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五百五十章 迅速更新

书名:智人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7

大量科研成果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迅速影响着智人公司的各个领域。

比如平流层铁路的固定缆绳,这东西之前一直是复合合金线编织而成的,重量太重了,强度也相对比较勉强。

现在随着碳纳米管多层套管技术的出现,可以生产出20~30公里的单线之后,空铁集团迅速更新换代。

采用多层套管的碳纳米管制造的缆绳,重量只有之前合金缆绳的3.4%,强度却增加了48倍左右。

而缆绳重量的减少,又让平流层铁路的有效承载力提升了不少。

另外碳纳米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不在少数,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减少了金属缆绳的弊端。

当然,碳纳米管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东西,比如空气的侵蚀,宇宙射线的摧残,都严重影响了碳纳米管的使用寿命,这是碳材料很难避免的一个致命问题。

不过,使用寿命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比如李青叶在盘古界研究出来的抗辐射凝胶,这东西经过二次加工之后,可以作为很多材料的外涂层,其对宇宙射线的防护效果非常好,除了少数高能中子和加马射线,其他宇宙射线都没有办法穿透这种凝胶。

当然,这种抗辐射凝胶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同样有使用寿命,如果是暴露在平流层上,3毫米厚度的凝胶固化层,大概只能维持17个月左右。

对此空铁集团倒是没有太失望,毕竟可以抗辐射,又轻便的材料,就别要求太高了。

同样可以抗辐射的铅板复合层,倒是可以使用几十年,问题是铅板太重了。

因此空铁集团选择了抗辐射凝胶,大不了以后经常维护和重新涂刷。

比起更换造价不便宜的碳纳米管缆绳,经常涂刷抗辐射凝胶,反倒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

盘古界—震区。

李青叶花费了一个星期的事情,将公司各个部门的年度报告浏览了一遍之后,又布置了一些工作。

而他自己则来到震区。

这个区域之前一直作为备用的科研区域,前段时间被改造成为了生物信息解码中心。

李青叶正和几个震区的负责人讨论一些事情,比如如何应用基因逆解码技术,获得地球远古时期的信息。

古生物学专业的张载文,兴奋地说道:“董事长,这个技术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选择了鳄鱼作为解码的目标,获得了不少远古时代的画面。”

李青叶看了看那非常怪异的修复画面:“这就是鳄鱼的视角吗?”

“是的。”张载文点了点头。

由于鳄鱼的视觉、听觉之类和人类不一样,因此它们隐藏在基因之中,传承下来的画面和声音,站在人类的角度去观察,会感到非常怪异。

比如人类可以看到的颜色,有些动物不一定可以看到,有些动物可以看到的颜色,人类却可能没有办法观察到。

比如绝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是红绿色盲。

很多人以为老虎的皮毛非常显眼,那是因为人类普遍不是红绿色盲,但是在其他哺乳动物眼中,老虎的皮毛色彩却是非常隐蔽的环境伪装色。

而昆虫和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又往往特化得非常厉害,比如螳螂虾,它们可以看到的颜色,可比人类丰富了一个量级以上。

张载文拍了拍一旁的生物计算机:“我们目前正在想办法解决视角的问题,尽可能将原始影像转变成为人类可以轻松浏览的画面。”

“目前可以追查到的基因记忆,最远可以达到哪个时期?”

“鳄鱼可以达到2.7亿年之前,它们家族是活化石了,不过基因记忆非常零碎。”

对此李青叶一清二楚,他当初改造自己的基因之后,获得的祖先记忆能力,就有这个情况。

基因可以记录生物体的生前记忆,但随着基因不断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会损失一部分祖先记忆,这是进化的代价之一。

而李青叶也看出了张载文团队的想法,他们现在鳄鱼作为提取远古信息的材料,原因就在于鳄鱼的突变不大,它们和几亿年前的祖先相差不大。

这是现代动物中,比较少见的活化石族群。

如果选择其他动物,比如常见的野鸡,它们的祖先是恐龙,两者的差异太大了,这意味着野鸡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比较大的突变。

而这种突变往往会严重破坏祖先记忆的信息传承。

李青叶对于自己祖先几十万年前的事情,都非常模湖不清,就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好几次大突变。

“尽管几亿年之前的记忆非常零碎,但我们还是获得了不少重要的信息,比如远古非洲地区的气候变化,还有经纬度变化……”

张载文一边说,一边调出一个模拟地球模型,通过基因迭代判定的年代,将该年代相对于的鳄鱼基因记忆录入超算之中,然后启动推演。

很快模拟地球就出现沧海桑田的演变。

包括非洲的板块运动、火山地震、四季变化之类,一点点被解析出来。

地球的沧海桑田,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尽管这只是沧海一粟的生物视角,但未来只要搜集到足够多的动物祖先记忆,那完全可以拼凑出一条相对清晰的古地球演变历程。

“不错。”李青叶看到了非常清晰的地球气候演变。

特别是近300万年以来的气候模型,基本已经非常清晰了。

这和研究地质不太一样,这种基因记忆解析出来的数据,准确度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月和日。

只要越靠近现代,那动物基因记忆的信息就越清晰,自然可以判断出气候的演变。

李青叶在这边考察了一会,就回去泽区搞新项目。

他的新项目和基因记忆有关系。

不过这个项目的基因记忆,并不是解析,而是录入。

李青叶希望可以通过将知识录入基因之中,然后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激活隐藏的基因记忆,达到传承的目的。

之所以要搞这个项目,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知识库越来越庞大了,哪怕是有生物芯片,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可以完成一个大学科的学习。

日渐庞大的知识库,漫长的学习时间,会让人类的发展速度再次下滑。

虽然现阶段的新人类,还没有出现发展速度下滑的情况,但未来这个情况是必然会出现的。

当知识多到学习不完的时候,就是新人类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候。

李青叶这是在未雨绸缪,他打算借助基因的力量,将知识录入基因之中,然后让人类在完成身体发育之后,直接继承基因记忆之中的知识,从而打破发展瓶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