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656【整个中京道乱成一锅粥了】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完颜宗辅的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在得知二哥暴毙后,第一时间率兵占据大定府,可他在东路军中的威望并不足以全盘接手二哥留下的遗产。

就不说叔父完颜阇母了,单单是五弟完颜宗隽都比他的威望高。

关键时立爱与刘彦宗这两位完颜宗望的心腹谋士,态度暧昧,对他抛出的橄榄枝并未接受,显然是打算骑墙观望。

事实上,这二人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他们虽是受降的辽国汉人,但却能力出众,将中京道治理的井井有条,完颜宗望能够在南下失利后,重新站稳脚跟,这二人居功至伟。

所以不管最终谁胜出,都离不开他二人。

金国是散装。

同样,完颜宗望麾下的东路军也是散装的。

女真人、奚人、渤海人、辽人、北地汉人、汉人……

如同一锅大杂烩。

完颜宗望再世时,凭着威望和手段,自然能将这些人捏成一团,可如今完颜宗望死了,于是各方纷纷升起了不同的心思。

东路军共计十二万大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势力。

排在第一的,自然是完颜氏部族的女真人,人数约莫一万五千。

紧接着就是以赫尔巴为首的渤海人。

当初完颜宗望南下,被韩桢杀的大败,损兵折将,而西路军的完颜宗翰则一路打到汴京,劫掠了大量钱财和人口,外加数万宋军战俘,一时间实力暴涨。

为了能与之抗衡,完颜宗望找到赫尔巴等渤海贵族,许诺将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划给他们,以此换取渤海人的支持。

这三万渤海人,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彪悍勇武不输女真。

最后则是韩棠率领的辽、汉混编的汉儿军。

韩从是韩常之弟,韩常死后,完颜宗望便让他接手了辽汉降军。

原来的汉儿军战力极其强悍,不输女真人,可惜南下那一战,不但韩常死在岳飞手下,连汉儿军精锐都几乎死光了。

如今辽、汉降军虽还是叫汉儿军,可战力比起以往,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虽然人数众多,但只能排在最后。

这三方势力内部,同样并非铁板一块,派系林立。

就比如完颜氏内部,完颜宗望的几个弟弟都不安分。

府邸书房内,完颜宗辅正在与麾下心腹交谈。

“叔父怎么说?”

“回禀三太子,属下并未见到左监军,亲卫只说燕京那边的齐军有异动,左监军率军前去探查。”

完颜阇母的领地在北安州,驻所在兴化,毗邻南京道。

去岁攻打临潢府未果后,他便率军回到北安州驻守,防备燕京的齐军。

闻言,完颜宗辅沉默了片刻,忽地冷笑一声:“看来叔父也动了心思啊。”

南京道的齐军驻扎了两年多,一直都以防备为主,双方小摩擦不断,但都心照不宣的没有选择扩大规模,交战兵力也都控制在百人以下。

齐军早不异动,晚不异动,偏偏赶在这个时候?

况且,探查而已,需要完颜阇母亲自去?

摆明了是不想见自己派去的人,打算谋而后动。

一旁的谋士安慰道:“三太子不必担心,左监军毕竟是庶出,虽有威望和军功,可身份毕竟差了一筹。”

完颜阇母是完颜劾里钵的庶子,到了完颜宗望这一代,血缘关系就愈发淡了。

他的身份,注定无法接替完颜宗望。

“嗯。”

完颜宗辅点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旋即又问:“赫尔巴怎么说?”

渤海人是重中之重,只要得到一众渤海权贵的支持,基本就能锁定胜局。

谋士答道:“赫尔巴没有表态,不过此人胃口极大,而且与五太子关系亲厚,恐怕想拉拢他,需付出极大的代价。”

五太子就是完颜宗隽,论个人勇武,完颜阿骨打的这帮儿子里,除了完颜宗望与金兀术之外,属他最为出色。

而现在这两人都死了,按理说该是他挑大梁,可惜此人性情暴躁易怒,手段不足,而且太过年幼,无法服众。

完颜宗辅沉吟道:“稍后你去库房取一箱珠宝,亲自送过去,再探探他的口风。”

“是。”

谋士点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闯入书房,神色焦急道:“三太子,元帅来了!”

完颜宗翰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完颜宗辅等人面色一变。

虽然他知道完颜宗翰的野心,可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来的这么快。

“他带了多少兵马?”

完颜宗辅问道,语气微微发颤,显示出内心的恐慌。

实在是完颜宗翰在金国的威望太高了,谁面对他都会发怵。

亲卫答道:“只有三百骑兵。”

呼!

听到只有三百人,完颜宗辅暗自松了口气,快步走出书房。

大定府依旧紧闭着四处城门,城墙上站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

城下,完颜宗翰骑在战马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城墙上的完颜宗隽,语气冷漠地命令道:“开城门!”

完颜宗隽怒目而视:“粘罕,你竟还敢来大定府!”

“我为何不敢来?”

完颜宗翰微眯着眼,摄人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完颜宗隽大喝一声:“哼!旁人怕你,我却不怕你。你害死二哥,这笔账我迟早会找你算!”

此话一出,城墙上的一众将士面色大变。

就连完颜宗翰身后的三百骑兵,也纷纷色变,怒视城墙上的完颜宗隽。

毕竟,心里暗自猜测是一回事儿,但当众挑明就不同了,等同于撕破脸皮。

况且现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完颜宗望之死与完颜宗翰有关。

完颜宗翰面色毫无波澜,冷声道:“讹鲁观,你可知诬陷西路军都元帅是甚么罪?本帅念你年幼,这次只当你是胡言乱语,还不速速打开城门,莫要耽误本帅吊唁斡鲁补。”

“诬陷?”

完颜宗隽嗤笑道:“这大定府上下,谁不知道二哥是你杀的。”

“住嘴!”

就在这时,一声爆喝响起。

只见完颜宗辅推开人群,狠狠瞪了完颜宗隽一眼,旋即又朝着城外的完颜宗翰拱拱手,面带歉意道:“讹鲁观喝醉了,说了些胡话,还请元帅海涵,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三哥你……”

完颜宗隽顿时不干了,正欲开口反驳,却被完颜宗辅一个眼神制止。

还是那句话,猜测归猜测,可如果拿不出证据,那就是诬陷。

这反而给了完颜宗翰机会。

完颜宗翰大度的摆摆手:“看在斡鲁补的面子上,我不与他计较,开城。”

“元帅见谅,二哥死因不明,如今正在调查,凶手极有可能还潜藏在城中。待过些时日,查明之后,元帅再来吊唁也不迟。”相比于完颜宗隽这个愣头青,完颜宗辅就显得沉稳多了,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反正不管怎么样,短期内是不可能放完颜宗翰入城的。

他的威望太高了,一旦入城,后果不堪设想。

“呵。”

完颜宗翰笑了笑,深深地看了一眼完颜宗辅后,双腿一夹马腹,手勒缰绳,驾驶战马掉头离去。

目视三百骑兵卷起阵阵烟尘远去,完颜宗辅微微松了口气。

他虽用调查凶手的借口阻挡了一次完颜宗翰,但却无法阻挡第二次,必须尽快整合东路军。

待完颜宗翰离去后,完颜宗隽再也憋不住了,怒道:“三哥你这是何意,大伙儿心里都清楚,就是他下的毒手。否则凭二哥的体魄,为何会突然暴毙!”

“你有证据么?”

完颜宗辅冷冷地问道。

“……”

完颜宗隽一时语塞。

“讹鲁观,我知晓你与二哥感情深厚,我也一样,可是这次你太冲动了,如果粘罕用此事大做文章,该如何应对?”完颜宗辅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不管怎么样,你我都是亲兄弟,二哥的家业不能落在外人手中。”

完颜宗隽面色一喜:“三哥愿助我?”

“这是自然。”

完颜宗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

会宁府。

完颜宗望之死,在金国京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尤其是京中太子派,简直如同天塌了一般。

完颜吴乞买起初也很恐慌,因为没了完颜宗望的制衡,完颜宗翰很快就会权倾朝野。

要知道,四名勃极烈中,有三人是完颜宗翰的坚定支持者,还有一人是中立派。

一军一政配合之下,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彻底成为傀儡。

不过很快,他就重新稳住心态。

因此康公弼传回消息,齐国答应两国罢兵止戈,开通互市,并派遣官员出使金国,意在两国交好。

这对完颜吴乞买来说,是个好消息。

如此一来,他的朝中威望会提升许多,同时获得主和派的支持。

而且,完颜吴乞买从齐国的举动,隐隐品出了一些味道。

先前齐国皇帝还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要求金国道歉赔款,可忽然之间就变了。

很显然,齐国也不想完颜宗翰做大。

或许,可以与齐国合作。

念头通达后,完颜吴乞买很快下了一道旨意,以齐国使节入京,共商国事为由,召完颜宗翰入京。

在关键时刻,将完颜宗翰调离中京道一段时间,这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

……

奥州,是整个倭国本州岛最富饶的地方。

虽然倭国最大的平原在关东,可关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除开地处地震带之外,每年都会遭受一到两次台风的侵扰。

这个时代,面对天灾没有丝毫办法,所以每一次台风,都是对农业的巨大打击。

而奥州则不同,绵延整个东北地区的奥羽山脉,如同一道屋脊,挡住了自太平洋而来的台风。

正是凭借着优渥的资源,藤原氏才能把持朝政数百年之久。

但如今,藤原忠通的日子却不好过。

齐军的战力太过强悍,数次交战,一触即溃。

尤其是海战,倭国战船在神舟战舰群面前,如同孩童手中的玩具,完完全全是碾压。

短短十日,关东以及东北大半地区,都落入齐军手中。

更令他头疼的是,北海岛的虾夷再次卷土重来,似乎是配合齐军一样,四面夹击。

就在藤原忠通头疼不已的时候,一则消息令他彻底陷入绝望。

源为义降了,率领一众家臣以及麾下武士,献出驻守的出羽国,向齐军投降。

“八嘎!”

暴怒之下的藤原忠通,一脚踹翻矮桌,抽出腰间太刀,一阵劈砍。

很快,原本装饰雅致的房间,变得一片狼藉。

就在这时,一名家臣慌张的闯进来,口中大呼:“家主阁下,齐军杀来了。”

闻言,藤原忠通面色一变。

轰轰轰!

下一刻,炸雷般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

他知道,这是齐军的火炮。

在火炮面前,宽厚结实的城门犹如纸糊的一般,正是靠着这件利器,齐军攻势也才会如此凶猛。

如今,火炮的巨响几乎已经成为他的梦魇。

“家主阁下,城门应该守不住,不如我们也……”

“八嘎亚路!”

家臣话音未落,便被藤原忠通的爆喝打断。

“我藤原忠通绝不会为家族蒙羞!”藤原忠通一字一句的说道。

说罢,他跪坐在地上,一把扯开衣襟,双手握住太刀,将刀尖抵在小腹上。

倭国历史上第一次切腹自尽,发生在二百年前,而切腹自尽的人正是藤原氏的族人,名唤藤原义。

在当时,这件事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也使得藤原氏被所有权贵和武士所尊敬。

而今,藤原忠通打算效仿祖先。

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深吸了好几口气,始终不敢用力。

他没想到,切腹自尽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尤其是小腹感受到刀尖处传来的刺痛,让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家主阁下,您千万不要冲动啊!”

就在他犹豫间,家臣猛地扑上来,急切的拉住他的手臂,试图夺过太刀。

“滚开!”

藤原忠通佯装大怒。

一番争夺后,手中太刀被家臣夺去。

家臣扔掉太刀,跪伏在地,声泪俱下道:“家主阁下,为了藤原氏,也为了家族后辈们,请务必活下去。”

“唉!”

藤原忠通叹了口气。

也不知是因投降而悔恨,还是因活下去而庆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