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七章 让人一头雾水的……(超大碗)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苏伊士第二运河,地中海出口。

北运河城。

从巴黎跑过来旅游的卷毛大卫三人,来到这个新城市里面。

作为一个标准三类城市,当地的人口有37万,其中埃及本地人占41%,从西亚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人口16%,南亚人占14%、东南亚人13%、东北亚人12%、南非洲人4%。

然而让卷毛非常诧异的情况是,这里非常平静,根本没有巴黎那样混乱。

要知道巴黎的难民人口可没有达到16%的比例,这个情况让大卫三人非常奇怪。

在运河旁边的河畔茶餐厅里面。

大卫非常不解地开玩笑道:“难道是因为所有人都有工作?所以他们才没有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吃了一个虾饺的大背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查到了北运河城的人事数据,他此时也是感到非常惊奇:

“根据数据显示,这里的失业率为零,支柱产业是运河服务、港口服务、船只维修、水产养殖和医疗服务,另外这里还有一个食品加工基地。”

“你们发现没有,这里的大街上基本没有小孩活动。”圆脸拿着茶杯,若有所思地提醒道。

大卫有些不敢确实:“完全的社会扶养吗?这种模式真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吗?”

“几位是从法兰西过来的?”

一个声音从他们隔壁桌传来。

大卫转过头看向隔壁桌,一对东北亚人种的年轻夫妇,也在喝下午茶,说话的是男人。

“先生也懂法语?”大卫有些惊讶。

“略懂一二,在下杉山勇次郎,这位是我夫人杉山百合子。”男人笑着自我介绍起来。

大卫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好,我是大卫霍尔,杉山先生,是过来旅游的?”

“我是在港口工作的,目前在这边常住。”

大背头也自我介绍起来:“你好,我是安德烈杜马,来自马赛。”

“非常高兴认识你们,我是亨利马克。”圆脸也拿起茶杯自我介绍起来。

双方一边互相认识,一边闲聊着。

然后圆脸亨利就说出刚才的疑问:“你们有两个孩子?都送去学校住宿?我对于智人的扶养和教育制度非常好奇,可以聊一聊吗?”

“没有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敏感话题。”杉山勇次郎调整了一下椅子:“你们想了解哪些具体的内容?”

圆脸亨利想了想:“我主要是想知道,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不会因此而淡化,甚至变成陌生人?据我所知,智人的住宿学校是全年制的吧?”

“其实公司并不会将孩子和我们完全分开,作为父母拥有随时探望孩子的权力,而愿不愿意去看望孩子,这取决于父母本身。”杉山勇次郎解释道。

他的话其实非常容易理解。

那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单向关系,而是双向奔赴的关系。

如果父母没有经常去看孩子,孩子不会太过于亲近父母。

住宿型学校不过是将这种特殊情况明朗化。

其他地区的很多父母别看他们和孩子住一起,实际上,他们不一定和孩子有过频繁的亲密交流。

这种情况被称为“隔阂式家庭”,而这种隔阂式家庭,其实在现实中非常常见。

父母日常需要忙碌工作和应付成年人的社交关系,他们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存在。

这在全球都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难题,特别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资产让父母中的其中一个长期脱产,陪伴孩子长大。

而贫穷的单亲家庭,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因此智人这种全面的保姆式学校,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大卫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杉山先生,智人的学校如何保证孩子不会出现心理问题,据我所知,青少年心理问题一直是全球各地的一个难题。”

“三方面,陪伴、引导、低压。”杉山勇次郎伸出三根手指,然后他继续说道:

“第一点,陪伴,将班级设置得尽可能的小,同时设立代父母,无缝衔接的全方位管理,而我们的学校中,老师、辅导员、代父母都是专业的,这就是他们的职业。”

“第二点,引导,学校教育注重引导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同时会培养兴趣爱好,及时疏导其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点,低压,学校不要求成绩,升学也不以成绩为指标,而是直接保送致大学。同时以班为单位,每个月组织旅游、参观、运动会和集体活动。”

作为中产阶级出身的大背头安德烈,对于这种快乐教育不知道如何评论。

别以为欧美教育不卷。

实际上,很多看法都是片面的。

欧美教育分两个体系,即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实行精英教育,学生要学习类似于奥数、外语、音乐之类的兴趣班,补课也和东北亚地区有过之无不及。

而公立学校实行快乐教育,学生要不要学,全靠自己选择,也没有什么补课和兴趣班之类。

那些中产阶级和富人群体,以及一部分渴望实现阶级跨越的父母,都会让孩子就读私立学校,也是在拼命的卷。

安德烈有些不确定地问道:“杉山先生,智人有私立学校……呃!”

他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改口:“我是问,智人有那种专门的精英学校吗?”

“并没有。”杉山勇次郎非常肯定地回道。

安德烈有些难以置信:“如果全部都是这种教育,那你们的人才如何保证?我并不是贬低公立学校,而是你们这种教育方式,在整个西方已经证明了其不具备高效的人才培养能力。”

“其实你们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我们在大学期间的教育非常严格和全面。”

卷毛大卫眉头紧皱:“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智人会在大学教育中,才全面教授各种专业知识?”

“确实是这样。”杉山勇次郎点了点头。

“我的天呀!那压力会不会太大了?之前一直在快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真的可以忍受这种突然的转变吗?”大卫非常震惊。

圆脸亨利则有些若有所思地猜测道:“难道是因为智人的大学毕业标准不高?毕竟所有人都会有工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了。”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非常好。”杉山勇次郎有些自卖自夸起来。

至于其中真正的原因,他自然不会告诉大卫三人。

智人敢在学生没有成年阶段大搞快乐教育,原因是有生物芯片兜底。

只要学生在成年礼期间植入生物芯片,并完成初步适应之后,那他们在4年大学期间,其学习速度就如同自行车换上超音速飞机。

在大学毕业之后,这些新人类毕业生基本可以掌握好几门语言、两三个学科的小专业、熟练的工作经验。

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会十几门语言,或者掌握一整个大学科的精英新人类。

至于学习压力,还真没有多少,毕竟脑袋里面塞进了一个超级图书馆和人工辅助智能,基本就是人手一个外挂。

他们只会越学习就越快乐,因为智人的大学是可以随便转专业的。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者对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那就可以申请转专业。

其实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会感到痛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挫败感击溃了心理防线。

而有生物芯片和智能辅助系统的新人类,他们学习东西的上手速度非常快,基本不会出现挫败感这种问题。

所以外界一直看不明白智人的教育体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模糊感。

眼前的大卫三人,就是有一头雾水的感受。

他们非常清楚快乐教育的弊端,可智人仍然坚持快乐教育,这是他们看不明白的地方。

如果智人内部还设有精英学校,那他们可以单纯的理解,这是智人管理层为了奴化基层员工的后代,方便他们的管理和统治。

问题是智人内部并不存在精英学校,全体员工的后代都接受一样的教育。

现在大卫看不出来弊端,但他相信十几年后,随着第一代从小到大都接受快乐教育的学生毕业,智人就会尝到其中的恶果。

这也是各大列强的智库,研究了智人的教育模式之后,一致得出的结论。

很多智库学者都这样认为,因为有西方各国的快乐教育例子在,他们可不认为智人可以靠四年大学,就可以培养出大量人才。

因此教育模式的失败,将导致智人自我毁灭的言论,也是列强攻击智人的核心理论之一。

至于当前智人的成功,很多智库学者将其归功于李青叶的天纵奇才;还有智人吞噬各个地区之后,吸收了当地的精英人才;以及东北亚和南亚移民的聪明才智。

这些言论在不少地方,很有市场。

对此智人公司也没有辟谣。

毕竟生物芯片现在可是见不得光的东西,一旦暴露出这种东西,那列强肯定要发疯,并联手和智人决一死战。

为了避免生物芯片的情报外泄。

智人所有在外执行任务,或者在敌境明面上的工作人员,都有专门的防泄密措施。

包括芯片自溶解系统、尸体自溶解系统、智能辅助系统强制执行程序。

因此在拉丁美洲长期和黑船厮杀的三叶橡,虽然有成员被击杀过,但从来没有被对方俘虏过,或者缴获过尸体。

而智人境内,这个秘密就更不可能泄密了。

外界并不清楚智人真正的底牌,会误判也是非常正常的。

智人教育系统的真实情况,其实是一年比一年还厉害。

只是智人不会公布这种数据,反正可以隐瞒就尽量隐瞒了,各大列强要反应过来,至少也需要等十几年后。

十几年后的智人,实力肯定会比现在强很多,到时候根本不需要担心。

……

“杉山先生,你们是如何看待退休这个问题的?”大卫有些好奇智人员工在这方面的想法。

“从目前各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来看,我认为西式养老机制很难长久维持,因为存在两个不确定因素,即经济和人口。”

作为金融从业者的安德烈深有同感,他点了点头:

“确实,这两个不确定因素,让这个养老机制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欧盟各国的负债率非常高。”

杉山勇次郎笑着继续说道:“智人的养老机制并不依靠员工缴纳保险金,准确来讲,我们这些员工是不需要缴纳任何保险费用的。”

对于这一点,安德烈倒是研究过智人的一些内部规则,了解其中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人是靠发展生产力来维持养老机制的正常运行的,这和员工是否缴纳保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西式养老机制,又结合在西式经济体系中,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行为在其中。

“欧盟并不是生产力不足,而是你们社会机制出问题了,以当前的生产力,其实欧洲可以维持目前的高福利生活,但是你们没有办法避开资本世界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办法避免财富被金融手段富集在少部分人手上。”

安德烈虽然在巴黎银行工作,但不代表自己就喜欢西式经济模式。

他的家庭也是一个普通的中产而已,一旦出现意外,也是存在破产风险的。

对于杉山勇次郎说的财富富集问题,安德烈非常清楚,那些大公司、大银行、金融财团和富豪占据了欧洲80%的财富。

但是这些人在总人口比例中,却不足1%。

那问题来了,1%的富人可以消费多少呢?显然一个人不可能吃100个面包。

而剩下的99%的中产、普通人和穷人,他们又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消费量很难提升。

为了提升消费,西方金融集团发明了贷款消费、信用卡,让普通人可以用自己未来的钱来增加消费,然后背负债务。

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算计。

也是为了敲骨吸髓,连普通人的未来都彻底掠夺殆尽。

安德烈何尝不明白其中的诡计,但这也是西方的根基,除非来一次彻底的清洗,不然很难转向。

“要改变这一切,太难了。”

“是呀!太难了!”杉山勇次郎太清楚那些财阀和大家族的尿性了,东瀛的情况比欧盟还严重,普通东瀛人根本没有出头的希望。

亨利岔开这个沉重的话题:“听说埃及正在推广海水稻,推广的情况如何?”

杉山勇次郎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应该种植了几十万公顷吧!红海行省那边已经有一部分成熟了。”

“如果埃及可以大量种植海水稻,那粮食产量应该可以自给自足吧?”大卫笑着问道。

杉山勇次郎耸耸肩:“应该可以,反正我们是不缺粮食的。”

大卫畅想起来:“这就是智人的科学生产力理论吗?如果可以将整个撒哈拉大沙漠的低洼区域都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那该是多么庞大的面积。”

事实上,整个撒哈拉大沙漠,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的面积,大概有5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区域,则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些区域只要有海水,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

如果真可以实现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水稻种植,以海水稻每年每公顷24吨的产量,预计可以生产48亿吨大米。

平摊到全球80亿人口,每人都可以分到600公斤。

什么叫做生产力的爆发。

这就是生产力的爆发。

其实单凭埃及这100万平方公里,如果智人要全力开发,除了尼罗河三角洲和河谷平原,以及那些高原和山地,仍然有70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发潜力。

只是现阶段没有必要开发那么多海水稻,毕竟智人的人口还不到10亿,消费不了那么多粮食。

智人去年粮食年产已经近10亿吨了,今年加上埃及区、马达区、东巴区,估计总产量会突破13亿吨。

大卫虽然不知道智人的粮食生产量,但他知道智人肯定不缺粮食。

单从今年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挂单量,就知道智人的粮食产能非常庞大,这非常容易看出来。

毕竟智人不是天竺,不会自己不够吃,还大量出口粮食。

大卫和杉山勇次郎等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天内容涉及到了智人那边的方方面面,也有对欧盟未来的谈论。

整体来讲,大卫三人对于智人还是非常有好感的,虽然有一些东西不符合他的三观,但至少智人在福利上,那是没得说。

现在欧盟经济已经不行了,各地都在闹,在大卫看来,让智人吞并欧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作为一个法兰西人,他希望法兰西可以继续走下去。

可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这方面,法兰西人比其他欧洲人更有想法。

其实智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埃及就紧挨着欧洲,欧洲又没有办法设墙彻底堵死智人的信息流入,现在很多欧洲人或多或少知道智人的一些情况。

特别是那些对当前生活不太满意的欧洲人,更是产生了给智人打工的危险想法。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没钱吃饭饭”、“对于你的想法表示不服”、“云哥大大”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