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582【法无度则威不可测】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得知陛下前来,且还带着禁军,这可把圆空给吓坏了。

赶忙率领一众僧侣来到寺门外,心情忐忑的迎驾。

一旁的长老撩起袖子擦了擦额头汗珠,低声问道:“主持,陛下此次带兵前来,又是为了甚?”

“我哪里晓得。”

圆空苦笑一声。

本以为交了八千万贯,以及十八万亩僧田,能换来平安,结果终究还是没法幸免么?

正想着,龙辇缓缓驶来。

十名带御器械骑在马上,护卫左右,彪悍的气息扑面而来。

东京城的百姓都是见过世面的,毕竟曾经有过一日之间,敲登闻鼓把皇帝从宫里敲出来八次的傲人战绩。

加上韩桢时常携儿带女出宫游玩,所以百姓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寺院门前热闹非凡,虫鸣鸟叫,猿啼兽吼,宛如进了异兽阁。

大相国寺门前的广场,专卖宠物,国内外的奇兽应有尽有,摆摊之人近半都是西域大食人。

事实上,宋时大批大食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其中不少人被中原文化吸引,选择定居于此。

如今,仅是开封府治下,定居的大食人便有上万人。

算上即墨、广州、泉州、明州等海港城市,人数在十万以上。

十万人,听上去很多,可散落在人口上亿的中原,根本就不起眼。

而且华夏的同化能力极强,没过多少年,这些人就被汉人同化,因此后世史书无甚记载。

这些人种田不行,但经商却很有一手。

不多时,龙辇停在寺院前,韩桢迈步走下车。

“贫僧见过陛下。”

圆空赶忙上前见礼,心中忐忑更甚了。

韩桢并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大相国寺有一汪龙泉?”

圆空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答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龙泉坐落于桃花园东南角的小院里,泉水清澈冷冽,平日里不对香客开放。”

“随朕过去。”

韩桢吩咐一声。

“陛下这边请。”

圆空心中疑惑,躬身示意。

从目前来看,陛下似乎不是冲着大相国寺来的,这让圆空心头高悬的石头落下。

走在路上,圆空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可是有贼人潜藏在寺院之中?”

“不该问的别问。”

韩桢斜蔑了他一眼。

圆空心中一凛,立刻闭口不言。

大相国寺的面积极广,前后共计三个院落,后院种有二十余亩的桃树。

每逢三月,桃花盛开,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桃花,引得无数香客游玩。

此时正值深秋,桃树凋零,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自然也就没甚么人来,因此相比起前院的喧闹,后院倒是显得静谧。

一路穿过桃花园,一栋小院出现在视野中。

小院装饰别致,禅意十足。

“陛下,龙泉便在这小院之中。”

圆空倒也识趣,顿住脚步,不再前行。

韩桢吩咐道:“你且退下罢。”

“贫僧告退。”

圆空躬身一礼,转身离去。

待他离去后,两名带御器械立刻上前,打开院门。

韩桢双手负于身后,踏着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缓步走进小院。

院中,一汪清泉流动。

一名女子跪坐于青石台后方,身着一席淡黄襦裙,肩头披着月白色的对襟褙子,白纱遮面,眉心一点朱砂痣。

尽管白纱遮住半张脸庞,可仅凭眉眼以及额头等轮廓,便能断定是个美人。

常言道,美人在骨不在皮。

骨相好的美人,不但保质期更久,而且属于耐看型,越看越有味道。

皮相则落了下乘,乍一眼或许很惊艳,但看久了,各种缺点便一一显现。

眼前这个女子,显然就是骨相美人。

“民女拜见陛下。”

见到韩桢,女子双手展开,平举眉心,盈盈一拜。

韩桢并不落座,居高临下地说道:“看来你并未把朕的话放在心上。”

女子心中幽幽叹了口气,伸出玉手摘下面纱,露出一张精致绝美的脸庞。

若单论姿容精致,此女比不得赵福金,然姿态端庄,气质出尘,配上眉心一点朱砂痣,如菩萨降凡尘,令人望而心生敬畏。

不得不说,这是一副好皮囊,只需稍加打扮,往莲台上一坐,自有大把的百姓叩首跪拜。

摘下面纱后,女子再度一拜,朱唇轻启:“弥勒教佛母高兮若,拜见陛下。”

“免礼。”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这才施施然地落座。

对方的身份,他并不意外,早有猜测。

况且,方才那封信上,提到了摩尼教、景教、沃教等诸多邪教,唯独没有弥勒教,几乎已经是明示了。

韩桢缓缓开口道:“朕听闻,你弥勒教以杀入道,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菩萨,杀人越多,弥勒降世后功德越高?”

高兮若答道:“陛下误会了,我弥勒教原为佛门高僧善慧大士所创,脱胎于佛门十宗之一的净土宗,教义乃是导人向善,积善行德,所谓以杀入道,不过是反贼借用我弥勒教的名头,为激励麾下反贼,胡编乱造之言罢了。”

韩桢似笑非笑道:“朕只知,自傅大士创立弥勒教后,短短三十年间,便有七次打着弥勒教名号的反贼,算上隋唐五代以及伪宋,与你弥勒教相关的暴乱与造反,不下百余次,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

高兮若一阵默然。

实在是弥勒教简直就是天然为造反而生的。

而且弥勒教自己也不干净,一屁股屎,王则与刘凝静可以说是打着弥勒教的名头造反,那高昙晟呢?

高昙晟可是实打实的弥勒教佛子,被赵宋记录在册。

高兮若试图解释道:“还请陛下明鉴,我教教义如此,只不过被有心人利用。如今,民女正在编纂新的教义,以火中生白莲,替代弥勒下生。”

闻言,韩桢眼角抽了抽。

火中生白莲!

好么,这是要把白莲教提前搞出来?

原时空里,弥勒教消散于南宋末年,但这只不过是换了层皮而已,摇身一变,成为白莲教。

关键相比弥勒教,白莲教也好不到哪去,这玩意的教义同样适合造反。

同样改头换面的还有摩尼教,元末时大名鼎鼎的明教,其实就是摩尼教。

韩桢不容置疑道:“朕的治下,不允许有任何邪教存在。”

高兮若对此并不意外,以韩桢霸道强势的性子,允许弥勒教存在才不正常,她刚才不过试着争取一番。

眼下争取无果,她便退而求其次:“弥勒教不会存在,只是还请陛下大发慈悲,饶过教中弟子。”

弥勒教虽在仁宗时期经历了一次灭顶之灾,可毕竟底蕴深厚,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教中弟子遍布整个南方,不下万余。

抛开底层教众,仅是骨干就足有近千人。

这些骨干,绝大多数是自幼入教,早已被洗脑,且学的都是旁门左道。

不会种地,不懂经商,让他们回归正途,融入百姓生活,根本不可能。

韩桢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吩咐道:“将弥勒教之事详细道来。”

高兮若不敢隐瞒,如实答道:“我教有东南西北四位佛子,其中以东为尊,四位佛子分别掌管四堂……”

韩桢打断道:“你这个佛母是何地位?”

高兮若答道:“回禀陛下,我教起初并无佛母,后来吸纳了摩尼教、景教等教派,才增设佛母一职。且,佛母并不常设,唯有四名佛子膝下皆无男丁时,才会增设佛母。”

世袭制,且还是灵活的世袭制。

有儿子,那就一切照旧,如果膝下无子,只有女儿,也不用慌,增设一个佛母就行。

完美解决了后继无人的情况。

也就是说,佛母与佛子的地位相同。

韩桢摆摆手,示意她继续。

高兮若继续说道:“四堂以红白青蓝为分,白莲堂乃核心弟子,讲究无垢无净,负责布道传教。红莲堂俱都是貌美女子,自幼修习天魔舞、欢喜禅等双修功法,以肉身布施。青莲堂主财,蓝莲堂主杀伐。”

事实上弥勒教到了如今,吸纳了诸多宗教的教义,早就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摩尼教、景教等也同样如此,几个邪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这佛子,不光弥勒教中有,摩尼教也有。

又比如圣公,并非摩尼教独有,景教、沃教同样有。

韩桢轻笑一声:“倒是分工明确。”

高兮若听出了韩桢话中的讥讽之意,并不在意,继续用绵柔的声音说道:“而今,南北佛子之位已空缺三十余年,西佛子垂垂老矣,十年前便不再过问教中事宜,教中一切大小事务,由民女全权负责。四堂弟子总计九百二十一人。”

“千余人……”

韩桢沉吟道:“这些人若放归民间,只怕不会安分。”

高兮若赶忙保证道:“请陛下宽心,民女定会严加管束,绝不会为陛下添乱。”

笃笃笃~

韩桢沉默不语,手指轻点青石台,陷入沉思之中。

高兮若见状,也不急切,起身在寒泉之中舀起一瓢泉水,当着十名带御器械的面,开始煮水点茶。

大相国寺的这眼泉水,水质极佳,清冽甘甜,用于点茶极佳,因此城中不少权贵,每日都会遣家仆来此取水。

高兮若的点茶技巧比不得京师中的茶艺大家,但也算不得差。

不多时,两杯香茗便出现在青石台上。

清脆的敲击声戛然而止,说明韩桢心下已经有了计较。

就在这时,高兮若忽地开口道:“陛下雄才大略,气吞山河,乃一代雄主,自然想要天下归一。北边的金人,民女或许帮不上忙,但若陛下想取两广,民女倒是能出一分力。”

“呵。”

韩桢笑道:“你倒是机灵。”

高兮若其实不晓得韩桢的决定到底是甚么,但保险起见,她还是决定为自己加码。

其实,以手中的名单,换取自己与几名亲信弟子的性命与自由,绰绰有余,齐国皇帝一定会答应。

可她实在无法对教众的下场置之不理,以齐国皇帝的性格,这些人的下场唯有一死。

说白了,这弥勒教在她高家手中,已经传了二百余年,于情于理,她都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些教众被处死。

韩桢好整以暇道:“说说看,如何助朕?”

高兮若答道:“早年间,方七佛以武力胁迫民女亲眷,要我弥勒教为他办事,其中一项便是在两广传教,将土番发展为教众,为他所用。奈何两广百姓与土番信奉冼夫人,传教之事并不顺利,且土番对我等汉人多有防备。”

“但,这两年民女也并非无用功,终归还是有些收获。或用钱财,或用女色,两广大大小小百余土番,都有我教安插之人。”

闻言,韩桢忽然发现,这些邪教也并非一无是处。

若是用好了,能起到奇效。

而且,有些脏活有损自己名声,不合适密谍司干,完全可以交给高兮若去办。

不过就算要用,也得先收编,再整顿。

毕竟邪教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反而会伤了自己。

念及此处,韩桢吩咐道:“将你家眷接到京师,此外朕需要一份名单,一份弥勒教骨干所有亲眷户籍住所的名单。”

“民女多谢陛下。”

高兮若心头一喜,盈盈一拜。

“明日入宫来见朕。”

韩桢说罢,起身离去。

待他离去后,一名貌美的小妇人自角落阴影处走出,心有余悸道:“这些带御器械着实可怖。”

方才数道气机锁定她,那恐怖的压迫感,让她如坠冰窖,一动也不敢动。

尽管隔着十余步的距离,可直觉告诉她,一旦动了,只怕会瞬间毙命。

尤其是其中一名方脸男子,给她的压迫感最甚,此人皮肤黝黑,容貌憨厚朴实,如乡间农夫,可额头两侧太阳穴高鼓,显然内家功夫已经练到了极致,身后背负两柄铁鞭,站在那里,如一座山岳,压得她喘不过气。

带御器械,不愧号称武人之巅。

高兮若却没有说话,端起茶盏,静静品茗。

见状,小妇人面露疑惑道:“佛母,为何那皇帝不索要摩尼教等人的名单,反而让佛母明日入宫?”

高兮若轻轻吐出几个字:“法无度则威不可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8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