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章 共振频率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144克钴60可以持续产生2.7千瓦的发电功率。

这是一个极其高的发电效率。

要知道,目前国际上只有露西亚和阿美利卡掌握全面的核电池生产工艺,而且发电功率极其感人。

使用钚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几十公斤重的核电池装置,只能产生几瓦的发电功率。

温差发电技术的特点就是系统简单粗暴,缺点则是热效率非常低下,只有10%~20%。

而眼前他们无意间搞出来的压缩空气吸收层,竟然可以实现2.8千瓦的输出功率,以及67%的热电效率,这个意外之喜,怪不得让杜海兴奋得浑身发抖。

李维斯一边写报告向科学部汇报这个发现,一边让杜海带人重新研究。

现在的关键是复刻实验,以及研究其中的发电原理。

这个发现顿时惊动了科学部的一众管理层。

甚至连一直在埋头研究基因问题的李青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虽然惊讶这个发现,但并没有干扰核电研究所的研究计划,只是让桑吉巴达莱亚尔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汇报。

重新设计了实验之后。

核电研究所在洪沙瓦底的1377实验室,负责做重复实验,看看能不能复刻。

此时的1377实验室内。

按照核爆测试场的设计,然后在产地中放入144克钴60,随着阻隔层被解除,大量伽马射线和贝塔射线经过了第一层复合铅板之后,进入了压缩空气吸收层。

“报告,检测到电流产生……”

“电压为3.2万~8.6万伏特,电流为……功率为2.617~2.75千瓦……”

“压缩空气温度为23.4摄氏度、流速为12米每秒……”

实验室负责人瞪大眼睛:“竟然真的可以!这究竟是如何发电的?”

突然他眼睛一眯,似乎想到了什么,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伽马射线、空气……共振频率……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他通过内部通信频道,和在迪戈加西亚岛的李维斯、杜海等人进行视频通话。

然后向他们说了自己的发现和猜测。

在迪戈加西亚岛的杜海听完之后,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具体来讲,这个实验中的发电机制,主要就是因为伽马射线和压缩空气形成了共振频率。

而快速流动的压缩空气,又和两侧的复合铅板,形成了正负极。

从而将伽马射线的能量,迅速转变成为了电能。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也存在,那就是宇宙的伽马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会变成闪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闪电都是伽马射线激发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伽马射线激发的闪电。

由于这种伽马射线闪电可遇不可求,其出现的时间地点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对于该现象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而这一次钴弹实验,竟然无意间让他们发现了伽马射线闪电的形成机制。

杜海当即和1377实验室的负责人沟通,重新调整实验,准备研究不同气体、压缩度、流速、金属阻隔层下,伽马射线产生的电流情况。

通过重新设计之后,他们粗略准备了上百个对照组,准备一个个测试过去,争取尽快搞清楚伽马射线闪电形成的最佳条件。

另一边。

杜海又盘算着如何快速生产钴60。

如果要将钴60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那肯定不能使用核爆的方式生产钴60,只能采用其他方案。

虽然作为核电池的原材料,钴60只有5.27年的半衰期,不符合核电池长期使用的要求。

但架不住其热电效率高和能量密度比较好。

而且钴60在衰变之后,会变成稳定性极高的镍60,镍60是非放射性元素,这方便核电池的报废处理。

在外太空领域,或许钴60核电池不太适合。

但是在地球内部,钴60核电池却大有可为,一些特殊领域需要用到自持比较好的能源系统。

比如重型外骨骼装甲,如果可以配备一个十公斤的钴60核电池(含有钴60五公斤),那发电功率就可以达到93.8千瓦。

现在使用的轻型外骨骼,通常需要搭配笨重的三元复合电池,导致外骨骼的一部分动力浪费在支撑20公斤的电池上。

如果采用钴60核电池,那完全可以压缩到2公斤级别。

不过杜海也知道,由于钴60的危险性非常高,公司大概率不会随便推出民用版本,最多给新人类配备一批。

毕竟自然人员工存在不确定性,万一有人发疯了,直接取出核电池里面的钴60,在城市里面释放,那绝对是一个灾难。

倒是全面新人类化的军队,可以考虑装备一批核电池。

他思考了半天,又联系了核电研究所那边的同事,让他们赶紧配合1377实验室,争取早日实现钴60核电池的实用化。

至于伽马射线发电机制,能不能应用到其他核电中。

杜海和李维斯博士等人讨论之后,可以作为辅助发电系统,但是作为发电主力,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和目前的核电发电原理有关系,无论是核裂变,还是核聚变,其主要的能量都蕴含在释放出来的热中子上,而不是在光辐射上。

因此核电主力还是烧开水。

不过地炉式核聚变反应堆,倒是可以使用伽马射线发电系统,毕竟地炉式核聚变反应堆本质上,就是引爆微型氢弹,这是会产生大量伽马射线的。

之前的熔盐发电系统,只能吸收一部分光辐射,对于伽马射线的吸收率非常低,只能靠铅板复合层硬抗,这一部分能量都被浪费掉了。

半个月后。

核电研究所都1377实验室,6个测试小组一共进行了32次对照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基本摸出了伽马射线发电机制的的一些情况,包括使用什么气体最好、最佳压缩比、最佳气体流速、气体和金属板的厚度之类。

同时另一个实验室,则根据这些数据,设计钴60核电池系统。

毕竟这是拥有超强放射性的东西,设计起来非常麻烦,尽管通过空气共振频率吸收了绝大部分的伽马射线,但仍然有0.21%左右的伽马射线会穿透气体层。

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厚度适合的复合铅板,以及一个强度足够高的保护壳,同时又要兼顾小型化和发电功率。

一众研究员和工程师面对这些要求,头都快秃了。

杜海在迪戈加西亚岛也待不下去了,他现在归心似箭,就想跑回去研究核电池。

但是还没有等他打报告上去,基地长勒功就带着防御部的几名高管过来了。

杜海又被拉过去开会。

他对于防御部的来意一头雾水,毕竟钴弹的主研团队是李维斯博士那边的,和他的核电研究所有什么关系?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