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623【为何攻打我国?】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臣见过陛下。”

张叔夜踏入殿中,躬身行礼。

韩桢朗声道:“李南嘉呈上奏疏,高丽已定,近期便会对耽罗岛动手,山东那边的匠人可准备妥当了?”

耽罗那地方,人口不过万,铁甲不过百,半日内拿不下耽罗,都算是李南嘉无能。

张叔夜回道:“回禀陛下,一应匠人都已征召,可随时出发。”

这些匠人,负责指导修建港口与船坞,至于民夫则不用。

拿下耽罗后,那些战俘便能充当民夫,管一顿稀粥就行,便宜又实用。

韩桢下令道:“传朕旨意,命海军即刻出发。”

旨意传到胶州湾,再到耽罗国,差不多需要十五日时间,那时李南嘉已经拿下耽罗,到了之后,可立即修建港口与船坞。

紧接着,马扩便会向倭国递交国书。

一旦倭国拒绝,立即宣战,身处耽罗的海军长驱直入。

计划环环相扣,讲究一个快字。

争取在盛夏到来前,结束对倭国的战事。

“臣领命!”

张叔夜躬身应道。

待他离去后,韩桢将奏疏递给刘昌,吩咐道:“送去进奏院,让麻允迪单开一版。”

“奴婢这就去。”

刘昌接过奏疏,快步出了大殿。

……

通过《青洲日报》的宣传,马扩在高丽所行壮举,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有人指责马扩行事太过激进鲁莽,有损齐国名望,不过更多的人觉得热血沸腾,纷纷赞扬马扩。

赵宋对外软弱,让中原百姓心口憋着一股气。

如今,马扩效仿班超、傅介子旧故,宣扬国威,让中原百姓只觉扬眉吐气,痛快不已。

不过,此事的热度只持续了短短三日,百姓的讨论很快便转移到另一件大事上。

大礼仪!

自开年之后,常玉坤便命进奏院宣传造势,一直持续至今。

一经公布,如同在士人群体中丢下了一颗核弹,反响比之全国蹴鞠大赛高了数倍。

蹴鞠大赛毕竟是嬉戏娱乐,如何能与大礼仪相提并论。

召集天下大儒文宗论道,算不上古往今来第一。

毕竟往前论,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稷下学宫的百家论道,此后的汉唐也曾效仿稷下学宫,举办过类似的礼仪。但论规模之大,学派之广,人数之多,此次大礼仪可谓是独一份儿。

如此文坛盛会,但凡是读书人,都不愿错过。

这可是宣扬学派,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一旦错过,那就不仅仅只是抱憾终生了。

要是被老祖宗知晓自己错过,估计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给自己两耳光。

要知道,如今新朝初建,可还没有确定哪一派为正统呢。

自唐至赵宋,一直是以孔颖达注疏为官方正统。

到了赵佶执政时,高举王安石大旗,将新学奉为正统,但如今赵宋已亡,当今官家也替元祐党人翻了案,显然不打算再用新学。

若能在大礼仪中脱颖而出,被陛下看中,选为朝廷正统,足以名留青史。

一时间,天下大儒纷纷出关,携带门下弟子,赶往京师。

据说好几个快入土的老家伙也坐不住了。

陈瓘都快八十的人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儿孙们的劝阻,愣是带着棺材赴京,扬言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大礼仪之上。

甚至一些大理、西夏两国的读书人知晓后,不愿千里也要一睹盛会。

……

……

三月初三。

两支神舟战舰群从开城港启航,直奔耽罗而去。

李南嘉站在甲板之上,任由海风吹拂面颊。

这段时间她也没闲着,查阅了大量耽罗资料,以此布置战术。

狮子搏兔犹尽全力。

耽罗毕竟紧挨高丽,所以高丽人对他们更为熟悉。

从高丽官员口中得知,耽罗名为国家,实际上却是以高、夫、梁三大氏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

岛上之人身材短小,毛发浓密,类倭国虾夷,髡头如鲜卑,好养牛及猪。

其衣有上无下,略如裸势,不知仪礼廉耻,夏居革屋,冬窟室。

所用货币,也是中原的铜钱。

国中人口不足两万,去除老弱妇孺之外,能战的青壮年只有四五千人,铁甲稀少,多为皮甲。

除此之外,李南嘉还聘请了数名高丽商贾作为向导,这些商贾时常往返耽罗贸易,对岛上极为熟悉。

三日后,两支神舟战舰抵达耽罗。

作为高丽、倭国、中原三国贸易的交汇之地,耽罗是有港口码头的,只不过无比简陋,如神舟战舰这样的庞然巨物,根本无法停靠在码头边。

海港周边的耽罗人显然是头一回儿见到神舟战舰这样的巨物,一个个面色兴奋,聚拢在码头上围观,丝毫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都帅,港口狭窄,神舟无法驶入停泊。”

听到传令兵的禀报,李南嘉面色如常,下令道:“派遣一艘战船先行登岸,占据海港。”

“得令!”

传令兵高声应道。

随着瞭望台上挥动旗语,一艘战船立刻脱离队列,直奔海港而去。

战船越来越近,岸上围观的耽罗人也越发清晰。

当看清那些耽罗人,杨洪不由皱起眉头,满脸嫌弃之人。

这些蛮夷竟然只穿着一件猪皮上衣,一直遮到大腿,下半身则空空荡荡,显露出黑乎乎地浓密腿毛。

乌黑浓密的头发绑成一条条小脏辫,随意的披散在肩头。

北魏时期,鲜卑男子的发饰也是如此,不过鲜卑人还是比耽罗人讲究不少,会将这些脏辫绑好,并且用精美的金银发箍装饰。

甚至到了唐时,长孙无忌依旧留着一头辨发。

一名士兵满脸惊奇道:“嚯,这些蛮子连裤子也不穿,不冷么?”

要知道,这会儿才三月,虽然天气已经转暖,可还是有些冷的,尤其是海风一吹,凉飕飕的。

“鬼晓得。”

“哈哈,这帮蛮子个头真矮,只怕还没俺家的猪圈高。”

“毛真多,怕不是猴子成精了。”

“稀奇,当真稀奇。”

水师士兵们七嘴八舌,评头论足。

不消片刻,战船驶入港口,杨洪大手一挥:“登岸!”

哗啦!

先遣队手持大盾,率先踏上了港口码头。

一面面大盾竖起,其余水师迅速下船,摆好阵型。

耽罗人竟也不怕,依旧嘻嘻哈哈的看热闹,口中叽哩呱啦说着晦涩难懂的话。

看着前方密密麻麻的耽罗人,一名水师士兵面色亢奋,抬起强弩就扣动扳机。

嗖!

一名耽罗人应声倒地,当场毙命。

“搜西苦辣!!!”

这一箭如同捅了蚂蚁窝,围观的耽罗人爆发出一阵惊叫,一个个面色惊恐的四散奔逃。

杨洪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就是一巴掌,呵斥道:“谁他娘的让你放箭?”

那士兵面色尴尬,挠头道:“营长……俺,俺怕他们跑了,所以就……”

齐军以军功论赏,斩首一级赏钱四贯,从未更改过。

他见这些耽罗人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一时间没忍住。

“都帅早就有令,耽罗蛮夷尽量活捉,届时有大用处,你他娘的倒好,钻钱眼里去了,本来能一网打尽的,眼下好了,逃的漫山遍野。”

杨洪越说越气,对准他的屁股狠狠踹了两脚,旋即丢下一句狠话:“等战事结束,老子再跟你算账。”

随着耽罗人逃走之后,码头附近为之一空。

杨洪率领麾下士兵迅速铺开,等待其他战船的袍泽们登陆。

半个时辰后,除开负责在海上警戒的神舟战舰之外,其余三千余水师尽数登陆。

在向导的指引下,李南嘉率领水师直奔耽罗王城而去。

王城建立在距离海港二十里的山下,黄土泥巴夯成的城墙,沿着山脚围绕成一个半圆。

城墙只有不到一丈高,甚至不需借助攻城器械,徒手都能爬上去。

城墙内,是一间间皮毡搭建的房屋,后方山壁上,开凿出密密麻麻的洞窟。

这些洞窟,是耽罗人冬季过冬之所。

相比起四处漏风的皮毡房子,洞窟显然更加保暖。

李南嘉面无表情,清冷的声音下令道:“攻城!”

这场攻城战没有丝毫意外,不消半个时辰,便彻底结束。

甚至于,攻城所耗时间,还不如赶路的久。

“这位将军,耽罗与上国素无仇怨,为何要出兵攻打我国?”

耽罗王高春心中惊惧之余,还有无数疑惑。

李南嘉瞥了他一眼,淡淡地吐出三个字:“伐不臣。”

“这……”

高春一愣,正欲求饶,却见李南嘉摆摆手,吩咐道:“押下去,过段时日送回汴京。”

不管怎么样,到底是一国之王,该如何处置,那是陛下的事情。

待高春被押走后,李南嘉继续下令道:“杨洪。”

“末将在。”

杨洪抱拳应道。

李南嘉吩咐道:“现命你率麾下将士,扫荡岛屿,抓捕耽罗人。”

“得令。”

杨洪兴冲冲的转身离去。

这时,只见周雄面色惊喜的走过来:“都帅,城中发现数万头猪牛。”

“这般多?”

李南嘉略显诧异。

周雄点头道:“还别说,这些蛮子虽然裤子都没一条,不过倒是挺会养牲畜,那些个猪被养的白白胖胖。”

闻言,李南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牛莫动,宰百来头猪,好好犒劳一番将士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