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625【倭国】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翌日。

孙志与寅先生率领一支神舟战舰群出发了,直奔倭国本州岛而去。

在他们走后,李南嘉也没闲着,立即着手整军。

五日后,第一批粮草从高丽运来,共计七千石,剩余的一万三千石要从其他道调运,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运到。

留下一千水师镇守耽罗岛,带上三千石粮草,李南嘉率领剩下的四支神舟战舰群出发。

此战,就是讲究一个快字。

其疾如风,侵掠如火。

倭国绝对想不到,前脚齐国使节刚刚递交宣战书,大军在五日后便会杀到本州岛。

只怕水师登上本州岛之时,倭国还没来得及调兵呢。

……

三月十八。

孙志率领的神舟战舰群,成功抵达倭国九州岛琼浦(长崎)。

如今,九州、四国、中国地方这三片地区,是平氏统辖的地盘。

这里的中国地方,与中原没甚干系,只是倭国的一个地区名,类似于行省。

盛唐时期,倭国与唐贸易来往密切,派遣大量倭国留学生来唐学习。

在学习了上百年后,倭国开始效仿盛唐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整个倭国划分为六十八国,又按照人口多少划出了大国、上国、中国以及下国四个区域。

本州岛的西部地区因为离首都不远也不近,人口不多也不少的缘故,就被称为中国地方。

孙志并未久留,在琼浦停留了半日,补充了淡水和蔬菜后,便再度启程。

沿着九州、四国的海岸,神州战舰群一路北上,最终于三月二十八日,赶到兵库津港口。

兵库津也就是后世的神户,不过如今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港口也极为破旧,至于大阪,还只是一片荒地。

港口内,只有十几条破破烂烂的小渔船。

见到神舟战舰群,港口附近的倭国百姓一个个面色骇然,既好奇,又惊惧,只敢远远眺望,不敢靠近细看。

舵手面色无奈的禀报道:“孙旅长,港口太浅,神舟吃水太深,无法停靠。”

习惯了中原的大港口,骤然来到这种老破小的码头,着实不习惯。

孙志吩咐道:“先派一艘战船登岸。”

“战船怕是也危险。”

舵手苦笑一声。

闻言,孙志挑眉道:“那你以前来倭国,如何停靠商船?”

舵手解释道:“以往只在九州、四国停靠,不曾来过此地。”

九州、四国毕竟距离中原最近,那边的几个港口虽也破旧,可好歹足够深,哪像此地,一眼都能看到海底的沙石,而神舟和护航战船基本都是满载,吃水极深,这要是陷进去了,一艘拖船怕是很难拉起来。

孙志无奈之下,安排麾下将校待在神舟之上,自己则与寅先生以及一众亲卫,乘坐小木船来到码头上。

当孙志一行人上到码头时,就见几名骑兵从远处奔驰而来。

倭国是孤悬海外的孤岛,岛上并没有马,在汉朝时从中原引进了马。

不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原的马到了倭国后,一代不如一代,导致体型瘦弱矮小。

说是马,实际也就比骡子稍大一些。

而倭国人同样矮小,两相组合在一起,让看惯了高头大马,威武雄壮的重甲骑兵的孙志等人,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喜感。

为首的骑兵身着藤甲,留着标准的武士发型。

武士阶层,是近百来年才在倭国出现。

因为藤原氏的摄关政治,从而诞生的一个全新阶层。

如果要类比的话,与金国的猛安谋克倒是极为相似。

每一个武士,都相当于金国的谋克,有属于自己的封地,靠治下百姓供养。而倭国的百姓是没有田产的,甚至连农具都没有,只能依附于武士,整日耕田劳作,相当于农奴。

武士除了对上层贵族缴税之外,主要职责就是打仗。

要知道,倭国如今的人口约莫五六百万,为什么几百年后的战国时代,每次打仗双方却只有几百上千人,宛如村子械斗?

因为武士就那么多,百姓是不参与战争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倭国本来就是个岛国,面积不大,而且几乎八成都是山地,还时常遭受海啸与地震等天灾,所产粮食有限,根本供养不起庞大的军队。

隔着一段距离,五名骑兵便放缓速度。

停下后,为首的武士翻身下马,迈步走来,一张口便是一连串叽哩呱啦的倭国语。

倭国与高丽不同,虽也汉化,学习汉字与诗书,但却保留了本地语言。

闻言,孙志转头看向一旁的舵手。

舵手翻译道:“他说自己名唤橘竹康,问我们是否来自宋国。”

平安时代,倭国四大姓,平、源、藤原、橘。

这四大姓氏,皆是天皇赐姓。

至于底层百姓,则没有姓氏,只有名。

说话间,橘竹康的目光不断在孙志等人身上扫视,神色警惕。

实在是孙志的面相太过凶恶,尤其是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如同一条巨型蜈蚣伏在脸颊上,令人胆寒。

尤其是当他看到停靠在港口外围的神舟战舰时,眼中闪过一丝惊惧与贪婪。

如此庞大的战舰,橘竹康还是第一次见到,心中无比震撼。

孙志居高临下的看着几名倭国武士,语气倨傲道:“告诉他,如今中原换了主人,没有宋国了,我齐国取而代之。”

舵手当即如实翻译。

得知中原换了主人,橘竹康神色不变,毕竟站在他的视角而看,跟自己没有一文钱关系,而是警惕的问道:“贵国大张旗鼓前来我国,有何贵干?”

中原换了主人与他没关系,可如今却来了一支水师,这就有关系了。

如此庞大的战舰,外加十艘战船,人数加起来估摸不下两千。

见状,一旁的寅先生开口道:“我国陛下派遣本官前来,递交国书。”

“原来是使节当面,失敬失敬。”

听到舵手的翻译,橘竹康暗自松了口气,态度立马变得热情了许多。

寅先生问道:“此去平安京路途几何?”

橘竹康毛遂自荐道:“约莫百里,若使节不嫌弃,鄙人可作向导,为使节带路。”

作为武士,除非有调遣,否则是不能私自离开领地。

眼下中原使节前来,说不得还能藉此在天皇面前刷一刷脸,他岂能错过这个机会。

寅先生似笑非笑地说道:“既如此,那就有劳了。”

“使节太客气了。”

橘竹康说罢,瞥了眼海港外的战舰群,迟疑道:“这些战船……”

寅先生安抚道:“放心,这些战船只为护送本官,这段时日会待在船上,不会登岸。”

“原来如此。”

橘竹康笑道,心中却并未放松警惕,悄悄朝手下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盯紧这些战船。

其中一名武士立即会意,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寅先生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

“好。”

橘竹康交代了两名手下几句,随后便带着另外两名手下,与使节团前往平安京。

孙志遵循李南嘉的叮嘱,为防倭国天皇狗急跳墙,对他们下手,所以此行带了二百精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213s