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扩充速度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22年,2月21日。

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状态。

而位于热带的洪沙瓦底,却是一年中比较适宜出行的季节。

还在洪沙瓦底的李青叶,此时正在克钦邦的胡冈盆地。

他在考察一个基地,这里就是洪沙瓦底明面上的航天基地——马高镇。

这个马高镇航天基地,隔壁就是孟关镇航空基地,西北方向不远处,则是南云镇自然保护区(暗地里是当初偷阿萨姆油气的南云秘密基地)。

当然,所谓的明面上,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在明面上,而真正的基地,其实是设置距离马高镇50公里的东北山区中。

马高镇表面,设置了不少巨大的钢结构厂房,还有几个发射场,这些都是做给天上的眼睛看的。

真正的航天基地,要在马高镇的地下车站搭乘地铁,才可以进入其真正的核心区。

这个航天基地的核心区,就在本帕山地下,本帕山也是周边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有3413米。

在这座山峰的3000米高度区,还布置了不在少数的磁场雷达探测器,可以监控周边的磁场变化。

李青叶并没有在马高镇停留,而是直接前往本帕山基地。

毕竟作为明面上的航天基地,他知道那里肯定被阿美利卡的卫星盯着,甚至已经有洲际导弹瞄准了那里。

他自然不会停留在这种存在极大风险的地点。

刚到本帕山基地。

菲力就急匆匆走到他身边,小声的汇报道:“老板!露西亚在11分钟前,进军基辅公国。”

李青叶眉头一挑:“哦……”随即他嘴角露出一丝饶有兴致的笑意:“继续关注,看来凯撒也不甘寂寞呀!”

“外勤部已经激活了露西亚和东欧的一部分棋子,我们需要加一把火吗?”

闻言,李青叶摆了摆手:“不需要,倒是阿美利卡那边要加强情报搜集,最近他们似乎已经盯上洪沙瓦底了。”

“陈部长近期已经加强了对阿美利卡的情报搜集力度。”菲力赶紧回道。

李青叶又听了其他的一些汇报,并做出一些大方向的指示,然后就在基地长,以及几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本帕山基地的各项工作。

他最关心的事情,自然是本帕山基地正在推进的几个大项目。

与隆格朗山脉的采金镇航天基地、吕宋的棉兰岛航天基地不一样,本帕山基地的航天技术路线比较传统。

基地的技术部门负责人之一的林孝伦,指着不远处的大型运载火箭:“董事长,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星河1型大型运载火箭。”

“液氧甲烷吗?”李青叶看了一眼发动机和储存罐体。

“董事长慧眼如炬。”林孝伦随即又介绍了星河1型的特点。

整体来讲,星河1型就是毫无突出点,大量借鉴了华国、露西亚、阿美利卡和欧盟的运载火箭技术,典型的缝合怪。

这也是智人公司在很多非民用技术上的特点,那就是能借鉴就借鉴,反正运载火箭这种东西又不可能出售,没有必要遵守国际专利法。

使用了大量新材料和生物芯片技术之后,星河1型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为53吨,同步轨道有效载荷为28吨,月球轨道有效载荷为11吨。

当然,这枚运载火箭并没有实测过,数据只是超算模拟出来的。

得利于水晶海绵的材料优势,星河1型运载火箭并不需要低温储存甲烷,也不用应对氢气的储存难题,整体可以做到长期储存和快速发射。

林孝伦继续说道:“使用快速液氧灌注,或者通过直接更换备用液氧罐,星河1型最快可以做27分钟左右,完成发射准备。”

对此李青叶摇了摇头:“这样就可以了,除非可以让液氧长期储存,或者使用有毒的燃料,不然液体火箭弹发射速度,已经差不多到头了。”

在场众人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自然清楚李青叶的意思。

类似于星河1型这种液体燃料的运载火箭,用在航天运载火箭上还可以,但对于军用领域就明显不合适。

哪怕是在怎么改进,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速度仍然很难改进。

听到李青叶的话,负责航天技术军用转化项目的涅夫斯基博士,就知道该自己开口了:

“董事长,目前我们项目组已经根据防御部的要求,研发了星河2型、星河3型运载火箭。”

他向李青叶仔细介绍了两款运载火箭的技术和性能。

星河2型运载火箭就是仿造露西亚的,技术特点是使用可以长期储存的有毒液体燃料,其有效载荷为1500公斤,射程1.2万公里以内。

该型号的运载火箭使用了不少新材料之后,可以使用导弹发射车运输,也可以安置在地下发射井中。

而星河3号运载火箭,则是一款中程运载火箭,使用固体燃料,有效载荷同样是1500公斤,射程6000公里以内。

星河3型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生产成本也比较低,适合潜艇和战舰,导弹车也可以使用。

“已经可以服役了吗?”

涅夫斯基博士点了点头:“已经可以了,特别是星河3型运载火箭,基地的生产线如果满负荷启动,每个月可以生产500~600枚。”

李青叶转过头,向基地长吩咐道:“那就开始量产,同时做好产业复制方案。”

“是,属下马上安排。”基地长拘谨的回道。

所谓的产业复制,就是智人公司内部的一种技术推广制度。

通常情况下,一种技术一旦实现产业化,那公司是不会只安排一个生产工厂的,而是会准备至少三个位置距离比较远的工厂。

同时该技术形成的产业,要具备可以快速复制的条件,然后由产业部做技术储备,一旦有需要,工厂要可以快速复制。

也就智人公司有这个底气了。

生物材料合成技术、生物元素富集技术,以及各种快速建设场地的配套技术,又可以通过生物芯片快速培养技术员,让智人公司可以快速扩张产业规模。

生物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确实非常可怕。

就比如眼前本帕山基地的星河3型运载火箭生产线,只要完成技术整合,形成一套产业备份之后,哪天智人公司有需要,不用几个月,就可以让星河3型运载火箭的制造工厂遍地开花。

传统工业的产业规模要扩充,需要大量配套设施和生产设备。

而智人公司在极端情况下,是可以不需要配套设施和生产设备,完全可以凭借一个零件培育机,一点点拼凑出一整套生产线。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的。

比如在敌境内,要开秘密基地,那就可以只使用小型的零件培育机,这东西没有展开之前,大概和一个普通的行李箱一样大,非常方便建立秘密基地。

而在自己的控制区内,自然没有必要使用单独的小型零件培育机。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北极圈附近”、“书友20220913025414498”的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