

米良点了点头:“是的,以红海行省的热带沙漠气候,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连续收割5年。”

“好东西呀!不过这水稻产量如何?”

“只要追肥足够,每一茬亩产大概是800公斤左右。”

许英诚稍微计算了一下:“亩产800公斤?一年三熟……也就是年产2400公斤,4万平方公里就是6000万亩,每年可以生产1.44亿吨大米。”

“如果4万平方公里都改造完成,确实可以达到这个产量。”

许英诚眼睛微眯:“这水稻有没有防盗?”

“放心吧!公司早有准备。”米良笑着耸耸肩。

作为基因重组的特种水稻,海田农业自然不会毫无防范。

不仅仅做了留种不育的基因处理,还故意往往水稻基因中插入了三种耐高温毒蛋白,这些毒蛋白不仅仅可以让水稻叶片充满剧毒,连稻米本身都含有毒蛋白。

而插入毒蛋白的理由,美其名曰“杀虫”。

杀虫确实是海田农业插入毒蛋白基因的目的之一,普通昆虫吃了海稻14号的叶片和稻米,会被直接毒死。

包括埃及地区经常爆发的蝗虫,都无法免疫这些毒蛋白。

而海田农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海稻14号无法被窃取。

这三种毒蛋白基因是处于该水稻基因序列中的核心基因中,如果敲除了这三个毒蛋白基因,该水稻会失去耐盐碱、抗虫害的特性,同时无法长出稻米。

而更加可怕是,这三种毒蛋白是耐高温的,可以忍受24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不分解,其毒性对于人类和牲畜同样有效。

普通成年人吃3克海稻14号的稻米,就会中毒死亡。

既然毒性如此猛烈,那海田农业为什么种植这种水稻。

原因就在于海田农业有处理这些毒蛋白的技术,这个处理技术名为“病毒发酵技术”。

只要通过一些特殊的基因重组病毒,就可以破坏掉这三种毒蛋白,将毒蛋白变成普通的氨基酸和水、二氧化碳。

经过这种无害化处理之后,海稻稻米就可以直接食用,或者进一步加工提炼成为米粉、淀粉、米糠油。

而使用海水浇灌的农田,以后必然会彻底盐碱化,只能种植海稻,无法再种植其他农作物了。

智人公司的行为,显然是充满了恶意。

当然,红海行省本身就是热带沙漠,土地盐碱化其实也无所谓,埃及应该感谢智人公司开发了这里。

只要这4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平原开发完成,那就意味着埃及本土将增加1.44亿吨大米的产量。

而且埃及总面积有100万平方公里,其中荒漠有95万平方公里,这些荒漠都有开发成为海稻田的潜力。

虽然智人公司必然会占据绝大部分的利益,但那些残羹剩饭,也足够埃及吃饱了。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