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九章 环赤道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李青叶的别墅内。桑吉巴达来亚尔已经准备好了红茶和茶点。

“谛听公司的收获,我已经看了,干得不错。”刘志凡恭敬地回道:“都是公司的技术优势,才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收获。”拿起茶杯,李青叶向俩人微笑说道:“你们打算如何安排那些小岛?”刘志凡赶紧回道:“董事长先生,我是这样打算的,考虑到卡纳克群岛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到西太平洋分公司的营运区之中。”看了一眼全息地球,李青叶点了点头。

“而吉尔伯特群岛、埃利斯群岛、尤宁群岛,可以成立中太平洋分公司,管理这些资产。”

“协会群岛、土阿群岛等,可以成立南太平洋分公司,管理在该海域的公司资产。”

“而马斯克林群岛,和其他南锡兰洋岛屿,则在圣但尼岛成立南锡兰分公司,管理公司在当地的资产。”李青叶思考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可以。”卡门则补充道:“近期我们已经成功在南美赤道国,建立全权分公司,加上我们在非洲的布局,目前整个赤道地区,都是公司的全权营运区。”

“非常好。”李青叶对于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非常满意。刘志凡调出一份文件,投影在空气中,然后解释道:“董事长先生,这是去年我们制定的一个大项目,之前考虑到赤道地区有一部分地区没有建立全权分公司,因此就搁置了下来,现在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李青叶看了看投影的内容。

这个计划名为:环赤道铁路。乍一看,或许会非常诧异。环赤道?铁路?

这两个名词一点都不搭,毕竟赤道地区,不仅仅有三片陆地,还有太平洋、锡兰洋和大西洋。

陆地修建铁路,那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横跨太平洋、锡兰洋、大西洋的铁路,根本没有可能建设起来。

哪怕是智人公司的隧道技术世界第一,也架不住沿途的海沟,还有平均三四千米深度的海底。

因此这个计划看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然而当初智人公司的工程事业部,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是有特殊的技术背景。

环赤道铁路的技术并不是隧道技术,也不是什么造桥技术,而是飞艇技术。

没有错,就是飞艇技术。工程事业部计划使用真空飞艇,在赤道上空20公里的高度,建造一条环绕赤道的高空铁路。

而这条铁路,由于是借助真空飞艇的浮力,并不需要建设桥墩,也不需要担心恶劣的台风天气之类。

毕竟2万米的高空区域,属于空气稀薄的平流层,暴风雨、台风和雷暴之类天气,都是对流层的特有天气,平流层并没有这种天气。

而空气稀薄的高空,连真空轨道都不需要,空气本身的阻力就非常小了,列车完全可以以近音速的速度运行。

地球赤道长度为公里,而此时的智人公司,生产长度几公里的真空飞艇,并不是什么难度,只要将飞艇连接起来,就可以在飞艇上铺设铁路。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铁路价值并不大。毕竟飞机一样可以快速运输,还不需要建设轨道。

问题就在在于性价比上。当前智人公司拥有的各种交通工具中。飞机:经济速度为700~90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200吨。

地效飞行器:经济速度为200~30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1500吨。

核动力运输船:经济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50万吨。

运输飞艇:经济速度为30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1.5万吨。

亚真空高铁:经济速度为240~36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1.5万吨。

飞机和地效飞行在运输量上,显然没有占据优势,而且能耗相对比较高。

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还是核动力运输船。运输飞艇则在陆地运输上优势明显,可以和亚真空高铁不分上下,无论是运输量,还是速度,或者能耗,两者的区别都不大。

而当初设想环赤道铁路的时候,就是考虑到飞艇运输速度没有办法和飞机抗衡,运输量又没有办法和大型核动力运输船竞争,只能和亚真空高铁抢饭吃。

智人公司需要一种速度非常快,运输量又比较大,运输成本还比较低的交通方式。

在内部征集的大量方案中,环赤道高空铁路方案脱颖而出,成为了非常合适的方案。

一方面是真空飞艇的造价比较低。目前马达岛分公司的飞艇出厂价为每立方米0.0022~0.0024金元。

一艘长度3公里左右真空飞艇,大概有40亿立方米的真空腔,总成本大概是880万~960万金元左右。

环绕赤道的高空铁路平台,大概需要艘3公里长度的真空飞艇,成本就1100~1200亿金元左右。

更何况,一旦真的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加上其他配套设施,环赤道高空铁路平台的总成本大概在2400~2600亿金元左右。

这个成本对于智人公司而言,并没有什么压力。李青叶翻看到该计划的后面部分,发现工程事业部还有更进一步的设想。

那就是以高空铁路为基础,逐步向上增加真空飞艇向规模,直到飞艇直达卡门线,抵达海拔100公里的高空。

根据真空飞艇的原理,其最高飞行高度大概在85公里的高度,再往上飞艇真空浮力就不够了。

而工程事业部的工程师们,打算采用拱桥式方案,将结构再向上延伸。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在赤道建设的原因,因为赤道的角速度,是平行于赤道的。

环赤道铁路同样可以采用拱桥式结构,增强却结构强度,以及本身的支撑力,确保可以将整个结构延伸的卡门线。

只要将环赤道铁路延伸到卡门线,到时候,宇航员就可以直接搭乘电梯,从地面直达卡门线,然后在卡门线的航天港,搭乘宇宙飞船前往外太空。

采用这种方式上外太空,安全性可比搭乘运载火箭高,而且舒适度也非常高。

同样,进出大气层的物资,也可以非常方便,不需要考虑大气阻力和摩擦之类的问题,更不用担心重力的拉扯,导致航天器失控。

这个设想非常好,但是对于后期的设想,李青叶并没有盲目的认可。

“材料强度和重量,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吗?”刘志凡摇了摇头:“平流层铁路没有问题,但是卡门线平台目前材料还做不到,强度达标的材料,重量太大;重量超轻的材料,强度又达不到标准。”

“这样吗?”李青叶沉思了片刻。虽然现阶段没有合适的材料,但他对于第一阶段的平流层铁路还是认可的:“既然如此,那就先建设平流层铁路吧!后期的升级改造,等材料达标之后,再考虑是否建设。”

“是。”刘志凡兴奋地回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