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613【军令状】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齐国对外战略,在去岁年初时就已经定下。

实行的乃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如今云州夺回,并且成功扶持了耶律大石,金国已经被彻底困在北地,动弹不得。

赵宋也已覆灭,按照原定计划,该是先取两广土司与大理,巩固西南的同时,为收复交趾做准备。

随后攻打西夏,夺回河西走廊与陇右,重新恢复路上丝绸之路,以及对西域的掌控。

要知道,宋时商业就已经足够发达了,可赵宋时期对外唯有海贸,等于一条腿走路。

一旦河西走廊在手,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共同发力,齐国本就繁荣的商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才是北边的金国。

而倭国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压根就不在战略之内。

就算倭国国内有大量银矿,可也不用急于一时,毕竟倭国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

待四海归一,天下安定,再慢慢收拾倭国也不迟。

眼下突然要对倭国动手,尤其是远渡海外作战,所费钱粮必然不在少数,一旦战事拖上个一年半载,绝对会打乱原先定下的战略布局。

正因如此,张叔夜才会劝谏。

此刻听到韩桢说是无本买卖,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韩桢解释道:“朕助王楷铲除奸臣,拨乱反正,他会没有丝毫表示?况且,高丽毗邻倭国,自隋唐时起,沿海之地便饱受倭国海盗劫掠,不堪其扰。朕此番攻打倭国,于情于理,王楷都会投桃报李。”

“兵么,自然不需要他出,但负责一应粮草,王楷应当不会拒绝。”

张叔夜沉吟道:“可高丽偏居一隅,国土狭小,且土地贫瘠,恐怕无法负担攻打倭国的粮草。”

高丽那块地方,山地与高原占了全境的八成,剩余只有不到两成的平原。

其中大半还是沿海地区,土地贫瘠,无法种植。

这么一算,能种田的地就更没多少了。

闻言,不待韩桢开口,李南嘉率先答道:“张参军有所不知,此番攻打倭国,讲究一个快字,与去岁清剿方七佛一般无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并且,只出动五支神州战舰群,兵力不会高于一万,即便算上修筑港口与军营的匠人民夫,所需粮草也并无多少,高丽完全能够负担的起。”

张叔夜皱眉道:“战争不是儿戏,尤其是跨越茫茫大海作战,不但要与倭国斗,还要与天斗,与海斗,其中变数不知几何。”

李南嘉掷地有声道:“下官愿立下军令状,四个月,四个月内必定拿下倭国!”

张叔夜好言提醒道:“你可想好了,一旦立下军令状,便无法更改,纵然你是女儿身,老夫也绝不留情!”

“三个月!”

李南嘉神色坚定道。

她此举并非是意气用事。

自她入水师,清剿的大大小小倭国海盗不下十余支,通过实战以及对战俘的盘问,她对倭国的实力基本已经了解。

要知道,倭国海盗与中原海盗不同。

中原的海盗,绝大多数都是沿海的渔民,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选择落海为寇。

但倭国不一样,倭国铁器少,刀枪等兵器只有武士才能拥有,平头百姓根本买不起,也不允许买。

在倭国,等级森严。

百姓就该老老实实种田交税,打仗是武士的事情。

也就是说,倭国海盗其实都是武士,再不济也是武士的仆从或后代,否则连把刀都没有,如何劫掠商船?

而清剿了十多支倭国海盗后,李南嘉对倭国武士的战力,有了清晰的认知。

不堪一击!

倭国海盗身材普遍瘦弱矮小,且军械极为落后,除了倭刀尚可之外,余者无比粗陋。

甚至不需要动用火器,单凭常规军械,都能做到全面碾压。

战斗之中,一名身披纸甲的水师士兵,甚至可以追着三五名倭国海盗杀。

正是因为了解,她才敢口出狂言,并立下军令状。

“好!”

韩桢拍案道:“这份军令状朕接了,就以三个月为期,届时若拿不下倭国,莫怪朕不讲情面。”

又商议了一番具体作战细节,以及战后处理之法后,军部众人散去。

随着军部一纸令下,山东数个港口的水师大营,开始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

……

正月二十三。

马扩率领使节团离京,与高丽使节团一齐出发,前往山东青岛镇。

曾经近一个月的路程,如今仅需十日。

高速公路配上水运,使得两地往来便捷了数倍。

能修成这么一条,已经是极限了,想把高速公路修遍全国,以目前的水泥产量,以及生产力,需得几代人共同努力。

马车之上,王启撩开窗帘,看着笔直平整的水泥路,忍不住再次发出惊叹:“这高速公路当真是神迹啊。”

在高丽,最繁华的王城之中都遍地是土路,唯有皇宫中才铺设有数条青石板路。

而上国却修建了一条数百里长的水泥路,不是神迹是甚?

不愧是天朝上国。

“呵呵。”

一旁的马扩笑而不语。

其实水泥路也并非没有缺点,那就是不利于马匹奔跑。

水泥路太硬了,牛马拉车行走时,倒是无碍,可一旦加速奔跑,坚硬的路面使得马蹄没有缓冲,会让马腿与脚掌承受巨大的冲击力。

一趟跑下来,马基本也就废了。

所以,在发现这个问题后,韩桢又下令,在紧挨着水泥路旁,又扩建一条可供两骑通行的黄土路,专供马匹奔跑。

放下窗帘,王启忍不住问道:“马尚书,此等材料为何不用于修筑城池?”

他虽然不晓得修筑高速路的材料是甚么,但却知道高速路无比坚硬,既然能用来修路,那必然也可以用来修城墙。

“而今攻守易形了。”

马扩答道,语气中自信与骄傲潜藏不住。

如今只有齐国打别人的份儿,没人敢触碰齐国的虎须。

况且,西北与北地边疆城寨早就用水泥加固过了,何必再糜费钱财,用水泥在国内筑城。

王启心神剧震,神色谦卑道:“原来如此,小臣明白了。”

三日后。

车队抵达青岛镇。

青岛镇是陛下亲赐的名字,可实际上,早就没人把这里当作一个镇子了。

去岁,青岛镇再一次向外扩建,常住人口高达二十余万,其中外来人口占了近两成。

金国、倭国、高丽、大食的商客随处可见。

其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济南府的历城。

曾经作为青岛镇治所的即墨县,反而成为了陪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