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一章 增强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21年,3月27日。

在吕宋考察了半个多月的卡尔一行人,又一次秘密返回了洪沙瓦底。

在克钦邦的孟关镇。

就是青叶航空公司的保密生产基地,基地表面建设在距离镇区4.1公里之前的平原上,背靠着一座大山。

因此基地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明面上摆着,一部分嵌入了山区之中,通过绿伞系统和地下设施,隐藏起来。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全,毕竟完全掩盖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基地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进出出大量物资,其中一部分必然需要从外界运输进来。

厂房可以伪装,但公路和铁路没有办法完全建设在地下,哪怕是整天利用阴雨天气,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如果不在这里摆一个明面上的厂房,那进进出出的这么多车辆,天上的卫星很容易拍摄到。

然后对方一分析。

好家伙!这地方一片绿意盎然,只要列强都情报分析人员不脑子进水,肯定可以猜出这里有问题。

要么在搞不为人知的实验,或者是机密工厂。

除非是那种自持率极其高的基地,不然外面都需要安排一个合理的马甲区域,用于掩盖真实的基地。

例如黑虎峡谷的核基地,那边就使用了自然保护区、铅锌矿开采公司作为掩护。

哪怕是有了绿伞系统和快速挖掘地下空间的技术,智人公司仍然没有放松警惕。

哪怕今年六月份左右,就可以生产出第一颗仿造B43的氢弹,智人公司仍然没有批准地下核试验。

因为地下核试验也是会被外界察觉到的。

就算是地层阻隔了放射性尘埃的泄露,但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却会造成地震,而且核爆地震形成的震动波,和自然地震的震动波,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密布全球各地的地震监控站,很容易锁定地震位置,以及分析出震动波的异常。

没有储备上百颗氢弹之前,智人公司都不打算进行地下核试验。

而今年的战略规划,智人公司是打算消化两个新控制区,以及夯实各种基础,没有打算和列强正面硬碰硬。

航空产业的发展,就是夯实基础的计划之一。

……

刚刚返回的卡尔等人,立刻组织工程师、技术员,对于米格25的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改造。

总装车间内。

之前更新的工业辅助设备,正在进行参数的二次调整。

王浩然有些惊讶:“卡尔总工,调整为这个参数,到时候组装的时候,会不会支撑不住?”

他之所以这样问,那是因为米格25的机体空重为15吨,而调整之后的传送带,其动力却只拉10吨左右。

“王,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改进了机体的材料,到时候重量会降低到10吨以下。”卡尔笑着解释道。

“改进材料?”王浩然小声嘀咕着,心里面却有些不以为然。

要知道米格25之所以使用不锈钢材料,主要是为了突破三倍音速,抵抗高达三百多摄氏度摩擦热。

而普通的航空铝合金,只能抵抗一百多摄氏度的摩擦热。

至于最新的超级耐热材料,王浩然可不认为公司可以购买得到,这些材料都是各大列强的看家本领,想买都没有地方。

对于王浩然的表情,卡尔看在眼里,却没有费口舌去解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到时候曼德勒特种冶炼公司完成生产线布置之后,就可以为这里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材料零部件。

米格25机体80%的重量来自于不锈钢,大约是12吨,其材料综合密度系数为7.92。

而更换新材料之后,其密度系数下降到3.22。

加上其他零部件,也会更换新材料。

到时候新米格25的机体空重将下降到7.53吨,大概相当于之前的一半。

至于发动机的动力,目前还没有测试过,但卡尔却知道,其动力肯定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机体重量下降,结构强度提升,动力提升,这些变化加起来,米格25绝对会脱胎换骨。

这就是材料优势带来的加成效应。

哪怕是几十年前的老机型,卡尔都有信心让其对抗列强们的现役战斗机。

……

同样在基地中工作的木子英,却没有参与生产线改造工作,而是在设计发动机。

准确来讲,是在改进米格25的R15B—300涡喷发动机。

输入各种参数之后,利用生物芯片搭建的内部超算,已经生成了R15B—300涡喷发动机的3D模型。

木子英眉头紧皱,看着屏幕上的改进型号,有些担忧地转过头问道:“米高扬先生,这样改进会导致燃烧室出现大量爆燃激波,发动机会直接炸掉的。”

“木,你调出辅助设计系统的材料列表,找到其中的内部材料,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改进了。”阿廖沙米高扬继续埋头自己的改进工作。

木子英愣了一下,然后调出了内部材料。

然后他瞪大眼睛,哪怕是性格木讷的他,此时此刻也感到非常震惊:“竟然有这种级别的材料?难以置信……”

他将材料同调到发动机模型的各个零件中,然后让系统自动计算出此时发动机的极限运行参数。

看到超算给出的极限运行参数,他惊呆了。

“真的有这样的材料存在吗?”

头也不抬的阿廖沙米高扬,面无表情地回道:

“但凡在列表上的材料,都是公司可以供应的,所有你没有必要担心,现在还是想办法改进发动机吧!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生产线六月份就会调整好,到时候我们要将发动机零部件的图纸发给零件工厂。”

木子英深呼吸一口气:“我明白了。”

他此时看着眼前的发动机,已经不觉得它落后了,反而觉得它将震惊世界。

调出可以使用的新材料,他重新仔细研究了一遍,然后开始替换材料。

这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

或者说,随随便便也可以,只是会浪费了这些新材料的一部分性能潜力。

比如使用新材料之后,发动机燃烧室的内壁厚度,并不需要之前的厚度,根据木子英的仔细计算,厚度可以缩小为原来的63.7%,效果就足以承受长时间的爆燃激波。

对于一架飞机而言,机体的死重往往是锱铢必较的。

减少死重,就是在提升飞机的有效载荷和航程。

之前木子英不太理解,公司收购米格25这种老爷战斗机的生产线来做什么,现在他悟了。

有这些新材料加持,米格25的生产线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毕竟现在各国服役的先进战斗机,其造价就高到离谱,就更别提购买生产线。

小国根本负担不起列强的现役先进战斗机生产线,也没有购买的资格。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求订阅、收藏、月票和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